【文化評論】從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論路遙精神與路遙創作

2021-03-03 人文綏德


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你笑,我跟著你笑;你哭,我替你抹淚!

因為平凡,它貼近每一個人;因為崇高,它升華每一個人。時代的脈搏,人生的豐碑,現實的迴響,陝北的畫卷,就在路遙留給我們平凡而崇高的世界裡。

將經典文學作品搬上舞臺和屏幕,改編成影視劇,往往很難成功,除了二者之間巨大的藝術跨度難以掌握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經典原作已經深入人心、內化為人們的判斷尺度,人們往往從已經定型的尺度評判新作「像不像」,並得出「好不好」的結論。小說原作對應的是讀者,讀者有很大閱讀自由和想像空間,還可根據自身經驗進行理解闡釋,得出判斷;而影視劇對應的是觀眾,觀眾面對的是物化了的場景、人物和事件等,這些都圍繞演員被直觀地呈現出來,觀眾只能跟著演員的活動過程欣賞理解,「像不像」和「好不好」往往取決於導演的挖掘和駕馭、演員的把握和表演。那麼,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究竟怎樣呢?

我們認為,基本上是成功的。儘管許多朋友對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提出這樣或那樣的看法,認為「不像」和「不好」,但我們認為它的主基調是忠實原作、忠實生活的,其主人公、主要事件、主要生活場景、主題思想是符合路遙精神的,值得肯定!

路遙原作是壯麗的時代畫卷,描繪了20世紀整個80年代陝北的歷史演變,通過鄉村與城市、經濟與政治、傳統與改革、家庭與社會的立體交叉結構,通過一個個孫少平和田曉霞這樣「熟悉的陌生人」,全面展示了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現實生活,其創作高度和藝術成就是不可跨越的,擁有驚人的審美底蘊,成為一個時代、一個世界的永恆記憶。

路遙創作的根本精神就是寫「平凡」,通過「平凡」展現「崇高」。由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展示出崇高的愛、崇高的信念、崇高的追求,並由此通向人性的高峰,實現人生的價值,揭示生活的真諦,折射社會的脈搏,把握命運的崇高,即凡而聖,使一個個原型人物鮮活地、生動地承載著巨大的人生與社會容量。

平凡而崇高的人物

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秉承了路遙精神,通過影視方式成功塑造了「平凡而崇高」的人物群體,再現了原生態的陝北生活和陝北情懷,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面貌。

愛的平凡而崇高。這主要體現在路遙筆下女性人物身上,電視劇更是放大了這種精神。你笑,我跟著你笑;你哭,我替你抹淚!電視劇結束時秀蓮的這句話,說出了路遙心靈深處的寄託,道出了陝北女性的內在底蘊,是高原精神與陝北情懷的真實寫照。

信念的平凡而崇高。這主要體現在路遙筆下的男女主人公身上,這些陝北的男人和婆姨們,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們個個都有非凡的信念、執著的追求,並崇高地付諸實踐,為之不懈奮鬥!正是這種平凡而崇高的信念,支撐著人們的生活與社會發展,推動著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他們就像黃土高原地底下的層層石頭,是真正的民族脊梁!無論苦難有多重,他們都能承受;無論曲折的路有多長,他們都不會停下前行的腳步。就因為他們擁有平凡而崇高的信念!這就是路遙和陝北人的精神!

命運的平凡而崇高。路遙的原作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共同揭示了平凡世界的人物命運,他們追求、他們勞動、他們熱愛,但他們的命運不由自己掌握,他們無法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黃土地,他們無法脫離他們的時代,他們被國家政治捆綁,他們被生活折磨,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他們命運的魔咒,控制著他們的人生。黃土地決定了他們的生存方式,時代決定了他們的生活選擇,國家政治決定了他們的發展機遇,現實生活決定了他們的人生軌跡。無論農民父輩的代表孫玉厚,還是新一代農民孫少安;無論農村知識青年孫少平,還是城鄉交叉地帶的知識分子田潤葉;無論農民政治家田福堂,還是行政領導田福軍;無論充滿熱情的秀蓮還是蘭花,還是向前、曉霞、惠英等,他們的命運早已被時代、被社會、被國家政治註定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路遙不是寫人,是寫那個時代,寫那個時代的生活和那個時代的政治。準確地說,是通過人的命運來完成對時代和生活的再現,因此平凡人物的命運就具有了深刻的時代意義和社會意義,這即是一個偉大作家的非凡之筆。

