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吃掉我」,戳中多少親密關係的痛處

2021-02-14 槽值


看過動物殺親的人,可能被嚇到。

好在這一情景離人遠。

但因為愛,媽媽「吃掉」孩子,卻實實在在給人嚇出一身冷汗。

這與小妹最近看的一部動畫有關。

故事從媽媽包包子開始。

媽媽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 / 皮克斯動畫《包寶寶》(來源下同)

吃飯時,最後一個包子突然變成了包寶寶。

被嚇一跳的媽媽,趕緊吐了出來。

只見包子滾了兩圈,慢慢生長出雙腳雙手。


變成了「人」的樣子。

常常一個人在家的媽媽,驚喜過後,感到開心。

日常開始陪著寶寶玩。

給他餵食。

帶他買菜逛街。

寶寶慢慢長大,身高也一直在變。

漸漸的,他開始想脫離媽媽身邊,想跟著小孩玩。

擔心的媽媽,把他追了回來。

隨著時間流逝,他們開始出現爭執。

包子把媽媽拒之門外。

媽媽做飯示好,得不到回應。

最後只能再次看著包子和同齡人離開家出去玩。

回來時,聽見敲門聲的媽媽很高興。

打開門,卻看到包子帶著女朋友回家。

媽媽直接被驚嚇到。

更可怕的是,包子要和女友離開這個家。

回來只是收拾行李。

沒辦法的媽媽,用力阻止包子開門。

最後,爭不過的媽媽,流著淚,一口將包子吃掉。

簡直童年陰影的動畫片,這裡給出了一個美好結局。

夢醒的媽媽,和回家的孩子,也順利和解。

有人覺得這個動畫詭異嚇人,但這不恰好是不少家庭的寫照嗎?

《包寶寶》短片網友評論 / 豆瓣電影評論 

大多數孩子,都或多或少經歷過相似的被控制階段。

不同的,可能只是時間長短,事件大小。

1

 

孩子不會被吃掉

卻常常被掌控

孩子性格形成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這方面,胡歌深有體會。

在他的終身大事上,媽媽管得特別嚴。

不管他交到了多麼優秀的女朋友,只要有一點點瑕疵,就會被媽媽判死刑。

胡歌參加訪談節目談起母親 /《魯豫有約》

「媽媽你開心嗎,我盡力了!」醉酒後的他,還曾發過這樣的微博。

英文中有 Helicopterparenting 一詞,譯為「直升機教育」。

「直升機父母」過分介入兒女生活,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子女身邊,保護或以保護的名義幹預孩子的生活。

他們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馬上降落,無時無刻不準備施以援手。

武漢一個琴行考級點,和考生一起等候的家長 / 視覺中國

父母疲憊勞累,子女往往也不堪其擾。

今年刷屏的朱雨辰媽媽,就是典型的包攬一切。

她自稱「用全部生命去愛兒子,沒有自我,完全沒有自我。」

朱媽媽今年71歲。

每天早上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汁。

堅持了整整十年。

哪怕去看望兒子,也不嫌辛勞,隨身背著一口重重的鍋。

朱雨辰媽媽在綜藝節目上談起兒子 / 《我家那小子》

兒子今年40歲了,她第一次吃到兒子做的飯,竟然哭出了聲:

他才40歲啊,為什麼要面對這麼多!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這樣說道。

2

 

不肯放手的父母

言聽計從的孩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不放手的心理(分離焦慮傾向)

英國心理學家 Sylvia Clare 曾說: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這種分離讓父母們難受,有的甚至因此產生分離焦慮。

這種焦慮,往往是父母控制和溺愛孩子的元兇。

五味雜陳,幾乎是所有父母在孩子長大時的衍生情緒。

假期出門遊玩的家庭 / 視覺中國

2、父母的自我價值依託於孩子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的行為表現,成了父母的成績單。

文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依賴感,繼而成了人對「自我」概念的泛化。

「自我」漸漸擴散到了「重要他人」身上,比如孩子。

這時,父母就會將孩子的行為表現和成績,納入自我價值系統中來。

若父母自身帶有完美主義傾向,這種將自我價值依託於孩子的情況會更甚。

因為「任何不完美的表現都是對自我價值的威脅」。

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林茉莉的媽媽就屬於這一類型。

她自身是留美碩士,為了孩子放棄事業。

一切都是「為你好」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因此她生活的所有期望都壓在了孩子身上。

儘管茉莉已經考了第一名,她還是不夠滿意。

監視茉莉,企圖將茉莉變成她的百分女兒,以彌補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3、長輩的權威話語權

