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江文化藝術節為依託,近年來,張家港市在曲藝的土壤上耕耘得有聲有色。曲藝傳承,要從娃娃抓起。隨著全國少兒曲藝展演長期落戶張家港,這座城市正大踏步地走在以「展現時代風貌、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曲藝新苗」為目標的曲藝傳承之路上。
在絢麗多姿的曲藝門類中,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陽寶卷
是一個獨特的篇章,
它的少兒傳承之路,
是張家港市少兒曲藝傳承的華彩一頁。
張家港的孩子們在第九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舞臺上 褚珊珊 攝
在張家港的河陽地區,流傳著一種以河陽山為中心的民間講唱文學——河陽寶卷。發源於宋代的河陽寶卷,是張家港特有的曲藝形式。它通過方言講唱民間故事,在歷史長河中幾經演變,流傳至今。2015年,河陽寶卷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悠久、傳唱於中老年群體中的河陽寶卷,
和校園裡朝氣蓬勃的「後浪」,
兩者似乎有點兒風馬牛不相及。
2018年,河陽地區的港口學校,一群「後浪」與非遺河陽寶卷首次「觸電」。孩子們被音樂老師錢麗潔要求清唱一段「改良版」的河陽寶卷,唱詞是「枝頭上喜鵲喳喳叫,小鳥兒一早把喜報。遠方的客人今天到,我們個個起得早。你一言來我一語,興高採烈真熱鬧……」
錢麗潔為即將成立的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挑選隊員,挑選的標準較為嚴格:要唱得好、演得好、具備一定的舞臺表現力。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港口學校是一所鄉村學校,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不多,並且,學校生源中近半數是新市民子女,他們大多不會說方言。幾經篩選,錢麗潔最終選定了8名學生,第一支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成立了。這支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承載的不僅是一所學校對於本土非遺的保護與重視,更是一個鄉鎮對非遺傳承的開拓與創新。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做非遺項目『活化傳承』的相關工作,希望在創新與轉化中傳承河陽寶卷。在這一基礎上,我們選擇與河陽文化底蘊深厚的港口學校合作,在港口學校建立河陽寶卷少兒傳承點。」原鳳凰鎮河陽山歌藝術團團長張新亞說,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的成立,旨在打破河陽寶卷傳統的中老年講唱模式。
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成立後,
馬上著手完成第一個任務:
排演少兒河陽寶卷《送給遠方的禮物》。
這一作品由鳳凰鎮文體服務中心牽頭創作,選取了河陽寶卷的傳統曲調,以張家港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為內容,在節目創新、編排、內容上都有很大突破。形式新穎的少兒講唱,遇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改良版」河陽寶卷,是新與新的碰撞。
但同時,「新」也意味著未知和沒有參照。錢麗潔和少兒講唱隊的8名小隊員,很快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河陽寶卷需要用方言講唱,但這8名小隊員,無論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幾乎都無法說一口流利的河陽方言。在普通話的普及進程中,方言正逐漸流失,即便是本地的孩子,也對河陽方言中的許多詞彙感到陌生。
小隊員黃子博今年13歲,家住港口,平時和父母用普通話交流,在學校也只說普通話。錢麗潔只能一句話一句話地教,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好在孩子們也樂意去學,出乎意料地,「改良版」河陽寶卷激發了孩子們對非遺和曲藝的興趣。
5分多鐘的曲子,錢麗潔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摳方言、教旋律、糾動作,一點點地讓《送給遠方的禮物》變得鮮活、靈動。孩子們的演繹,激活了河陽寶卷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與此同時,在傳承河陽寶卷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在河陽文化中「扎」得更深。
河陽寶卷將孩子們送上了更大的舞臺,他們走出港城,將《送給遠方的禮物》唱給更多人聽,也因此收穫了第七屆江蘇省少兒曲藝展演三等獎、第八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優秀節目等榮譽。
2019年,
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
受邀前往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
參加了第七屆全國相聲小品優秀節目展演
「奮進新時代」張家港市曲藝專場演出。
與此同時,
少兒河陽寶卷講唱隊也慢慢有了新的隊員加入。
「後浪」洶湧,
帶著這一港城特有的曲藝形式衝向遠方。
張家港是一片少兒曲藝的熱土。2017年,全國少兒曲藝展演落戶張家港。短短3年時間裡,該市抓住時機,以「展現時代風貌、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曲藝新苗」為目標,積極推動少兒曲藝事業發展。
一片讚譽聲中,河陽寶卷的少兒傳承項目在港口學校試點成功。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整合區域資源,擴充這支隊伍的人才和師資力量?今年3月,鳳凰鎮文體服務中心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他們通過網上公開招募,選拔了18名小學生,成立了河陽少兒藝術團。
今年8月,第九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在張家港市錫劇藝術中心舉辦。鳳凰鎮文體服務中心聯合市文化館創作了河陽寶卷《三十六隻鳥》,交由河陽少兒藝術團的孩子們演繹。
這無疑又是一次大膽的突破與革新,河陽寶卷被注入了更鮮活的曲藝元素、更豐富的時代內涵。《三十六隻鳥》結合表演、音樂、道具等元素,通過歌詞對唱對白形式,講述了鳳凰四季山清水秀,鳥類資源豐富,「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13歲的韓雨馨,參與了《三十六隻鳥》的演出。韓雨馨說:「我覺得自己的肩上有一種使命和責任,得把這個東西傳承下去。不然的話,它可能就會在我們這一代斷掉了。」
新時代的少年,
傳承新時代的曲藝,
河陽寶卷並沒有被時光掩埋。
它被朗朗童聲賦予了新的生機,
它正變得年輕、新潮、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