用「平凡」生活展現「崇高」

生活是一切藝術的源泉,有的人願意寫帝王將相,有的人願意寫豪門富貴,有的人願意寫英雄豪傑,與之不同,路遙堅持寫平凡的人和平凡世界的平凡生活,正如前面所說,路遙創作的根本精神就是寫「平凡」,通過「平凡」展現「崇高」。

路遙是人民的作家,他寫人、寫人的生活,但並不著力麻辣婆媳的麻纏生活,也不關注小女人和小男人的家長裡短,更不突出蝸居者的煩惱往來,他寫的是整個的人、整個的中國農民、整體的中國社會、整體的時代變化。他將生活的苦難、時代的巨變、社會的發展、政治的動蕩,乃至沉重的自然災害融入平凡人物的生活,逼真地、豐富地給予藝術再現,釋放出巨大的審美能量,登上新中國現實主義創作的高峰。

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出色地繼承了路遙精神,用優美的電視畫面和影視手段,藝術地還原和再現了路遙筆下的生活世界,立體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地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和時代演變,對陝北城鄉生活和陝北情懷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生活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麼人都會有愛情,都得有家庭,都要進入社會。

「平凡世界的生活」中愛情生活。有悲劇、喜劇與和諧三類,但不論哪一類,都以「善」為本質,都以「美」為理想,這是路遙創作的核心理念,電視連續劇在忠於路遙精神的前提下,予以充分的再現和審美表達。少安和潤葉、少平和曉霞、顧養民和郝紅梅、惠英和王世才、杜麗麗和武惠良的愛情,是悲劇性的;少安和秀蓮、蘭香和吳仲平、田福軍和愛雲、田福堂和老伴、少平和惠英、郝紅梅和田潤生的愛情生活是和諧的;而孫玉亭和賀鳳英、王滿銀和蘭花的愛情生活卻具有喜劇色彩。其中少安和潤葉、少平和曉霞的悲劇愛情最有社會深度、人生張力,最生動感人,審美價值也更大、更高,更集中、更強烈。

「平凡世界的生活」中家庭生活。家庭是社會的縮影,破譯了家庭密碼,就讀懂了社會。路遙的原作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成功地刻畫了許許多多的家庭,我們這裡只分析三個有代表性的家庭,通過這三個典型家庭,基本可以把握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陝北城鄉家庭的真實狀況,把握那個動蕩歲月裡中國人民大眾的生存現實。

以少安和秀蓮為代表的普通農民家庭,他們的主題是克服貧窮。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任憑少安再能幹、秀蓮再勤勞,他們也不能改變貧窮,走出生活的困境。所以改革開放,特別是農村生產承包責任制就成了少安和秀蓮及千千萬萬中國農民家庭的救命符,也成了改變他們不幸命運的槓桿,這就使少安和秀蓮的家庭生活擁有了巨大的社會容量,並折射出豐富的時代意義。

以田福堂和老伴為代表的上層農民家庭,他們的中心是權利。家庭權利和村政權利的雙重喪失,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權利的喪失抹去了他頭上最後的榮耀和光環,福堂由政治的駕馭者變成了絆腳石,接著淪為政治的看客,最後又成為自食其力的出色勞動者。命運不僅捉弄少安、少平和潤葉,也把我們的厲害人物福堂書記捉弄了一把,這個人物形象擁有巨大的歷史穿透力和生活深度,塑造得非常成功,也非常出色。

