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常年的網上衝浪愛好者,這兩天吃的最香的瓜,還是來自騰訊老乾媽。
給不明白的吃瓜群眾簡單科普一下來龍去脈:假老乾媽找騰訊打廣告,假老乾媽沒付錢,騰訊錯把真老乾媽告了,真老乾媽報警了。
小翼君給各位看客捋一捋,首先是6月29號,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發表一則民事裁定書,「同意騰訊公司請求查封、凍結被告老乾媽公司名下價值1624萬元的財產。」
第二日,騰訊回應此事,說老乾媽在騰訊投放千萬廣告,卻遲遲不給錢,於是騰訊才上訴法院,申請凍結老乾媽應該支付的欠款金額。
提到的廣告應該就是去年給 QQ 飛車手遊的 S 聯賽冠名了一波,不僅遊戲裡面有各種老乾媽聯名服裝,還專門請職業選手尬吹了一波老乾媽,可以說是很用心了。
到現在來看,企鵝的訴求也是合情合理,結果到了6月30號晚上,老乾媽兩年沒更新的公眾號發出聲明:
意思就是:我從來沒和騰訊合作過,你們騰訊被騙了!
平地一聲驚雷,不僅把廣大吃瓜群眾都給震住了,還把騰訊給整懵了,我廣告費找誰要啊?
終於,在7月1號,貴陽警方發表聲明稱,是有人3人偽造老乾媽的公司印章,冒充老乾媽的市場部經理與騰訊達成合作,再獲取遊戲中的遊戲禮包碼進行倒賣,目前3人已被拘留。
經過聲明的發布,事情在網絡上迅速發酵。
小翼君就有點好奇,又是偽造公章的,又是騙1600萬的,就為了遊戲禮包碼?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騰訊被騙了!
網友一邊感嘆「騰訊居然會被騙?」,一邊覺得這波操作如果寫在商戰小說上,估計得被人噴成白痴吧?果然藝術來源於生活。
網友們紛紛開始玩起了企鵝和老乾媽的梗,甚至打算出一部長篇連載小說:
還有說是騰訊在某搜索網站上誤入了詐騙網站:
嚇得百度趕緊出來否認三連。。。
隔壁的阿里也秉承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原則,開始整起了活。。。
只有鵝廠員工一臉惆悵,發出一聲感慨:這麼多老乾媽怎麼吃的完?
事情發展到現在,好笑是好笑,但更多疑問浮現在水面上,這合同從開始到現在,鵝廠就沒有懷疑過嗎?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兩家公司籤合同,不是我們去小賣部買礦泉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誰都不知道誰是誰。
1000多萬的合同吶,你們就不看一下授權書?就不通過其他途徑跟老乾媽公司確認一下?
和對方籤約的時候,就不考慮上門現場籤約?
對接的時候也沒注意到對方只有三個人?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騰訊這次真是不知道在做什麼,還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
作為5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整體公司架構是很完善的,其實這次不應該全是法務部的鍋。
法務部通常只負責審查合同內容本身,大公司每天都有很多合同,法務部不可能天天飛到對方公司去核查。
在合同籤訂環節,核實對方身份的工作一般是由業務部門來完成的。
道理很簡單,因為業務是業務部門拉過來的,見過對方的人,各種條件也是業務部門直接和對方談的。
因此,在合同籤約環節,主要責任出在業務部門,而不是法務部。
再說說老乾媽,好歹也是個過千萬的宣傳廣告呀,老乾媽整家公司就沒發現騰訊這次合作的物料嗎?
我們就假設,老乾媽全部公司員工都不知情。
那這個聯名老乾媽是誰生產的?不會是那三個膽大心細的騙子對接完成的吧?
所以,這件事情從發生到現在都很搞笑和魔幻,那三個人到底是怎麼通過「蘿蔔章」晃到騰訊的各大部門,籤訂合同不只是「蘿蔔章」就夠了,還需要各部門多層審核,和籤約公司對公帳戶和工商信息等等。
小翼君怎麼想都覺得騰訊與老乾媽的這次合作太莫名其妙了,騰訊怎麼會這麼好騙。。。
不過這次讓兩個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公司瞬間被推到了網際網路的風口浪尖,這樣的情況誰也想不到,但是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各家各路也都來過蹭兩下,上到百度阿里,下到無名網友,讓這次事件徹底變成了一個全民狂歡。
回顧一下這次的驚天大瓜,可以說是快要把網友和廣告圈給吃撐了,你們怕不是串通好了才搞出這次騷操作的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