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紙 | 708090後這一批鶴山人的童年回憶

2021-02-07 遇見鶴山
你打開了「遇見鶴山」第 50 篇文章轉眼又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每一代人的兒童節都因著當下的生活大環境而有所不同。00後和10後們的兒童節是幸運的。美好的假期被收入囊中,板報、聯歡晚會、來自四面八方家長的祝福,還有遊樂場、親子餐廳、各大商場吃吃吃買買買的活動……不盡興不回家!

而70後、80後、部分90初的兒童節畫風和現在的新時代不太一樣。那時候國內經濟還沒搞活,關於生活物質享受,總比現在差點意思。

▲兩個小男生在玩拍公仔紙的遊戲(網絡配圖)。

小編記憶中大概是96年左右的一次兒童節。早上開大會,接著遊園闖關遊戲,人人有份的禮物是水果糖為主,遊戲獎勵的是鉛筆橡皮檫等文具。早上的活動結束後,下午就集體放假。平日在家要幹點家務活,這天兄弟姐妹幾人可以放飛自我,和村裡的小夥伴們廝混在一起,玩拍公仔紙、抓石頭、跳房子、跳皮筋等等遊戲,不到飯點,爸媽們基本都看不到我們的身影。

說到」拍公仔紙「,小編印象裡還記得,女孩子大部分買來欣賞和分享,男孩子主要還是用於各種樂趣玩法。前公仔紙時期主要是購買四大名著的人物風格,後公仔紙時期有武俠劇或動漫風格的,譬如:神鵰俠侶、聖鬥士、叮噹貓、奧特曼、等等。

▲五顏六色的公仔紙,滿滿的童年記憶(網絡配圖)。

繼上次李豐晁先生分享了一篇關於兒時「食雪條」的文章後,今天他給我們帶來一篇關於「公仔紙」的文章。恰逢兒童節,老同學們不妨隨作者的記憶,一起回味下這款又「窮」又熱鬧的兒時遊戲,原來內含豐富的藝術價值。

推薦閱讀:

沙坪向陽冰室,一支雪條5分錢的回憶


| 閒話公仔紙|原標題:兒時樂趣系列之-閒話公仔紙

作者:李豐晁

▲18個畫像,「大塊皮」的西遊記公仔紙。

提起公仔紙,我估計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可謂無人不知,它是那個年代細路仔的主要玩具之一。 兒時玩樂—鬥拍公仔紙,也是當年細路仔們的一大樂趣,對此,筆者是有極其深刻的記憶和回味無窮的切身感受的!所謂公仔紙,就是在一張長方形的軟紙片上(比現在的A4紙略小),印上形神各異、五花八門、妙趣橫生的人物小畫像供兒童玩樂的一種玩具,它們大多取材於古典文學名著,如:三國、西遊、水滸、封神等裡面的人物形象,每個小畫像都是一個小方格一個小方格這樣排列的,便於細路仔們逐個剪下玩耍。記憶中兒時玩過的公仔紙主要有兩種規格:一種是25個畫像一版,分5行,每行5個畫像,當時這種公仔紙賣5分錢一張;另一種是18個畫像一版的,分3行,每行6個畫像,這種公仔紙的版面與25個一版的大小差不多,但畫像都比之要大,其人物形象印製得更為精美,更顯生動傳神,因此價錢也較25張一版的那種要貴,當時賣一毫子(一毛錢)一張。▲25個畫像,「小塊皮」的水滸公仔紙。

