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撒謊讓哥哥轉8000元充值遊戲 上演「連續劇」

2021-01-09 上海熱線教育頻道

  小峰向民警承認錯誤

  13歲男孩給哥哥介紹女朋友,但這「小姐姐」——

  除了男孩全家無人見過

  找理由先後借了8000餘元

  家中沒人還翻窗進屋

  警方系統查無此人

  13歲男孩精神萎靡,家人認為可能是被人下了迷藥,舅舅發現家裡黃金首飾被盜,懷疑是家中的「不速之客」,立即報警。但警方發現,男孩的言辭前後無依據,說謊嫌疑很大。

  通過警方調查,最終揭穿男孩的謊言。先謊稱向哥哥介紹「小姐姐」,通過「小姐姐」微信向哥哥借錢,為了自己買手機和遊戲充值。再編造「小姐姐」盜竊案件。自始至終,是一場自編自導的鬧劇。

  離奇案情

  13歲男孩被人「下迷藥」 舅舅家黃金首飾一同「被盜」

  10月30日上午,一男子潘成(化名)到達川區石橋派出所報案,稱自己13歲的外甥可能被人下了迷藥。接警後,民警梅暢、張陽立即處警,兩人隨著潘成前往石橋鎮的居住處。

  梅暢介紹,當時去的是潘成的姐姐家,「我們到家裡的時候,娃兒精神萎靡躺在沙發上」。

  據民警了解,男孩叫小峰(化名),13歲,在鎮上一中學讀書,因父母和哥哥都在外地打工,經常獨居,最近一段時間請假在家。因擔心孩子,父母趕回家,結果發現小峰精神萎靡不振,懷疑被下了迷藥。

  民警詢問家裡是否有其他人,小峰稱,還有一個「小姐姐」,在家居住了一周。但現在已經不知去向。同時,小峰舅舅潘成介紹,家裡老婆的黃金項鍊和一對黃金手鐲都不見了。潘成說,自己因為有事比小峰父母早回來兩天,發現家裡被盜。因為家裡的鑰匙放在姐姐家,懷疑是小峰說的「小姐姐」所盜。隨後,民警將小峰一家帶去派出所進一步了解情況。

  梅暢介紹,因小峰家人懷疑他可能被下迷藥,民警立即將他送往了鎮衛生院檢查。但檢查結果顯示沒有藥物成分。而在派出所裡,小峰一直閉口不談,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心理疏導,小峰終於開口,稱首飾是「小姐姐」拿的。

  神秘身份

  「小姐姐」是哥哥的女朋友 但父母哥哥都沒見過

  梅暢說,通過小峰家裡人介紹,小峰口中的「小姐姐」,是之前他給自己哥哥介紹的「女朋友」,大約20多歲。

  母親潘英(化名)說,小峰之前說同學的姐姐人很好,想介紹給哥哥當女朋友,家裡人都答應,還讓這位「小姐姐」在家裡住。潘英說,大兒子還向「小姐姐」轉了8000多元錢。

  梅暢說:「說到錢,一般有職業敏感,懷疑是不是詐騙。」然而,警方繼續問小峰「小姐姐」的情況,他只說了一個名字——「小祿(化名)」。梅暢介紹,通過「一標三實」查了這個名字,在達州市範圍內找不到這個人的信息,在四川省內有兩個人,但都是50多歲。

  「當時我們心裡就開始懷疑娃兒在說謊。」梅暢說,他們追問小峰「小姐姐」穿著的時候,小峰說穿著黑色的裙子,平板鞋,自己不在家的時候,還通過自己的窗戶翻進了家裡。

  隨後,民警調取了小峰家附近的監控,並沒有發現小峰說的「小祿」的身影。張陽介紹,兩人還去了小峰家門口查看「小姐姐」翻越防護欄的地方,並沒有發現有任何翻越的痕跡。

  更奇怪的是,家裡只有小峰見過「小姐姐」,其他人都沒有見過,連給自己「女朋友」轉錢的哥哥都沒有見過,「也沒有視頻看過」。

  梅暢介紹,當時自己查看了「小姐姐」的微信,是一個非主流的網名,查看了朋友圈後,更是多了一連串的疑問。「他說得有板有眼,但所敘述的細節都很蹊蹺,總感覺像在說謊」。

  真相浮出

  「小姐姐」並不存在 一切都是自編自導

  然而小峰父母卻相信小峰的話。

  梅暢和張陽把小峰單獨留在派出所的一間辦公室裡,一陣教育之後,小峰說,和自己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叫「王某某」的小學同學,是永進鄉人,舅舅家的黃金項鍊和手鐲都是她拿的。

