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從古至今都是有情人之間的節日。但節日年年過,禮物想破頭。小編特意穿越千年,翻閱古往今來的那些美妙的佳話,挑選出一份絕無僅有、價值連城的禮物清單~~(藏品博物館都有相關文創哦,只能幫你到這了)
這對銀帶鉤,出土於西漢江都王劉非第12號陪葬墓。帶鉤是古人所系腰帶的掛鈎,這枚帶鉤從中間分成兩半,考古人員在清理修復文物階段,發現兩個帶鉤內側刻有互相咬合的小篆銘文——「長毋相忘」。 它的主人——江都王劉非的妃子淳于嬰兒,選擇讓這動人的情話隱在鉤身之間,隨身而佩直到另外一個世界,使 「長相思,勿相忘」的誓言,穿越千年,依舊閃爍著浪漫的光澤。中國古代的銅鏡有幾千年的工藝,到了唐朝,製造銅鏡的工藝迎來了當時的製造技藝頂峰。這面真子飛霜鏡直白地以銘文表達愛情:「鳳凰雙鏡南金裝,陰陽各為配,日月恆相會,白玉芙蓉匣,翠羽瓊瑤帶,同心人,心相親,照心照膽保千春。」每當主人攬鏡自照,鏡子背面的心事便昭然於世。古人婚慶聘禮,陪嫁都有送鏡子的習俗,代表著把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情誼映襯出來。推薦指數:☆☆☆☆☆
理由:【「合巹杯」:交杯酒前身 一杯子,一輩子】
合巹(jǐn)——中國古代婚禮儀式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程序,關於這個傳統的婚嫁禮俗,最早也最全面的記載出自於《禮記·昏義》「共牢而食,合巹(jǐn)而酳(yìn)」。合巹杯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合巹(jǐn)在現世的婚俗中演變成為交杯酒。這件出土「合巹(jǐn)杯」是一件木質雙聯耳杯,由朱、黑二色繪成。墓主人在人生的盡頭,選擇將「合巹(jǐn)杯」帶往生命的彼岸,讓見證自己一生中最甜蜜幸福時刻的信物,生生世世陪伴左右。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鴞尊」講述了女子代夫「打天下」的故事。婦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她統帥軍隊徵伐四方,多次大獲全勝,助武丁扭轉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國運,史稱「武丁中興」。 一對婦好鴞尊,詮釋著婦好威風凜凜的戎馬輝煌,也凝結著商王武丁對婦好的尊重和寵愛。
推薦指數:☆☆☆☆☆
理由:【「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相見恨晚】
在長沙博物館的唐長沙窯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詩詞壺上——「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一份愛而不得、相見恨晚的遺憾表達得淋漓盡致。「 和合二仙」是中國民間神話中的喜神,亦稱和合二聖。荷、盒與「和合」諧音,寓意夫妻和睦、和和美美、福祿無窮。這件瓷瓶,瓶身呈腹部相對應的雙魚形,兩隻魚相依偎在一起,不離不棄。兩者可以合二為一,象徵著男女之間的堅定不移,相濡以沫,二者對愛情的忠貞不屈。小編沒有忘記你(因為本人也是),這對金銀(單身)狗項圈送給你,祝早日脫單!推薦指數:☆?
它們出土於戰國中山國國王墓雜殉坑,兩具狗骨架的頸部。在古代,狗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狩獵、看家、食用、祭祀和隨葬,都少不了狗。在早期一些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殉狗遺蹟。這種風俗可能既有驅邪、警戒的考慮,也是人們期望忠犬在另一個世界中仍能陪伴主人。山在
大地在
歲月在
我在
從古至今
人類一直在追求著愛情
這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基石
也是世間最美好的情感
快把浪漫的表白送給你的「ta」
監製/張鷗 主編/張天宇
編輯/關美璐 王元巾 杜顯翰
製圖/邢程 李冬鳴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