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紅樓夢》
滿紙茶葉香
「茶」是《紅樓夢》中的一道比較獨特的景觀,蘊含著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在紅樓夢中隨處可見,下面我們可去了解下。
一、「楓露茶」
第八回寫道:寶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來,便問道:「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後出色的,這會子怎麼又沏了這個茶來?」當得知給李奶奶吃掉後,怡紅公子大發脾氣。
第七十八回寫道:寶玉備了「群花之蕊,楓露之茗」等四樣晴雯所喜之物來祭晴雯,其中就有楓露茶。楓露茶的產地現在已不可知。
清·顧仲《養小錄·諸花露》:「仿燒酒錫甑、木桶減小樣,制一具,蒸諸香露。凡諸花及諸葉香者,俱可蒸露,入湯代茶,種種益人,入酒增味,調汁制餌,無所不宜。」將楓露點入茶湯中,即成楓露茶。
二、「鳳髓茶」
第八回回前詩:古鼎新烹鳳髓香,那堪翠斝貯瓊漿。莫道綺縠無風韻,試看金娃對玉郎。「古鼎新烹鳳髓香」一句,既是統指名貴的茶,也是指具體的茶名。
《宋茶名錄》中列有一種綠餅茶,名為「青鳳髓。」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青鳳髓出建安。」清代黃葆真《增補事類統編·飲食部·茶》:「蟬膏、鳳髓,分八餅之濃香。」《清異錄茶譜通考》有「建安之青鳳髓」的記載。青鳳髓產地在古代建州建安縣,即今福建省建甌市。北宋徽宗趙佶舉出青鳳髓茶具體產地:「名茶各以所產之地,如葉剛之高峰青鳳髓,名擅其門。」葉剛是壑源諸家葉姓茶園主之一。壑源在今建甌市東峰鎮。清陸廷燦在《續茶經》中引用唐李肇《國史補》:「風俗貴茶,其名品益眾。建安有青鳳髓,皆品第之最著者也。」明代徐應秋《玉芝堂談薈》:「建安之青(鳳)髓,此唐宋時產茶地名也。」
三、「暹(xian)羅茶」
第二十五回,鳳姐送暹羅茶給寶玉、黛玉、寶釵三人,寶釵評它:「味道輕,只是顏色不大好些」。而黛玉喜歡,寶玉馬上表示要把自己的那份拿給黛玉喝。
看來,這茶葉是暹羅進口的。暹羅,泰國舊稱。元、明、清代,暹羅與我國往來密切。康熙年間,中暹貿易極為頻繁,每年從上海、寧波、廈門、潮州等地開往暹羅的商船有五六十隻。暹羅還遣使來中國。清代詩人王士禎在《池北偶談》卷四中錄有康熙二十三年《暹羅表》一則,說暹羅派正貢使、二貢使、三貢使、正通事,「梯航渡海,捧金葉表文方物譯書,前至廣省,差官伴送京師。」暹羅也是一個產茶古國。《紅樓夢》裡的暹羅茶,可能是暹羅所特有的「暹羅茗」。採制暹羅茗時,先將有三四葉之嫩芽連茶梗摘下,一般都是右手摘,遞與左手,至手握滿,用竹絲捆緊成束,名為一幹,每乾鮮葉蒸二小時,冷卻後置於籃中或竹桶中緊壓,使其發酵。經一個月即可食用,能保藏一年不壞。此種暹羅茗供咀嚼用,又稱口香茶。
四、「六安茶」
第四十一回,賈母來到櫳翠庵,妙玉親自捧了一個雕漆填金雲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小蓋盅,捧於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六安茶產於安徽六安。明代《考盤餘事》中講到六安茶:「品亦精,入藥最妙,不能發香,而味苦」。可能是因為味苦而賈母不喜歡吧。
唐、宋史志,皆雲壽州產茶,蓋以其時盛唐、霍山隸壽州、隸安豐軍也。今土人云:壽州向亦產茶,名雲霧者最佳,可以消融積滯,蠲除沉荷。」(清道光《壽州志》)。盛唐縣為今六安縣。可見六安茶是唐代以來就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
現在的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是國家級歷史名茶,中國十大經典綠茶之一,綠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片茶。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壯,葉緣微翹,葉質柔軟,大小勻整。色澤翠綠有光,香氣清高,滋味鮮醇,回味甘美,湯色清澈晶亮,葉底嫩綠。
五、「老君眉」
第四十一回,賈母說不吃六安茶後,妙玉說:「這是老君眉。」老君眉系精選嫩芽製成,香氣高爽,形如長眉,故名老君眉。妙玉泡老君眉用的是舊年的雨水,賈母吃了半盞讚不絕口,把剩下的遞給劉姥姥吃。劉姥姥一口吃盡,評道:「好是好些,就是淡些。」引起鬨堂大笑。
關於「老君眉」的來源,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老君眉」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產的白毫銀針茶;另一種認為「老君眉」是福建武夷山的名叢。根據最新研究認為,這種茶就是武夷山的名叢。該茶湯色深色鮮亮,香馥味濃,能消食,解膩的特點符合《紅樓夢》中描述的特徵。
六、「普洱茶」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查夜到怡紅院,寶玉回答:「今兒因吃麵怕停了食,所以多頑一會兒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道:「該沏些普洱茶吃。」
普洱茶是採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雲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道「普洱茶膏黑如漆,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因普洱茶有消食作用,所以林之孝家的要關照寶玉喝。
普洱茶以其集散地與原產地的普洱縣命名,民間有「武侯遺種」(武侯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說法,故普洱茶的種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普洱茶深受青睞,皆因茶質優良。唐朝時普洱名為步日,屬銀生節度(今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銀生茶是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時稱之為普茶,明萬曆年才定名為普洱茶,極盛時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記載:「普洱所屬六大茶山,周八百裡,入山作茶者十餘萬人」,可知當時盛況。
七、「女兒紅」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關照給寶玉喝普洱茶消食,襲人、晴雯忙笑說:「沏了一盞女兒茶。」
關於女兒茶的說法很多,其中有兩種主要說法:
一是認為女兒茶是普洱茶的一種。清朝阮福:「小而園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所採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圓茶也。」《滇南新語》:「普(洱)茶珍品,則有毛尖、女兒之號。」因而認為,《紅樓夢》裡的女兒茶就是普洱茶的一種。
另一說法認為是山東泰山的女兒茶。相傳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祭天,當地官吏選派美麗少女採下泰山深處早春新茶,將泰山泉水用少女體溫焐熱,然後讓帝王品嘗。
這兩種女兒茶都有消食作用。
八、「龍井茶」
第八十三回,寶玉到瀟湘館看黛玉,黛玉叫紫鵑「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
龍井茶是中國著名綠茶,因產於杭州西湖龍井而得名。葉片經加工後成扁平形,色澤翠綠,有清香,是成品綠茶中的精品,歷代沿作貢品。龍井茶以獨特的品質風韻,精湛的製作工藝,以及「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的「四絕」譽滿全球。龍井茶含胺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葉多,營養豐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煩去膩,消炎解毒等功效。若以杭州虎跑泉水衝泡,香清味冽,號稱杭州「雙絕」。龍井茶始產於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採制的叫「明前茶」,穀雨前採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槍」者為極品。
茶情報:品茶、茶訊、論道、分享,帶您走進茶文化的世界,體味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搜索微信號chaqingbao 快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