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徠卡攝影包

2021-02-08 君峰影像

點擊上方▲「君峰恆信」 一鍵關注

打開Alexandre

Maller的攝影包:這是法國巴黎附近一位32歲、以拍攝人體和肖像為主的攝影師,18歲中了測距式相機「毒」,Mekko攝影包內有徠卡M6和M3各1臺,配Summicron 35/2 asph、Summilux 50/1.4 asph、Apo-Summicron 90/2 asph,喜用柯達Tri-X(設於ISO800)和伊爾福Pan F,另有一隻世光L-308S測光表

打開Max的攝影包:持有泰國護照的新加坡攝影師Max從澳大利亞珀斯買來的包包內裝的徠卡M4-P配40mm Summicron鏡頭,紙條上寫的是「陽光16法則」曝光表格,其他零七八碎包括手機和耳機、額外的膠捲、筆記本和筆、潤唇膏、壓縮乾糧和能量棒等等。攝影師的水平不一定跟相機數量有關哦

打開Mijonju的攝影包:來自二手商店的皮包內徠卡M9配50mm SummicronF2,另有理光GR21、寶麗來190,其他包括Lomography VIP卡、福倫達VC測光表、Pink ONTO手機、名片盒、皮夾、充電器和額外的膠捲等。不過畫面上方的康泰時相機其實是個裝重要物品的小包外面印的圖案,頗能誤導人

打開John Hammond的攝影包:澳大利亞珀斯的風光攝影師,除用4*5畫幅相機外,Waxed帆布鄉村公路包內裝入了常用器材:徠卡M2配35/2.8 Summaron和福倫達25/4,附有B W 39mm ND4和022黃鏡,膠捲則是富士Neopan 400和愛克發Vista 200,備用機為松下LX5,其他包括瑞士軍刀、筆記本和筆、皮夾和iPhone 3Gs等

打開Jeremy Sutton-Hibbert的攝影包:駐日攝影記者,先後為《時代》雜誌、《衛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美國《國家地理》、《嘉人》、《費加羅報》等工作,近12年為綠色和平組織攝影師。他有三四套配置,隨時可拎起最合適的一套出發。這是最小的、也是磨損最嚴重的一套:Tenba包內有1套瑪米亞7配65mm,主機為徠卡...

打開Michael de Vera的攝影包:菲律賓馬尼拉傳播藝術專業畢業,入行4年,Domke F3X攝影包上掛著1個世光Studio Deluxe III測光表,唯一一臺徠卡M2帶手柄,配Jupiter 12鏡頭,距離設定於2米,光圈f8,快門速度1/250秒,隨時可拍攝。膠片為柯達Tri-X 400碟片,替換的襯衫、記者證、筆記本和筆等也必不可少

打開Davy Maengkom的攝影包: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發燒友,目前主要街拍,Domke F6攝影包鼓鼓囊囊,包括1臺徠卡M6配徠茲加拿大Summicron 1:2/90、福倫達Nokton 50/1.5 ASPH和Heliar 15mm 100周年(1900-2000)限量版,以及瑪米亞6配G 150mm 4.5、G 75mm 3.5和G 50mm(未在包內)

打開Arato Ogura的攝影包:日本街頭攝影師,德國科隆Freitag F12

Dragnet包內是用了十年徠卡M6和50/1.4鏡頭及理光GR1s,配合富士膠捲,Dressterrior Wool Cargo褲子口袋超大,便於裝護照和機票,NewBalance 998 便鞋和從全日空商務艙內「順」來的拖鞋。

打開Joris Ruigewaard的攝影包:來自荷蘭的Joris入行3年,膠片多於數碼,正打算自建暗房。Domke f6包內1臺徠卡M6配35mm summarit和28mm elmarit,混搭1臺有「大徠卡」之稱的瑪米亞7II配80mm,常帶柯達porta 400、富士superia 400膠捲,當然,錢包、帶護封的筆記本和筆也常備包中。