▲18個畫像,「大塊皮」的水滸公仔紙。

上述兩種公仔紙中,前一種較普遍,後一種就相對少見些,到了「後公仔紙」時代,後一種就簡直見不到市面上有售賣的了。當年我是特別喜歡玩這種大公仔紙的,我們細路仔都稱之為「大塊皮」,除了因為它印製得更精美,還有一個原因是拿它拍公仔紙時,與那種「小塊皮」的對決,是特別容易贏的,可能是其面積大,容易蓋過小塊的那種公仔紙的緣故。 除上面所述的兩種主流公仔紙外,還有一種人物畫像要更小一點的,至於多少個人物一版我就記不清了,好像也是25個的吧,這種公仔紙我記得好像出過水滸題材的,當時賣4分錢一張。▲25個畫像,「小塊皮」的《李自成》公仔紙。前面提到,公仔紙大都取材於古典文學名著,而我是特別鍾情於那種「大塊皮」的公仔紙的。 印象中曾出過「大塊皮」的公仔紙題材有西遊、水滸、三國這三種,都屬於上乘之作。 而我對西遊記裡面的人物形象特別情有獨鍾!如: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三太子、託塔李天王、巨靈神、太上老君、觀音菩薩、二郎神、四大天王等。 曾記否,當年我跟阿嫲去沙坪趁墟,在馬騮仔街,見到一位老公公的攤檔有這種「大塊皮」的西遊記公仔紙賣時,真是神魂所往,點都要叫阿嫲買一張給我才肯走,初時阿嫲說我已經有很多公仔紙了,不買給我,於是我就死命賴著不走,而那位老公公也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幫著我對我阿嫲說「買張比佢啦!」,終於,阿嫲就買了一張比我。 哇! 當時細路仔嗰種喜悅之情,真是難以形容! 

▲18個畫像,「大塊皮」的西遊記公仔紙。

除了《西遊記》外,《水滸傳》的「大塊皮」公仔紙也印製得不錯,我對其中幾個人物形象也較為深刻,如:豹子頭林衝、沙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入雲龍公孫勝、大刀關勝等。 我還清楚記得當年非常鍾意用豹子頭林衝那張與別的細路哥拍,幾乎每拍必贏:他肩挑鋼槍,那槍上繫著一葫蘆,身上披著一披肩雪夜上梁山的情景已深深刻入我的腦海,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至於《三國演義》的那種「大塊皮」,相對於前面兩種出得更少,所以我對於其人物印象並不深刻。 其它的「小塊皮」公仔紙,當然也不乏印製精美的,但對我的吸引力就遠遜於那種「大塊皮」的公仔紙了。也曾記否,當年心中的一痛,就是我阿媽搶了我的公仔紙扔到火爐裡燒了,現在我也不記得當時是何事惹她生氣了,於是她就搶了我的公仔紙拿去燒了,那裡面可謂全部都是精品啊! 其中就有不少西遊和水滸題材的「大塊皮『』。 當時可能已經是後『』大塊皮」的公仔紙時代,後來我就竟再沒有能從沙坪買回這些公仔紙,嘆一句:可惜啊! 之後,我也曾想方設法,通過多方途徑零零星星收集回一些「大塊皮」的公仔紙,不過已是黃花落日,很多精品都已難尋了!記得我玩公仔紙一直玩到小學五年級(到小學四五年級那個時候已經不是拍公仔紙那種玩法了,而是拿來自己收藏),後來再大一點就全部給了我細佬,點知佢後來又將它們全部給了隔壁的細路哥,從此,我就與我童年一直心愛的公仔紙分別了,現在想來也覺可惜,如果現在能找回幾張收藏,慰藉一下當時的心情,未嘗不失為一種樂趣!

