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 有一種無知,是你知道得太多

2021-03-05 十點讀書會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雅萱主播的領讀

◆ ◆ 

親愛的共讀小夥伴,昨天我們共讀完了《蘇菲的世界》前三章。大家應該對哲學產生了幸福吧,對所處的世界也充滿著濃厚的好奇心吧。

我們接觸了「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類的哲學問題,同時也是人類關心的終極問題。人這一生,徘徊在這三大困惑之中。但學習哲學,可以給我們帶來最深的安慰和最明澈的啟迪。

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蘇菲的世界》,建議閱讀本書的第4到8章(28-78頁)。讓我們開始第二天的共讀吧!

01

一個陌生人的來信


那天下午,媽媽有人給蘇菲寫信,誤以為是情書。為了避免誤會,蘇菲將錯就錯。

信紙上有三個問題:


萬事萬物是否由一種基本的物質組成?

水能變成酒嗎?

泥土與水何以能製造出一隻活生生的青蛙?


蘇菲覺得問題很蠢,但她依然禁不住想去思考。

在信中,陌生人跟她介紹了古希臘時期人們對哲學的觀念。有些問題,雖然一時不能理解。但通過了解哲學,蘇菲學習了如何用哲學的方式思考問題。


媽媽常拿著情書這件事取笑她,讓她感到很難堪。通過陌生人的提示,她開始玩積木,想看出積木與哲學究竟有什麼關聯。

每一塊積木各不相同,但都可以互相銜接。蘇菲可以用積木組合任何東西,然後又可以把它們拆開,再組合別的東西。

第二天,蘇菲收到陌生人的信件,跟她講述了積木有關的原子理論。


自然界的轉變不是因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變」,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積木所組成,而每一塊積木都是永恆不變的。

德謨克裡特斯把這些最小的單位稱為原子。德謨克裡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無數形狀各異的原子組成的。


然而,對於「靈魂」是什麼?德謨克裡特斯認為,靈魂是由一種既圓又平滑的特別的「靈魂原子」組成。人死時,靈魂原子四處飛散,然後可能變成另一個新靈魂的一部分。


在每一件「流動」事物的背後,都存在某種永恆不變的東西,德謨克裡特斯稱之為原子。

陌生人的來信,給漸漸給她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讓蘇菲開始探究周圍的那些事之間的聯繫以及所發生的原因。

02

你相信命運麼?


蘇菲不相信命運,但周圍很多人相信佔星術,因為佔星學家宣稱星座的位置會影響地球人類的生活。

在西方哲學史上,德謨克裡特斯並不相信命運,他是個唯物論者,他只相信原子與虛空。當時,很多人認為祈禱會幫助疾病痊癒。他們相信上帝有某種力量可以左右哪些人生病、哪些人痊癒。

事實上,當時北歐人同樣非常相信命運,集中體現在各種神話與傳說中。

所謂的宿命論,就是指所有發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無論是在古希臘或其他地方,人們都相信他們可以藉由神諭來得知自己的命運。

換句話說,他們相信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的命運可以用一些方式預算出來。

蘇菲看完信,之後沉思了一陣,又接著等信件。媽媽很擔心蘇菲,認為她戀愛了。晚上,蘇菲繼續坐在窗邊,突然一個影子從樹林裡閃出來。


在信中,陌生人阻止蘇菲探查他的身份,同時跟她繼續介紹宿命論。許多國家元首要信戰爭的結局可能因諸神的介入而改變,所以在戰前都要求教於戴爾菲的神諭後,才敢採取一些決定性的步驟。


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有許多人相信上帝或某種神秘的力量會影響歷史的走向。

03

聰明人明白是自己無知的

那天醒來,她發現旁邊有條絲巾,線縫旁有墨水寫的「席德」字樣,她很驚訝席德又是誰?來到來到密洞後,蘇菲又發現了一封信。

在信中,陌生人表示遺憾,不能與她共進咖啡。同時,認為長此下去風險太大,以後信件將由他的小使者送來。蘇菲肯定這位哲學家與席德之間有某種關係。

在信中,陌生人留了三個內容: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真正的智慧來自內心。明辨是非者必能進退合宜。


