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女兒蠶寶寶開始吐絲啦!還是金黃色的·····

2021-02-08 家在長安

記錄:女兒蠶寶寶開始吐絲啦!還是金黃色的·····

家在長安

圖片故事分享【家在長安】微信英文小寫vlv2088歡迎交流添加、遊記、美食、民俗、美文投稿郵箱1430436638@qq.com

女兒的蠶寶寶終於長大了。白白胖胖的,肉乎乎爬行在桑葉上看這挺好玩的。幾隻蠶小的時候,一天一片桑葉就夠了,可是現在,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這幾隻蠶要吃幾片桑葉。

城市中生活不比鄉村周邊沒有桑樹葉,被女兒逼無奈,這幾周一項「艱巨又光榮「」的任務,就是到處為女兒的蠶寶寶找「糧食」。

長大的蠶寶寶太能吃了,新鮮桑葉以放入養蠶的盒子,它們慢慢蠕動肥胖的身子,只聽到聲音「沙沙沙,沙沙沙」,蠶寶寶吃得津津有味,好像在說:「好吃,好吃!」一旁仔細觀察它們的女兒直流口水,自語道:桑葉真的好吃嗎?

食量增長的蠶寶寶越來越大,身體的顏色白得發亮,柔軟極了,大約都有五六釐米長。這時候,蠶寶寶不再吃桑葉了。女兒很焦慮,難道蠶寶寶生病了·······只見它在盒子裡爬來爬去,視乎想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吐絲。

終於到了這一天,女兒放學回家扔下書包又去看她的蠶寶寶,轉身就又驚又喜在房間叫喊:「快來看,我的蠶寶寶開始吐絲了」還是金黃色的·······

這隻蠶寶寶躲在盒子的角落裡,爬上爬下搖頭晃腦地吐出金黃色細絲,建立支撐點,然後把自己裹得緊緊的,開始上下翻動給自己「蓋房子」

記錄:一小時後的蠶繭,蠶繭較薄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

記錄:三小時後的蠶繭變厚,慢慢的沒有聲音不再動了·······終於一隻蠶繭結成了。

周而復始,晚上又有兩隻蠶寶寶,也開始結蠶繭了。

【家在長安】地域民俗文化美食紀實攝影。有記憶、有情感、有家鄉味道。重懷舊,不失時尚,接地氣,廣知家鄉,重視長安地域文化,綜合有品。

點擊↓↓↓下方連結往期歷史精彩

大田花海浪漫紫色,詩情畫意長安秦嶺山下,夢一樣薰衣草園!

開鐮了割麥啦!長安農村虎口奪糧,收麥子場景也可以如此美!

這才是長安農村老家端午節味道,80多歲老奶奶包粽子!

五一出遊計劃好了嗎?長安6處,路近、人少、景美、休閒不花錢!

一條滻河吆流過魏寨家,白鹿原畔吆地呀地五畝,五畝良田吆油菜花!

長安農村集市肉夾饃,饃大肉多6元一個,放點生辣子肥素不膩,嘴角流油美爆爆!