打開Alexander Finch的攝影包:誰說徠卡X1隻能做備用機?這位在韓國做英文老師的攝影師的背包並非攝影包,用了3年依然如新,相機則以配了即開包的徠卡X1為主機,搭配富士FinePix X100,加上一臺LOMO相機,不過Redscale ISO100負片、蘋果iPhone 4S和黑色版iPad 2沒有出現在畫面中

打開Robert Eckelmann的攝影包:遊走在德國和東京的他選擇的A&A

ACM-7100攝影包內以徠卡M4-P和愛普生R-D1為核心配備佳能LTM 35/2(日本版Summicron)、福倫達CV Ultron 28/1.9、CV Heliar 15/4.5配15mm取景器、佳能50/1.4 LTM配CV 50mm LTM-M接圈,膠捲則用富士Acros 100、Neopan...

打開Gustavo Vasquez的攝影包:這位生活在舊金山灣區的美國攝影師選擇Domke F-2攝影包,徠卡IIIf和CL、瑪米亞C330、Gossen Luna Star-F測光表、膠捲、筆記本和名片,根據需要在出行前適當增刪(兩張附圖是典型配備方式)

打開Dani Kim的攝影包:韓國攝影師,Artisan and Artisan Acam-1100包內包括徠卡M8配蔡司50mm Sonnar f1.5、徠卡D-lux4(據稱正打算升級D-Lux5呢)、Instax,及蘋果Macbook Air 11吋筆記本,零七八碎還有iPhone 4、Instax膠片、SD讀卡器、備用電池,如果你看著一個女孩兒背著這麼一大包街拍,一定是她

打開Leo Kitajima的攝影包:這是一位最近剛從賓得ME老相機對攝影發生興趣的發燒友,初涉測距式相機,Porter Yoshida復古防郵袋包內有1臺徠卡M3配DR 50mm Summicron,以及愛普生R-D1配福倫達CV 35mm Nokton,另有世光測光表、膠捲、Rhodia筆記本和Postalco筆

打開Darren Wong的攝影包:美式風格的E13工作室Day Bag,亮點是徠卡M9-P配50 Summilux、M6及50 lux、35 cron、福倫達15mm Heliar、理光GXR/A12 M卡口/EVF,另有50mm 0.95「夢之鏡」,Jack Spade帆布文件包則用於容納蘋果筆記本、硬碟、連線、寫生簿和文件,整齊得讓人驚異

打開Danilo Nuestro的攝影包:生活在曼谷的Danilo Nuestro生於菲律賓,所用的與印第安納?瓊斯電影中的印第風格包內有徠卡MP和35 summicron pre-asph及10卷膠捲,顯示他是位街頭攝影師,另有iphone、皮夾、名片等

打開Jerome Arfouche的攝影包:這位來自加拿大法語區的攝影師選擇了在街頭不會引人注目的黑色Generic攝影包,裡面是用了2年的M7配35mm Summicron ASPH以及2周前從舊貨店中買到的M4配28mm Elmarit ASPH,還有膠捲、鏡頭布、月票夾、鑰匙、筆記本和潤唇膏,Gossen測光表、理光GR1s和手機則沒出現在照片中

打開Rashomon的攝影包:一位把Aperture出版公司出版的Henri Cartier-Bresson畫冊時時放在ThinkTank Retrospective 5攝影包內的攝影師,自然不可小覷——包括一臺銀色M6配38/2.8 Summaron、黑色M6配眼睛版50 Summicron DR、蔡司35/2 Biogon,福倫達28/2 Ultron。

打開Gordon Shkurhan的攝影包:加拿大溫哥華業餘攝影師,英語教師,常駐香港,現住大阪,長於街拍、風光、藝術和人像題材。Lowepro AW

Magnum攝影包內有哈蘇500 C/M帶基輔測光稜鏡、80mm Planar和150mm

Sonnar鏡頭、2個A12片盒、1個用於近攝的10號增距延伸管;M6配35、50、90三隻summicron鏡頭。在香港常用黑色Tamrac包,...