每個人都不可能知道太陽底下每一件事。但相對於那些自認為懂得很多的人來說,那些認為自己無知的人,要更偉大。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不懂謙虛,炫耀自己有多麼博學。但其實,這種人往往時打腫臉充胖子,往往一無所知。最愚蠢的人往往對那些一無所知的事自信滿滿。

因此,知道自己無知,其實也是一種知識。

自從蘇格拉底之後,雅典成為希臘文化的中心。在哲學理論從自然派演變到蘇格拉底學說的過程中,哲學課題的性質也有了改變。

蘇格拉底學派成了雅典當時的主流學派,雅典成了希臘王國的文化中心。從此以後,哲學走上了一個新的方向。


蘇格拉底曾說:「雅典就像一匹駑馬,而我就是一隻不斷叮它,讓它具有活力的牛蠅。」他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與腐敗現象,向地方勢力挑戰,最後並因此喪命。

蘇格拉底與那些詭辯家不同,他想為是非對錯找出一個清楚明白,尋找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他相信辨別是非的能力就存在於人的理性中,而不存在於社會中。

在當時,蘇格拉底一再申明「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此,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然而,當時的哲學家很難承認自己無知。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當我們明白了何者是錯的,才能更便捷地明白什麼才是對的。同時,這也是為何人要不斷學習的原因。

 

結語:小夥伴們,今天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究了蘇格拉底時代的哲學,明天我們將繼續探究柏拉圖時代的那些哲學發展狀況。

本期話題:神秘人告訴我們:哲學是天底下所有人都感興趣的一件事,成為一個優秀哲學家的唯一條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儘管所有人都想過哲學性的問題,卻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成為哲學家,因為成年的我們逐漸把世界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而哲學家從來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

你呢,現在還具備那些哲學家所具備的特徵呢,能跟我們一起談談你所知與所不知的事物麼?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共讀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點讚、留言。閱讀好書,自我成長,相遇十點,讀你每天!讓我們明天見,晚安!

主播:雅萱,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寄語:我來自甘肅天水,作為一名廣播電視微波傳輸工程師,很高興在十點讀書遇見美好的各位!感謝各位的聆聽和鼓勵!希望將來我也可以成為溫暖人心的主播!

領讀人:江羅,專欄作者。一個較真的理工男。公眾號江羅( ID:LF1992JL ),微博@江羅1992。新書《命運從未虧欠過你的努力》正火熱上市。

查看41本十點共讀書目合輯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共讀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每日「共讀籤到」哦~

