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與海外學子視頻連線 為留學生答「疫」解惑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鍾南山與海外學子視頻連線 為留學生答「疫」解惑:不贊成「群體免疫」

鍾南山與海外學子視頻連線。

鍾南山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正在海外求學的留學生面對疫情、封城、停課等多重壓力,如何有效做好自我防護和心理調整? 如何將疫情對學業的影響降至最低?如發現有咳嗽、發熱等症狀,如何進行自檢自查?在不具備就醫條件的情況下,輕症患者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居家治療?

  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當晚8時,外交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海外留學生視頻連線,為留學生答「疫」解惑。

  「四早」是關鍵

  可避免絕大多數感染

  在直播中,身處美國紐約、加拿大多倫多、韓國首爾、俄羅斯莫斯科、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等全球多地的留學生代表,就疫情防護等相關問題和鍾南山院士進行互動交流。

  鍾南山說,對中國來說,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四早」,即早防護,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

  「早防護」的意思實際上是自我防護,最關鍵的是自我防護,包括保持距離、戴口罩等;早發現,即有不舒服就去看病;早診斷、早隔離則是中國跟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我們有社區聯防聯控,這個最關鍵,從各方面督促,互相提醒幫助。我們知道,這個病主要還是通過飛沫和接觸感染,我們只要避免了這個,就能避免絕大多數的感染。」鍾南山說。

  留學生出門購物 戴口罩很重要

  留學生們偶爾需要外出購買必要的生活物資,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鍾南山說,在家裡或宿舍都很安全,但出去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病毒極少在空氣中自由流動,它們附著在一些東西上,最多的就是粘在飛沫上再傳染給別人。一般的口罩能預防飛沫,所以我們能夠預防大部分的病毒,戴口罩相當有用。」

  鍾南山解釋說,飛沫不會跑太遠,咳嗽以後大概不超過2米。所以到現在為止,空氣裡的病毒不可能單獨自由地存在,它們總是附著在一些物質上。他表示:「現在絕大多數國家已經意識到,戴口罩是怕別人傳染給自己,這是很大的變化。歐洲很多國家要解封了,但是規定出去一定要戴口罩。」

  不贊成「群體免疫」 爭取製成疫苗

  據鍾南山介紹,歐洲有報導稱20%的人有抗體了,最高報導的是25%,這個數字離所謂的「群體免疫」還差很遠,新冠肺炎「群體免疫」,一般要60%~70%的人感染後才有這個可能,而現在還遠遠沒達到。

  鍾南山表示,並不贊成「群體免疫」,稱這樣要犧牲很多人。「就算1%,也比流感高了十幾二十倍,甚至一百倍,你要是2%、3%,那更不得了,那得犧牲很多人才能得到群體免疫。我不認為這個辦法可行,我們有很多辦法,我們能預防、我們能防護、我們會爭取時間製成疫苗。」鍾南山說。

  海外防疫不要「入鄉隨俗」

  疫情在全球暴發,留學生們在海外應如何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呢?「我個人的看法是,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入鄉隨俗』,我們有自己的做法,不要不好意思。」鍾南山說。

  他表示,一開始國外很多人對中國人戴口罩都投來異樣的眼光,認為戴口罩的人一定有病,現在全變了,甚至以前非常反對戴口罩的人也戴了。

  區分流感和新冠肺炎靠的是檢測

  流感和新冠肺炎有一些症狀相似,應如何區分流感和新冠肺炎呢?

  中國國內CDC報告,在三個多月裡流感患病率減少了90%。「這是因為大家都注意保持距離、戴口罩。流感跟新冠肺炎病毒出現的症狀很相似,首先它是全身的,一開始發燒可能佔50%以上,但不是每個人都發燒;流感也有這個情況,一開始全身不舒服、鼻塞、輕咳嗽,特別是疲勞,所以單純靠症狀鑑別很難,如果沒有檢測很難鑑別。」

  「在中國,一般發燒去醫院,會給你檢測核酸病毒,美國則採用鼻拭子、咽拭子等方式進行檢測。」鍾南山說。此外,鍾南山建議用一些感冒藥,像布洛芬等這類藥都可以用,用這些藥對新冠病毒沒害處。「這時只能夠通過檢測來鑑別診斷。」鍾南山說。

  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病毒通過蚊蟲傳播

  直播中,鍾南山表示,病毒在高溫下的存活率以及活動率較差,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夠通過蚊蟲傳播。

  一般來說,病毒在高溫下的存活率以及活動率比較差,所以隨著夏季的到來,病毒的活動會下降,疫情一般也會下降。紫外線雖沒有紫外光消毒那麼強,但溫度高對病毒的活動、傳播是不利的。

  「我們知道蚊子可以傳播很多病毒,比較突出的例子有瘧疾和登革熱,在非洲很多見。但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肺炎病毒會通過蚊蟲感染。」