以田福軍和愛云為代表的領導幹部家庭,他們的軸心是政治。他們婚姻基礎牢靠,相互恩愛體貼,工作單位好,田福軍又是核心政治人物,是中國老百姓最羨慕的家庭。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平靜和諧又幸福的生活表層之下,卻始終波詭雲譎,湧動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時時左右著這個家庭的運轉。一波又一波,一次又一次,這個家庭成了社會政治的晴雨表,總是不能風平浪靜。擁有極高地位和權力,如此令人羨慕的家庭,卻無奈地把潤葉的婚姻作為政治殉葬品,不惜犧牲自己親愛侄女的終身幸福換取某種權力支持,甚至連愛雲自身也難以保全,這不能不讓人心酸嘆息,扼腕沉思!

「平凡世界的生活」中的政治生活。路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活動家,更是位傑出的政治分析家。如果沒有政治力量的介入,沒有政治活動場景和畫面的深入刻畫,《平凡的世界》就不會有驚心動魄的感染力量,就不會有如此厚重的社會深度和挺拔的歷史高度。路遙的卓絕筆力和深刻功力,就在於他把神秘的政治元素融入平凡的世界,融入平凡的生活,予以真切的表達,能讓人於無聲處聽驚雷、平凡之處見神奇,成為我國新時期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平凡世界的政治生活主要通過如下方面得到體現。

鄉村政治生活。村一級政治機構處於中國金字塔權力結構的最底層,看似平淡無奇,卻是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管理中樞,高層的所有政治指令和政策方針都在這裡得到最終實施,雙水村就是最好的縮影。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某一項政策的執行效果,往往取決於這幾股勢力的妥協程度,福堂「書記」能主持雙水村「政治局」30多年,肯定是位傑出的農民政治家。

縣鄉政治生活。縣鄉級政治機構是專業性的行政權力機關,位於中國金字塔權力結構的準基層,是中國社會矛盾的交匯處。這裡的幹部都是「公家人」,已經脫離了土地的束縛,但仍然和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央和上級指示到達這裡,被執行者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貫徹,因此幹部的個人素養和認識水平對這裡的政治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原西縣就是典型。

省市及中央高層政治生活。在路遙原作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中央高層政治生涯的出場人物只到國務院副總理和中紀委常委、副書記這一級,他們只是中央政策和政治符號的代言人,並沒有過多展示。路遙對省市兩級政治生活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省委書記喬伯年是改革開放的推動者,完全以正面形象出現,位高權重,大刀闊斧,工作重心圍繞政策路線和全省人事安排展開,展示得比較輕鬆自然。

平凡事業勾勒壯麗畫卷

平凡的世界要震撼人心,擁有審美力量,必須通過不平凡的追求,擁有不平凡的意義;而不平凡的追求和意義,必須要依託不平凡的事業才能得到展示,才能走向崇高,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路遙原作中,平凡世界和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業作為主線貫穿小說始終,跌宕起伏,波瀾壯闊,具有極大的藝術張力。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將此轉換為一個個逼真的畫面,多捲軸、多層面、多方向予以「美」的再現,並注入大量的陝北習俗和陝北地方文化元素,濃墨重彩,激動人心,同樣擁有令人鼓舞的審美感染力,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孫少安們的致富事業。孫少安繼承了父輩的兩大遺產,一是貧窮,二是美德,這是中國農民的歷史縮影,也是根本基因。勇於走出貧困,迎接挑戰,戰勝自我,是孫少安的個性稟賦;熱愛生活,對家人和社會擁有強烈的責任,並為之艱苦奮鬥,是孫少安的先天美德,二者雙重地集合在孫少安身上,將他構織成一個鮮活動人的形象。孫少安的事業就是改革開放以來千千萬萬中國農民的事業,孫少安的道路就是千千萬萬中國農民的致富之路。毋庸置疑,孫少安是新時期中國農民的典型代表,是千千萬萬中國農民脫貧致富的先行者,也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兄弟藉助農村生產責任承包製的春風,挑戰自我,迎擊市場經濟,走進新時代的模範。可以看出,路遙的思考和創作不僅擁有巨大的社會容量和現實輻射力,而且擁有卓絕的歷史穿越性和時代超越性,激勵了一茬又一茬、一批又一批農民創業者,前赴後繼,創造新生活,走進新時代,時至今天仍然光芒照人,激勵人心。