打開Frank Petronio的攝影包:看慣了小包,換個大的——這位美國紐約羅切斯特攝影師專為雜誌拍女性。Think Tank Airport Antidote內有4?5 Linhof Technika V配150/5.6 Schneider Symmar鏡頭,Polaroid 405後背和富士撕拉片,徠卡M2配35/2.5 VC裝了Portra 400膠捲,賓得1度數碼點測光計...

打開Steve Sia的攝影包:此人的正差是馬尼拉的電臺DJ,同時也是當地知名的婚禮攝影師,Team Manila DJ包中,除了他的第6個蘋果13英寸MacBook Air i5和iPhone 4之外,最亮眼的是徠卡M6配50 Summicron以及ASA 400負片,簡單而實用。

打開Christoph Hammann的攝影包:配Elmar 24mm/3.4 的徠卡M9,Summarit 75mm/2.5 、Summicron 50mm/2.0、福倫達Nokton 35mm/1.2 和Ultra-Wide Heliar 12mm/5.6鏡頭,及備用電池、充電器、記憶卡等,這個黑色Billingham中型攝影包足夠讓這位德國圖林根Waltershausen的攝影師縱橫世界...

打開Eric Kim的攝影包:這位全球知名的青年街拍攝影師包內最顯眼的是配35mm summilux的M6、配福倫達21mm Color Scopar的M9,奧林巴斯Pen lite、蘋果Macbook Air、Yongnuo閃燈、數碼伴侶,各種備用電池、常用藥品、筆、護照、太陽鏡等等。

打開Harold Passini的攝影包:一位30歲的業餘攝影師的Billingham Hadley Black攝影包內有啥呢?一臺配color skopar 35mm 2.5的徠卡M6TTL、一臺美樂時35GL、一臺Rolleiflex Automat雙反,還有Bloc筆記本、筆、飛利浦藍牙手機,5個膠捲盒一包記憶卡,以及一副耳機,僅此而已。另外三腳架是隨身之物

打開Vance Lester的攝影包:生活中北京的加拿大攝影師,畢業於加拿大新聞攝影學校。不到10美元的軍用腰包內包括一臺徠卡M2配Summaron 35mm f3.5,世光L-308s測光表,一整天用的2卷柯達Tri-x和1卷Ektar 100,包內另有一隻summicron 50mm f2伸縮頭。此外還有筆、本、名片等。

打開Cody Priebe的攝影包:加拿大攝影師Cody Priebe的Freitag messenger攝影包內包括徠卡M6 TTL配Summicron 35/2、哈蘇501c配Planar C80/2.8及世光L-358測光表,常用膠捲有柯達Ektar、Portra nc和伊爾福Panf 50。另有Grado SR80耳機、iphone和ipad,Lamy筆和筆記本

打開Martin Gomez的攝影包:Kanken攝影包內最吸引人的是一臺裝佳能50mm f1.8鏡頭的徠卡M6及一臺徠卡D-lux3,一盒5隻柯達Professional ProImage 100膠捲和2盒富士Xtra 400。不知道博友們注意到沒有:很多歐美攝影師一定在攝影包內放一個防水筆記本和一隻籤字筆!要知道,拍攝不是攝影師唯一要做到事情。

打開Blake Billings的攝影包:美國孟菲斯一位拍攝婚禮、音樂會、時尚、自然與旅行和藝術題材的攝影師。Crumpler Five Million

Dollar包內有徠卡R5配90mm Elmarit-R f2.8和24mm Elmarit-R f2.8、Digilux2配28-90 F2.0和SF-20閃光燈、D-Lux4,還有Rolleiflex T和尼康F4s一套。

打開Jason Howe的攝影包:紐西蘭普倫蒂灣Tauranga市一位執著於用旁軸相機街拍的業餘攝影師,運營攝影網站www.aperturepriority.co.nz。Think Tank Retrospective 5攝影包中有徠卡M6、M9及35mm Summicron f2 ASPH、50mm Leica Summarit、50mm Jupiter 3 f1.5、75mm Voigt...

