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玉虛、玉闕……你知道「玉」之於道教的意義嗎?

2021-02-16 濟源市陽臺宮

自古以來,「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就佔據著幾近神化的地位。人們視「玉」為瑞寶,認為它可以趨吉避兇,帶來吉祥福祉。人們為了朝禮神明祖先,敬畏諸神,用玉獻祭,把它作為溝通人世間生靈與神靈的法物。

《周禮·春官·大宗伯》云:「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玉」祭神、通神,發展到以「玉」喻神、稱神(特別是天神),從而使玉與神仙思想緊密地聯繫起來。

我們從一些稱謂天帝諸神的詞語上就可窺見一斑,如人們稱至高無上的天之主宰為「玉帝」和「玉皇」;稱玉帝的居處為「玉虛」;稱天神的居所為「玉臺」;稱神仙的住所為「玉宇」、「玉樓」;稱仙人所居的宮殿為「玉闕」或「玉門」;稱仙女為「玉女」;稱月亮為「玉盤」、「玉輪」,月中的蟾蜍為「玉兔」……,可見「玉」與神仙之密切關係。

「玉」與神仙信仰相聯之淵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就意識到「玉」這種礦物是有價值的自然財富,認為它是天神所賜。人們用「玉」製成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等器物,來祭祀天地諸神,讓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財富增多、國泰民安。「玉」就這樣逐漸成為一種與神靈溝通的工具。

人們在祭天告神時常以「玉」為媒介。《尚書·金滕》記載,武王克殷第二年生了大病,群臣憂慮。於是周公築祭壇與天通話,祈求上帝與先祖為武王延壽,並許諾「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圭,歸俟爾命」。即如果上天答應我的要求,我將用玉璧與玉圭作為歸復天命的信物。在人與神的交往中,也往往以「玉」作為見面禮物。《尚書大傳》中有:舜時,西王母來獻白玉琯的記載。《穆天子傳》:「周穆王行三萬五千裡西巡崑崙山,會西王母於瑤池,贈絲帛載玉萬隻而歸」,「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玉璧,以見之。」

考古專家對浙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出現的大量玉璧進行考證後,也認為玉璧最初是仿照天體製造的,巫師持璧用於祭祀,是將璧作為想像中與神祇形象相同的禮器來祭祀神祇,以達到被祭者(天)與祭者(人)之間意識的溝通與交流。

用「玉」與神界溝通的另一種方式是焚燒玉器用作殉葬或祭祀。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就經常出現大量燒烤過的殉葬玉器。直至商代,焚燒玉器之習還很盛行。《逸周書·世浮解》中記載,武王伐紂時,商紂王兵登鹿臺,懷揣數千美玉自焚。《舊唐書·禮儀》也記載「舊禮效祀即畢,收取玉幣牲體置於柴上,然後燔於燎壇至上」,這種燎祭之俗其目的也是以「玉」通神。

在以「玉」祭神、通神的同時,人們還將仙界描繪成充滿美玉的世界。

崑崙之墟,方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五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崑崙之上,有木禾、珠樹、玉樹、瓊樹、不死樹。沙棠、琅軒(美玉的一種)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

昆倉山是一座通天之山,是「百神之所在」,山上有神人所食的各種玉樹,就連所用的井檻也是以玉製成。這座神山的總管是西王母,西王母所居的崑崙山即因產玉而稱玉山。西王母這樣,東王公亦如此。《神異經·東荒經》云:「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仙人住石室,吃的也離不開石,但這不是一般的石,而是玉石。據《說文》解,「石之美者為玉」,玉乃美石也。

仙人食玉以及一些凡人食玉成仙的例子也廣為人們所接受。如《山海經》云:「嶺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華夏的祖先黃帝也被人們美化為食玉的神仙。