孫少平們的人生事業。孫少平的人生事業同樣曲折艱難,可以說也經歷了完整的三部曲。他先是到黃原市給遠房表親幫工,結識了黃原市郊區陽溝村曹書記一家人,並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讓他成為一名「準城裡人」。孫少安是第二代中國農民的代表,這一代創業者的最大特徵是離不開故土,始終在土地上刨挖、掙扎、奮鬥,故鄉和土地與他們的命運密切相連,並成為他們創業的基礎。與之不同,孫少平是第三代中國農民的代表,由於受教育程度較好,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和市場經濟的衝擊,故鄉和故土已經拴不住他們,他們要在更廣闊的世界尋找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事業,由之孫少平就成了千千萬萬打工族的先行者。

今天,攬工者即打工群體已經成為中國最龐大的勞動大軍,他們的命運已經和中國的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工業生產密切相連,甚至成為「中國製造」不可或缺的主體力量,他們在創造自己人生事業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中國的命運。路遙在30年前的預見,30年前描繪的壯麗人生畫卷延伸到今天,獲得更加燦爛、更加濃重、更加壯觀的譜寫,而且是億萬人在神州大地的輝煌譜寫,路遙通過平凡的事業展示了不平凡的中國命運,可以說他是新中國成就的偉大現實主義作家,是新中國的託爾斯泰。

田福軍們的政治事業。田福軍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人物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改革力量和新一代政治家的象徵。他的人生核心是政治,他的事業歷程也是政治,始於政治,成於政治,這是他的命運歸宿。田福軍一出場就被置放在激烈的政治鬥爭漩渦中,無論在文化革命期間,還是在改革開放時代;無論在縣上,還是在地委;無論在鄉村,還是在城市;無論面對中央、省委領導,還是對待普通農民,田福軍總是真誠相待、無私無畏、直抒己見,總能提出符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他心裡裝的是人民利益、想的是社會發展。他把握著時代腳步,駕馭著事業方向,一路前進,一路曲折,也一路輝煌。當然,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也有不少缺陷,有的還是嚴重的硬傷。

路遙的座右銘真實地概括了路遙精神「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他平凡,平凡得像牛;他普通,普通得像黃土;但他也像勤懇的牛一樣崇高奉獻,像綿延的黃土高原一樣崇高載物,像奔騰的黃河一樣崇高澆灌,深切地承載著平凡世界的社會容量和時代脈搏,厚重地承載著生活的苦難和人生追求,深沉地承載著國家命運與人民的希望,澆灌著人們的靈魂和精神世界,哺育著生活的花朵和幸福的明天。

賈平凹曾說過,陝西有兩個人將獲得永生,被歷史永遠銘記,一個是石魯,另一個就是路遙。原因就在於此,他將與歷史同在,永遠被人民銘記。

路遙是豐碑,也是燈塔,他的精神永遠照耀著我們這個平凡而波瀾壯闊的世界!

向路遙致敬!向《平凡的世界》致敬!

(摘自5月11日《榆林日報》)

