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江麥屋排站左排渠:疏浚清淤增顏值 水清河暢更宜居

2020-12-23 瀟湘晨報

水上挖掘機不停地用抓斗將河底的淤泥挖出來,幾下就抓滿一臺轉運車……這是數月前,萬江滘聯社區麥屋排站左排渠(以下簡稱「左排渠」)清淤現場的畫面。

左排渠是萬江滘聯圍支幹河湧,總長1.72公裡。長期以來,該河湧水體汙染的問題嚴重困擾市民的日常生活。針對左排渠存在的問題,萬江街道通過清淤、截汙、補水等綜合施策,生態環境、水務、工程辦等部門多管齊下、精準治汙,從源頭開始逐條逐步解決黑臭水體問題。

萬江街道水汙染治理現場指揮部工程師蔡冠英介紹,左排渠因部分河湧埋管有滲漏情況,村內部分民房緊靠河湧,有零星排汙口向河湧直排,且淤積嚴重被戴上「黑帽」。為了使得河湧恢復水清河暢,在施工隊入場前,深入排查發現共有22個排汙口,通過綜合比選多個方案後,針對現狀實施清淤截汙活水的方法。經過前後4個月的疏浚清淤,再現兩岸綠樹成蔭,湧中碧波蕩漾的景象。

此外,治理前的左排渠,因沿岸截汙不徹底,不少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均直排入河,使得水體發黑髮臭。因此,此次整治,在全面清淤的基礎上,同步進行全面截汙,加快雨汙分流工程施工。

「經過前期排查,左排渠沿岸一共有大大小小22個排汙口,目前已經全部攔截統一『收歸』。」蔡冠英說,以前的汙水管網規劃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城市發展,很多地方管道口徑比較小,已經難以滿足覆蓋區域的汙水排放。在施工過程中,管網的改造是一項重大的工程。

同時,為實現河湧「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滘聯社區採取近期和遠期相結合的治理措施,對河湧實行河長制工作,每天安排專人打撈垃圾,定期巡河,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如今,在各部門的不懈努力下,通過截汙整治四亂、清淤活水、河湧保潔等措施,左排渠已基本實現「不黑不臭」,河湧水生態基本得到了恢復,已經成為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村民感嘆:「湧水清澈,堤岸寬闊,綠化漂亮一河兩岸多標緻……」如今左排渠水體水質明顯改善,生態景觀得以恢復,猶如一條綠帶,茶餘飯後,讓不少在河堤上散步、休憩的街坊流連忘返。

