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即墨人】懷念父親

2021-02-22 即墨鄉土

又是一年春節,時間過的真快,一晃父親已經去世9年了。

父親病逝於2012年大年初五,一個非常寒冷的日子,那天的天碧藍碧藍的,沒有一絲雲彩,乾冷。初四晚上,父親難過地喘了一夜粗氣,最終在初五早上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咽下人生最後一絲遊氣,安詳地走了。新年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他身上,他卻再也感受不到暖陽。讓我難過的是,聽到他生病的消息,我匆匆從無錫趕回家的18天裡,他因為中風沒和我說過一句話,連句遺言都沒有。最讓我難過的是,沒有文化的母親一直認為父親會好起來,當發現父親走的一剎那,她像被閃電擊中一樣抽搐著嚎啕大哭!

父親生於1948年,一輩子在社會的底層,一輩子的職業就是農民,一個在中國最不容易的職業。他幹過木工、瓦工,做過小買賣,最多的時光就是種地,收穫糧食,拼命賺錢供我讀書。在他心目中,能夠不拉饑荒供孩子讀完大學跳出農門就是他最大的夢想和成就。  

  

1994年,我讀高一,父親已經感受到用錢的緊迫,畢竟三年後無論是我考上大學還是高考落榜,都面臨花銷激增的問題。當時他正在做販花生的小買賣,就是去集市上收購農戶的花生,回來用機器粉碎殼脫出花生米,然後將花生米用自行車運出去賺點微利。記得當時母親需要花很長時間將花生米裡的雜質用簸箕顛來顛去弄乾淨,累得直不起腰。

父親只有一米六五的個頭,騎著自行車馱著兩三百斤的花生米運到幾十公裡外的城陽地界,需要付出巨大的體力,考慮再三,父親買了一輛二手手扶拖拉機,天天起早貪黑趕集串鄉收購花生。那些年的冬天很冷,父母往往要凌晨4點多起床,月明星疏的冬夜清晨,寒氣逼人,母親先起來燒熱水,灌進手扶拖拉機的水箱,父親竭盡全力用搖把發動拖拉機,往往累得氣喘噓噓卻發動不起來,畢竟身材和力氣在那裡。幾番折騰機器終於開始工作,他們飯也不吃,就打開家門消失在黎明前的夜色中,馬達的轟鳴聲漸漸遠去。北風呼嘯似刀割,幾年下來,父親的腿一直疼,沒有任何遮蔽的手扶拖拉機怎能抵擋寒冷對肌膚骨骼的侵蝕摧殘啊!

在藍村讀高中的三年,父親就來看過我一次,給我送了點東西,十七八歲的人已經有了虛榮心,看到衣著樸素的父親在眾多形色各樣的家長群中有些寒磣,我的心是疼的,也暗暗發誓要考上大學。

日子如流水滑過。1997年,我高考考上本科,得知成績的那天是個炎熱的夏日。父親正在坡裡鋤玉米地裡的草,我飛奔過去,大聲地向他喊「考上了,考上了」,他只是非常平靜地回我一句:「考上就考上唄。」然後繼續彎腰鋤地。其實當時他的內心也是開心的,但極力掩飾,畢竟在那個年代農村孩子考個大學也不是那麼容易,只是他用行動教育我不要張狂,這是農民特有的浸潤子女的樸實方式,也是農民的可愛之處。

1997年,我離開生活了20年的家鄉,讀大學,讀研究生,直至考上公務員留在無錫,回家的次數漸少,和父親見面的次數更是數的過來。他的身體也每況愈下,明顯衰老的厲害。60歲不到頭髮全白了,牙齒掉了,耳朵聾了,反應也慢了很多。我知道,他是透支了他所有的健康、青春、快樂,乃至自尊,拼命賺錢,就是為了把我託舉出莊戶地,不要再像他一樣受苦受累。

2007年我結婚之後,和他商量不要再種地了,沒想到他倒很爽快地答應了,估計是真的累了。他不害怕種地,但害怕旱天,將機器放到十幾米的深井抽水是他最懼怕的事。我也不再需要他們的錢,所以他罕見地答應我,放棄了耕耘了一輩子的土地。隨後的五年,可能是他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沒有瑣事的羈絆,沒有農事的困擾,沒有孩子前途的擔憂,他像個孩子一樣快樂地在村裡走來走去,享受家鄉四季的美好。2008年我的兒子出生,他更是開心的像個孩子了。

2012年元旦剛過不久,他就摔了一腳,當時他心臟附近的血管已經有血栓形成。我四叔把他送到即墨人民醫院,醫生讓他住院觀察,他固執地認為自己沒事,非要回家:「馬上兒子一家回家過年,住院不吉利的。」他執拗勁上來,誰也勸不住,沒想到回家沒幾天就發生大面積腦梗,再回到醫院已失去語言功能,部分肢體功能亦喪失,主治醫生無力回天,父親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64周歲。

父親是微不足道的,和絕大多數人一樣,螻蟻一般的存在。如同一塊煤,拼命燃燒自己的軀體發完最後一次光,做最後的掙扎來兌現心中的諾言。父親走的時候,我兒子才3歲,如今已是個頭超過一米七的少年。父親的容貌他已記不起,他是永遠體會不到他爺爺曾經的艱辛和困苦。

父親走後,直至今天,我依舊會經常夢見他,夢見他出現的家鄉的各種場景,他會笑,會生氣,會大聲說話,都是定格在那個年代的樣子,醒來後,我的心很疼!我知道,就是個夢而已,這輩子不會與他再相聚了!

