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樂夏2》時 我們應該向中國搖滾致敬什麼

2020-08-20 新浪時尚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颳起了一陣樂隊浪潮,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優秀樂手,也了解到了小眾的搖滾文化。

  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捲土重來,帶著全新的導師陣容:周迅 、大張偉 、張亞東、馬東,和33支樂隊,點燃這個盛夏。

  雖然《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面的33支樂隊,每一支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很多值得說的地方,但今天我們不討論他們,而是聊一聊中國的搖滾歷史。長江後浪推前浪,每個時代的搖滾後人總會站在前輩的經典上,但去了解前輩們是如何開啟搖滾之路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中國搖滾樂始於70年代末,1979年,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四名年輕人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了他們的樂隊「萬李馬王」。他們是目前大眾公認的、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

  歌曲方面,由於初期對於搖滾樂並不是那麼熟悉,所以他們基本都是翻唱Beatles、BeeGees和保羅·西蒙等西方樂隊的歌曲。在眾多曲目中,大家能聽到最多的主旋律就是躁動,他們習慣用憤怒和吶喊去抵禦外界對他們的質疑。

  在他們之後又有許多樂隊誕生,但基本上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大家普遍沒能抓住搖滾樂的精髓。

  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世界和平年」首屆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唱了一首《一無所有》,這一首歌瞬間讓臺下的觀眾沸騰。同年這首歌作為搖滾歌曲在正式出版物上出版,自此中國第一位搖滾歌手便正式誕生了。

  搖滾樂風潮瞬間興起,讓一批批有想法的年輕人紛紛加入到搖滾樂的隊伍中,他們嘗試著用搖滾吶喊出對自由、愛情與理想的態度。

  1987年,丁武和李彤等人成立了黑豹樂隊,再過一年,丁武退出,竇唯加入,擔任主唱及詞曲主創。

  2年後黑豹樂隊率先在香港與臺灣地區發行了首張專輯《黑豹》。其中的《DON』T BREAK MY HEART》和《無地自容》成為經典曲目。這張專輯被評為中國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二十張唱片之一,使黑豹樂隊一躍成為世界上專輯銷量最多的華人搖滾樂隊,當然也要主唱竇唯一舉成名,收穫了大批的粉絲。

  丁武退出黑豹後,也沒閒著,在1988年與張炬等人組建了唐朝樂隊,他們的成立非常的特殊,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支重金屬搖滾樂隊,他們與黑豹一樣在1992年也發布了同名專輯《唐朝》。不同於其他樂隊,重金屬樂隊帶來的感官體驗是大氣磅礴的,這張專輯的問世,可謂把中國搖滾樂帶到了高潮。

  除了上面說的這兩隻樂隊,在中國搖滾樂的歷史發展中,還有四個少年不得不提。他們就是在1989年,成立的中國第一支少年樂隊——面孔樂隊,樂隊在成立時成員的平均年齡還不到18歲。

  九十年代初期,搖滾圈的代表人物又發生了變化。我們所熟知的搖滾大咖汪峰在1993年11月創建了鮑家街43號樂隊,樂隊的風格以藍調搖滾為主。因為樂隊中的樂手普遍都來自於音樂學院,所以他們對於搖滾可不是瞎玩,而是融入更多的專業性內容,這也讓他們的音樂被更多的人所喜愛。

  1994年,對於聽搖滾的人來說,註定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搖滾圈流傳著「魔巖三傑」的故事。誰是「魔巖三傑」呢?他們就是當時在搖滾圈十分活躍的竇唯、何勇和張楚。由於被臺灣滾石公司下屬的魔巖唱片籤約,並分別發布了唱片,故人們便稱他們為「魔巖三傑」,當然他們的音樂也是影響了那一代人。

  雖然早年間中國迸發出許多優秀的搖滾樂隊,但是由於受眾群體小,許多人對於搖滾樂的接受度還不是很高。1994年12月17日晚上,「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正是因為這場演唱會,讓中國的搖滾歷史邁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等人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近萬名香港觀眾呈現了來自北京的搖滾樂風採。

  雖然當時的設備十分的簡陋,也沒有超酷炫的舞臺,但他們的演出還是非常的有感染力,讓在場的所有觀眾都站起來一起跟著節奏揮舞雙手。演出結束後,很多觀眾仍然興奮不已久久不肯散去,可以說那場演唱會是中國搖滾最鼎盛的一次展現!

