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
近段時間,因感染新冠肺炎並在治療過程中皮膚變黑的易凡醫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如今,易凡已經出院回到家中。他每天陪著女兒上網課、跳舞彈琴,做康復訓練……這看似普通的生活,卻讓易凡非常開心。
現在每天和家人在一起
就很開心
易凡出院以來,他的女兒易文馨每天練琴前,都要先彈一首曲子。這段簡單的旋律,是初學鋼琴的女兒為易凡寫下的歌。現在,她終於可以親自彈給爸爸聽了。
對易凡的愛人孫穎潔來說,能夠和丈夫女兒天天守在一起,一起吃飯,在家看看書,聊聊天,她就覺得很幸福,「這些簡單的願望,在幾個月前我想都不敢想。現在就希望牢牢地把它抓住。」
這再普通不過的生活時光,對今天的易凡來說,同樣是久違了。「現在每天和她們在一起,看著孩子做作業,看著愛人忙進忙出,就很開心。」
回憶救治過程
從生死邊緣到艱難重生
感染新冠肺炎住進ICU
曾兩次使用ECMO
易凡是武漢中心醫院一名心臟外科醫生。三個多月前,武漢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已經開始激增,但正常的診療和手術並沒有停。易凡每天都在醫院裡進進出出,一臺手術一做就是幾個小時。1月22日,易凡出現了問題。
易凡:22日上午還在做手術,做了一半,然後做不下來了,讓我們同事頂著。然後我就去查血、做CT,一做就發現不對了。
最終,易凡被診斷為新冠肺炎。僅僅一周後,他就出現了嚴重的呼吸窘迫。哪怕是上個衛生間,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都會降低到危及生命的地步。
易凡接受治療四周後,被轉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接管的ICU病房。此前,醫生已對他進行了氣管插管通氣,並先後上過了兩次ECMO(俗稱「人工肺」)。
中日友好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專家詹慶元:他實際上是兩個心三個肺,自己原來那個心,還有ECMO一個心。自己一個肺,呼吸機一個肺,再加上一個人工肺,共三個肺。除此之外,他還要靠血濾來幫助他排毒,維持他人體的一個內環境裡的平衡。所以治療起來很難。
最艱難的時候,易凡渾身上下插著十多根管子。每一根管子對應的創口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感染。由於他的免疫系統已經遭受新冠病毒不斷地打擊,任何感染都將對他造成致命風險。那時,妻子孫穎潔感到特別無助,但是醫生的一句話,給了她信心。
易凡妻子孫穎潔:醫生跟我說,你放心,我一定會把易凡帶回來,完好無缺地帶到你身邊,請你相信我。這句話讓我有了信心。把易凡交到他們手中,我知道他們一定不會放棄的。
「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妻子難以回答女兒的問題
自氣管插管後,易凡曾一度陷入了昏迷。每天晚上10點,妻子孫穎潔會定時給值班醫生打一個電話,了解易凡的最新狀況。她有時晚上都不敢合眼,「害怕醫院給我打電話,說病情有什麼新的變化。」
但比起難以捉摸的病情,孩子每天的問題,讓孫穎潔更難找到答案。「孩子特別想爸爸。孩子每天都跟我說,我可不可以見爸爸?爸爸什麼時候回來?我特難回答孩子的這些問題。」
看到易凡能下床走路 妻子哭了
在新冠肺炎的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往往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下去,而是因為不放棄才看到了希望。經過醫護人員多學科的聯合救治和守護,在入院的第46天,易凡脫離了所有的生命支持。
中日友好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醫生李濤:作為醫生同仁,我們把他從鬼門關上拉回來,就是希望他以後能重新站到手術臺上,重新披上他為之付出一生的白大褂,繼續去救治更多更多的病人。
4月5日,中日友好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即將撤離。告別時刻,易凡向援鄂醫療隊做出了「承諾」,「你放心,我給你保證,我肯定能行。」
4月17日,隨著病情進一步好轉,易凡被轉入普通病房,開始康復治療。孫穎潔在和易凡視頻時,看到丈夫能下床走路,她哭了。
「未來要去挽救更多生命
否則命就白撿了」
隨著易凡病情的好轉,孫穎潔和女兒緊張了近三個月的神經,終於放鬆了下來。在翻看家人照片的時候,記者問易凡女兒爸爸什麼時候最帥,女兒自豪地說:「他在救人的時候最帥。」
在救治的過程中,易凡的皮膚一度變得很黑,但在妻子孫穎潔眼裡,丈夫是很帥氣的。「現在都是說小黑哥對吧?跟之前反差還是很大。他很帥氣,炯炯有神的眼睛,白白的皮膚。他做檢查、做手術很輕柔,對病人很認真、很細緻。」
5月份,易凡出院回到了家中,身體也在不斷恢復。他期待披上白大褂,重新站上手術臺,「未來通過我的工作,去挽救更多的生命,否則這一條命不就白撿了。」
從冬天到夏天
致敬為生命不放棄的
每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