打開Erik Gunnerud的攝影包:來自挪威奧斯陸,企業的商業攝影師,拍攝大量音樂題材照片。Domke包內包括最後批次的M2配黑色50 summilux

E46、M9配35 Summilux AA、測光表、記憶卡、M9用閃光燈和備用電池,膠捲及鏡頭布。偶用寶麗來SLR 680和SX-70、三星NX200、康泰時T3、佳能1D mkIV

打開Ren? Vel?squez的攝影包:從薩爾瓦多移民美國的28歲攝影師,黑色Retrospective 5攝影包內有徠卡M6 0.85配蔡司C Biogon 35/2.8、徠卡IIIF red dial配祿來Sonnar 40mm、徠卡M2配福倫達Heliar

15/4.5,及福倫達Nokton 50/1.5、徠卡Elmar 90/4、世光Twinmate L-208測光計

打開Jesse Hildebrand的攝影包:31歲的加拿大渥太華攝影師過去十年多拍攝會議、聚會、走秀,也為媒體工作,包內包括徠卡M2配CV50mm Nokton f1.5、索尼Nex3配CV25mm Skopar、CV15mm Heliar、CV35mm Ultron f1.7、俄產50/2,索尼18-55、奧林巴斯XA、Kobo電子書及Legacy Pro 100...

打開Todd Hatakeyama的攝影包:以拍攝旅行、風光、人像、婚禮、活動見長,在美國加州Anaheim開設了一家附設畫廊的3000平方英尺的影棚。Clik Elite旅行挎包內包括徠卡M9、M8及35mmSummilux、50mmSummilux、21mmSuper-Elmar-M、90mmElmarit-M鏡頭,HP Slate 500平板電腦和藍牙鍵盤滑鼠、備用電池/記憶卡

打開Alex Bourassa-Young攝影包:26歲的加拿大安大略省Peterborough的地質和環境科學項目攝影師,Domke f3攝影包中有臺黑色徠卡Minilux——「我最喜歡的相機,鏡頭極為銳利,快速而簡單,很適合抓拍快速運動,而且黑色外觀顯得十分平滑」,Bessa-R配Nikkor-S.C. 5cm f1.4鏡頭

打開Gary Benson的攝影包:英國攝影師,Timberland包內裝有Leica M6 TTL配35mm Summicron ASPH.以及剛剛買到手的徠卡SF20閃光燈,膠捲為伊爾福HP5。以前曾經還有一臺Horizon 202。其他包括HTC手機一部、筆記本和筆、Gossen Digisix測光表、棉紙、鏡頭布和鏡頭筆、備用電池,甚至還有去痛片!

打開Colin Corneau的攝影包:加拿大草原地帶一家中型日報攝影記者,Domke F-803 Waxwear攝影包內有徠卡M6配第一代35mm Summicron、Bikkuri膠捲暗袋,常用富士Neopan 400、Legacy Pro 400,冬季將T-Max 400、Tri-X迫衝到ISO800,還有一本書《The G.N.B. Double C》。

打開Trevor Saylor的攝影包:美國北達科塔州街頭攝影師,Domke F-803攝影包內裝徠卡M3雙次過片版配1955年1月產Summicron 50mm/2鏡頭、Tele-Elmarit 90mm/2.8、2002年3月產最後一批徠卡M6 TTL0.85配M-Rokkor 40mm/2,常用柯達Ektar100、伊爾福HP5 和富士Superia1600膠捲,富士X100

以上圖文均轉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請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君峰商城:http://www.jf311.com

