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挖掘機不停地用抓斗將河底的淤泥挖出來,幾下就抓滿一臺轉運車……這是數月前,萬江滘聯社區麥屋排站左排渠(以下簡稱「左排渠」)清淤現場的畫面。
左排渠是萬江滘聯圍支幹河湧,總長1.72公裡。長期以來,該河湧水體汙染的問題嚴重困擾市民的日常生活。針對左排渠存在的問題,萬江街道通過清淤、截汙、補水等綜合施策,生態環境、水務、工程辦等部門多管齊下、精準治汙,從源頭開始逐條逐步解決黑臭水體問題。
萬江街道水汙染治理現場指揮部工程師蔡冠英介紹,左排渠因部分河湧埋管有滲漏情況,村內部分民房緊靠河湧,有零星排汙口向河湧直排,且淤積嚴重被戴上「黑帽」。為了使得河湧恢復水清河暢,在施工隊入場前,深入排查發現共有22個排汙口,通過綜合比選多個方案後,針對現狀實施清淤截汙活水的方法。經過前後4個月的疏浚清淤,再現兩岸綠樹成蔭,湧中碧波蕩漾的景象。
此外,治理前的左排渠,因沿岸截汙不徹底,不少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均直排入河,使得水體發黑髮臭。因此,此次整治,在全面清淤的基礎上,同步進行全面截汙,加快雨汙分流工程施工。
「經過前期排查,左排渠沿岸一共有大大小小22個排汙口,目前已經全部攔截統一『收歸』。」蔡冠英說,以前的汙水管網規劃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城市發展,很多地方管道口徑比較小,已經難以滿足覆蓋區域的汙水排放。在施工過程中,管網的改造是一項重大的工程。
同時,為實現河湧「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滘聯社區採取近期和遠期相結合的治理措施,對河湧實行河長制工作,每天安排專人打撈垃圾,定期巡河,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如今,在各部門的不懈努力下,通過截汙整治四亂、清淤活水、河湧保潔等措施,左排渠已基本實現「不黑不臭」,河湧水生態基本得到了恢復,已經成為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村民感嘆:「湧水清澈,堤岸寬闊,綠化漂亮一河兩岸多標緻……」如今左排渠水體水質明顯改善,生態景觀得以恢復,猶如一條綠帶,茶餘飯後,讓不少在河堤上散步、休憩的街坊流連忘返。
撰文:何敏怡
攝像:何敏怡 徐豔陽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