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13歲少年沉迷遊戲,眨眼充值一萬六!

2020-12-28 騰訊網

一個有態度的公眾號

疫情期間

由於長時間宅在家中

遊戲成了大多數人打發時間的必需品

各大遊戲公司收入直線上升

可在這高收入的背後

是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的投訴量的增加

近日,一位市民向我們反映

自己13歲的兒子沉迷網遊

竟為遊戲充了一萬六千元

這筆錢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一筆巨資

是父親整整三個月的工資!

張汝信女兒:2019年3月16號那天晚上,我爸回來了,我問他要錢買書,他轉帳給我,發現銀行卡餘額不足。

來常務工多年的鹽城人張汝信家中有三個孩子,兩個讀大學的女兒以及一個13歲的兒子,當大女兒發現餘額不足後,張汝信第一時間就報了警。

張汝信女兒:到警察局發現,那個錢都是財富裡面扣的,警察就懷疑是家裡小孩子玩遊戲充值花了錢。從放假第1天1月26號開始,到3月16號發現的,消費金額是15945.4元。

那麼

到底是誰充值了這筆錢呢?

一家人將目光投向了13歲的小兒子

張汝信:我一直認為自己的小孩很聽話,不知道他的膽子怎麼一下子變得這麼大了?正常情況下,我們兩個人都上班,家裡沒有一個人可以專門歇下來照顧他,現在小孩有作業都是直接發到手機上面,有時候沒辦法。

警方了解情況後

與13歲的小張進行了單獨談話

小張承認的確是自己

擅自使用爸爸的手機

充值了一款叫王者榮耀的遊戲

張汝信女兒:玩王者榮耀很早之前就開始了,他在家裡玩,就是作業做好了就可以玩了。警察讓我們聯繫騰訊客服,那樣的話會退一部分錢。

3月21日

騰訊客服發來消息

將在15個工作日內

以關懷基金的名義

予以返還部分的充值金額

所謂的「騰訊關懷基金」,是針對未成年充值後,監護人進行追回,騰訊給予返還的基金。

張汝信女兒:我媽那天晚上就把他手機給摔了,我爸一直在跟他講道理,措施就是以後他再也不能玩遊戲了,在成年之前,他不能再繼續玩遊戲。

江蘇陽湖律師事務所律師徐昊:目前來說,手機玩遊戲越來越方便,小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多。近幾年來,我們所遇到的小孩子進行大額的充值,收到的投訴也相應的有所增加。

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其中對網路遊戲平臺對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的時段、時長、付費情況進行了具體規定。

江蘇陽湖律師事務所律師徐昊:對於未成年人,特別是8歲到16歲之間,他們的充值有一定的限制,單筆充值不能高於50元,一周內的充值總額不能高於200元

以「王者榮耀」遊戲為例,在其主頁玩家支持菜單中,可以找到兩個綠色圖標「成長守護平臺」「健康系統」

家長們可在遊戲輔助平臺上對孩子的遊戲時間和遊戲消費進行管理,設置單筆或累計消費金額,還可設置成禁充來禁止所有遊戲內的消費

而以上所說的這些關於金錢和時間的限制,是建立在孩子通過自己的身份實名信息註冊的基礎上。假如孩子是盜用父母身份以成年人的資料註冊,而家長又疏於監管,那麼依賴網遊制度限制無異於放任自流。

朝陽派出所警官趙培:提醒家長,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行動裝置及支付密碼等,家長作為監護人,應當對自己的孩子負有監督保護和教育的義務。

正如父親張汝信所說

他一直覺得兒子很聽話

不知道什麼時候膽子變得這麼大了

對啊,未成年時期的孩子如果缺少指引

往往在您的不經意間

就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成年人的世界確實不容易

但損失的金錢可以追回

追不回的是孩子寶貴的光陰

所以呼籲所有的家長

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對於他們來說好的教育和陪伴真的很重要!

