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14日訊(見習記者張奇 記者劉閃)父母在外務工,12歲的女兒跟著奶奶留守在家,最近孩子的媽媽回家發現,留給女兒上網課的手機竟然多出不少欠款。原來,女兒玩手機先後充值近2萬元,家人雖然向平臺說明了情況,但最終只退回1萬餘元。昨日,新洲區的徐女士向楚天都市報反映此事。
女孩玩遊戲充值近2萬元
徐女士是新洲區周河村人,她和丈夫長期在孝感一家建設集團做小工,12歲的女兒婷婷(化名)在新洲老家由奶奶照看。今年遇到疫情,女兒要上網課,她便把自己的手機留在家中供其使用。
8月5日,徐女士回家看望女兒,突然發現自己的花唄產生了6000餘元的欠款。她覺得很奇怪,詢問女兒後得知,原來這筆錢被女兒用來玩手機充值了。讓徐女士沒想到的是,除了這6000元,女兒還刷了信用卡上的12994元。
婷婷說,今年7月初,她看到有網絡主播在玩一款名為《第五人格》的遊戲,便購買了一些遊戲道具,這些道具少則30元,多則600元,「每次購買的時候,我都按了確認支付鍵,但沒有注意付款的金額,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
女兒怎麼知道的支付密碼?徐女士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婷婷記下了她輸入的支付密碼,自己的身份證和信用卡都在家裡,女兒獨自完成了綁定。短短一個月,婷婷一共在4款遊戲中都充值過,經過查詢信用卡的使用記錄,共消費近2萬元,僅在《第五人格》遊戲中就充值14866元。
平臺公司僅退部分充值款
我國《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中規定,網路遊戲需要實名認證,8周歲到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徐女士的手機之前註冊了有帳號,女兒玩遊戲時使用的正是她的帳號。
徐女士說,他們夫妻倆在外務工沒有多少收入,這2萬元也是他們打工掙來的血汗錢。發現女兒玩遊戲充值後,她一一向遊戲所屬的開發公司客服說明情況,試圖申請全額退款。不過,只有一款遊戲方全額退回了4000元。
8月6日,徐女士撥打了《第五人格》的開發公司——網易遊戲的聯繫客服電話,對方表示自己只是軟體開發商,讓她找平臺客服申請退款。當日下午3時,徐女士向黑貓消費者服務平臺投訴此事。9日下午4時,網易遊戲通過簡訊告知徐女士,她向網易客服平臺提交的問題屬於另一公司渠道版本,建議她聯繫這家公司客服跟進處理。
這家公司的客服回應稱,徐女士帳號充值的道具已全部消耗使用,無法全額退款,徐女士沒有足夠證據能夠證明交易是女兒完成的,所以客服無法幫她進行未成年人退款申訴。徐女士繼續向這家公司的客服投訴。9日客服回復稱,考慮到徐女士的實際情況,爭取了部分退款,金額為6453元,徐女士需要在一個月內上傳相關證明以完成退款。她認為,遊戲方應該添加人臉識別功能,避免孩子用大人帳戶玩遊戲。
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致電網易遊戲,工作人員說,遊戲應用從其他渠道下載,支付訂單收款方也是另一家公司。記者聯繫上這家公司,工作人員稱,待核實情況後儘快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