淘寶店鋪地址:http://junfenghengxin.taobao.com

實體店鋪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馬連道攝影器材城四層南區311

聯繫電話:400-668-0101

相關焦點

  • 打開徠卡大師的攝影包
    打開Max的攝影包:持有泰國護照的新加坡攝影師Max從澳大利亞珀斯買來的包包內裝的徠卡M4-P配40mm Summicron鏡頭,紙條上寫的是「陽光16法則」曝光表格,其他零七八碎包括手機和耳機、額外的膠捲、筆記本和筆、潤唇膏、壓縮乾糧和能量棒等等。
  • 打開土壕們的萊卡攝影包,讓你知道啥叫有錢就任性
    打開Alexandre Maller的攝影包:這是法國巴黎附近一位32歲、以拍攝人體和肖像為主的攝影師,18歲中了測距式相機「毒」,Mekko攝影包內有徠卡M6和M3各1臺,配Summicron 35/2 asph、Summilux
  • 白色情人節浪漫延續 選款攝影包送男友
    攝影包旗艦系列——ONA歐納攝影包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皮質攝影包的旗艦系列——ONA歐納攝影包,這是一個2010才推出的新生品牌,品牌創立的初衷就是讓那些討厭攜帶厚重笨拙攝影包的愛好者,能夠攜帶擁有自身獨特屬性的背包,融入一處美景,一座城市。而不是看起來像個乏味的觀光客。因此它的目標受眾是那些具有時尚意識的攝影愛好者。
  • 實用、顏值雙雙在線,2款隨身出街攝影包極力推薦!
    我在這隻包裡面裝了一臺徠卡相機和三支鏡頭,並且放了一臺半格的膠片相機:也可以放兩機四鏡的徠卡相機,同時還能放下一些充電線、充電寶之類的個人物品。ONA這款包採用一個快速單扣,按下打開之後把包蓋翻開,你就能夠看到你裝進去的所有東西。
  • 買不起徠卡相機 買個限量版徠卡攝影包爽爽也好
    不過總有那麼一兩家是永遠站在金字塔頂尖,這其中就少不了以「貴貴貴」出名的徠卡。徠卡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即便是到了數碼時代,也算順應市場陸續推出一些所謂的「平民」價格無反相機,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徠卡相機永遠都是不可高攀的一個「夢」。
  • 盤點那些高顏值時尚品牌攝影包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各大論壇上都有人在跪求推薦「最不像攝影包的攝影包」。  今天新攝影小編就來帶您領略一些高顏值攝影包,從頂級大牌到手工作坊,厭倦了爛大街的卡塔、國家地理、白金漢,或許你能從它們之中找尋到真愛。1. ONA   ONA應該在攝影圈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它的確是最早將攝影包與時尚相結合的品牌之一。
  • 5000塊的攝影包!奧博維特(Oberwerth)慕尼黑入手簡評
    另外,這個徠卡M是朋友的,借過來稍微拍一下而已,不過就價值來講,徠卡跟這個奧博維特這款才是最登對的。那麼,拿5000多塊錢買個攝影包究竟值不值?就來談談筆者的看法了。這款攝影包是奧博維特中最大的一款——慕尼黑系列,體積為36cm*25cm*14cm,基本上是單肩包的大小極限!畢竟平時也要考慮到拿單反出去幹活。
  • 徠卡有毒,大家小心!打開華為P9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所以,用好的專業鏡頭帶來消費者體驗的升級,這是必然之路。 從產業層面來看,華為與徠卡的合作,手機企業與百年相機企業的結合,更是對手機產品的突破,不僅讓手機鏡頭不僅專業了,而且有了徠卡這樣的逼格。與徠卡合作,更是華為手機向高端發展的裡程碑事件,這不僅是手機行業競爭的突圍,更代表著傳統高大上的百年老店對於華為手機以及手機所代表的新拍照時代的認可。
