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聽說過食人花、食人魚、食人族……
我們今天說的可不是影視作品
而是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還是我們身邊的事
你準備好了嗎?
9個月大的男寶寶樂樂(化名)家住湖北仙桃,現在仍在武漢兒童醫院接受治療,他經歷了四次大的手術,終於保住了性命,家裡為此幾乎傾家蕩產。
釀成這次大禍的起因
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
一個平常大家都會做的動作
樂樂從小長得胖乎乎的,非常可愛。家裡人如獲至寶呵護有加,寶貝得不行,生怕他凍著,氣候一變就把他包得像粽子。
樂樂本就長得胖,再加之天生怕熱,身上肉肉堆在一起的地方,皮膚問題總是不斷,最嚴重的要數嬌嫩的小屁股和大腿根部,總是紅紅的,媽媽李女士嘗試了各種藥物都不頂用。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今年10月底,媽媽李女士發現樂樂大腿上莫名地長了兩個大水泡,擔心孩子撓破導致感染,也為了儘快讓水泡好起來,李女士找來了繡花針,將水泡戳破了。
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幾天時間下來,雖然每天都有換藥,但是患處卻始終不見好,相反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化,一碰就疼的樂樂撕心裂肺的大哭。樂樂天天高燒39度不說,整個左腿更是比之前粗了一圈,身上還總是散發著難聞的臭味,怎麼洗也洗不乾淨。
11月2日,媽媽發現樂樂明顯精神不好,而且左腿上一塊皮膚變成了灰黑色,一碰就破,裡面散發惡臭,李女士覺得不對勁,這才慌忙地抱著孩子前去醫院就診,可當地因為孩子病情過於少見,醫生不敢處理,李女士一家人連夜包車來到了武漢,前往武漢兒童醫院進行治療。
經過檢查發現,樂樂左腿出現了大面積的灰白色壞死組織,皮下脂肪層從固態變成了液體,患處周圍更是大面積紅腫、腐爛,還散發著陣陣惡臭。樂樂也因為腿上的原因,高燒不退,還精神不振,昏睡叫都叫不醒。
當天夜裡醫生就緊急對樂樂進行了清創治療,可因為病情較重,樂樂在武漢兒童醫院住了一個月左右時間,先後進行了四次大手術,才將病情控制了下來。目前經過手術清創和對症的抗感染治療,樂樂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再進行一段時間抗感染治療即可回家休養,左腿上只剩下三個已經縫合的傷口,傷口內已經慢慢長好。
還好,樂樂最後沒有大礙
那麼,他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呢?
為何如此嚴重?
醫生的說法讓樂樂媽嚇了一大跳
武漢兒童醫院骨外科沈先濤主任醫師:「樂樂得的是壞死性筋膜炎,俗稱'食肉菌'感染,可能是由於水泡破潰後患處感染導致的。」食肉菌!
這是什麼東西?從哪裡來的?
先來看看其他的案例!
今年9月,浙江省人民醫院接收了一位安徽來的病人,在送來之前,病人一直都以為自己得的是急性扁桃體炎,只要吃點消炎藥就好了。可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這位40歲的患者馬女士以為自己是疲勞感冒後引起的急性扁桃體炎,並沒有引起重視。等到醫院時,她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張口困難,還有高熱,已經7天沒有吃飯喝水。在當地醫院就診後,發現馬女士情況嚴重,建議轉院進行治療,於是馬女士家人把她從安徽轉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院方先是急診切開了馬女士的氣管,保證呼吸,第二天又急診下行頸胸部膿腫切開引流術。
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說:「她的肉像破布一樣的,拉拉就出來,就像破棉絮,裡面全是膿,細菌『侵犯』到咽旁間隙,把這塊組織都變腐爛,壞死了,老百姓就說它是'食肉菌',就是把這塊肉都吃掉了,就空洞了。」
經過病理,細菌培養,醫院最終確診馬女士感染了一種可怕的「食肉菌」。
食肉菌又稱噬肉菌
並非單一細菌,是會引起壞死性筋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其中最常見的致病原有化膿鏈球菌、創傷弧菌。它專「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時清除,細菌會從內部將患者「吃掉」,故又稱「食肉菌」。
嚴格說來,食肉菌是一個誤稱,因為這些細菌並不食肉,而是釋放出能夠溶解組織的毒素。食肉菌所產生疾病的醫學術語是壞死性筋膜炎。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數據,美國每年大約有1000例壞死性筋膜炎感染者,該機構還指出這一數據可能少於實際數量。
壞死性筋膜炎易患人群為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年老,靜脈吸毒,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慢性皮膚潰瘍者。誘發因素為皮膚擦傷,燙傷,刺傷,動物或昆蟲叮咬等。
這類細菌的感染速度非常快,在症狀變得十分明顯之前,就能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此疾可發生在全身各個部位,以四肢為多見,尤其是下肢;其次是會陰、頸部、面部、腹壁和背臀部等。兒童以臀部、腰部為主,成人則多見於腹部及會陰部。嚴重時受感染部位的內部組織完全暴露在體外,壞死部分形成凹陷,就像被「吃」過一樣,十分恐怖。
沈先濤主任醫師提醒
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感染性疾病,一年也就遇到2到3例,如果就診不及時,病情會迅速發展導致壞死,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問題,甚至威脅生命安全。雖然這個疾病發病率不高,但是因為發病後不容易及時發現,前來就診的患兒往往治療難度大,恢復時間更長。
兒童自身免疫力較低,細菌更容易通過皮膚的破潰入侵到兒童體內。兒童身上一旦出現水泡,或者皮膚出現破損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要隨意處理。在保證患處清潔的前提下,實時觀察兒童狀態,一旦出現紅腫、觸及疼痛的時候,應及時就醫,以免因耽誤病情導致嚴重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受傷
↓↓↓
如果是小傷口,用碘伏消毒,碘伏是生活中較常用到的外用藥,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可以用於皮膚、黏膜的消毒;
如果傷口較深,可用雙氧水進行消毒,注意觀察傷口變化,如有惡化要及時就醫。如出現咽痛等用藥後不能緩解,也一定要到醫院及時就診。
來源:楚天都市報、錢江都市頻道
市委宣傳部主管 柳州日報社主辦
柳報傳媒·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 輯:陳一一
校 對:向彩忠
責任審核:計武俊
歡迎關注我們,與小編互動
報料、投稿、合作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繫
微信合作、領獎、諮詢等請聯繫:15877281117
郵箱:www@lznews.gov.cn
喜歡就點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