大家都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連續5月進黑榜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
    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該遊戲已連續5個月進入黑貓投訴娛樂、生活行業黑榜。
  • 13歲小孩在《原神》裡充值4萬,父母血汗錢在眨眼的瞬間就沒有了
    《原神》是款新上市的二次元遊戲,各種手機平臺都能玩,衝錢並不是強制性,在選擇這款遊戲的同時,要不要花費大價錢來獲得快樂取決於每個人的思想。13歲其實已經到了什麼都懂的年齡,父母看管力度不夠,沒有提前引導孩子理性消費的觀念,就導致孩子對於遊戲的上癮,充錢就避免不了。
  • 「熊孩子」 沉迷網遊頻充值家長怎麼辦? 廣東省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
    「熊孩子」 沉迷網遊頻充值家長怎麼辦?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糾紛增多,多家企業被約談 ■廣東省消委會特別發出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消費警示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馬燦 通訊員 粵消宣受疫情影響,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裡,導致沉迷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更加突出。
  • 「熊孩子」喊奶奶眨眼點頭騙綁銀行卡 打遊戲充值花掉5萬多元
    4月9日中午,65歲的胡阿姨對孫兒小磊一陣訓斥。5天前,胡阿姨在銀行取錢時發現卡裡3萬餘元存款只剩280多元,原來「全部被他(小磊)拿去充遊戲了」。胡阿姨意識到,當初孫兒拿著手機讓自己面對屏幕眨眼、點頭,是在綁定銀行卡人臉識別。其實,小磊之前在1月份還偷偷充值花掉胡阿姨銀行卡裡的2萬多元。目前,胡阿姨正在家人幫助下與遊戲公司取得聯繫,希望追回孫兒充值的遊戲款。
  • OPPO上線未成年人防沉迷遊戲系統,未滿18歲單次充值不超100元
    藍鯨TMT頻道3月18日訊,OPPO宣布上線未成年人防沉迷遊戲系統,該系統將對認證未成年人及未實名用戶付費進行嚴格管控。據了解,在防沉迷系統上線後,使用OPPO手機的用戶在遊戲付費時都必須完成強制實名認證。
  • 湖北一12歲女孩沉迷遊戲,用奶奶的3萬元積蓄給遊戲充值
    隨著我國電子科技的發達、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化,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用手機內的各種軟體,就連小孩子,都會在學習的閒暇之餘拿父母的手機玩遊戲。然而,由於孩子不懂事、以及家長的監管不力,近年來,利用家長銀行卡給遊戲充值的事情屢屢發生。
  • 青少年遊戲之患:色情賭博廣告,充值不受限,就在熱門手遊裡
    2020年疫情期間,13歲女孩趁著上網課,用母親的戶口本信息註冊手機遊戲「第五人格」,並背著父母偷偷充值7000餘元,家長隨後狀告遊戲平臺方要求退款。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披露了這起案件。  南京14歲男孩因沉迷遊戲、經常性熬夜,父母不得不裝攝像頭監控;菏澤10歲男孩在家長不知情情況下為手機遊戲充值17000多元;靖江12歲女孩手遊中被網友誘騙拍裸照……近年來,類似新聞常常見諸報端。
  • 12歲兒童手遊充值超10萬,「氪金」容易退款難如何破?
    12歲小學生花掉母親4萬元打賞遊戲主播,11歲女孩趁上網課玩遊戲花掉家人21.9萬元積蓄,9歲男孩一個月在遊戲裡花掉13萬元……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居家隔離,未成年人上網課等多種因素,「熊孩子」大量「氪金」的案例屢見報端。
  • 14歲女孩玩遊戲充值6萬 被發現後自殺
    6月7日晚,騰訊遊戲公關部工作人員發來回應稱,相關消費情況已完成核對,正在退款流程中,「騰訊並未做過無法退款的反饋」。並稱相關遊戲帳號在遊戲內完成了實名驗證,顯示是一名40歲的成年人。有專家建議,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 如何阻止「熊孩子」大額充值打賞?
