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巾幗不讓鬚眉的故事總是讓人聽得入迷,像楊家女將、花木蘭等,《木蘭辭》中更是這樣寫道:「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女性的英勇,自古以來都不比男性弱。
現在雖已是人人平等的社會,但難免會有2000多年來封建社會的思想殘留,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認為男人一定是強於女人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正常」的認知,因此,只要是女性能夠在某一領域裡成為一把手,一定會引起社會上的劇烈反響。
而她正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她就是泰國的「流亡前總理」英拉,後來她到中國當公司董事長,到底是圖什麼呢?這位「流亡女總理」叫英拉·西那瓦,她不僅相貌出眾,也是一個有著超強領導力的人,也有著非常出眾的能力,但是她能成為泰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和她那強大的西那瓦家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西那瓦家族的歷史可以從19世紀60年代說起,他們的先輩其實是來自於中國廣東省的一個客家人,名叫丘春盛,他跟隨著父母一起移民到了泰國曼谷,在這裡辛勤的勞動著,並在這裡娶了妻,慢慢的積攢著自己的家業。後來,他的大兒子丘阿昌在開始工作後便思考怎樣才能獲取更多的盈利,深思熟慮後決定做一個絲綢製衣廠。
這個絲綢製衣廠一出現,立馬大受歡迎,還得到了泰國皇室的追捧,當時的清邁王也十分欣賞這位努力拼搏的小夥子,便將自己的玄孫女下嫁給他,丘阿昌也因此將自己的姓改為了西那瓦,歸化泰國。從這個時候開始,在皇室的扶持之下,西那瓦家族開始進軍商政軍三界,從而走向繁榮。
當「第一位泰國女總理」英拉出生之時,西那瓦家族已經是泰國頗有名望的大家族。作為家中老九的英拉,從出生開始,她就和「西那瓦」命運與共。她從小也是接受非常良好的教育的,大學就讀於泰國清邁大學,學習政治與公共管理專業,在獲得學士學位後便前往肯塔基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畢業後她回到泰國,並沒有選擇從政,而是選擇了自己更感興趣的商界。1991年時,她在自己家族企業下擔任採購和運營經理,後來也升職到了企業的執行長之位,當然,這一路上因為自己的家族原因,她總是被質疑的,都認為她是有了家族這個靠山,才能擔任這些職位,其實本人是沒有什麼才能的。
西那瓦家族在2006年時經歷了一次重創,泰國總理他信,也就是英拉的哥哥,被趕下了臺。此事一出,英拉深知,自己的家族在政治上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環境,自己家族企業的股票也隨之暴跌,英拉需要維持企業的運作。
因此英拉當即頒布了多項應對措施,這些措施也使得英拉將家族企業的運作維持了下來,還讓企業股票上漲了101%個點,這樣如此出色的成績終於將那些質疑聲音堵住。在哥哥下臺之後,英拉有了從政的想法,作為西那瓦家族的政界新人,泰國政府方面還是想要拉攏的。
在2011年時,除了外在的原因,英拉憑著自己的出眾的能力,當選了泰國第24任總理,也是泰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政治的道路,比商界的道路更加充滿風險,也更加的複雜,稍有不慎,可能就跌入了萬丈深淵。自她開始從政以來,就有無數的人盯著她。
成為總理後的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英拉打算特赦自己的哥哥他信,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民眾的反對,這些反對的民眾還在曼谷街道上示威遊行,英拉也只得就此作罷。而後,她又宣布將議員解散,這一舉措,讓她的政治生涯徹底失敗。
此間,泰國的反腐委員會還指證她以權謀私,給國家造成了5000億泰銖(約等於1095億人民幣)的損失,擁有多重罪名的她,最終下臺,並對她發行了逮捕令,於是在2017年時,英拉逃往杜拜。
泰國方面雖然想要逮捕她,但是無奈英拉擁有塞爾維亞國籍和英國的長期暫住證,可以出入各個國家,因此泰國沒有辦法在國際上對她實行逮捕。在2019年時,長期居住在英國的英拉,對於英國的商業市場十分的了解,因此得到了經常與英國有生意來往的一家中國企業的青睞——廣東省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是李嘉誠企業旗下的公司,她在這個公司擔任了董事長的職位。
這也許是英拉最好的歸宿,商業也許才是她心中更想要實現的那一個夢想,而不是從政。
參考資料:
《木蘭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