  出現無症狀感染者 「寧願信其有不要信其無」

  鍾南山表示,中國現在遇到大部分的輸入患者都是無症狀感染者。總的來說,凡是檢查到的無症狀感染者,要「寧願信其有不要信其無」,並進行適當隔離。因為無症狀的感染者在發展為有症狀的前期五天內有傳染性。

  「據了解,新冠肺炎患者得了症狀的前五天和後五天是病毒最容易傳染人的時候,得了病以後過了五天,除非很重的病人,一般病毒傳染性都下來了。」鍾南山認為,中國現在凡是核酸陽性都先到定點醫院隔離一下,過一階段再查是陰性的就出去了,這種情況要靠重複檢測,才能得到較好的結論。

  新冠肺炎後遺症不會很明顯

  直播中,有留學生問:若外出不幸被感染,病症有無後遺症?對此,鍾南山表示,新冠肺炎對肺部損害不會太大,後遺症不會很明顯。「年輕人一般抗體比較強,若沒有多病症(比如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等),一般恢復得比較快,多喝水吃些藥會自己康復。」

  鍾南山補充道,目前病人總體恢復得不錯,包括肺部情況。新冠肺炎比非典要好一些,除非特別危重的病人才會影響造血系統,影響肝臟、腎臟和肺。新冠肺炎病例恢復以後肺部纖維化不太重,看起來是可逆的。「現已給一百多病人做了肺功能檢查,還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損害應該不會太大,會慢慢恢復,後遺症並不大。」(記者張姝泓、鄧瀟麗)