《詩經》中有:「太華之山,上有明星玉女主持玉漿,服之成仙。」《河圖》中也說:「少室之上巔,亦有白玉膏,服之即得仙道。」

《搜神記》亦有:「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冰玉散,以教神農。」「赤松子」本為人間的雨師,即因服用冰玉散,而步入神仙之列。洛陽偃師出土的東漢建寧二年服致碑上也說:「土仙者大伍公見西王母崑崙之墟,受仙道,大伍公從弟子五人,……皆食石脂仙而去。」此處的石脂即為玉漿、玉脂也,「大伍公」及弟子五人即是食玉成仙的凡人。象神仙那樣食玉更是人們的理想,如戰國時期著名的詩人屈原在《楚辭·九思·疾世》中就希望象神仙那樣「吮玉液兮止渴,齧芝華兮療飢」。在《涉江》中還期盼「登崑崙兮食玉羹,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從出土的漢代銅鏡銘文上就可以窺見漢代人們對撲朔迷離的神仙世界的嚮往:「上大山,見神人,食玉英,飲澧泉,得天道,物自然,駕蛟龍,乘浮雲……」,「尚方作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遊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為國保」……這些祝願祈福的話正迎合了人們的期盼成仙、長生不死的美好願望。

在升仙夙願生前不能實現的情況下,人們又將希望寄託於死後,依託「玉」的通神之功,使死者的靈魂早日羽化成仙。漢代人仿造想像中的仙人居石室、食玉英來建造石室墓,漢代的畫像石墓之流行概源於此。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中還出現了吉祥動物如龍、虎、鹿、鳳等穿過玉璧導引死者靈魂升天的升仙畫面,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兩幅T字形帛畫,描繪的就是御龍穿璧升天場面。直接以玉雕形式表現出來的「仙人騎玉馬」、「仙人騎玉闢邪」等更為直觀:闢邪(或馬)背上騎著一披髮仙人,手持闢邪頭角(或緊勒馬韁),作飛騰奔馳狀。「仙人騎玉馬」據說與漢武帝乘大宛馬(即天馬)實現升仙夢幻有關,其寓意也是祝願死者升仙得道的。

不僅如此,他們還讓死者身上穿上玉衣,口裡含著玉蟬,手裡握著玉豬,甚至不惜用精雕細琢的玉器填充棺槨,讓死者安臥在充滿玉石的世界裡,希望他們早日藉助「玉」的神力步入搖曳多姿、奇譎瑰麗的神仙境界。

對「玉」的信仰、對神仙世界的渴望發展到極至,就是直接吞服玉來企圖延壽升仙,這在貴族階層中比較流行。中國人吃玉、吞玉的歷史已很悠久,不過當初人們認為玉可入藥,將玉研磨成粉製成漿汁或丸子吞服以療疾患,健身軀。《周禮·王府》:「王齊,則供食玉」,兩周時期就有專供皇帝享用的食玉。《戰國策》云:「楚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玉」顯然也是服用的食物。《太平御覽》上也有服食玉的記載,並認為「君子服之,以御不祥」。道教出現以後,隨著煉丹術的出現,「玉」的升仙作用成為人們食玉的主要目的。如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卷一中這樣記載:玉泉(玉屑汁)可以「柔筋強骨,安魂魄,長肌肉,益氣。久服耐寒暑,不饑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

食玉風氣延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到了極點。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玉雕史上的低潮時期,傳世玉器極為罕見,但就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神仙道教和煉丹術極為流行,食玉之風較漢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神仙信仰和道教的影響下,覓玉、食玉得道成仙已達到相當的地步。最提倡食玉能成仙的是東晉的道教學者葛洪。

  他在《抱樸子內篇·仙藥篇》中說:「玉亦仙藥,但難得耳。」仙藥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次則諸芝,次則五玉……」,「玉」和其它金石類礦物藥被列入仙藥中的「上藥」。葛洪還說:「《神農四經》曰,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羽毛,行廚立至。」(《抱樸子內篇·仙藥》)他在《抱樸子》中還介紹了幾種食玉的方法:用烏米酒及地榆酒化為水;以蔥漿消之為飴;餌以為丸;燒以為粉。並在《玉經》中說食玉的效應是:「服之令人身飛輕舉、其命不限」、「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傷,百毒不犯」。葛洪如此提倡食玉,自己定也食玉不少。據說葛洪死時也是「得道仙去」,「兀然若睡而卒,……視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屍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屍解得仙雲」。

  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也非常注重修道煉仙與服食金玉製成的丹藥,認為這個「良藥」是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的。唐朝的神仙道教仍繼承魏晉神仙道教的傳統。自宋代以後,神仙道教中金丹派式微,玉石的通神升仙作用才逐漸削弱。  可見,「玉」最初是由用來祭神、喻神逐漸發展成為通神的工具。在道教出現之後,「玉」又服務於神仙信仰,成為神仙道教中人類及其靈魂幻化升仙的重要媒介之一。(轉載自《中國道教》雜誌 作者:任義玲,圖源網絡)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臺宮