▲25個畫像,「小塊皮」的說唐全傳公仔紙。

記憶中,我們那個年代的公仔紙玩法主要有五種,分別是:拍公仔紙、「焗」公仔紙、掟公仔紙、「飛」公仔紙和用撲克牌賭公仔紙。第一種玩法拍公仔紙,它可謂公仔紙林林種種的玩法當中最普遍,最容易的一種了,其玩法是:兩個細路哥各拿著一張公仔紙,放在手掌上,各自將人物的方向正對對方,手對手一拍,兩隻公仔紙飄落地上並分開,底面朝天的算輸,三四歲的細路仔就識得呢種玩法。 如果兩隻公仔紙飄落在地時發生重疊,如下面那隻畫面朝上,上面的背面朝上,那就還沒分出輸贏。 這時候就要把兩隻疊著的公仔紙撿起來,用力往上一拋,讓它們再飄落地上,如果這時兩隻分開,畫面都同時朝上或朝下,那就平手,繼續拍,直到分出輸贏為止。至於誰來拋這兩隻公仔紙,我就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大概是猜拳頭看誰贏就誰拋吧!第二種玩法是:雙方把相等數量的公仔紙(或幾隻,或十隻八隻不等)疊好,背面朝天放在桌子上,然後雙方猜拳頭,贏的就先開始,用手掌做成蓋狀在疊好的公仔紙上用力一吸,能夠翻過來的就算自己贏到了,翻多少贏多少。 我們把這種玩法稱之為「焗」公仔紙。 這種玩法一般是年齡稍大一點的細路哥玩的。 記得當年用這種玩法就經常「焗」到手疼。第三種玩法是掟公仔紙,具體玩法是:在一空地中間放一磚頭,然後幾個細路哥各出相等數量的公仔紙,疊好,放在一塊磚頭上,用一小瓦片壓住,然後離遠畫出一界線(大概四五米吧),在界線外輪流用手中的瓦片投擲向這疊公仔紙,能把上面的公仔紙打下來的就算贏,能打下多少就贏多少,一次全部打下那該次就全部贏了,再進行下一輪。 如果不小心自己的瓦片留在磚頭上了,那就要讓別的細路哥來「救」,即用他們的瓦片把留在上面的這塊瓦片打下來,成功後是要給一些公仔紙給「救」你的這個人的,至於給多少我就不記得了。 這種玩法的一個很不好的地方就是贏到的公仔紙很多都血肉模糊,全是被瓦片打爛曬,但是細路仔有得玩就行,是不會考慮這些的。第四種玩法是「飛」公仔紙,具體玩法是:在地上劃一條界線,幾個細路仔站在界線上,分別把一張公仔紙夾在食指和中指中間,一起或輪流向前方把公仔紙飛出去,誰飛得遠,誰就贏。 當然,這種玩法的有利條件是那張公仔紙要新,夠直,否則是唔會飛得遠的。  我們當年也很喜歡這種玩法。第五種玩法,也是當年我認為最高層次的一種玩法就是用撲克牌賭公仔紙了,賭點數,賭五張牌等等,這種玩法一般是年齡稍大一些的細路哥玩嘅,10歲8歲的吧。 記得當時最流行的就是賭五張牌了,其時,我們村中就有兩個大細路哥,是賭牌能手,他們都比我們一班細路仔大幾年,基本逢賭必贏,當時他們就用這種玩法贏了不少公仔紙,所以當時還挺羨慕他們倆的。 想當年,在一破舊雜物屋裡,同村的成班細路仔圍埋一齊,賭十點半,五張牌,那場面真系熱鬧非凡,現在對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比如說賭五張牌,有時手中的牌不好,就靠嚇,嚇到對方就贏了,不過我對這並不熟行,通常是拉著我的大細路仔夥伴一起玩,這種玩法的好處是一次能贏大量公仔紙,當然,不好的地方就是一次就輸掉大量的公仔紙甚至輸清光。贏了就開心到不得了,輸掉的就酸溜溜的.▲林衝繫著葫蘆的鋼槍。記得小時候玩公仔紙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對其中的人物或其使用的兵器甚是仰慕,一有機會還來個模仿。 比如說,看慣了觀音菩薩使用的羊脂玉淨瓶,就記在心中。 有一回到鎮裡玩,看見擺地攤的賣花瓶,其中有款手掌大的,十分歡喜,於是就買了回來,裝上水,那時正好是清明時節,就摘來幾枝柳絮,插在瓶中,就拿著去和夥伴們一起玩,還不時在他們面前「念咒」和「施展」「法術」,頗開心得意的! 此外,對呂布使用的方天畫戟、林衝繫著葫蘆的鋼槍和二郎神的兩刃三尖刀都十分喜歡,遺憾的是當時並不會模仿做他們的兵器來玩。俱往矣,憶童年樂趣! 玩公仔紙的年代已過去三十多年了,這種玩意也早已灰飛煙滅,現在三十歲以下的人士,恐怕都不知道什麼是「公仔紙」了,他們有他們這個年代的精彩玩意呢! 但是,普普通通的公仔紙,卻伴隨那個年代的我們渡過了難忘的童年! 有詩為證:情深一往話當年,爛漫天真無掛牽。最是難忘公仔紙,曾經伴我樂無眠!


