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觀營銷」
作者 |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就能把外國友人整懵了,曾經有個笑話,有外國人把「中國人民銀行」,認成「中國人民很行」,足以見得中華文化的深奧,光諧音梗,就屢試不爽。
說到諧音梗就不得不提王建國,在《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中,他經常金句頻出,還被網友封為「諧音梗之王」。
沒想到讓李誕頭疼的諧音梗,被王建國給一統江湖了。如今連官方也開始玩諧音梗,比如各地政務服務叫「浙裡辦」、「粵省事」、「渝快辦」、「皖事通」……貴陽的市民中心叫「貴人服務」。
網友評價道,這盛世如王建國所願,不知道李誕心裡啥滋味。
很多品牌也愛用諧音梗,比如iPhone7 出來的時候,螞蟻花唄和天貓就運用了諧音梗借勢。
在民間,諧音梗更是被網友玩成了段子。
此前,一個「陸遊氣壞了」 的梗,徹底激發了網友的創作欲。
最近,又有人發了一張用諧音梗創作的圖,將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改編成「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機系荔枝來」,把人笑瘋了。
豆瓣還專門有個諧音梗小組,裡面都是各種諧音梗段子。
蝦和蚌同時考了一百分,
老師問蝦你抄的誰的,
蝦說:「我抄蚌的」
老師說:「你棒什麼棒。」
你知道星星有多重嗎 ?
答案是:八克
因為星巴克
麋鹿在森林裡迷路了。
於是給它的好朋友長頸鹿打電話:餵?我迷路啦!
長頸鹿:嗯,我長頸鹿啦!
「一塊準備跳樓的玻璃你猜它會說什麼呢?」
「什麼呢?」
「晚安,我碎咯。」
一隻小鴨對小雞說:「我喜歡你」
小雞對小鴨說:「你duck 不必」。
公鯊魚把母鯊魚迷暈了並且拍了兩張照片,
到了警察局,警察問他為什麼,
他委屈的說:「我只是想和她拍兩張昏鯊照。」
我在家閒得長出了蘑菇,
我把蘑菇煮了吃掉,中毒了,
去了醫院,醫生說我中的是好菇毒。
醫生給我開了藥丸,
我掉到了地上一直響,
仔細一看,原來是好響出去丸。
我在路上買了個饃,
回去吃了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掉,
原來這是好寂饃。
吃饃太淡,我想加一些佐料,
加完之後以吃,只覺得一陣陣心痛,
原來我加的是好無料。
開車路過一個小泥潭
小泥潭濺的水好響
原來是好響泥。
為什麼巴基可以活到最後都沒有人殺他?
因為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殺了巴基
(傻了吧唧)
蘇軾有一段時間閉門謝客,不見任何朋友,
家人問他為什麼,
他說:「我要離開我的蘇軾(舒適)圈。」
公園撞樹大爺被採訪,
提到年輕時候的願望:
我想成為一名磨樹(魔術)師。
王木匠為了好看,
用電鋸把雪花梨鋸開了,
他感覺鋸梨(距離)產生美。
叫醒小明的從來不是鬧鐘
從來不是夢想
而是他自己的巴掌
因為:吾日扇醒吾身。
為什麼人們都愛諧音梗呢?
不僅因為諧音梗易創作,還因為諧音梗迎合了當下輕鬆詼諧的網絡環境。
李誕也覺得「諧音梗是要扣錢的」,因為他覺得沒有技術含量。
用同音詞替代原有詞,就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甚至諧音梗用得好,還能引發網友哈哈一笑,帶動自發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