相關焦點

  • 道教小知識:道教中有哪些大帝?玉皇大帝並非最高序列!
    本文我們就來說一說道教體系中地位尊貴的「大帝」們。1.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傳說中的天地主宰,同時「玉皇大天尊」、「天公」、「玉帝」、「老天爺」皆是眾生對他的稱呼。
  • 洞玄教主靈寶道君,曾託胎於西綠那玉國奉元始天尊為師
    靈寶道君,又稱靈寶天尊,居上清真境禹餘天宮,治金闕寥陽寶殿,是道之元炁、九真之祖、洞玄教主和無上經寶的象徵,是玉晨之精炁、慶雲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廣宣經籙,傳乎萬世。開皇元年,靈寶道君曾託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鬱察山浮羅之嶽丹玄之阿,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道教以陽極陰生的夏至為靈寶道君聖誕。
  • 雷師啟教第五講: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與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皇殿升座於玉梵七寶臺
    雷師啟教之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與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皇殿,升座於玉梵七寶臺。如先覺,如後覺,皆知奉於真宗。
  • 【道聽圓說】(第300期)玉可以用來給寶寶護身,但一定要天然.
    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我爺爺的墓是沒有墓碑的,旁邊有兩棵樹,天然的不是現在墓地配備的那種。墓前面就是小馬路,給爺爺磕頭是等於在馬路上的這會不會不好,不知道應該如何調整。你好!有什麼需要調整的,買塊玉給寶寶護身是否恰當。 你好!寶寶的床是需要離門口遠點,怕有過堂風影響健康,寶寶的房間也不宜安置鏡子,特別是對著床頭床尾非常不好。給寶寶買玉護身是可以的,要注意玉是否天然,無酸洗染色,無化學填充等。
  • 杜牧名句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是誰?教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唯一有點疑問的是最後一句,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玉人」是誰?「教」這個字是什麼意思?有人在百度百科上這樣解釋:「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認為玉人是主語,指的是韓綽判官。「教」是教育、教導的意思,好像韓綽判官自己會吹簫,然後在二十四橋邊,明月之下教他人吹簫。作為朝廷官員的韓綽會去教人吹簫嗎?難道揚州的歌女們連基本的樂器都不會演奏,還要客人現場來教嗎?
  • 道教神仙聖號、諸真宮闕
    混元先天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玉幾下    太清太極宮三清總號: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玉幾下   三寶景陽宮    三清兠率宮玉皇: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  御陛下  昊天通明宮
  • 【走進道教】正月初九 玉皇誕辰 天公賜福
    在民間傳說和很多朋友心目中,玉皇大帝便是中國神話裡的最高神明,但實際上,在正統道教中,玉皇為六御之一,神階要低於三清道祖,不過,雖然「級別」上低一檔,可玉皇依然是道教神明中神權最大的一位尊神,在民間影響深遠
  • 仿古玉的歷史演變:玩玉的你知道夠多嗎?
    宋代之前在歷史上,仿古玉和假古玉的情況是相互交叉又相互影響的。尤其是宋代之前的情況,從文字上還找不到確鑿的根據,主要原因是由於唐、五代的玉器發現很少,因而是否存在一定規模的仿古玉和假古玉製造,還有待專家破解。
  • 道教北鬥七元君能解二十四厄之遭逢虎狼
    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北鬥經》中除精邪厄這種無形眾生所致的厄難外,還能化解有形眾生為眾生所帶來的厄難,比如虎狼厄、蛇蟲厄。