人類學家 Margaret Mead 就在《代溝》一書中提出了「前喻文化」,也就是晚輩從長輩處習得的文化。

社會總是賦予長輩至高無上的權力,同樣也賦予了父母不可違抗的權威。

「作為父母,管教孩子是應該的」;

「你必須聽我的,因為作為父母我一定為你好的」;

可孩子開始反抗,這時,大多數父母會選擇維護自己的權威,進行鎮壓。

最後家長的權威的確得到了維護,卻發現孩子除了聽話,什麼也不會。

3

 

盡全力愛孩子

到時間就鬆手

日本獨立教育信奉這樣一句諺語:「愛子を旅に出す」。

這句話直譯為:將愛子送上旅途。

隱含之意是孩子們應該勇於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早在幼兒園時,孩子們就被要求頻繁穿衣換衣,通過更換運動服、校服來鍛鍊基本的生活能力。

到小學期間,他們需要參與打掃、清理餐盤、幫忙收作業以及任選學生職位,以更好培養集體感和責任感。

NHK記錄片就跟拍過一位日本小女孩的生活。

7歲女孩Noe Ando / NHK紀錄片截圖

安藤年僅7歲,就已經能很好自理生活。

獨立的小女孩 / NHK紀錄片截圖

她每天早晨自己起床洗漱,扎頭髮,用完早餐後一個人乘坐地鐵去上學。

超遠的上學路 / NHK紀錄片截圖

而她的母親只負責早餐,除此之外沒有需要操心的事。

 

日本留學網也做過採訪調查,結果顯示:

因為孩子從小被教導獨立,成年後(17-18歲)基本可以一個人生活。

日本留學網採訪視頻截圖

泰國短片《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中,母親通過指導孩子不斷嘗試種豆芽,從失敗到成功,讓孩子實現了第一個夢想。

媽媽教孩子怎麼科學種豆芽/《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前段時候還興起了一種「散養教育」:

旨在給孩子更多空間與自由,不立規矩,不強迫孩子做任何事。

而以上無論是哪一種教育形式,其實都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適當留白。

《媽媽是超人3》裡,霍思燕讓兒子嗯哼做果汁。

在5歲不到的嗯哼的認知裡,果汁就是簡單的「水果+水」。

學做果汁的嗯哼 /《媽媽是超人3》

他拿了櫻桃和藍莓放入杯子中,再加入清水。

本以為大功告成,嘗了一口卻發現不對勁。

 

霍思燕讓他再次嘗試。

嗯哼思考後提出應該攪拌一下。

學做果汁的嗯哼 / 《媽媽是超人3》

接受採訪時霍思燕說:當孩子專注一件事時,不管對錯家長都不要去打斷,應該讓他發揮想像力,自己找答案找解決方法。

想要培養一個好孩子,經濟基礎重要,但也不全是。

 

家長再萬能,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長。

生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6歲規則意識開始形成,這時候他們會開始對外界好奇,開始摸索世界。

家長的存在,就是幫助孩子直視、面對和解決挫折。

「幫著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幫孩子解決問題。」

 

一字之差,一念之間,影響的是孩子一生。

 

給文章點個讚吧,適當放手和留白,不止適用於親子關係。

參考文獻:

[1]《父母教養方式不同的大學生「大五」人格的調查分析》

[2]朱海英.淺析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策略.[C].2017.07

[3]LIN.淺析幼兒挫折感形成原因及對策.[N].2017.06

[4]日本NHK.7歲女孩的獨立生活.[CP/DK].2016

本文動畫截圖來自:皮克斯動畫《包寶寶》

推 薦 閱 讀

◎被噴冷漠的90後,可能是最成熟的一代人


小S節目爆料又惹爭議:逼孩子懂事的家長,太殘忍

《槽值》招聘新媒體內容運營正職、坐班實習生工作地點北京,三餐免費、提供班車、下午茶。長期招聘線上約稿作者,單篇稿費300-1500元。點擊☞招聘☜即可查看。點擊查看☞知識嘉年華特惠課程☜,全場450+門課程,低至1折。