相關焦點

  • 路遙《平凡的世界》電視劇改編淺談
    對於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對原著的改編情況的研究還比較薄弱,而且也沒有形成系統定論。本文意圖通過對路遙《平凡的世界》原著與當下同名電視劇的改編情況進行梳理論證,從而對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改編情況做一個總結定論。
  • 作家路遙著名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重拍電視劇
    1988年5月,著名作家路遙(1949年-1992年)自1975年開始創作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最終完稿,這部小說全景式地描繪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國城鄉生活改變和人們情感變遷的故事。小說曾在20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堪稱中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廣播劇和電視劇也曾激勵了一代人對抗苦難,走出困境。
  • 《平凡的世界》路遙
    今天介紹的是一本長篇時代巨作,《平凡的世界》路遙。 路遙的書想必大家是非常喜歡的,在他短暫的一生,留下了很多經典名作。我介紹的第一本書,就是路遙的《人生》。 然而路遙的傳世作品中,屬《平凡的世界》影響最大也最深遠,此書1986年12月發行後便獲得矛盾文學獎。它所煥發的時代精神與人物形象,滋潤了一代代的青年人。
  • 平凡的世界:為何曉霞的離世,讓路遙放聲大哭?淺析路遙創作情結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 田曉霞是一個完美的存在,一個理想化的化身,是路遙精心勾勒出的經典人物。田曉霞是官二代的子女,省報的記者,沒有任何缺點可以挑剔的完美女孩。路遙當時受到的傷害有多大,路遙的初戀應該是愉快的,雖然他經歷過初戀的痛苦,但是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最讓他懷念的還是的第一個戀人。在《平凡的世界》創作中,孫少平的原型就是路遙,田曉霞就是北京女知青。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覺得平平無奇,讀不下去,於是退稿了。也許由於專家評價不高,《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在更加邊緣的文學期刊《黃河》出版。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27日,路遙去世,差16天43歲。如今,當年被專家普遍不看好的《平凡的世界》,在出版界長銷,成了傳世經典。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平凡到不平凡- -對路遙再認知許振超2020年11月29日陝西省金融作家協會在西安蓮湖路金橋酒店舉辦了「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學創作」金融系統骨幹作家培訓會我雖信徒般拜讀了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著作,也親赴延安路遙紀念館拜祭了一代文學大師,自認為是路遙作品的擁泵、粉絲和路遙精神的崇拜者。但通過大師講授,才自覺真正從精神上感觀上認識了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另一個路遙。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路遙《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他說,當時先鋒派、意識流等剛剛進入中國,大家忙於對寫作形式的探索,認為《平凡的世界》這種傳統現實主義的寫法太陳舊、沒意思。座談會讓路遙深受打擊,「會議結束後,我和路遙回陝西。起程那天漫天風雪,雪花橫著飄,我們坐的計程車直打滑。我當時對路況很緊張,但路遙沒有任何感覺,情緒低落。」
  • 《平凡的世界》有路遙初戀寫照:一半是田曉霞,一半卻是郝紅梅
    歡迎大家來到西安古西樓的《平凡的世界》系列解說。《平凡的世界》是路遙人生路上的最後一部作品,可以說是絕筆之作,讀過這部小說的人一定能知道路遙把自己的真實人生也傾注其中了。路遙現實中初戀的真實寫照,前半段像《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後半段則像郝紅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路遙為什麼要如此安排呢?
  • 路遙自身的感情生活,註定了《平凡的世界》裡悲慘的愛情結局
    《荀子.樂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就說明了文學作品是由作者創造的思想。那麼一部作品作為物之感人的產物,是對作者物的世界的再現,也是對作者心靈的再現。《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在這部作品中描述了六段愛情故事,但沒有一段是圓滿結束的,為什麼呢?為何路遙的感情觀會如此悲觀呢?
  • 89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拍攝幕後:經費不足,路遙只拿680元稿酬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30年前,也有一部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在中央臺播出,路遙還親自參與了拍攝。,給他下達一個&34;:拍攝路遙《平凡的世界》。迄今為止,89版《平凡的世界》已經重播了4-5次。電視劇播出後劇組收到很多觀眾來信,尤其對劇中的主題曲,孫國慶演唱的《就戀這把土》給予好評。電視劇首播前後,導演潘欣欣被陝西省作家協會邀請到西安,參加王愚主持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座談會,路遙也在會議上發言。對於這部電視劇,路遙從總體上是肯定的,專家也對這部電視給予了充分褒獎。當年,這部電視劇即獲得長篇連續劇飛天榮譽獎。
