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近十多年拍過320多集的「和珅」,但是1994年《宰相劉羅鍋》劇組找王剛出演「和珅」時,王剛卻立馬拒絕了。
王剛告訴劇組的製片人張國軍,自己要出國了,大概要50多天才能回來。對方依然堅持說:行,那我們說好了,我等你!
張國軍雖然跟王剛不熟,只見過幾次面,但是在他的心裡,就認定王剛可以把「和珅」演好,這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大概是一種緣分。
王剛也有自己的顧慮。第一、和珅在歷史上很出名,是乾隆年間第一美男子,自己這個形象跟和珅當差太遠了。
第二、王剛80年代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講過《牛虻》和《夜幕下的哈爾濱》,而且主持過1986年的央視春晚。
可和珅是有名的大貪官啊,王剛在觀眾心目中一直是正面形象,出演「和珅」跟自己反差太大了。
沒想到過了兩個月張國軍又來找王剛,苦口婆心地勸說他。王剛看到他這樣有誠意就答應了,但是他沒有把握能把和珅演好。
王剛進組後,劇中演「六王爺」的李丁老爺子問他:你一個電臺主持人,咋跑我們這兒來了?電視臺主持都是謙謙君子,你怎麼演這麼一個丑角啊?
王剛勉強地說道:我也不知道啊李老師,找我來,我只能試試吧!
開拍了10天之後大夥發現,雖然不是男一號,但是王剛把和珅演得太精彩了,本來是男5號,生生演成了男2號,這人搶戲啊!
王剛雖然把「和珅」塑造得很成功,可他拍戲的時候很痛苦。
有一場戲是乾隆覺得靴子穿著不合腳,一揚腿把靴子踢飛了,靴子正好扣在和珅腦袋上。這時候有句臺詞:皇上穿著不合腳,擱在奴才頭上正合適。這句臺詞把大家都逗樂了。
王剛卻因此吃不好飯,睡不著覺。天天對著皇上卑躬屈膝的樣子,他覺得自己很窩囊。
乾隆邊吃瓜子,吃亂吐皮,和珅站在一旁也不閒著,擺出各種接瓜子皮的姿勢,討皇上開心。
現實中王剛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拍戲要進入到角色裡,把自己變成和珅,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甚至還要忍受許多形象上的屈辱。
還有一場戲,乾隆為了讓妃子開心,弄來幾隻狗跳欄杆,可是狗不跳。和珅就自己像狗趴在地上跳。
王剛回憶這些場景說,作為演員表演要克服心理上的一大關,受虐之後就要在戲中找平衡,進行施虐,他就給自己加了很多戲。
其中一場戲是,外放的官員到和珅府上求見。原來的劇本是和珅躺在臥榻上,兩邊的侍女給他扇扇子,捶腿,敲背。王剛覺得這個鏡頭太普通,就變成了出恭(解大手)的時候接見官員。
王剛告訴那個演員,頭幾句臺詞要跪在紗簾的外面說,後幾句爬進來說,並且做出嫌臭輕輕捂鼻子的動作,怕得罪「和珅」,馬上把手拿下來。
這樣才能讓觀眾覺著和珅太可惡,太不尊重人了,在皇上面前卑躬屈膝,在下屬面前又是另外一副勢力的嘴臉。
王剛簡直是把和珅演活了,由此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專業 演「和珅」的表演生涯。
《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布衣天子》《鐵將軍阿貴》《滄海百年》等電視劇中,都有王剛的身影。
王剛塑造的和珅太經典,太深入人心。以至於大家在平時見到王剛,都習慣性地叫他「和大人」。
別人問王剛:什麼是最大的成功?王剛說:我能在10部有和珅的電視劇裡,演了320集的和珅。一生足矣了,能給人記住一個真的是挺幸運,挺幸福的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