  民警和小峰及其父母一道前往永進鄉找到王某某,王某某告訴民警,兩人原來是同學,但是很久沒有聯繫了,而且10月份那段時間,自己並沒到過石橋鎮上,期間,自己的爺爺可以作證。

  潘英夫婦一聽,終於相信兒子小峰是真的在說謊。

  隨後,民警到了小峰的學校了解情況。民警在班上找到他關係好的兩位同學,將「小姐姐」的微信號給兩位同學看,其中一位同學表示,正是自己的微信號,是小峰向自己借的,但在小峰還給自己時已經登錄不進去。另外,該同學告知,最近小峰還買了一個新手機。

  梅暢說,經過多次溝通和教育,小峰終於承認,「小姐姐」的微信是借的班上同學的微信,改了名字和頭像,舅舅家的黃金項鍊和手鐲也是自己拿的。一對手鐲還在自己家客廳沙發底下,黃金項鍊因欠了同學的錢已經抵押給同學。

  哥哥轉的8000元錢到哪裡去了?民警發現,小峰手機中有《王者榮耀》,登錄遊戲後發現遊戲充值等級為VIP13,價值200元以上的遊戲角色皮膚有10來件。梅暢介紹,該遊戲的VIP13,大概需要充值2000元左右,加上購買的皮膚和買手機的錢,基本花光了8000多元。

  民警張陽說:「整個調查過程中,小峰心理素質很好,不怎麼說話,但說話就是謊,一個接一個。直到晚上10點,他才承認了事實。」

  自述

  「小姐姐」的照片是網圖

  騙哥哥錢只是想買一部手機

  小峰說,在國慶節之後,媽媽繼續出去打工,家裡就自己一人。在媽媽走後的第二天,自己就用向同學借來的微信,謊稱給哥哥介紹女朋友,是同學的「姐姐」,女方也答應了。小峰說,自己用「小姐姐」的身份加了哥哥和父母的微信並聊天,隨後向哥哥借了1500元,「給他說的家裡有事,需要用錢,以後會還」。然後將錢轉入自己微信。得手後,他先後4次以同樣的方式向哥哥「借錢」,共計8000餘元。小峰說:「剛開始,只是想買一部手機,手機買了之後想再給遊戲充值買皮膚。」

  小峰在編造「小姐姐」身份時,是用自己在網上搜的一張照片發給了哥哥和父母。小峰說,「小姐姐」身份是自己隨口編的,沒有想到哥哥信了,沒有微信視頻直接把錢轉給了自己。

  兩個月過去了,潘英介紹,這段時間自己回到家中,看管小峰讀書,時不時母子還會因為這件事情爭上幾句。

  小峰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我玩手機玩遊戲,只是解壓,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百度搜作業做法。」

  目前,小峰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向派出所寫了保證書。

  專家視角

  青春期的娃娃怎麼管教?

  語氣平和、態度真誠

  才能形成良好有效的溝通

  教育專家、博士熊丙奇介紹,嚴格意義上來說小峰的行為屬於詐騙,和成人詐騙沒有兩樣,只是小峰處於未成年人階段,不承擔法律責任。小峰缺乏法律意識,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違法犯罪的事情,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和法制教育,應該約束他的行為。熊丙奇表示,如果不進行規則教育和法制教育,孩子還可能在其他行為上涉及違法,在家看住小孩,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

  西華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康釗說,13歲的小峰從年齡上說正處於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時期,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個體獨立意識快速發展,自尊需求空前的強烈,不喜歡太多的說教與嘮叨,更不能接受打罵等教養方式。否則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孩子就可能用不聽話、不學習甚至離家出走等方式進行反抗,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叛逆。家長應當多多了解孩子,耐心傾聽孩子的需求,跟孩子講道理,同孩子做協商。

  康釗表示,其實,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良好有效的溝通是必要的,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其實孩子會很樂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新浪親子 作者: 責任編輯:李芸