相關焦點

  • 中美6位醫療專家視頻連線中國海外學子提振戰「疫」信心
    徐州市中心醫院供圖   中新網徐州3月30日電 (記者 朱志庚)3月29日晚上,「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和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聯合舉辦了「命運與共,全球戰『疫』--海外學子視頻連線專題交流會」。該交流會旨在增強海外學子抗擊疫情的信心,提高學子們自我防護能力,確保身心健康。
  • 北京抗疫一線專家連線中國海外學子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國內的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海外形勢卻依然嚴峻海外確診病例已經突破70萬例美國和歐洲最為嚴重對於海外疫情中國政府和民間組織以最大的努力提供醫療、物資、信息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不少醫護人員剛剛結束武漢戰
  • 張文宏為歐洲華僑華人答「疫」解惑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15日電 通訊:短期內歐洲邊工作邊抗疫將成為常態——張文宏為歐洲華僑華人答「疫」解惑新華社記者於躍15日,中國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應邀與在歐中資企業
  • 每月6英鎊生活費,頭髮自己剪,鍾南山回憶41年前留學歲月
    5月4日晚,外交部和衛健委聯合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海外留學生視頻連線。在近兩個小時的交流中,除了為留學生答「疫」解惑外,鍾南山還和留學生們分享了41年前他被派往英國留學的經歷,勉勵留學生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把這次疫情當作人生中一次難得的考驗。
  • 跨越大洋的牽掛 海外學子原創歌曲為抗疫戰士加油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抗「疫」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打響。疫情不僅引發著國內百姓的關注,也時刻牽動著海外學子的心。從抗擊疫情的第一刻起,身處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海外校友會就用各自不同的力量投入到支援祖國的行動中。
  • 山東省赴英國聯合工作組:「攜手抗疫贏勝利 祖國永遠在身邊」
    工作組抵達英國之日,正是英國疫情形勢嚴峻緊張之時,在這關鍵時刻,山東聯合工作組的到來,讓在英留學生、華僑華人和中資機構人員深切感受到祖國就在身邊,相關物資正由我駐英大使館陸續分發到留學生、華僑華人和中資機構人員手中。倫敦當地時間28日下午,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抵達後,迅即開展工作。
  • 鍾南山寄語:勇氣、擔當和責任是青年人必備的素質
    △鍾院士為劉家怡書寫的寄語  鍾南山:  00後是一群不到20歲的人,正處在人生過渡的階段。這個年齡首先應該要有的是勇氣。△鍾院士正在與劉家怡交談  年輕一代在援鄂抗疫過程中不可或缺  鍾南山:  以前總是說年輕人喜歡玩
  • 攜手抗疫贏勝利 祖國永遠在身邊——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慰問在英...
    駐英大使劉曉明與工作組組長、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華出席會議並講話,醫學專家們就新冠肺炎醫學和健康知識等進行了專題講座,1000餘名僑胞和留學生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山東省赴英聯合工作組組長劉華與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向旅英僑胞和留學生贈送抗疫「健康包」。
  • 留學生在線教育領軍者 E-Learning易學海外誠意助力留學生學習考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在湧入全球各大院校後,對於異國文化的新鮮感和欣喜還未散去,就要應對陌生又嚴格的學習和考試。例如,在熱門留學地美國、加拿大,成績太差的會被學校警告、開除甚至被移民局遣返。  學業壓力催生了多種高危操作。在異國法律、校規的約束下順利通過考試完成學業,是留學生的「頭等大事」。
  • 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連線: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
    11月23日上午,正在烏鎮舉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連線發表演講。鍾南山說,當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
  • 禁言半月依舊死不悔改,演員沈佳欣轉戰海外,侮辱抗疫功臣鍾南山
    因詆毀鍾南山院士而遭禁言的沈佳欣,又開始作妖了。這一次,她轉戰到了海外平臺。沈佳欣在海外社交平臺開設帳號,簡介寫著「女藝人沈佳欣、因懟鍾南山被封殺為我國成功抗擊非典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新冠疫情比起非典,危害更甚。已經84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二度出山,並帶領全國人民再次戰勝新冠疫情。這樣的功勳,足以配得上任何榮譽。而藝人沈佳欣對鍾院士如此出言不遜,引發網絡廣泛批評。最初,藝人沈佳欣認證是「華誼公司旗下藝人」。
  • 五洲八國連線!廣東專家為海外僑胞支招抗疫
    廣東是中國第一大僑鄉,目前旅居海外的粵籍僑胞超過3000萬人。同時,廣東生源也是海外中國學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的安危冷暖,時刻牽動著祖(籍)國社會各界的心。4月16日晚,廣東省僑聯舉辦新冠肺炎防控「雲講座」暨全球連線活動,邀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首批援助湖北一線醫療專家,與來自世界五大洲7個國家的8位知名僑領、留學生代表進行現場連線,解答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相關問題。海外僑胞關注啥?居家隔離應注意什麼?
  • 鍾南山做回應
    外交部和國家衛健委聯合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5月4日晚,視頻連線一個多小時,為疫情高發地區的留學生答疑解惑。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感染登革熱患者自述,也會一起回顧此次直播內容。登革熱也稱為骨痛熱症、斷骨熱、天狗熱,在馬來西亞也稱蚊症。
  • 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為母校加油。在揭幕儀式上,鍾南山院士回憶了當時在華附讀書的歷程,他希望有更多的學子學醫,並直言:「學醫是為了大家服務,有這樣精神,才能一往無前」。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 全球華文新媒體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馬秀秀)同心戰「疫」,你我攜手。由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聯合全球華文新媒體共同推出的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臺4月2日正式上線(www.chinanews.com/m/COVID-19.html)。目前,已有百餘家海外華文新媒體參與其中。
  • 鍾南山回憶英國留學經歷:從來沒想過不回來_英國生活_中英網www...
    在與國際專家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的過程中,鍾南山院士展現了高超的英文水平,「圈粉」無數。前段時間,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全程使用英文。上個月,伊拉克衛生部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遠程視頻連線。鍾南山及團隊成員與伊方分享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策略及最新研究成果,討論中伊兩國加強抗疫合作事宜。
  • 吉鐵法院法官在直播間為您連線解惑
    吉鐵法院法官在直播間為您連線解惑 2020-12-08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南山爺爺的戰「疫」全記錄,是孩子最好的勵志課!
    從1月18日至今,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已經在抗疫最前線奮戰了60多天。 請把鍾南山爺爺的抗「疫」故事講給孩子,告訴他們:學好本領,以行證道,將來報效祖國!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到廣東省衛健委參加視頻連線會議,討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的更新。在會議過程中,鍾南山院士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想聽聽武漢那邊專家的意見」。武漢的專家在第一線,最有體會最有發言權。 4個半小時,270分鐘,沒有一秒的缺席。思想的碰撞、意見的交換,在這個乾冷的周日早上,大家燃起了思想上溫暖的火焰,希望能為武漢帶去溫暖與光明。
  • 鍾南山否認為連花清瘟、安慕希打廣告:我怎麼會做那些東西
    日前有網絡質疑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為商業企業打廣告,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安慕希等。對此,鍾南山院士做了澄清,否認為企業代言。「類似傳聞太多了,所以我不會去管它,也根本不在乎。」在回應記者的採訪中,鍾南山院士表示,「我從來沒有給任何企業和產品代言,我怎麼會做那些東西?搞那個和我的業務有什麼關係呢?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消息。」
  • 鍾南山開出全球「藥方」分享中國經驗
    而在中國廣州,不斷接受視頻連線邀請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其團隊,則通過與海外高級別專家討論的形式,將中國的經驗、教訓和建議,分享到世界各地。   從2月24日到現在,鍾南山院士已經與歐美專家召開了至少5場視頻會議,他毫無保留地將中國的防控和救治經驗,介紹給全世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