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人好夜宵是出名的。
若問晉江人的愛好是什麼,那麼吃夜宵,一定是其中之一的。
人們脫掉白天的西裝革履,卸下防備,拖著疲倦,一頭扎進晉江的深夜食堂,或許在街邊小攤、或許在十字街頭,或許在亮如白晝的小店中。
一聲「頭家啊,面線糊加醋肉排骨!」之後,整個人都精神抖擻。
幾杯燒酒,幾串烤肉,幾碗面,就能填滿空蕩蕩的胃,鼎沸的人聲填滿不再寂寞空虛的夜晚。
我們用了三天,用100張照片記錄晉江那些煙燻火燎裡,或肆無忌憚或溫暖火熱的平凡夜晚。
還原了深夜10點到凌晨1點,晉江最真實的深夜食堂。
蓮嶼頭,這個晉江最具代表性的宵夜聚點,你一定去過。
每當夜幕降臨,各個店面點起一盞盞燈,擺起露天的板凳,開始了一場夜宵的盛宴。
瀰漫著油炸香味的蓮嶼頭,有面線糊、有沙嗲面、有鹹豆花、有牛肉羹、有肉粽、有牛羊狗肉。
這裡有你想吃的一切,是晉江人最為津津樂道的美味基地。
人們三三兩兩,勾肩搭背。有穿著白襯衫的白領,不失禮節的微笑;
有喝酒應酬的交際大叔,醉倒在深夜裡;
也有成群結隊的摩的司機,他們無聊等待,他們無比熱情,他們渴望交談。
另一邊,大怣面線糊負責打面的阿姨猶如打仗一般,三十種配料在她的手中揮灑自如。
「100塊一隻的九節蝦?」「來一隻來一隻!」
銘輝沙嗲面裡,同樣熱火朝人,人氣不滅。兩家並肩的店,成了現在蓮嶼街上最具標誌性的店面。
短短不足50米的街邊上,還有小怣面線糊,油膩的老舊店面似乎多年不變。
天氣越來越冷了,這碗沸騰著晉江人自己口味的面線糊,熟悉的人,心裡總會惦記著它。
門口的蚵仔煎小攤,父子倆齊上陣,一人加料一人翻炒。
獨自守攤的阿姨,靜靜等待食客,豐盛的美食已經備好。
24小時不打烊,地上的紙團串籤食物碎屑成堆,儘管酒食熱氣混雜,卻也覺得很帶勁。
或許,我們都在這裡坐過同一張桌子,吃過同一碗宵夜,幹過同一杯酒。
燒烤和大排檔集中在市標後面的洪山路一帶。小車擠滿了過道,宣示著這裡的人氣旺盛。
五星燒烤是這裡燒烤攤的傳說。來吃燒烤的人似乎只認這家,絡繹不絕的人流,升起不滅的煙火。
年輕的燒烤師傅有著一股傲氣,我們出名靠的是味道。
七八個人圍桌而坐,啤酒燒烤,方寸談吐之間,天下那就是你我的。
今夜的大排檔,照舊被紅色雨棚、摺疊桌、塑料椅擺成的龍門陣佔滿。
年輕的女服務員在棚外若有所思,棚內是一派酒食肉林,觥籌交錯。
男人們四仰八叉地坐著,討論著各自的生活,是真是假你並不得而知。
蕭瑟與溫暖,寒冷與火熱,就在一紙之隔,一步之間。
「狗狗,餓嗎,給你吃點。」
代駕大叔的生意才剛開始,矚目著眼前的空酒杯,其實你應該也不想在深夜裡做一個醉漢的護送者。
長長的泉安中路,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有三五個固定的小攤。
當中,滷料大軍,蓄勢待發。
雞爪腐竹牛肉乾,拌點蒜蓉和黃瓜絲,必須的下酒料!
像這樣的滷料攤車,傍晚時分就會準時出現在城市各個角落。
幾乎每一個晉江人,都在這裡得到過舌尖和心靈上的滿足撫慰。
滷料旁也會有酸辣粉、麻辣燙、燒烤。餓了吧,不妨下個樓犒賞自己,攤子應該就在你家樓下。
「阿姨,我要一碗酸辣粉,醋多一點。」
這裡的馬路很寬,夜色很亮,平淡無奇的小攤,也可能裝滿了你的心事。
大劇院前的沙嗲面小攤聽說也開了幾十年,這樣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回頭客也常常光顧。
若是沒生意的時候,章魚昌的阿姨偶爾會去對面的沙嗲面串串門,更多的時候,她獨自一人裹著自己。
老莊雞蛋卷前,阿姨不慌不忙地指揮著,再普通的美味也有一本家傳秘籍。
更多的人湧進威蘭超市後面的小吃街,晉江小不夜城就在這裡。
新疆的饢,烤得金黃。推車的背後,夫妻倆閒來談話,眉目間都是笑意。
長沙臭豆腐,拌得味濃。你我之間不需言說,我要的口味你都知道。
戒不掉的串串香,熱湯滾滾。寒冷深夜來上一碗,不出10元就能溫暖到腳尖。
天南地北,食色人間。宵夜攤的人越來越多,人潮絲毫沒有退減之意。
三教九流都有,但在這裡階層感又好像被淡化。你說不定也是他們當中某一家的粉絲。
要說資格老的宵夜派對,就不能不提陽光時代。這裡在很早的時候就聚集了一大批深夜食客。
一路沿街都是夜宵小店,佔據了最好的地理優勢,編織成繁華商圈的一張覓食大網。
時代第一油燜蝦王的招牌漸漸隱退,若隱若現的黃字牽掛的不止是你的胃。
香辣入味的小龍蝦、外焦內嫩的烤魚、蒜香噴鼻的烤生蠔,熱鬧從這裡蔓延。
只不過在漸冷的天氣裡,展露出一些頹勢。
「現在客人是沒以前多咯!」
麻辣土豆,香煎包子,小攤主們依然奮戰在深夜裡。
客人多半是附近的打工者,或者從前就常來光顧的、見證過這裡繁華的熟客。
那些路過的人,穿過濃煙,停留在攤前,夜色從美食映到人臉上,看起來特別幸福。
晉江的夜還未結束,不息的車流來回穿梭。一個個無心睡眠的人,讓夜更加刺目。
這裡是人與人之間互訴衷腸的江湖地。
這裡是平凡而靜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