相關焦點

  • 蘇菲的世界(電影中的哲學第10講)
    電影《蘇菲的世界》改編於挪威哲學家的一本哲學啟蒙讀物:14歲女孩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
  • 《蘇菲的世界》英文原版:古希臘自然哲學
    對課程有意向請留言,並參考課程安排:《蘇菲的世界》哲學史:思辨精讀十二周Sophie's World《蘇菲的世界》(544頁;藍思分級:1000L)《蘇菲的世界》是講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
  • 電影推薦《蘇菲的世界》
    如果蘇菲的世界只是一部穿越+歐洲史概論,那麼它絕對不會如此火爆。在我沒有睜眼看世界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只有我會思考現實與虛幻這種不著邊際的玩意,在第一次接觸周莊夢蝶時,驚喜的發現,原來幾千年前就已經有了同好,當蘇菲的世界裡第一次提到那個夢到蝴蝶的中國人時,我欣喜的叫了出來,原來,同一個思想可以散落在天涯的各個角落。
  • 【人文素養】《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一封神秘的信。蘇菲從這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文西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涉及藝術、科學等許多方面。
  • 【讀經典,閱芬芳(三十一)】《蘇菲的世界》魔術師的禮帽
    蘇格拉底  借著假裝無知的方式,蘇格拉底強迫他所遇見的人們運用本身的常識,使得他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最聰明的人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真正的知識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得到別人的傳授。  6. 柏拉圖  柏拉圖的理型論:在物質世界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實在(即理型的世界)存在,其中包含存在於自然界各種現象背後、永恆不變的模式。  7.
  • 《蘇菲的世界》:必讀哲學書
    看到書名,你絕不會把這本書與哲學聯繫在一起,因為這是一本藏著哲學理論的小說。14歲的蘇菲收到來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這一疑問圍繞著她,隨著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
  • 愛是火,我是木——作為一種蘇菲神愛寓言的蕾拉與馬傑儂
    但對蘇菲而言,就如同對馬傑儂那樣,我們心中的被愛者的形象是我們的唯一關注。 蘇菲們還把想像作為一種工具,促成由外在世界向靈魂的內在世界轉變。伊本·阿拉比認為想像是可見世界與未見世界之間的橋梁。 通過活躍的或者具有創造性的想像的功能,我們可以接觸一種媒介性的象徵性的世界,這恰是接近靈魂的實質的墊腳石。
  • 《蘇菲的世界》| 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對一件事,都需要有判斷力,而不是人云亦云。所以是否有腦子,對一個人真的很重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新興階級逐步壯大,思想家們開始揭露教會的黑暗。今天我們將跟隨作者一起探究史賓諾莎時期的哲學思潮。思想家們與教權之間的抗爭,究竟會是誰贏得最後的勝利呢?讓我們繼續共讀《蘇菲的世界》,今天推薦完成的閱讀任務是,完成本書的第19到22章(249-290頁)。
  • 用德彪西的《月光》來照亮《蘇菲的世界》!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一個想法蓋過一個想法,看上去是在無所事事的坐著,但其實那時候的你一定是最自由的,像莊子的《逍遙遊》,也像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的精神漫遊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回憶過去,想像未來,努力靠近真實的自己。
  • 擁有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蘇菲說
    因為每一拳都像是打在自己臉上,無比痛苦……至於如何斷定自己是不是敏感型人格,我覺得只要看一點即可:是不是總有朋友跟你說,「你想太多了」。如果是,那麼,恭喜你!高敏感人的快樂更加快樂,痛苦也更加痛苦。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快樂陽光的童年做底子,恐怕是真的很容易抑鬱。