撰文:何敏怡

攝像:何敏怡 徐豔陽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⑩∣光明排渠:昔日不敢靠近,如今取水澆菜
    光明排渠毗鄰工廠,從前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直排,河道又臭又髒,沒人願意靠近。如今經過整治,河水恢復潔淨,不僅農民能來擔水種田了,河邊的小道還鋪設平整,未來還有可能改造成小型的休閒走廊呢!有菜農來取水澆地去光明排渠那天是陰天,天灰濛濛的。但穿過繁華的住宅區和大馬路,眼前的河還是有種清冽的美。河邊綠茵茂盛,芭蕉樹、荔枝樹恣意生長;河水幽冷,不時有魚遊過。河道一邊是廠房,道路平整,偶爾有車經過;另一邊是農田,種滿綠油油的蔬菜,有人從河裡取了水,再到地裡澆菜。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普陀這些老舊小區多了個「濱水後花園」!
    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真如港通過疏浚河道、新建生態駁岸、構建濱河景觀帶等措施,使其滿足水系防汛排澇功能及中遠期引清調水的需要,並通過構建生態水環境,逐步形成循環自淨化系統,從而提升區域整體河岸環境。2019年底,該項目基本完成水質淨化等主體工程,河流水質達到Ⅳ類水質要求,護岸改造及河岸環境美化工作於2020年收尾。
  • 白鷺飛向亳清河
    近年來,垣曲縣把亳清河綜合治理列入頭號民生工程,高起點規劃,大力度推進,優先對縣城段河道進行了清淤疏浚,用清理出來的鵝卵石成成網箱狀又鋪設到河床,用橡皮壩、液壓壩等先進技術進行截流攔成一個個湖面,跌落成一道道瀑水,城市生活汙水有專用涵洞排放到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再補充到亳清河道,沿河兩側建成濱河公園,十步一花壇,千步一景亭,林木參天,花團簇錦,成了廣大居民休閒、
  • 確保水清河暢岸綠景美
    12月24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雷亞平前往汝溪河巡河時強調,相關部門、鄉鎮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細化工作舉措,狠抓突出問題整改,確保汝溪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
  • 河南潢川:以決勝之力打造春河靚麗「顏值」
    當前位置 > 首頁 > 鄉村振興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河南潢川:以決勝之力打造春河靚麗「顏值」 2020年09月08日 12:36來源:中新網河南
  • 【輝煌十三五 精彩新寧鄉】秀美宜居地 文明幸福城
    ▲ 文明幸福寧鄉城。控源截汙、排口整治、清淤疏浚、垃圾打撈、生態補水……各條戰線火力全開,清淤超過7500米,平整河床16000餘平方米,硬化12000餘平方米,清理外運河床淤泥、建築垃圾23000餘立方米,改造河床阻水障礙34處,185處汙水排口全部實現截汙納管,清淤疏浚市政汙水管網160多公裡,溈江兩岸1005家規模養殖場悉數退出,「雞飛豬叫」的場景成為歷史。
  • 湖北張灣:神定河水清河暢 岸綠景美
    日前,張灣區神定河水質達標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高凌雲介紹,張灣區將從源頭解決雨汙分流,使汙水進網、清水入河,確保實現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這一治理目標。為確保一庫淨水永續北送,張灣區扛起保水護水政治責任,全面摸排汙染源,快速推進項目建設,堅決啃下治汙「硬骨頭」,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神定河水質成功消除劣Ⅴ類,昔日的臭水溝成為市民賞景休閒新去處。這份成績的背後,凝聚著張灣區幹群艱辛的付出和努力。
  • 昆明河道底泥清淤處理哪家有名_共田環境
    昆明河道底泥清淤處理哪家有名,共田環境,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諮詢設計、環衛固廢、市政公共、科技智慧四大模塊,涉及規劃諮詢、水環境設計、市政園林景觀設計、生態修復設計、前端環衛服務、中端垃圾運輸、末端垃圾處理、第三方監管、工程設計、環境材料供應、市政與環保施工、環境設施運營、海洋環保、無人化服務業、智慧環保、科技研發、教育培訓等領域。
  • 七項硬措施,讓汾河水庫水質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
    目前,汾河水庫出口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水,汾河水庫及婁煩出境斷面為地表水二類水。調整水源保護區對原有的汾河水庫水源保護區進行調整,得到省政府的批覆,解決了汾河水庫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過大,邊界不清,保護困難的問題。在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設立界碑43個,一級保護區建設防護網29公裡。
  • 東莞萬江創文持續升溫,城市環境「靚」起來
    這一切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背後,歸功於萬江街道近年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確保環衛工人的身體健康,消除各類病毒,轄區內各垃圾壓縮站每天進行全面清洗1次,工作人員配戴好口罩、手套等防護設備,每天對壓縮站進行2次全面消毒,站內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有效控制汙水、灰塵、噪音和臭氣等環境汙染。同時加強對垃圾收集車的清洗和消毒,全程密閉管理。
  • 水天向晚碧沉沉 樹影霞光重疊深 長三角探索一體化協同治水方案
    順應人民群眾對更宜居美好水生態環境的期盼,太湖局研究並提出了最新行動方案,倡議流域四省市水利部門協同治水,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打造讓人民滿意的「幸福河湖」。「太湖流域協同治水,重在一個『融』字。」
  • 東營廣饒:小清河復航工程東營段奏響春日大幹「進行曲」
    齊魯網4月17日訊4月15日,在東營市廣饒縣大碼頭鎮東北塢村北側的小清河上一派繁忙景象。一艘長51米的絞吸船橫亙河面中央,船頭的鉸刀飛速旋轉,持續不停地將河底淤泥絞吸起來,通過輸泥管道輸送到河畔500多米遠的棄土場圍堰內。
  • 實探萬江新盤,天健系真的來了!
    眺望東江,延綿的江水蘊藏著東莞的精魂,水脈之上,樓宇林立,繁華生長。 東莞因水而生,經歷燦爛的水運時代,存留了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與生態自然要素。 追逐江景宅地背後,是基於其對東莞濱水理想人居的深入挖掘。 就在上個月,東莞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三江六岸」片區的規劃設計,將濱水資源、開發條件、特色要素最集中的5個鎮街(莞城、東城、萬江、高埗、石碣)進行資源整合。
  • 「豫北糧倉」滑縣:高標準農田讓地更肥糧更豐
    11月24日,初冬的天氣已比較寒冷,而在4000公頃高標準農田半坡店鎮片區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二級河道清淤、襯砌明渠等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重型卡車來回穿梭,機器轟鳴,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們現在進行的是二級河道襯砌明渠地梁澆築。趁農村農閒黃金時期,我們加班加點幹,爭取到月底保質保量完工。」
  • 浪在都市圈,八達嶺孔雀城,開啟京北生態宜居新時代
    近鄰金融街的西直門站,地處上地—西二旗中國創新科技產業重地的清河站,以及位於未來科學城西擴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永豐產業基地交匯處的沙河站,可以說,京張高鐵一端連起了北京,乃至全國的產業精英人才聚集地,一端的懷來,則是環京最生態宜居的居住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