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
小孩子對手機上的遊戲有獨特的見解能力,喜歡卻不願向父母告知,就嚮往遊戲裡充錢是一樣的,理智消費是要從小就引導的過程。
《原神》是款新上市的二次元遊戲,各種手機平臺都能玩,衝錢並不是強制性,在選擇這款遊戲的同時,要不要花費大價錢來獲得快樂取決於每個人的思想。
13歲其實已經到了什麼都懂的年齡,父母看管力度不夠,沒有提前引導孩子理性消費的觀念,就導致孩子對於遊戲的上癮,充錢就避免不了。
小孩向《原神》充錢衝衝4萬,父母並不知情,等到發現才知道光648元就發了十幾個,這小孩以為家裡是富豪吧!
四萬不是一個小數目,網上經常宣傳原神如何的好,卻忘記宣傳未成年的使用界限,話說衝進去的錢還能要出來嗎?可能性不大。
學生13歲對錢的認知就很廣泛了,遊戲誘人,卻不能沉迷在其中,浪費錢財還消磨時間,這裡不光光是小孩有錯,大人也沒有教好孩子,18歲以前的孩子都需要灌輸正常的價值觀,對金錢方面也要普及,小孩本就貪玩,父母要及時看管。
01父母和小孩都應該反思
父母和小孩如果生活在一起,那麼小孩思想的教導要從小抓起;如果沒有生活在一起,那小孩的思想就會有偏差,或許會變得更有教養。
根據看到的一系列消息來講,13歲這位小朋友是跟隨長輩成長,發現錢數不對的應該是小孩的媽媽,姐姐和姐夫核實過後發現是往遊戲裡面充錢了,不敢告訴長輩,不然小孩要挨頓毒打。
沉迷遊戲花費4萬塊錢,孩子和父母都有錯,從兩方面可以看出:
父母沒有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小孩花費4萬後父母才發現,難道父母對孩子的監管就是不理不睬的嗎?明明就是用父母的手機消費的,最後父母還是沒有發現,知道後來用銀行卡才知道被消費了4萬。
孩子在沒成年花錢要經過父母的同意孩子在懂事情的時候就應該告訴他,花錢要經過父母同意,一百塊錢以上的大錢更要說明花錢幹嘛去了,為什麼要用這麼多錢,13歲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告知一下父母,這錢花的時候瀟灑,掙得時候難。
小孩就是不能偏愛,偏愛出來的小孩,不僅脾氣大,花錢更是大手大腳,父母要及時看管孩子的日常,最少在18歲以前都這麼做。
02父母掙錢不容易
遊戲就是娛樂的方式,用遊戲掙錢也是可以的,那就想了解一些,各位有能力靠遊戲掙錢的有幾位,沒體驗過父母的心酸就想用錢來解決一切,孩子該長大了。
看見路邊賣小吃的人了沒,晚上熬一夜就為了多掙幾百,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依舊會有人在那邊賣東西,晚上只要店門燈開著的幾家,就是為了自家學生的學費不惜辛苦一番。
有時間的話,學生黨還是多去體驗一下父母的掙錢生活,把微笑留給大家,辛苦藏在心裡,開心總是在收穫時才能得到。
美國的教育體系就很好,18歲之後錢自己掙、飯自己做;國內就是能啃幾年老是幾年,買房靠父母、買車靠父母、娶媳婦還要靠父母。
生活就是在日常勞作中獲得,開心就是一整天,不開心也要強忍著繼續付出,自己獨自獲得的果實在別人眼裡或許一毛不值,但在自己眼裡就不一樣了。
遊戲可以玩,但要節制,只要是涉及到錢的問題就要三思而行,多想想父母,自己掙的錢就多想想工作時的難處,這樣不就做到不夠買,還能省一大筆錢。
小孩往《原神》裡面充了4萬,父母辛苦錢眨眼間就沒有了,父母和孩子都有錯,要從小告知孩子理智消費多重要。
各位可愛的小夥伴們,你們覺得這小孩充錢時是怎麼想的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