永遠懷念父親!

作者:半島麥浪,即墨七級人,現在供職於無錫市級機關。


「即墨鄉土」,講述即墨人自己的故事,歡迎來稿。

郵箱:gaoxq618@163.com

微信:13869803379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侵權必究】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賞美景聽民謠 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10月3日啟幕
    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將於10月3日至10月7日在青島即墨古城舉行。老狼、趙照、鹿京周、解憂邵帥等15組民謠音樂人將齊聚即墨古城,共同參與這場跨越國慶假期的民謠盛宴。聽民謠、賞美景、享美食,將成為即墨古城的一種全新打開方式。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與古城風格相融合的音樂文化活動。
  • 讓即墨黑道聞風喪膽的人,就是他!
    即墨微論壇 Weixin ID iqdjimo
  • 天南地北政和人 | 陳立典:銘記父親陳貴芳的教誨
    前排左起:陳華(女)、林碧娟、葉彩菊、陳貴芳、陳立海(子),後排左起:陳漢新(婿)、陳立江(子)、陳立國(子)、陳立典(子),前:陳鍇(甥)我懷念父親,並不僅僅因為他是我的父親,而是父親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召著我。父親雖然離開了我們,他老人家的音容音貌卻時時縈迴在我的腦際,尤其是他對我們子女的諄諄教誨,更讓我久久難以忘懷。父親的平易近人、不計名利,是眾所周知的。
  • 即墨西部城區新盤集中「下餃子」,即墨樓市豎起新的大旗?
    即墨樓市開年以來,「大紅大紫」已經好幾個月了。對於本地有房的人倒是無動於衷,一直籌劃購房的朋友們就開始躍躍欲試了。只是各個平臺各種觀點眾說紛紜,也讓人摸不著頭腦。今天,咱們就來深挖一下,即墨目前各個區域的情況,哪個區域接下來勢頭最好,購房者應該如何在「亂世」中擦亮雙眼保持理智。
  • 2020「時尚青島 樂動即墨」音樂周等你來嗨!
    2020「時尚青島 樂動即墨」音樂周系列活動,即墨古城民謠季、華僑城青島蓮花山電音節、即墨古城民謠季萬達分會場等精彩音樂活動將輪番上演,老狼、趙照、鹿京周、解憂邵帥等民謠音樂人,Shao、王萌與於淼、吳卓玲等電子音樂人強勢助陣,為市民和遊客帶來別樣的音樂狂歡,豐富「時尚青島 樂動即墨」品牌內涵,助力國際時尚城市建設。
  • 《即墨江氏族乘》的凡例與目錄
    九、著述藝文:對本族前人的作品設「內篇」,對外族友人設「外篇」;對當代本族、遠族和外族人有關江氏家族內容及本族人有影響的作品編入「附錄」中。十、逸聞傳說:逸聞追求真實性,傳說具有健康的趣味性。故居江方銜故居  江恭先故居  江崇俊故居  江淑榘故居、江家西流族人故居照片   .
  • 即墨小商品新城誠邀即墨博物館副館長陳海波先生開展「即墨歷史文化講座」活動
  • 劉濤在青島即墨古城拍戲,看看大即墨人民幹了啥
    最近幾天劉濤突然現身即墨,即墨人民沸騰了,原來劉濤是來拍電視劇的,由公安部宣傳局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聯合出品,鄭曉龍、夢繼執導,劉濤、王雷等領銜主演的反腐大片《拼圖》,在即墨古城實景拍攝。
  • 質疑《黃玠與即墨黃氏》
    「2016年,《慈谿湖山黃氏宗譜》的發現,令即墨黃氏族人眼前一亮!黃玠的發現,為「即墨黃氏徙自浙江」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也為明確黃氏家族各族的關係進一步研究找到了依據。」  對於熟悉《湖山黃氏宗譜》的人,看到此文,難於有「不是臆想,不是猜測,不是無根無據的胡亂聯繫」的感覺,而是相反。 「據此宗譜記載:該族八世,有黃震。」
  • 「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舉辦
    12月23日,「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豐富>了「嗨即墨」旅遊品牌內涵,增強了即墨文化活力,展示了即墨時尚風貌,加快打造即墨古城及周邊特色音樂吧街區,促進即墨夜間經濟發展。
  • 即墨大銅馬的前世今生
    即墨大銅馬,是不甘人後敢為天下先的即墨人公認的地標形象,無往而不勝。開放初期,佳樂佳商圈還是一片未放異彩的處女地,用嶗山石頭壘成的大圓圈,似是一欲將百花盡攬的樂土,可好象真沒見什麼裝點,只有大銅馬,躍然在這充滿泥土芬芳、亟待開發的芳草地上,偶見幾輛車環行在路上,大銅馬,成為即墨婦孺皆知的地標性塑像。每到逢五排十的大集天,這鶴山路就成了集市的海洋,或許服裝市場也正在這個時侯有了萌芽。
  • 話說即墨美食——爐包
    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有胡氏三兄弟為避戰亂,自河南洛陽遷來膠東即墨城南定居,立胡家村。耕作之餘,在即墨城外淮涉河河灘上做水煎包生意,每逢集市,食客雲集。因為簡陋的餐館形似蟈蟈籠,來往食客便把水煎包以「蟈蟈籠」稱呼。