  • 玉扳指的由來和意義!
    沿著歷史長河回望過去,玉扳指在過去那段時間裡始終佔據著一席之地,而在乾隆皇帝時期更是被推上了一個巔峰的狀態;而今天,玉扳指同樣也是屬於古玩愛好者收藏的一大熱點。傳說,扳指在商代的時候已經初露端倪;春秋戰國後期已經流行開來;而到了滿清時期,人們已經開始普遍使用了,不過由於前期戰事連連,人們大都以骨頭為主材料,目的是為了防止拉弓射箭時擦傷手指;而到了後期,戰事平定下來了,也漸漸的出現了玉石、金銀為主材料的扳指,傳聞由於當時的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它,所以在當時玉扳指又被人們推上一個浪潮點。但是這樣的玉扳指究竟又什麼意義呢?
  • 翡翠是玉嗎?翡翠與玉哪個更好?
    翡翠和玉各有優勢,翡翠有著玉石之王的稱呼,翡翠的顏色出眾,質地晶瑩剔透,價格普遍高於普通的玉。而玉中的和田玉被奉為國石,它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是清幽、內斂的,少數品種的價格和翡翠差不多。翡翠確實是玉,它是「玉」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但是玉卻不一定是翡翠。翡翠是玉石之王,是國際認可的寶石級的玉石,她具有其他眾多玉石品種不可比擬的特點與優勢。寶石級翡翠僅產於緬甸特定的礦脈中,產地的唯一性也註定了她高貴的品質——"物以稀為貴"。翡翠和玉哪個好?此種命題是很難回答的,因為翡翠也是屬於玉石中的一種。
  • 東陵玉是玉嗎?
    東陵玉是玉嗎?
  • 【東陵玉】的功效以及玉文化知識你知道嗎?
    翠綠色,本來就是四季的能量,是一種欣欣向榮、生意盎然、豐盛、富足、美好的能量,亦是代表了一種廣義的財富,可以吸引好朋友、貴人相助、好運氣、好機會、好的物質能量來接近,也就是財富。東陵玉以綠色為尊,綠色代表著生機勃勃的活力和欣欣向榮的生機,長
  • 古玉收藏的看門道,你知道嗎?
    若以新石器時代為始,中華之玉文化已歷經八千餘年,其間,雖經世事紛攘,風雨蒼桑,朝代更迭,而國人崇玉好玉之風尚卻至今猶存。  從遠古時期各具地域文化特色之玉作,至歷代之繼承與創新,可謂洋洋大觀,即便終其一生,能手摩親睹者又有幾何?自趙宋迄今仿古之風大興,作偽謀利者鋪天蓋地,真偽之間,更是令人目迷神昏。玉道之深,多少人能悟得其中三味?
  • 藏玉之人的古玉之路
    從誤打誤撞中識古玉,在沸水中煮古玉,在緣中求古玉,王的這條古玉之路沒有因為現存的行話而變。  行話很赤裸地劍指深渾之水,「材料比成品貴,新的比老的貴,假的比真的貴。」「越來越值錢」的字眼在玉器行業裡暫時行不通了。  南潯之寶  早年初涉收藏的王敬之,將橄欖枝拋向了瓷器。
  • 這些名字雖然帶「玉」,但其實不是玉,你都知道嗎?
    在國內玉市場上經常被用來冒充和田玉,隨處可見。大理石的密度相比和田玉來說較輕,其光澤屬於玻璃光澤,不是和田玉的油脂光澤。 酒泉玉 金膏玉只是瑪瑙的一個品種,並不是玉。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玉清元始天尊寶誥志心皈命禮三界之上,梵炁彌羅,上極無上,天中之天。鬱羅蕭臺,玉山上京。渺渺金闕,森羅淨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寶珠之中,玄之又玄。開明三景,化生諸天。億萬天真,無鞅數眾。旋鬥歷箕,回度五常。巍巍大範,萬道之宗。大羅玉清,虛無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 黃玉不是玉,是什麼你知道嗎?
    黃玉,難道不是黃色的玉石嗎?如果不是,那它又是指什麼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一一講解。
  • 這些道教常用疏文,你都知道嗎?
    後來,齋醮、章表、疏文經過北魏寇謙之、南北朝的陸修靜等高道的整理,道教齋醮、科儀體系已是非常謹嚴而且分門別類,直到五代時,號「廣成先生」的杜光庭進行匯集。在清代,編篡成《靈寶文檢》與《廣成集要》。內容包括符籙、章表、奏箋牒扎(札)等,至今對後世的道教齋醮科儀影響深遠。
  • 名字帶玉就是玉嗎?5種寶石坑貨
    今天跟大家盤點五種寶石坑貨,名字帶玉就一定是玉嗎?一蔥嶺玉:所謂的冰翠,看著它的鮮豔的綠色,上佳的透明度,細膩的質地,讓人愛不釋手。其實它就是綠玻璃。二粉色託帕石:其實就是鍍膜託帕石,時間久了表面的膜就會被磨損掉了,它就會變得沒有了任何的欣賞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