  • 硬漢風範:「遊騎兵」攝影包
    Wotancraft在業界不是一個有名的品牌,但以直男的審美來看,這款叫「遊騎兵」(Ranger)的攝影包確實漂亮。它基於二戰的軍用背包設計,完全採用手工製作。這款包並不是完全由皮革製成,它結合了綿羊皮、牛皮和浸臘帆布,兼顧了時尚感和耐用性。
  • 攝影包告別傻大黑 有設計的攝影包推薦榜
    攝影包作為承載攝影師全部器材的一個重要裝備,以往給人的印象都是傻大黑又笨重,有沒有什麼既實用又好看的攝影包?本期榜單為你盤點幾款顏值在線的攝影包,讓你出門不再尷尬。白金漢 Billingham Hadley Pro 單肩相機包大名鼎鼎的白金漢了解一下,白金漢在攝影包中往往被譽為奢侈品一般的存在,甚至經常有人將白金漢形容為攝影包中的"LV"。
  • 談談如何選擇攝影包
    按容積來選擇攝影包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容納器材,所以首先要根據自己器材的多少來選擇合適容積的攝影包。一般來說,容量的大小也決定了背負方式,較小的容量可以選擇攝影腰包或單肩攝影包,較大容量則選擇雙肩攝影包或攝影拉杆箱。
  • 聽說你要入手徠卡M10-P
    再有,玩徠卡M怎能不學一學估焦和盲拍,掌握了這項技能,你距離攝影大師又近了一步~©葉梓攝影包雖然不能夠幫助我們拍出好的照片來,但是會給我們的拍攝提供安全的保障。從容量來說,日常街拍非常適用,可容納一臺徠卡相機+一支鏡頭,側面口袋還能容納隨身小物件,不僅可做相機包,日常通勤使用也合適。
  • 旅行,選擇最好的攝影包
    ,現在市面上攝影包的品牌很多,各式各樣的攝影包有雙肩的、單肩的、斜肩的、拉杆箱式的等等。花多眼亂,到底選哪個攝影包最好?旅行出發時,根據旅行時間的長短、選擇的交通工具、出行地點來選擇你這次行程要帶的的攝影包。
  • 曼富圖發布三腳架雲臺攝影包系列新品
    每個喜愛用鏡頭記錄自己與家人朋友經歷的人現在可以從新系列的各款攝影包中選擇,它們的設計都能容納最常見的相機類型,包括近來大熱的微單相機。曼富圖細心設計並研究了每款攝影包,憑藉可靠的MPS曼富圖保護系統為相機設備提供最大限度的保護。
  • 徠卡 V-LUX 世界是一本打開的書
    感謝它的 25 - 400mm 長變焦範疇,節省了換鏡頭的時間與超重的設備負載,現在,這一切已成為過去。它涵蓋了所有攝影的焦段:廣角,標準,長焦到 3cm 的微距。初始光圈自 F/2.8 (廣角)與 F/4(長焦),徠卡DC Vario-Elmarit 9.1–146 mm f/2.8–4 ASPH. 鏡頭可提供銳利,精微的圖像,直至極遠的景物。
  • 曼富圖發布多款攝影包!
    在昨天,曼富圖在北京紅磚當代藝術中心發布了多款專業攝影包。
  • 行攝暢快無憂 曼富圖Befree背開攝影包體驗
    假如你是一位經常需要攜帶著專業攝影器材行走於大江南北的攝影師或攝影愛好者,也許它正是你要找的那一款;同時,它持重內斂的外觀也非常符合商旅人士出行的穿搭需求;哪怕你是一位拍娃奶爸,除了器材外可能還需要大量空間來收納其他寶貝所用瑣碎物品,而這款攝影包都可以滿足,讓旅遊拍照這件事變得暢快無憂。
  • 【塵意評測】一款不像攝影包的專業攝影包--精嘉HAVANA48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器材以及攝影周邊任何產品都特別感興趣,尤其是攝影包。
  • 徠卡M10 深度體驗
    不過徠卡 M10 正面的「可樂標」沒有像 M-P 那樣取消了,因此外觀層面來說徠卡 M10 是一臺「完整」的徠卡。相比主流的微單相機來說,徠卡 M10 的重量的確不算輕,如果第一次拿徠卡 M10 的話,很難想像小巧的機身其實也有著沉甸甸的感覺,但能讓人感覺到相當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