相關焦點

  • 男子偷轉船友支付寶8000元獲刑六個月
    齊魯法制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李敏)王某向船友借錢無果,趁其睡覺時偷轉其支付寶8000元,近日,榮成法院以盜竊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然而這事兒還要從王某特殊的「愛好」說起。
  • 男子偷轉他人支付寶8000元,法院怎麼判?
    王某向船友借錢無果,趁其睡覺時偷轉其支付寶8000元。近日,榮成法院以盜竊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然而這事兒,還要從王某特殊的「愛好」說起。 王某的賭債似無底洞,在張某先後借給王某共計7200元後,張某的錢也所剩無幾,張某便以沒錢為由再次拒絕王某的借款請求。王某心有不甘,便想偷偷翻看張某支付寶,心想如果有錢,先偷轉8000元,等贏了錢再還給張某,伴隨著這個想法,王某的手偷偷伸向了張某的手機。
  • 西安11歲男孩玩手機遊戲花掉36000多元,單親媽媽:是給大女兒攢的...
    可讓孫女士沒想到的是,孩子竟趁著她不注意,先後多次為手機遊戲充值,總共花掉了36000多元。「我是個單親媽媽,一個人帶著倆孩子,大女兒正在讀高三,小兒子才上小學六年級,平常除了上課就在託管班,只有晚上在家。」孫女士介紹,由於工作原因她平常都不在家,所以就給孩子的微信綁定了銀行卡,平時發點零用錢,用於買學習用具等消費。
  • 以案釋法丨男子偷轉他人支付寶8000元 獲刑半年!
    以案釋法丨男子偷轉他人支付寶8000元 獲刑半年!王某向船友借錢無果,趁其睡覺時偷轉其支付寶8000元。近日,榮成法院以盜竊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然而這事兒,還要從王某特殊的「愛好」說起。
  • 「熊孩子」遊戲充值6000元 民警「雲教學」退帳
    2020年5月16日,家住五峰鎮長坡村二組一對中年夫婦心急火燎的來到五峰鎮派出所求助:其銀行卡內的6000餘元不見了。值班民警韓得志詳細了解情況,在查閱了嶽某銀行卡和微信等手機支付交易記錄後,發現有多筆遊戲充值記錄。
  • 衡陽「熊孩子」偷玩手機遊戲,先後兩次充值1.8萬元
    「熊孩子」偷玩手機遊戲,連續消費約1.8萬元  林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兒子需要用她的手機上網課,但她怎麼也沒想到兒子會偷偷記住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寶密碼,然後多次充值手機遊戲。  「今年過年時,我查詢信用卡記錄,發現竟有1萬元的消費記錄,之後詢問兒子才知道這筆錢被他用於充值一款名為王者榮耀的手機遊戲。」林女士告訴記者,她是一名失業人士,兒子還患有慢性腎炎,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當她得知這一消息後,無異于晴天霹靂,但幸好她積極溝通,最終騰訊公司同意將這一萬元退還。
  • 15歲孩子將鄰居8000元偷充遊戲,鄰居報警,老爸:一月工資才3000
    王師傅的兒子今年15歲,一直都有玩遊戲的愛好,王師傅平時也沒怎麼管過他,但就是這樣兒子闖了大禍之後,王師傅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那天我正幹活呢,刑警隊給我打電話,讓我過去一趟。」王師傅一臉懵的去了刑警隊,到地方才知道原來有人報案。「他們說我兒子把人家的錢全部衝到遊戲裡了。」王師傅的兒子把別人的錢衝到遊戲了?
  • 「熊孩子」喊奶奶眨眼點頭騙綁銀行卡 打遊戲充值花掉5萬多元
    5天前,胡阿姨在銀行取錢時發現卡裡3萬餘元存款只剩280多元,原來「全部被他(小磊)拿去充遊戲了」。胡阿姨意識到,當初孫兒拿著手機讓自己面對屏幕眨眼、點頭,是在綁定銀行卡人臉識別。其實,小磊之前在1月份還偷偷充值花掉胡阿姨銀行卡裡的2萬多元。目前,胡阿姨正在家人幫助下與遊戲公司取得聯繫,希望追回孫兒充值的遊戲款。
  • 再現熊孩子大量氪金 湘潭男孩充值遊戲花光外公4萬存款
    「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據芒果都市消息,家住湘潭雨湖區的劉先生今年57歲,兩年前他已經退休,有著6萬多元的存款,加上每個月還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劉先生不僅養老沒太大壓力,而且買了醫保還能給孩子們減輕負擔。
  • 海口小男孩遊戲花18萬 合肥樂堂動漫不退10萬充值款