  • 89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拍攝幕後:經費不足,路遙只拿680元稿酬
    89版電視劇《平凡的世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不斷重播,引起一陣陣熱議。但很少有人知道,在30年前,也有一部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在中央臺播出,路遙還親自參與了拍攝。89《平凡的世界》劇照1988年,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領導找到導演潘欣欣,給他下達一個"任務":拍攝路遙《平凡的世界》。
  • 路遙在煤礦裡感受平凡、用生命譜寫出了《平凡世界》,卻英年早逝
    還記得路遙創作的著名文學小說《平凡的世界》嗎?作品中的大牙灣煤礦原型就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的陝煤集團銅川礦務局有限公司鴨口煤礦。雖然路遙去世已經有20多年了,但這裡的人們不僅沒有忘記他,相反,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他們建起了鴨口·路遙文化展館。
  • 平凡的世界為何能成為不朽?路遙一波三折的愛情,也是你我的人生
    這其中的萬般苦澀,路遙只能利用自己所擅長的事情將其付諸於文字,以此為基礎,於是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平凡的世界》的三部曲。偉大的作家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當一個作家願意以自己的苦澀的一生來作為創作素本的時候,必將成就一部偉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似乎就是這樣,路遙用自己人生中最苦澀的經歷,撰稿成書,向後輩傳達著這個真實的平凡世界。
  • 日他媽的文學:路遙之死和被退稿的《平凡的世界》
    之後的路遙,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他在寫作的煙霧中燃燒自己的生命,用心血寫下了百萬言的巨著,文學創作,除了需要持續的熱情之外,還需要耐得住枯燥、寂寞,也只有像路遙這樣的人才能夠日復一日地寫下來,寫到老婆沒了,寫到在貧病交加中死去! 路遙,他平生的愛好,除了寫作之外,也就是能抽菸了。
  • 雅點 閻綱:看電視劇 憶路遙
    我很榮幸,參與了《平凡的世界》的改編,兩年多的歷練,兩年多的奮鬥啊!」她強調說:「人要有尊嚴地活著,就像孫少平那樣。世界上沒有翻不過的山。」我說:「1982年,路遙的《驚心動魄的一幕》和賈平凹的《滿月兒》獲獎,兩個人進京領獎。鄉黨見面,分外熱情。他倆一身打扮土得掉渣兒,有的作家不服氣。路遙鄙視他們,暗中同他們較上勁兒。
  • 懷念路遙,《平凡的世界》電視劇取景地,體會生活的本色
    》插曲《故土難離》根據著名作家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全國各大衛視熱播,該劇也是在路遙的家鄉陝西榆林拍攝而成,聽歌君帶大家一起來追憶那個純真樸實的美好年代吧!高家堡古鎮是《平凡的世界》的主要拍攝場地,再現了劇中的原西縣,也讓這座古鎮的風貌第一次走進全國觀眾的視線。高家堡古鎮具有北方古城建築風格,曾成功入圍2013年陝西最美小鎮網上評選,是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路遙:我寫的是平凡的故事,但是我的人生卻不平凡
    3月23日,結束出國訪問,又一頭扎進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收尾工作,期間大爹(養父)去世,他都沒去送他最後一程。過度勞累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營養嚴重缺乏,長期的身體透支,加之營養不良,導致長期「潛伏」在身體的B肝病毒發作,最終形成肝硬化。扛著身體的不適,1987年10月下旬,路遙再一次住進了榆林賓館,開始創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 呈現路遙一生,《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出版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路遙是從陝北大地上走出來的著名作家,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裡創作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響力的作品。由於身患絕症,路遙於1992年11月辭世。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領讀文化策劃的《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一書與讀者見面。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手稿1985年秋天,路遙在陳家山煤礦的醫院裡,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創作。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路遙對其寄予了厚望,但數家出版社看後都紛紛退稿。在《平凡的世界》 裡,他寫田曉霞死去的情節時,就像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痛哭流涕:「我把田曉霞寫死了!」▲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然而為了整個故事的發展,他不得不強忍著巨大的痛苦,安排了這樣的結局。他無法去拯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