相關焦點

  • 賈乃亮被戴綠帽離婚1年,路人合照戳他痛處
    36歲大陸男星賈乃亮8年前和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后李小璐結婚,兩人生下一女「甜馨」,賈乃亮曾帶女兒上實境秀,被視為幸福家庭,未料李小璐遭拍和PG ONE夜宿門事件,去年親密影片流出,賈乃亮、李小璐證實離婚,最近有人偶遇賈乃亮,突然提到女兒甜馨,使賈乃亮臉色一沉。
  • 賈乃亮偶遇網友親切合照,被提甜馨直戳痛處,臉色瞬變超尷尬
    10月6日,有網友在三亞遇到帶爸媽度假的賈乃亮,賈乃亮親切與網友家的孩子合照,但卻被網友無意提到甜馨,被戳痛處的賈乃亮表情瞬間變得不自然,面露尷尬,但還是親切與小女孩合照,讓人心疼。,視頻中網友讓女兒說「我喜歡甜馨」,賈乃亮微笑的表情瞬間消失,平和與小女孩合照。
  • 網友偶遇賈乃亮,被問甜馨秒變臉,神情失落戳到痛處
    近日有網友外出偶遇了賈乃亮,還讓自己女兒和亮哥來了個合影,該網友很興奮的曬出了這段視頻,當時賈乃亮也是很親切的,遇到粉絲和小孩子合照,一點架子也沒有,還很溫柔的抱著這個小女孩,面對鏡頭十分配合只是該網友和賈乃亮交談的過程中卻提到了甜馨
  • 羅志祥混亂的私生活,從跟媽媽「過分親密」的關係中早露端倪
    我想其實這在之前早就有了端倪,尤其從羅志祥和媽媽的互動中。下面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做出淺略的分析,分類的是一類人,不是一個。1、缺乏邊界感的母子關係羅志祥和母親開放到什麼程度?像《囧媽》中的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因為無法正確處理和媽媽的關係,不良的親密關係模式延伸到了新的親密關係之中,他給對方的愛和媽媽給自己的一樣,是控制的、強迫的愛,最終導致了感情的分崩離析。
  • 網友一句話戳中痛處
    很多人乍一聽非常興奮,但是認真一想其實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畢竟離2262年還有242年,有網友甚至直接一句話戳中痛處:反正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 夫妻之間不要戳對方痛處,更不要像文章罵人是二手貨
    其實也我那曾經說過,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受精卵也不是卵子的終點,很多人分不清楚這些,男人永遠體會不到女人在懷孕期間所受到的痛苦,甚至連自己睡覺都身不由己。更不要提順產走鬼門關門口過一趟,順產面臨多身上多根肋骨同時折斷的巨大痛苦,甚至還有女人在懷孕期間得了輕度的抑鬱症。
  • 4位兒媳的回答,戳中父母痛處
    這4位兒媳的回答戳心又真實。和伴侶父母同住的王女士:和老人同住太難受了,但是伴侶是獨生子,接老人過來也是迫不得已的事。結婚就和伴侶父母同住的李女士:我是從結婚的時候,自己和丈夫就與父母同住,老人給了我很多幫助,也知分寸。尤其是自家兒子出生後,老人對孩子是真心好。雖然和公婆同住有很多麻煩,但是只要老人能幫我看孩子,我就已經知足了。
  • 有一種關係叫做: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怎樣定義的呢?陌生人?朋友?戀人?那在《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這部作品中,男主和女主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朋友以上,戀人未滿?不,我想他們的關係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偶然的相遇,兩個人做出的選擇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多少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 美媒B/R短短9個字戳中拉莫斯痛處,他想C羅了!
    歡迎大家點點+關注,關注我你不虧 美媒B/R短短9個字戳中拉莫斯痛處,他想C羅了! 在上周周末的歐冠1/8比賽中,皇家馬德裡和尤文圖斯雙雙出局,均無緣歐冠八強。可惜皇馬沒有了C羅,也可惜尤文現在只有C羅。
  • 字母哥一句話戳中詹皇球迷痛處,科比躺槍!
    字母哥一句話戳中詹皇球迷痛處,科比躺槍!和去年夏天不同,今年的自由交易市場可以說是沒啥大魚,這也導致施洛德這樣的球員加盟湖人都引發了球迷熱議。當然,要真說起來,還是有一位超級球星備受關注。他就是雄鹿隊當家球星字母哥。在連續兩屆得到常規賽MVP,並在今年加冕最佳防守球員之後,字母哥再次倒在通往總決賽的路上。
  • 媽媽,不要吃掉我好嗎?這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說透了三個字