    有關方面建議,加快推進遊戲平臺、直播平臺設立「註冊實名認證+支付前人臉識別」雙認證系統  閱讀提示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學習生活進一步依賴電子產品,未成年人私自充值、大額打賞等問題引發輿論關注。對此,各界呼籲加大監管力度,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遊和盲目打賞問題。  疫情期間,不少孩子前臺上著網課,後臺運行著遊戲或者直播內容。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人在網課,心在網遊」「邊看老師,邊看主播」。
  • 「金卡行業熱評6」「熊孩子」迷戀充值遊戲和直播 平臺責任幾何?
    責任編輯 | 葛辛晶2020年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讓人們徹底體驗了一把「禁足」的滋味,也促進了「宅」經濟的崛起,在線直播、網路遊戲成為老少鹹宜的娛樂方式。然而,各大平臺對於未成年人的管理卻並不完善,小學生迷戀遊戲、直播,進而非理性充值、打賞的新聞屢見不鮮。
  • 美國6歲男童玩遊戲用母親銀行卡充值10萬元,堅稱會還錢
    但大多數情況下,被瑣事叨擾的父母並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對於一些沉迷於遊戲的孩子來說,遊戲公司了解孩子遠勝他的父母。近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威爾頓市的一個6歲男童布魯斯(化名)就往遊戲裡充值了16293美元(約合106494元人民幣)。
  • 騰訊遊戲限制老人充值 馬化騰跟阿公阿嬤和中小學生都槓上了?
    防沉迷系統推出2年,騰訊遊戲又出招了:這次還是馬化騰親自下場參與產品設計,直接限制: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再充值要人臉識別才能繼續。看似防老人,其實是跟拿爺爺手機充錢玩遊戲的熊孩子們槓上了——360度無死角防沉迷。世界首富也擔心孩子沉迷遊戲全世界的大人都在為孩子沉迷遊戲操碎了心。
  • 10歲孫子化身一頭「狼」,2個月取走5萬塊錢,奶奶欲哭無淚!
    10歲孫子化身一頭」狼「,2個月取走5萬塊錢!今日四川成都的胡婆婆家裡發生了一件大事,就在4月3日的時候,胡婆婆去銀行取錢,發現銀行卡裡辛辛苦苦攢下的5萬塊錢不翼而飛,銀行卡裡只剩下2百多塊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疫情期間,孩子沉迷手機,眼疼怎麼辦?推薦這些方法給家長,試試
    疫情期間,大部門的孩子在家除了上網課,就是抱著手機玩,坐在那裡刷手機能玩一天,因此,有些孩子出現了眼疼的情況。今天,博禾醫生就來嘮嘮孩子沉迷手機,引起眼疼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能引起關注。看手機眼睛疼怎麼辦?
  • 南寧8歲男孩玩第五人格充值過萬元 家長聯繫退款遭拒
    在眾多遊戲之中,網易旗下遊戲「第五人格」便是這種消費亂象發生的典型之一。  據南寧晚報報導,近日,家住江南區的農先生發現,支付寶的花唄額度變少了,但又找不到消費記錄,直到7月20日,花唄額度突然少了很多。經查,他才得知,這被刷走的12541元錢,是8歲的兒子小農玩網易遊戲「第五人格」時用於購買裝備等使用。
  • 14歲女孩玩《龍族幻想》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遊戲被指氪金、涉黃
    但她沒想到,上網課的這段時間,14歲的女兒開始沉迷於一款手機遊戲中。察覺出不對勁兒是在5月5日晚,女兒開學前一天,趙芳發現自己微信裡的兩千多塊錢只剩下28元。帶著疑惑,趙芳去查了消費記錄,發現其中多筆消費流向一款名為《龍族幻想》的手機遊戲。「最多的一次消費是648元,兩分鐘內就刷了六七筆。」趙芳說,自己並未懷疑女兒,更沒想過她會在遊戲上消費。
  • 「熊孩子」沉迷遊戲花光1.5萬---法制周報數字報刊平臺
    但家長監管不當,容易使未成年人沉迷遊戲,造成不良後果。    2020年暑假期間,年僅8歲的小學生楊某開始接觸某手機遊戲,在短短20多天的時間內,楊某先後在該遊戲上充值1.5萬元。家長發現銀行卡存款異常後,立即修改支付密碼,並與遊戲公司客服協商退款事宜,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11月4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退款。
  • 十大行業亂象網遊:「熊孩子」大額充值責任難界定
    近年隨著網民觸網年齡越來越低,未成年人盜用父母信用卡充值遊戲幣、打賞主播的現象頻出,涉及金額也從幾十塊到上萬元不等。「孩子是未成年,充值遊戲家長不知道,也沒有通知消息,銀行通知還款才知道的」對此國家新聞出版署曾發出《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網友用戶實名註冊,且規定同一網遊企業提供的付費服務,8-16歲用戶不得超200元/月,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