  在那個對於音樂沒有苛刻要求的時代,一幫年輕人僅僅憑藉對搖滾的激情,就能讓搖滾樂走向世界的舞臺,這足以讓後輩們肅然起敬。

  看完當年簡單且真摯的搖滾文化,現如今搖滾樂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因為發展相衝突和影響年輕人心理等原因,搖滾樂被很多人打上了標籤,這無疑讓搖滾樂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之所以人們對於《樂隊的夏天》呼聲很高,就是因為在節目中,樂手們可以暫時脫離身上所捆綁的沉重的一切,純粹的去玩音樂,這一點絕對是許多搖滾前輩們非常希望看到的,因為這足夠讓中國的搖滾樂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我們在看《樂夏2》的時候,到底看到了什麼?
    在這次的樂夏,老樂隊,新樂隊同臺爭奪hot5樂隊,我們看到了老樂隊的沉澱,還有新樂隊的後生可畏。可是,我們在看樂夏的時候,到底看到了什麼?在樂夏2裡,除了音樂,我們還看到了太多太多有趣的靈魂。也許對什麼是搖滾精神,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但搖滾精神卻確實是被熱愛和做樂隊的人們去體現的,音樂因為他們,就這樣有了激勵人心的靈魂。我們希望借著《樂夏2》,看到更多有趣的靈魂。
  • 非專業樂迷看《樂夏2》看到了什麼?
    一個是節目組甄選出來的「專業樂迷」,一個是自詡了解水木年華、中國樂隊的「專業樂迷」,爭來爭去,都是「專業樂迷」之間的爭鋒相對。那我們普通愛聽歌的觀眾呢?很多資深樂迷說網友不懂,把《樂夏2》當作了一檔綜藝節目,簡直就是褻瀆。所以,必須要懂音樂才能看《樂夏2》嗎?音樂有門檻嗎?
  • 鮑家街43號《樂夏》演繹經典,屬於中國搖滾的榮耀又回來了
    而看完今晚《樂夏》,這兩類人一定都「得救」了!而萬萬沒想到,這次他不僅自己來了,還給《樂夏》帶來了這麼一份足以載入史冊的大禮。比起原版,《樂夏》新版更炸、更爆裂,線條清晰,稜角分明。看見搖滾的希望中國搖滾真的死了嗎?
  • 看完《樂夏2》第一期,我感覺自己不懂搖滾了
    後鯊、重塑、野孩子、Joyside和木馬等樂隊就已經讓我驚到了,當我一口氣看完傻瓜與白痴、Mandarin、五條人和福祿壽等一眾風格各異的樂隊表演後,我甚至感覺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樂夏2》要比《樂夏1》更注重新風格和異風格的表達與傳遞,也更注重「樂隊」它本身的概念表現,而不僅僅是所謂的「主流搖滾」。
  • 為什麼《樂夏2》不如《樂夏1》好看?
    樂夏1起碼在微博上是經常上熱搜的,樂夏2不知道是不是預算原因,是很少看到熱搜的,除了有一陣五條人上了熱搜。第二樂隊沒有跟上。樂夏1之所以火,是讓我們認識了一大批風格多元,把小眾音樂和流行結合得非常成熟的樂隊,比如新褲子樂隊,刺蝟樂隊。
  • 甜和颯,性感與搖滾,回看《樂夏2》裡的周迅,真的好絕
    我們的夏天伴隨著國慶長假的收官徹底結束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迎來了它的總決賽,在這個主打樂隊的綜藝舞臺上,觀眾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專屬於樂隊,獨一無二的專注與熱愛等魅力點,也一次又一次跟著舞臺效果躁動。
  • 一篇文章了解《樂夏2》33支樂隊
    《樂隊的夏天2》終於來了! 昨晚愛奇藝官方微博官宣了《樂夏2》33支樂隊:        為了向1960年代 美國放克音樂集合體 P-Funk 致敬,每名樂隊成員都有自己的虛擬卡通形象。
  • 《樂夏》是在對整個中國音樂市場的透支嗎?
    作者:羊咩咩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繼全國4.2億網友#被五條人笑死了#之後,《樂隊的夏天2》終於在原創音樂圈裡迎來了真正的熱搜——民謠歌手周雲蓬連發11條微博質疑,大致意思如下:《樂夏》是在對整個中國音樂市場的透支
  • 周迅加盟《樂夏2》黑色搖滾風打扮,生圖狀態下,顏值很能打
    周迅加盟《樂夏2》黑色搖滾風打扮,生圖狀態下,顏值很能打文/聽歌打娛這個夏季綜藝節目可謂是扎堆播出,姐姐們都在乘風破浪,哥哥們都在披荊斬棘,可以說是最熱鬧的一個夏季了。新一季《樂隊的夏天》跟以往有所不同,我們知道第一季中聚集的是一幫中年練習生,看他們在娛樂圈裡追逐夢想。雖然年齡上不是很有優勢,但是他們在節目中跳舞、演唱甚至連diss都樣樣精通,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的。這次第二季迎來的是新一批年輕練習生,在第二季的舞臺上繼續躁動起來,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我在樂夏2看廣告!