    根據充值記錄、支付寶流水單、商家訂單明細等,可以看到自今年3月至6月,孩子前後共為15家遊戲平臺和公司付款充值,涉及遊戲近二十款,其中充值金額數目最大的遊戲公司為合肥樂堂動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額高達103075元,其次涉及金額數目較多的為網易遊戲和深圳市抱一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充值金額分別達15341.9元和16352元。
  • 海口小男孩遊戲花18萬合肥樂堂動漫不退10萬充值款
    「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近日,海口市民葉女士9歲的弟弟在各大遊戲平臺花費18萬元餘,給家裡造成嚴重損失,至今仍苦於無法全部追回所有費用。
  • 貴州安順一孩子充值遊戲、打賞主播,母親33000元看病錢沒了
    在短短30天不到,他的兒子將33000餘元「看病錢」全部花光,用來打賞主播、遊戲充值。劉東嬋愁容滿面。據她介紹,她原本有4萬元積蓄,再加上向親屬們借了3萬元,總共湊了7萬餘元。去年,她被檢查出患有脊髓空洞症,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接受了手術。各項報銷下來,花費了3萬餘元。剩餘的錢,劉東嬋則一直放在銀行卡內,準備用於後續治療。「親戚看我可憐,都說先不慌還錢,把錢留著看病。」劉東嬋說。4月21日,她去銀行準備取點錢出來辦事。
  • 男子向非官方遊戲交易平臺充值2萬餘元,網站無法打開疑被騙
    男子向非官方遊戲交易平臺充值2萬餘元,網站無法打開疑被騙 澎湃新聞記者 陳興王 實習生 趙思維 2019-02-21 13:10 來源:澎湃新聞
  • 微信小遊戲接入健康系統,未滿16歲單次充值不超50元
    新京報訊(記者 覃澈)3月31日,微信小遊戲官方宣布,平臺全新升級了未成年人保護能力,除了接入健康系統外,還上線了未成年人限時限額功能。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到,健康系統將對接公安實名檢驗系統,結合平臺系統能力,適度限制和管理未成年用戶的遊戲行為。據騰訊官方介紹稱,系統要求用戶在使用小遊戲服務時需要具備有效身份信息。4月1日,當記者點擊小遊戲界面後,系統彈出對話框提示需要實名認證。
  • OPPO上線未成年人防沉迷遊戲系統,未滿18歲單次充值不超100元
    藍鯨TMT頻道3月18日訊,OPPO宣布上線未成年人防沉迷遊戲系統,該系統將對認證未成年人及未實名用戶付費進行嚴格管控。據了解,在防沉迷系統上線後,使用OPPO手機的用戶在遊戲付費時都必須完成強制實名認證。
  • 杭州男孩玩遊戲偷轉媽媽11萬元 騰訊表示正在核查
    馬先生說,孩子的舅舅無意中發現,小朋友的遊戲等級很高,如果不充錢的話,根本不可能達到。"孩子玩那個王者榮耀,還有一個和平精英,這兩款都是騰訊的遊戲,昨天孩子的舅舅發現後說,孩子的積分等級不充錢是達不到的",馬先生說,他問兒子到底怎麼回事,兒子承認偷偷用媽媽手機把錢轉帳到自己的微信上。
  • 武漢小女孩玩遊戲充值2.7萬 喜撲遊戲稱需證據不退款
    原標題:武漢小女孩玩遊戲充值2.7萬 喜撲遊戲稱需證據不退款   「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
  • 神鬼傳奇-送千元充值
    遊戲介紹:《神鬼傳奇(送千元充值)》是一款大型3D仙魔風格MMO手遊。
  • 烈焰裁決BT版送千元充值
    烈焰裁決BT版送千元充值介紹 烈焰裁決BT版是一款熱血十足的傳奇類手遊,玩家可以很好的體驗到真正新奇的玩法,超多的紅包讓你拿到手軟,並且遊戲提供的玩法也是非常的豐富,眾多的副本等著你去遊玩,這款手遊沒有門檻,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 被「男友」騙了68萬後 她找了個假警察報警又被騙8000元
    被「男友」騙了68萬後 她找了個假警察報警又被騙8000元  都說網戀需謹慎,一不小心,愛情和金錢就都沒了。近日,雲南文山一位女子就掉進了虛擬世界的「愛情陷阱」,被騙走了68萬元!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發現被騙後,她竟然找了一個假警察報警,又被騙走8000元……  網戀掉進「殺豬盤」被騙68萬元  家住雲南文山的孫女士平時喜歡上網,今年9月1日晚上10點左右,她在微信上加了一個名為「在水一方」的好友。此後的幾天,二人從陌生人的寒暄,逐步變成無話不談的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