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颳起了一陣樂隊浪潮,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優秀樂手,也了解到了小眾的搖滾文化。
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捲土重來,帶著全新的導師陣容:周迅 、大張偉 、張亞東、馬東,和33支樂隊,點燃這個盛夏。
雖然《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面的33支樂隊,每一支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很多值得說的地方,但今天我們不討論他們,而是聊一聊中國的搖滾歷史。長江後浪推前浪,每個時代的搖滾後人總會站在前輩的經典上,但去了解前輩們是如何開啟搖滾之路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中國搖滾樂始於70年代末,1979年,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四名年輕人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了他們的樂隊「萬李馬王」。他們是目前大眾公認的、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
歌曲方面,由於初期對於搖滾樂並不是那麼熟悉,所以他們基本都是翻唱Beatles、BeeGees和保羅·西蒙等西方樂隊的歌曲。在眾多曲目中,大家能聽到最多的主旋律就是躁動,他們習慣用憤怒和吶喊去抵禦外界對他們的質疑。
在他們之後又有許多樂隊誕生,但基本上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大家普遍沒能抓住搖滾樂的精髓。
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世界和平年」首屆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了一首《一無所有》,這一首歌瞬間讓臺下的觀眾沸騰。同年這首歌作為搖滾歌曲在正式出版物上出版,自此中國第一位搖滾歌手便正式誕生了。
搖滾樂風潮瞬間興起,讓一批批有想法的年輕人紛紛加入到搖滾樂的隊伍中,他們嘗試著用搖滾吶喊出對自由、愛情與理想的態度。
1987年,丁武和李彤等人成立了黑豹樂隊,再過一年,丁武退出,竇唯加入,擔任主唱及詞曲主創。
2年後黑豹樂隊率先在香港與臺灣地區發行了首張專輯《黑豹》。其中的《DON』T BREAK MY HEART》和《無地自容》成為經典曲目。這張專輯被評為中國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二十張唱片之一,使黑豹樂隊一躍成為世界上專輯銷量最多的華人搖滾樂隊,當然也要主唱竇唯一舉成名,收穫了大批的粉絲。
丁武退出黑豹後,也沒閒著,在1988年與張炬等人組建了唐朝樂隊,他們的成立非常的特殊,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支重金屬搖滾樂隊,他們與黑豹一樣在1992年也發布了同名專輯《唐朝》。不同於其他樂隊,重金屬樂隊帶來的感官體驗是大氣磅礴的,這張專輯的問世,可謂把中國搖滾樂帶到了高潮。
除了上面說的這兩隻樂隊,在中國搖滾樂的歷史發展中,還有四個少年不得不提。他們就是在1989年,成立的中國第一支少年樂隊——面孔樂隊,樂隊在成立時成員的平均年齡還不到18歲。
九十年代初期,搖滾圈的代表人物又發生了變化。我們所熟知的搖滾大咖汪峰在1993年11月創建了鮑家街43號樂隊,樂隊的風格以藍調搖滾為主。因為樂隊中的樂手普遍都來自於音樂學院,所以他們對於搖滾可不是瞎玩,而是融入更多的專業性內容,這也讓他們的音樂被更多的人所喜愛。
1994年,對於聽搖滾的人來說,註定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搖滾圈流傳著「魔巖三傑」的故事。誰是「魔巖三傑」呢?他們就是當時在搖滾圈十分活躍的竇唯、何勇和張楚。由於被臺灣滾石公司下屬的魔巖唱片籤約,並分別發布了唱片,故人們便稱他們為「魔巖三傑」,當然他們的音樂也是影響了那一代人。
雖然早年間中國迸發出許多優秀的搖滾樂隊,但是由於受眾群體小,許多人對於搖滾樂的接受度還不是很高。1994年12月17日晚上,「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正是因為這場演唱會,讓中國的搖滾歷史邁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等人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近萬名香港觀眾呈現了來自北京的搖滾樂風採。
雖然當時的設備十分的簡陋,也沒有超酷炫的舞臺,但他們的演出還是非常的有感染力,讓在場的所有觀眾都站起來一起跟著節奏揮舞雙手。演出結束後,很多觀眾仍然興奮不已久久不肯散去,可以說那場演唱會是中國搖滾最鼎盛的一次展現!
在那個對於音樂沒有苛刻要求的時代,一幫年輕人僅僅憑藉對搖滾的激情,就能讓搖滾樂走向世界的舞臺,這足以讓後輩們肅然起敬。
看完當年簡單且真摯的搖滾文化,現如今搖滾樂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因為發展相衝突和影響年輕人心理等原因,搖滾樂被很多人打上了標籤,這無疑讓搖滾樂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之所以人們對於《樂隊的夏天》呼聲很高,就是因為在節目中,樂手們可以暫時脫離身上所捆綁的沉重的一切,純粹的去玩音樂,這一點絕對是許多搖滾前輩們非常希望看到的,因為這足夠讓中國的搖滾樂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