    這讓我想起養育一個孩子的最初階段,就是如此溫情的相互依戀。 可當包寶寶漸漸長大,也像我們自己的孩子,擁有了自主意識,變得不再那麼聽話。 他有了自己的主見,不想和媽媽一起買菜,也不要一起打太極拳,他要和其他夥伴踢足球。
  • 親密關係中的特殊關係:婆媳關係
    親密關係中的特殊關係:婆媳關係婆媳關係鬧矛盾的五大原因;第一個;婆婆和兒媳在過往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價值觀不同。不同的人生經歷註定了不同的人,因為人是一個人人生經歷的總和。當我們能夠一碗水端平,當我們有愛人之心,把婆婆當自己親媽,婆婆把兒媳婦當成自己女兒,因為兩個人中間的男人跟他們都有關係。第五個原因,中間的那個男人的問題。婆媳關係不好,就是因為中間夾的那個男人無能。婆婆的兒子,兒媳的老公。那個男人無能,造就了兩個人之間為難,矛盾,鬧情緒。
  • 吐槽石頭梗男幼稚,被戳痛處的張馨予超尷尬
    節目中,幾位姐姐打扮端莊靚麗,時尚優雅,而作為C位站隊的黃聖依則自帶「在提到姐姐們對戀愛中男生送禮的看法時,黃聖依則毫無顧慮的吐槽:送蠟燭啊、石頭啊之類的男生都十分幼稚。聽到黃聖依關於「石頭梗」的吐槽後,坐一旁的張馨予面無表情的低下頭,滿臉大寫的尷尬,看來是被戳到痛處了
  • 臺軍淺水翻船引臺媒譁然,民進黨人辛辣評論,戳中了蔡英文的痛處
    吳怡農的這番辛辣評論,直接戳中了蔡英文的痛處。隨後蔡英文惱怒地抨擊吳怡農的說法「不公平」,強調臺軍這幾年演習規模或規劃都精進非常多。臺軍作計室聯合作處處長林文皇也反駁吳怡農的評價和事實不符。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臺軍在演習中發生事故導致人員傷亡是常有的事情。
  • 奚夢瑤的爆料戳中了我的笑點,和理性的人在一起生活是什麼體驗?
    在近期的《幸福三重奏》節目中,奚夢瑤爆料何猷君跟自己吵架時會拿出白板,把重點標註出來,千方百計論證自己的觀點。夫妻吵架要畫思維導圖,這種方式聽上去的確非常清奇,奚夢瑤被理工男支配的困擾直接戳中了我的笑點,刷新了我的認知,何猷君不愧是上過《最強大腦》的男人!
  • 《正常人》我所理解的親密關係
    我經常在想,究竟是為什麼?是什麼形成了這兩個人的個性和行事風格,又是什麼導致他們如此親密卻又無法靠近的關係?讀了小說之後,很多看劇時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也因為書中有更多的細節,開始試著去理解這兩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人內心的脆弱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我覺得這也是一直橫亙在他們中間最大的障礙。Marianne正式交往的男友,包括Gareth 、Jammy和後來在瑞典的Lukas,有很多共同點:控制欲極強,且自負。
  • 嘴比金星還要「毒」,金星勸她生孩子,卻不料被直戳痛處直接反殺
    金星「嘴毒」,那在圈內是出名的,而且就算是在現在,還是沒有多少明星,會跟她對罵。她那些年「撕」過的明星可就多了,頂流明星範冰冰也是說撕就撕的那種,但是沒想到說話這麼牛的她,卻也有敗北的時候。金星勸她生孩子,卻不料被她直戳痛處,直接反殺了。這個人是誰呢?
  • 很多男人不想看《白色月光》,是因為這部劇真實地戳到男人痛處了
    男人不想看,是因為這部劇真實地戳到痛處了 。這部劇果然有點意思,女性在職場和生活中的遇到的困境,聽說有男觀眾當場逃離陷入困境的張一誓要打破層層桎梏,「不要放棄跟生活搏鬥的氣勢」臺詞好颯!!!
  • 《美麗心靈》的啟示:親密關係,是跌宕起伏人生中的「鎮定劑」
    在電影中,這樣的精神分裂症幾乎可以摧毀男主角納什的整個人生,但就在這樣危險的關頭,他的妻子挺身而出,沒有拋棄他,時刻親密地相伴在他的左右,並最終讓他成功地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且幫助他成功地擺脫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由此可見,沒有與妻子這一親密關係的納什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人生中難免有跌宕起伏,而親密關係正是人生中跌宕起伏的"鎮定劑"。
  • 越南人卻提到有趣的事,戳中美軍痛處
    美國中東基地深夜遭襲自年初美國暗殺伊朗二號人物以來,美伊之間的關係又進一步惡化。駐守伊朗的美軍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日夜提防來自對手的「怒火」,不過他們真的防得住嗎?這一次被越南人直接戳中了美軍的痛處,美軍防空能力上的短板看來要坐實了。(梅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