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人工智慧(AI)技術在軍事領域應用的朋友想必一定知道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舉辦的「阿爾法狗鬥」(AlphaDogfight)AI空戰對抗賽。
在8月20日網絡直播的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比賽中,蒼鷺系統公司(Heron Systems)的AI飛行員不僅擊敗了其行業競爭對手,還在與美國空軍人類F-16飛行員的對戰中獲得5連勝,人類飛行員被打得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
與AI對戰的人類飛行員呼號「鞭炮」(Banger),是從美國空軍武器學校(相當於海軍的Top gun)畢業的一名戰鬥機教官,屬於美國空軍的頂尖戰鬥機飛行員。但即便這樣,「鞭炮」仍無法匹敵蒼鷺公司的AI系統。
在前四次交戰中,AI系統以其難以置信的精確瞄準,通過一系列圓環交匯迅速「擊落」了「鞭炮」。在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交戰中,「鞭炮」改變了戰術,駕駛飛機以大過載轉彎拉開與AI戰鬥機之間的間隔。但新戰術只是推遲了他被擊落的時間,AI系統再次設法擊落了「鞭炮」駕駛的F-16,他在整個過程中毫無還手之力。
DARPA工作人員和觀摩比賽的其他空軍飛行員評價蒼鷺公司的AI飛行員非常「具有侵略性」。在這位AI飛行員的駕駛下,虛擬F-16的表現就像《戰爭雷霆》網遊中的NPC哲升大爺,轉彎犀利、瞄準精確、下手狠辣,讓人類飛行員大呼其有些機動根本無視飛行安全規定!人類飛行員還抱怨雖然自己佩戴了頭戴式VR眼鏡,能沉浸在模擬環境中飛行,但仍然無法像AI對手那樣在一開始就完全感知周邊環境。
雖然模擬空戰距離真實環境還有較大差距,但此次比賽仍充分顯示出在視距內空戰中AI飛行員享有的態勢感知和精確瞄準優勢。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蒼鷺AI的侵略性有些過高,尚無法充當一名合格的僚機飛行員。
此次比賽另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地方是蒼鷺公司僅是一個擁有30名員工的小微企業,卻在前兩輪淘汰賽中接連戰勝實力雄厚的極光飛行科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洛克希德·馬丁等大公司,最終獲得了對戰人類飛行員的資格。賽前呼聲較高的洛馬僅獲得第二名。
當然,DARPA發展AI空戰技術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飛行員,而是以AI自動駕駛系統和AI飛行員駕駛的無人機來補充人類飛行員,使後者更加具有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