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筆者是南方人,從小到大都生活在福建,對於福建的冬天,真的是有苦說不出,陰冷陰冷潮溼潮溼的,風似乎吹在骨子裡,冷水似乎像刀子一樣會割人。我出門也少且從未在北方過過冬.但據了解,北方跟南方不同的是,北方地區集中供暖,屋子裡面有暖氣,所以室內溫度高,非常的暖和。所以北方的居民在室內穿得少,甚至可以穿著短袖在室內吃冷飲。而南方地區沒有集中供暖,室內和室外溫差不大,所以南方的居民在室內也穿著一些保暖衣服。有人看到南北方的差距後,感嘆不已,有網友調侃: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只能全靠一身正氣太「南」了。所以,我身邊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北方人在南方過冬不適應,南方人不怕在北方過冬,因為北方有集中供暖!
我深知,南方雖然冬季寒冷期沒有北方長,但是那種陰冷冰凍雨潮溼也是很讓人受不了的。由於歷史的、地理等原因,南方一直沒能提供集中供暖。目前南方主要採取的是分戶式採暖方式,採暖方式多樣,主要用到包括空調、熱水袋、電暖器等等採暖產品。夏天北方人有降溫費,南方集中供暖也不應太「南」,也該溫暖一下我們南方人的內心。
「近幾年,每逢合肥市『兩會』召開,就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推進城市集中供暖工作的建議、提案」,「在啟動該市(揚州)片區集中供暖設施建設前,不斷有市民打電話諮詢,希望早日實現集中供暖」……報導中描寫的細節,在網際網路上也不難找到印證,打開一條相關新聞評論,供暖的呼聲不絕於耳,南方人關於「冬天冷、求暖氣」的呼聲也一直存在。「冬天室內,北方人穿著短袖,南方人瑟瑟發抖」……在網際網路上,對於南北方冬季差別的段子你方唱罷我登場,這讓人情何以堪!同在共和國的藍天下,為什麼南方不集中供暖?冬天「取暖基本靠抖」「洗澡需要勇氣」「被子壓到喘不了氣」的我眼淚掉下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南方也應該採用集中供暖。一則,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在如今「南方」很多地區的冬天平均溫度經常被打破。據報導,上世紀50年代,以氣候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線為界來決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尤其是對生活著四五億人口的淮河、長江流域地區來說,顯然已不合時宜。
二則,南方冬天溼冷比乾冷更藍瘦香菇。相對於東北、華北、西北三個地區,南方地區整體相對溼度更大,溼冷的空氣具有更強的滲透性,更容易帶走身體的熱量,降低人的體感溫度,使人感到更加寒冷。
三則,國家有能力實現南方集中供暖。此一時,新中國剛成立「站起來」時,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國家制定了秦嶺淮河供暖線,從經濟角度考慮,這有其合理性。彼一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南方部分城市提出集中供暖的要求迫切也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所以南方採暖不宜簡單照搬北方模式,應因地制宜以多元化方式解決,尤其在供暖時儘可能安排清潔能源,防止霧霾伴隨而至。在城市人口集中區域的小區內,適合集中統一供暖。尤其要注意的是,南方供暖當作出財政上的安排,如當地確實需要暖氣,應該確保暖氣不是「部分單位」「高檔小區」的專享,要兼顧普惠,關照普羅民眾。而對於一些市政集中供暖管道無法到達的小區,可以採取燃氣壁掛爐等分布式能源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