相關焦點

  • 小一班蠶寶寶的幸福之旅(二)——吐絲結繭
    隨著蠶寶寶的到來,我們班上也更加熱鬧起來了,孩子們對蠶寶寶充滿了好奇和疑問,他們談論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我們這哪裡有桑樹,蠶寶寶有幾條角,蠶寶寶什麼時候才吐絲
  • 蠶與桑樹:一隻蟲的桑心歷史,東方文明的傳播先鋒,歷久彌新
    桑葉是蠶,天牛星,桑毛蟲的主要食物。最讓人喜歡的是蠶,因為蠶得到了桑葉的營養後就吐絲成繭,人們利用它織成精美的絲綢,獲取豐富的利潤。桑葉也是蠶唯一的食物。科學家曾經作過試驗:在一個試驗盤中放入青蒿,萵苣葉,桑葉及魚腥草吸引蠶寶寶,短暫的猶豫後,蠶寶寶選擇了桑葉。 這是因為蠶已經把桑葉的蛋白質味道刻在了它的基因裡。桑樹如果是自然成長,可以有上萬年的壽命。
  • 鄉情散文:記憶中的蠶寶寶
    謎底就是:蠶寶寶。蠶在人的眼中被視為寶,親暱地稱之為蠶寶寶。4000多年前,人們就學會了人工養蠶,足以見證人對於蠶的感情,該有多麼古老與深厚。當桑葚紅了的時候,鵝掌似的桑葉泛出墨綠色。叔叔所在的昌黎縣蠶種場開始忙了。蠶場的養蠶工將越冬的蠶種拿出來,晾在蔭涼透風的蠶房,那是蠶寶寶蛻變的蠶蛾子產下的蠶卵,黏在一張張隔年的草紙上。
  • 女孩失信化為蠶,蠶神傳奇意在誠信二字,做人要信守承諾
    商人家裡只有一個小女兒,還有一匹商人以前在家的時候養的馬,他走的時候把馬留給了小女兒,希望小女兒有個伴。這一天,小女兒甚是想念父親,她抱著馬頭,哺喃自語地說:「馬兒啊馬兒,你要是能把我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你做妻子。」沒想到馬兒聽了小女兒的話,立刻跳起來,三下兩下掙脫了韁繩,噠噠噠地跑出家門,很快就不見了。
  • 兩首描寫蠶的古詩,對比鮮明,最後兩句更是振聾發聵
    蠶也是詩人們經常謳歌的對象,李商隱就有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王維也有《渭川田家》,「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蠶在吐絲時象徵著奮鬥,結繭時也發揮出潛能。後來經過努力,又脫穎而出,化繭成蝶,也獲得了最終的成功。下面介紹兩首描寫蠶的古詩,對比鮮明,最後兩句更是振聾發聵。
  • 散文︱雷寅鋒:一條吐絲的金蠶
    金蠶從一條蠶開始,從嫘祖開始,經過千年洗禮,已經深深的融入進中華民族的骨氣和血液之中。在男耕女織的農耕時代,她用一根絲線將文明推向世界。金蠶的勤勞,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的人們低頭耕耘的姿態相同。有人在田間勞作,有人在工廠奮鬥,更有人頭懸梁錐刺股,無所謂用什麼樣的方式勞作,但凡有辛勤汗水揮灑的地方,都有著相似的影像。
  • 解析「金蠶」
    《南齊書》宜都王蕭鏗傳也記載晉大司馬桓溫之女的墓中有金蠶銀繭及珪璧等物。唐人杜光庭《仙傳拾遺》中,「金蠶」的歷史開始被追溯到蜀王蠶叢氏,蜀王因教人蠶桑,而「作金蠶」數千頭,每年歲首家給一蠶以惠民。《南史·始興王鑑傳》載南朝齊永明間,益州刺史蕭鑑在益州古墓中發現蠶蛇形金銀數鬥及玉璧等甚多珍寶。     羅蘋注《路史·前紀四》「蜀山氏」條徵引此段史事時增加了「有篆云:『蠶叢氏之墓』。
  • 【學術隨筆】唐啟翠 蠶為龍精:金蠶、玉蠶探秘
    唐人杜光庭《仙傳拾遺》中,「金蠶」的歷史開始被追溯到蜀王蠶叢氏,蜀王因教人蠶桑,而「作金蠶」數千頭,每年歲首家給一蠶以惠民。《南史·始興王鑑傳》載南朝齊永明間,益州刺史蕭鑑在益州古墓中發現蠶蛇形金銀數鬥及玉璧等甚多珍寶。羅蘋注《路史·前紀四》「蜀山氏」條徵引此段史事時增了「有篆云:『蠶叢氏之墓』。
  • 買50隻蠶寶寶送來150隻,她半夜餵蠶餵到哭……網友笑噴了!
    為了圓兒時的夢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姐姐寧寧買了50條蠶寶寶於是寧寧開始了每晚定鬧鐘起來餵桑葉的夜生活!分分鐘吃完一盒子桑葉桑葉要洗乾淨!要擦乾!這…真的是餵蠶嗎?就這樣精(shen)心(xin)呵(ju)護(pi)了一個月蠶寶寶終於結繭了寧寧也該熬出頭了