  • 【薦片】你對自己和世界的真正認知可以從這部電影開始——《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海報註:配樂為《楚門的世界》原聲,該電影小編也牆裂推薦。另文末有《蘇菲的世界》同名電影下載地址獲取方法。
  • 你還在讀《蘇菲的世界》?哲學科普入門書籍推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豆瓣8.5分中國作家寫的西方哲學史科普書,比較有名的有《哲學家們都做了什麼》,作者是林肅浩。
  • 魔獸世界十五周年慶,小蘇菲、童可可帶你重溫魔獸世界
    鬥魚的美女主播們小蘇菲,童可可等在粉絲的萬般期待下,參加了魔獸世界的15周年慶音樂真人秀——《艾澤拉斯之聲》最後通過直播的方式為大家帶來了一段驚豔的的才藝表演,來訴說自己與魔獸的一些故事,巧妙的把歌聲和遊戲結合在一起,深深的詮釋了15周年的活動內涵。
  • 你知道一張照片有多麼不容易嗎?小蘇菲來告訴你
    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個性不同直播平臺上更是有著多種多樣的種類以及不同類型的主播板塊也是讓大家的選擇性有著非常多而在這麼多的主播當中,能夠從中收穫大家的喜愛,並且成為一名有名氣的大主播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顯然小蘇菲她的的確確做到了這一點。那麼究竟小蘇菲是由哪些地方吸引著人們的關注呢?
  • 繼查爾斯醜聞後,女王小兒媳蘇菲王妃被人錄音,不該說的全說了!
    然而,蘇菲年輕的時候也因為自己的無知和狂妄,而被無情的摔到坑裡,差點就闖斷腿,怎麼回事兒呢?那就是:有人蓄意陰謀,喬裝打扮誘騙王妃!有一名記者打扮成阿拉伯酋長的助理,然後想引誘蘇菲和他們籤訂協議,投資蘇菲的公司,在利益的引誘之下。蘇菲特別的開心。大家可能納悶了王妃還自己做生意麼?因為蘇菲在多年前就已經被查爾斯趕出皇室,包括她的老公愛德華王子。他們必須憑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他們就開起了公司,而且還是公司剛剛起步階段,有富貴的阿拉伯酋長給投資,這讓蘇菲有些心花怒放起來。
  • 你問我答——什麼是蘇菲派?
    現在一提起蘇菲來呢,大部分人知道的就是蘇菲旋舞。蘇菲旋舞是由蘇菲智慧傳承中的一個上師叫盧米,他在土耳其創辦的一種靜心的方式。但是蘇菲派呢和蘇菲旋舞是不同的一個東西。具體來說它不叫蘇菲派,它是蘇菲智慧傳承。最早的時候,在人類本次文明開始的時候,在波斯教裡有一個體系,是專門傳承智慧的,也就是關於開悟的。
  • 動漫《哈爾的移動城堡》,蘇菲的外貌,是隨著她心裡變化而變化的
    反戰也只是一種隱喻,我們每個人生到這個世界上,除了襁褓中的一兩年,餘生便無時不刻不面臨著與他人的競爭與自己欲望的戰鬥,有多少人因此封閉了內心,又有多少人因此蒼老了靈魂。是的,大多人都像是蒼老的蘇菲和脆弱敏感的哈爾的結合體,有幾個人能遇到蘇菲/哈爾而互相拯救呢?
  • 蘇菲之道 | 蘇菲不是一個教派,蘇菲是伊斯蘭的靈魂
    你應當喜悅地,受喜愛地歸於你的養主,你應當加入到我的眾僕當中,你應當進入我的天堂裡。「你們應當敬畏真主,你們應當跟隨賢品之人」。(8—119)。:「在讚詞上有起境,它是真心朝向,在它上有中境,它是引導正道者之光,在它上有終境,它是顯示者的陶醉,在它上有根本,它是清亮(特選),其顯露是全踐約會,其條件是:在御前和臨真毯子上;其道境是清廉的善功爾麥裡;其精髓是顯示萬物的特恩」;——見《(نزهة المجالس ) 》第1冊10頁伊瑪目安薩裡說:「魯哈品的靈性是被稱為能言之體的魯哈,也被稱為調養品的機密奧妙,理智和心都是證明這個含義的詞句
  • 蘇菲的移動城堡!
    該片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住在小鎮上的以為少女蘇菲,因為得罪了荒野女巫而變成老太婆,因緣巧合之下,闖進了傳說中恐怖的哈兒魔法師的城堡裡,譜寫了一段戰地戀歌。「阿爾法」是整個影片的關鍵,它是「契約」與「交換」的象徵,哈兒付出了心臟,換回了強大的魔法能力;蘇菲則用一頭長髮換回了城堡移動的動力。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世界的力量是平等的,有得也就必有失。
  • 寂寞思索:洞察世間多少難,讀《蘇菲的世界》〔11〕
    不同文化中的「衝突」,我讀《蘇菲的世界》這個世界並不平靜,而且文化也是多元的。在這種多元的文化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些文化的承繼和交織。現代的西方文明雖然說是來源於希臘文明,但是這是一種經過了猶太教精神洗禮的新文明。文明並沒有好壞,但是不同的文明就會造就了不同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