  • 即墨古城「點燃」夜經濟
    即墨古城「點燃」夜經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6.19 星期五 網紅樂隊在即墨古城青啤1903酒館演出。    早報6月18日訊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即墨古城開啟了夜的精彩。6月17日晚7點,「悅即墨夜古城」夜經濟主題活動在即墨古城按動盛夏高潮啟動鍵。
  • 小柯即墨巡演原創音樂劇
    小柯即墨巡演原創音樂劇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8 星期三     11月19日至21日,由中共青島市即墨區委宣傳部主辦,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小柯音樂劇 《想把我唱給您聽》巡演活動將在即墨舉行,期間將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小柯專場講座,在博蘭斯勒(青島)大劇院舉辦兩場音樂劇演出。
  • 「鐵面御史,骨鯁大臣」——清代即墨郭琇的故事
    即墨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明清時期,即墨「周黃藍楊郭」五大家族興起,他們或以學識揚名宇內,或以官職顯名於世,每個家族都留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而郭琇是其中郭氏家族中的主要代表人物。郭琇(公元1638——1715),字瑞卿,號華野,即墨郭家巷(今即墨區環秀街道郭家巷村)人氏。
  • 即墨區特色手工藝產品——「即墨花邊」的藝術傳承
    由於這種工藝針法演變形成於即墨民間,人們就把以這種針法製成的花邊稱為「即墨手拿花邊」,也就是「即墨鑲邊」的雛形。此後,手工藝人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創新,逐漸發展形成了品種繁多、用途廣泛、絢麗多姿的「即墨鑲邊」。即墨鑲邊產生後,很快在即墨廣大農村婦女中流傳開來,發展成為一項主要的家庭副業。
  • 懷念父親
    (斑駁發黃的照片  珍貴永恆的記憶   祖父父親母親和九姐妹唯一留存的合影   作者你能找到嗎 )父親是一名普通的村幹部,做了大半輩子的會計。從懂事起,會經常看見很多人來找他,大多數是來開證明的。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搬個小凳子,站上去趴在桌子旁看。父親戴上老花鏡,攤開紙筆,他那頗有功底的帶著那個時代特色的字跡,便躍然紙上。
  • 【網事如歌 友善青島】青島即墨商貿城市場監管所愛心接力商戶助學...
    魯網9月11日訊(記者 於建軍 通訊員 徐春梅 周婷)9月9日,青島即墨一中學生邢金鑫向山東浩鵬思琦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國際商貿城商會副會長潘建偉送來了一面錦旗,表達了感激之情。「非常感謝潘總和即墨商貿城市場監管所的叔叔阿姨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向我伸出援手,讓我有了繼續前行、克服困難的動力,幫助我順利考上大學。」
  • 回眸青島年代最久的商業街 即墨路
    1980年11月,以即墨路、李村路為中心,橫跨濰縣路、易州路、博山路、芝罘路周邊四條支路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建立,市場佔地面積14800平方米,建設面積6800平方米,高峰時擁有1300多個攤位,從業人員3000多人,商品高達11000多種,當時,返城無法就業的知青、外來闖蕩者、甚至還有刑滿釋放的「兩勞」人員成為市場的第一批個體戶,他們憑著敢闖敢幹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迅速賺得了第一桶金
  • 即墨金融服務顯身手
    開通金融綠色通道強化金融支持日前,不到一天來自張家港農商銀行即墨支行的一筆300萬元貸款解了青島聖匯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燃眉之急。日照銀行即墨支行為青島華仁太醫藥業有限公司提供5000萬元授信額度。即墨惠民村鎮銀行為青島浩恩醫藥耗材有限公司提供貸款650萬元。浦發銀行即墨支行為即墨區中醫院提供6000萬元授信額度。與此同時,陽光財產保險、浙商保險等相關保險機構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對於有關疫情防控的相關業務,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簡化業務辦理流程,提高保險理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