  • 買50隻蠶寶寶送來150隻,她半夜餵蠶餵到哭...網友笑噴了!
    為了圓兒時的夢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姐姐寧寧買了50條蠶寶寶,她尋思萬一養不好夭折於是寧寧開始了每晚訂鬧鐘起來餵桑葉的夜生活!分分鐘吃完一盒子桑葉桑葉要洗乾淨!要擦乾!不能帶一點水!這…真的是餵蠶嗎?就這樣精(shen)心(xin)呵(ju)護(pi)了一個月蠶寶寶終於結繭了寧寧也該熬出頭了▼
  • 被遺忘的中國桑蠶神話:蠶神馬頭娘悽美奇幻的愛情故事
    導讀:被遺忘的中國桑蠶神話:蠶神馬頭娘悽美奇幻的愛情故事嫘祖和蠶叢,是中國古代關於養蠶的神話中,最出名的兩位!特別是嫘祖,關於她的「嫘祖始蠶」的故事廣為流傳,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曾在課本中看到過!於是他先是叮囑女兒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丟人,接著毫不猶豫地殺害了馬兒,還把馬皮曬在了院子裡!當父親外出的時候,姑娘來到了庭院,她用腳踢了踢馬匹說到:「你只是一個畜生,卻想著娶人類做媳婦兒,白白招來了屠殺,這簡直就是自討苦吃啊!」姑娘話音未落,馬匹卻突然動了起來,卷著姑娘飛走了!人們又慌又怕,趕緊追出去找姑娘,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 買50隻蠶寶寶送來150隻,姑娘半夜餵蠶餵到哭……網友笑噴了!
    為了圓兒時的夢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姐姐寧寧買了50條蠶寶寶,她尋思萬一養不好夭折20條還能剩下30條足夠自己完成養蠶的夢想了▼於是寧寧開始了每晚訂鬧鐘起來餵桑葉的夜生活!分分鐘吃完一盒子桑葉桑葉要洗乾淨!
  • 明朝時期的「蠶神殺人」事件,是天神顯靈還是另有隱情?
    因為破案工具、破案手段的缺少,即使當時的官吏可以查清事情的開始和結果,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還原案件的經過,所以人們才會更容易的將帶有神話元素的理由加在案件中。 甚至有一些無法破解的案子,還被不知情的人們認為是神仙或者是鬼怪作祟,最後的「兇手」成了神話人物。
  • 文具中的蠶,那是往昔的美好玩伴
    每當這時,鄰居小夥伴率先弄來不少的蠶卵,不斷在眾小夥伴面前炫耀著,給大家展示自己的寶貝,一邊數著有多少顆卵,一邊看著有沒有孵化的蠶寶貝。 小夥伴們眼饞,總是緊緊跟隨著,成了小跟班。在每次取出卵的時候,邊喝彩邊幫忙數著,鄰居小夥伴看著小跟班如此用心,很大方的給每個人發點。
  • 少女大人第26集:許家孫家接連發生命案,真的是蠶花娘娘顯靈嗎
    少女大人第26集:許家孫家接連發生命案,真的是蠶花娘娘顯靈嗎由陳瑤、張凌赫等主演的《少女大人》正在熱播,上回說到蘇瓷他們找到了先帝時期的老宮女,蘇瓷還發現了她家專有的白良錦,白良錦既然說是專有,那麼就不會傳給外人,那麼現在的許家得到了白良錦的技術
  • 《琉璃美人煞》揭秘,司鳳化身「蠶寶寶」,金甲壯士力能扛鼎
    在觀眾視線中,這是一場很虐的養傷畫面,而在第三者的視角中,禹司鳳則是化身「蠶寶寶」,可以看到小鳳凰穿著白色襪子的雙腳,緊緊纏在了一起,好似害羞的蠶寶寶,話說鳳大哥是不是被熱情似火的璇璣,照料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呢?
  • 新生寶寶月子照:小女兒的萌照來啦!
    在醫院住院的時候,就有影樓去推薦,讓我預約給寶寶拍月子照!當時想著太折騰孩子,所以一直也沒找他們!結果他們一直打電話!有點不好意思拒絕,[吐舌]想著反正也是來家裡,索性來吧!給寶寶留個這樣的紀念也蠻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