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一位拾荒大姐近日在某視頻平臺上火了,她名叫袁英慧,現年44歲,沒有工作,靠拾荒而生。如果你以為她和我們平常路上看到的拾荒者一樣,那就大錯特錯了!袁大姐雖然是拾荒者,但卻精通英語甚至還能翻譯了英文小說!
想知道她的故事嗎,其實都是源於心中的一個英語夢!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活得有趣,才是生命的正能量,在有趣的事情上多浪費一些時光,不要讓忙碌淹沒了生命中的美好,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1990年,17歲的袁大姐考入青島的一所職業高中,按照父母的規劃路線學起了服裝專業。當時職高只能學習語文數學,以及服裝專業。她只能在學校的書庫找英語教材來學習。而袁大姐志不在此,於是一時衝動在兩年之後肄業(為了專門學英語)。
雖然開始有過後悔,但是她更多的是一種釋然,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了,如果一輩子做一件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她說我不敢想像那樣的人生。
肄業之後,因為學英語被父母視為不務正業,所以袁大姐搬出去了,從此過起漂泊流浪的生活。她曾經有三年在全職學英語,最困難的時候衣服都是撿著穿別人不要的衣服。
2008年她在一家企業工作一年半拿到一萬五千多元,由於無法全心學英語,便辭職全心學英語。
之後為了生活她也去找過工作如此反覆。從2016年袁大姐開始拾荒,因為她說工作會使自己感到懈怠,以至於不能堅持學習的熱情,我不忍心為了利益就把英語放下。只有斷掉了所有退路,才能沉下心專注於這件事!
2003年之前她一直在收集書。每次掙了錢就全部拿來買書,《走遍美國》、《新概念》和《瘋狂英語》堆滿了她的小屋,而其中《瘋狂英語》最多!她陸陸續續買了60套,包括錄音機和所有磁帶。
當時她每天都要聽錄音機,聽國外的新聞新聞(比方伊莉莎白女王聖誕祝詞等),每天聽2-3個小時,上下午各聽一次,然後不懂的單詞一個一個在字典裡查。
除了自學,她還到附近學校的英語角跟人交流。2006年一家培訓機構提供了袁大姐免費和外教交流的機會,她把之前學的瘋狂英語內容都用在交流上了。還常常逗得外教哈哈大笑說:農村人也能把英語說得這麼流利。
2008年放棄高薪工作之後。袁大姐在學習英語的內容選擇上就提高了一個層次。專門攻破難記的和翻譯難度大的內容,而翻譯的內容也變成了總統就職演講。
袁大姐說,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她不後悔,並還是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她現在心裡也很矛盾,又想放棄、又想能進入翻譯業界,並養活自己。現在最盼望的是解決生存問題,過上正常的生活。
2011年時,英語界的「攔路虎」瘋狂英語已經難不倒袁大姐了,她就想嘗試點更高檔次的東西,便訂了中國日報海外版。
沒想到當時感覺就是從山高峰跌到谷底。瘋狂英語和中國日報海外版的難度相比,相當於前者是小山丘、後者是最高的山峰。
她當時被打擊到了,感覺很崩潰。袁大姐當時已經快40歲了,自己把美好年華都賭在英語上,現在竟然連一份中國自產的英文報紙都看不懂內心的難受可想而知…
但她最終選擇了放手,轉而訂看英文版的北京周報,後又訂了英文版的上海日報,這兩份報紙內容量不大,難度又不高,又讓她打上了雞血,從頹廢狀態走出來。
這一路下來袁大姐的英語水平逐漸產生變化。2003年時,瘋狂英語的新聞她翻譯一篇1000字的文章要好幾天,2008年時,基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她自己總結起來說:「單詞還是要背,語法的話,其實看長文看習慣了,自然就通了。之前曾託英語角的學生把自己的筆記給老師看,老師看了也沒說有什麼問題。難點主要還是在於翻譯。我現在閱讀看懂外媒內容沒有問題。」
袁大姐曾在圖書館外文部借了一本英國作家羅伯特·克蕾寫的《追蹤者》,她每天將翻譯手寫出來,大概有6本列印紙筆記那麼多。
此外她還翻譯過時代周刊上的文章,現在袁大姐說她的的夢想就是進入翻譯界,從事一直喜歡的英語翻譯工作!
活著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獻媚世界,而是為了取悅自己。袁大姐自學英語20年,克服各種困難,最終能夠自已翻譯小說,我們學了這門外語那麼多年,其實差的就是這一份堅持!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出自我,堅持夢想,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沒有白活!
每個人都有夢想
但是不要因為懶惰
而使夢想蒙塵
唯有堅持和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法門
槍哥精心打磨雅思搶分指南
讓你從容創造未來的更好可能性~
戳戳小卡片免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