    2」帶來了金屬、朋克、搖滾、電子音樂、 DISCO、FUNK,以及電子、宅核、後朋, 等等各類多元化的音樂類型 2」左右,其他的網綜自動降一星,就是這麼好看。」
  • 《樂夏》傷害中國獨立音樂了嗎?
    《樂夏》也是一檔「養成」類綜藝去年《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總決賽,新褲子用一首《夏日終曲》為這次「練習生」旅程畫下句點,這支從一開始就對綜藝節目表示了諸多不屑的樂隊,在比賽結束時唱了一首最「娘」的歌曲,彭磊說這是一首「練習生式的虛假友情的歌曲」。
  • 選秀「老臘肉」蔡維澤、白舉綱、劉忻再戰《樂夏2》,驚喜更多還是...
    播出當晚,《樂夏2》拿下23條熱搜,次日豆瓣8.7開分,市場抗打程度可見一斑。在娛sir看來,也算是階段性驗證了米未關於《樂夏2》做出的調整策略的有效性。 說回節目,馬東有沒有給五條人打電話,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五條人要火了。
  • 看樂夏,不就是來看樂隊玩出花的嗎?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舒緩空靈的歌曲,成為全場最大黑馬,一度被樂迷和樂評人們推到了第一的高位,即便最後整組比賽結束,她們也依然居於第二——這也符合我們對《樂夏2》的一個觀察,儘管樂夏一直在講「躁起來」,包括在第一季時,樂夏也是更側重於渲染這種舞臺爆炸力,讓更多人感受什麼是樂隊,但從第二季的樂隊陣容以及首播整體看下來,他們已開始傳遞另一種融合調性。
  • 我看了一檔搖滾綜藝,叫《樂隊的流量2》
    也有人質疑「超級斬」不夠純粹,「硬核不多,又混了二次元,算什麼搖滾?」 直到節目完結,這場小規模的撕逼仍在繼續,並在後來直接成為兩代人之間對搖滾精神的討論。 在豆瓣上,樂夏2的評分為8.6分,不算低。 帶來的流量也很可觀,還收割了一群90後粉絲。
  • 我看了一檔搖滾綜藝,叫《樂隊的流量2》
    也有人質疑「超級斬」不夠純粹,「硬核不多,又混了二次元,算什麼搖滾?」 直到節目完結,這場小規模的撕逼仍在繼續,並在後來直接成為兩代人之間對搖滾精神的討論。 在豆瓣上,樂夏2的評分為8.6分,不算低。 帶來的流量也很可觀,還收割了一群90後粉絲。
  • 《樂夏2》盤點3個驚喜樂隊,6首高光歌曲,這個秋天不只有搖滾
    不同於第一季的擁有更多主流的搖滾樂隊,這一季我們看到更加小眾和不熟知的音樂類型,也看到年輕的面孔。「德國樂迷看樂夏裡」提到一個詞很恰當「任天堂核」 音樂的金屬核加上情緒的突變帶著二次元畫風,帶上獨創的搖滾花式手勢
  • 不管你看不看樂夏,一個搖滾時代都在慢慢下落
    又一年樂夏結束了,沒有去年比賽後熱熱鬧鬧的final party,也沒有一搶而空的巡演門票出售,最後一個鏡頭,大波浪問導演:「你們明年還辦嗎?」」到「應援」,其實我們根本不必追問樂隊樂夏後的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變化的見證者。
  • 生命不息,搖滾不死,用搖滾向喧囂的生活致敬
    94年中國搖滾迎來了封神之作,那就是1994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搖滾中國樂勢力」 演唱會。這場演唱會,歷年來在搖滾樂迷心中似乎是無可逾越的巔峰。香港紅磡體育場有稱大腕之場,能在這裡開演唱會那都是重量級歌手,在此之前大陸歌手還沒能有人去開過演唱會。
  • 這支《樂夏》冠軍樂隊再被罵,也必定會載入中國搖滾史冊
    老實講,我打心眼裡認為重塑絕對不應該被黑,反而每支樂隊都應該學習他們「只用作品說話」的特質!反觀之前《樂夏2》剛播出那陣,因為極個別人對重塑的不屑,導致大批人開始黑他們。你會用什麼語言唱?」「漢語呀。」「為什麼?」「因為是京劇啊」「這就是說我為什麼用英文唱搖滾樂的原因。」這話說的其實也沒有什麼毛病,雖然中國大部分搖滾樂隊都用中文,但是可能對華東自身而言用英文會更舒服一些。
  • 「樂夏2」中被淘汰 HAYA樂團:只是一段旅程
    所以,當HAYA樂團出現在「樂夏2」舞臺上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當中。「一開始,我和塔娜並沒有太多關注這個節目,只專注於自己的音樂範圍。」談及參與這檔綜藝節目的初衷時,全勝坦言,對《樂隊的夏天》並不了解,他和塔娜甚至一度以為,這是屬於搖滾樂團的世界。  「《樂隊的夏天》對我們而言的一個挑戰是,我們是其中唯一的音樂類型,沒有歸屬感。我們對待舞臺的狀態,也和別人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