๑۩ﺴ ﺴ۩๑๑۩ﺴ ﺴ۩๑๑۩ﺴ ﺴ۩๑

記錄鶴山的人和事,讓我們的記憶永留存



如果喜歡,就掃一掃二維碼關注哦!臨走記得右下角[點在看]或者右上角[點擊分享],那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特別聲明】「兒時樂趣系列之-閒話公仔紙」圖文來自「李豐晁」,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全文由本平臺綜合原創撰寫和整理。文章僅作人文分享用途,網絡配圖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以便我做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80後童年集體回憶:公仔紙
    香菸畫片是舊日香菸包內所附贈的一種小畫片,在北方叫「洋畫兒」,在廣東、香港一帶則稱為「公仔紙」,放學後圍在一起玩公仔紙,更是無數上了年紀的人珍貴的童年回憶。(放學後圍在一起拍公仔紙是許多七八十後的共同兒時回憶)直接反映市井民俗生活,可以說是煙畫的突出特色,這些內容「貧富無分,老少鹹宜」,使人見之親切。
  • 【公仔紙】懷集人滿滿的童年回憶!
    一下子就被箱底下生鏽的月餅鐵盒吸引住了,打開一看滿滿的,都是當年玩過的「公仔」紙片。在我們懷集當地一帶稱為「公仔」,而在北方地區叫「洋畫片」。小學那會,一放學後就和幾個同學圍在一起玩撲公仔,那是無數80/90後的人珍貴的童年回憶。過去那個年代物質相對匱乏,我們沒有什麼玩具,公仔紙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在懷集鄉鎮地區很多小賣部可以買到。
  • 【公仔紙】德慶人滿滿的童年回憶,如今已消失了!
    小學那會,一放學後就和幾個同學圍在一起玩撲公仔,那是無數80/90後的人珍貴的童年回憶。過去那個年代物質相對匱乏,我們沒有什麼玩具,公仔紙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在德慶鄉鎮地區很多小賣部可以買到。那個時候的「公仔紙」都是1角錢一大張,一大張裡面有很多小張,用剪刀小心翼翼的把大張畫片剪成小張,這些小張就可以用來拍了。
  • 雲浮人小時候經常玩的「公仔紙」還記得嗎?滿滿的回憶!
    說起公仔紙,00後的年輕人一臉的迷茫,60後、70後、80後的則兩眼放光,只因這些印有華麗人物形象、火柴盒大小的彩印卡片,凝聚了他們的童年歡樂。
  • 公仔紙,你細細個嘅時候玩過未?
    香菸畫片是舊日香菸包內所附贈的一種小畫片,在北方叫「洋畫兒」,在廣東、香港一帶則稱為「公仔紙」,放學後圍在一起玩公仔紙,更是無數上了年紀的人珍貴的童年回憶。(放學後圍在一起拍公仔紙是許多七八十後的共同兒時回憶)  直接反映市井民俗生活,可以說是煙畫的突出特色,這些內容「貧富無分,老少鹹宜」,使人見之親切。
  • 最後一個公仔紙王張文:我在2015年讓公仔紙文化「鹹魚翻生」了
    公仔紙是整整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多年來,因為對童年印象的念念不忘及對本土文化的一種執著,我致力推廣、創作、傳承這一遊戲方式
  • 大理石「紙」飛機,勾起你的童年回憶
    很難相信這些作品竟然是石頭雕刻而成,年幼時渴望成長,長大後卻想回到童年。回想昨日,我們尚年幼,望向風裡,天空永恆幻變,我們在風中奔跑淺笑,天真愛自由。一切純潔如紙,一切簡單如紙,一切卻又脆弱如紙。愈是易碎,愈彌足珍貴。
  • 回憶童年用一張紙折出的紙玩具,會折最後一個的,絕對是大神級別
    小時候特別喜歡摺紙,一把剪刀,一張紙,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樂趣,你還記得小時候折過的紙玩具嗎?對於80後的來說,打紙包一定不會陌生,小時候你可以沒有錢,但是沒有紙包見到熟人都不好意思說話。每當贏了的時候,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還記得小時候折過的千紙鶴嗎?
  • 708090後的童年回憶,看完後淚流滿面
    童年羅大佑 - 之乎者也又要到一年的六月這個讓我們滿滿充滿童年回憶的月份70、80、90年代初的童年
  • 廣州人最禁忌的紙紮公仔,竟登上巴黎設計周,還被法國博物館收藏?
    提起我們用來祭祖的東西 ——「紙紮公仔」 大家都會講一句 「大吉利是」
  • 鶴山人必看......
    五年後▼十五年後▼三十年後▼親,你還想知道哪些內容,不妨告訴布丁君,布丁君幫你打聽哦~鶴山市委市政府官方微門戶權威信息發布統一出口鶴山廣播電視臺 運營
  • 【震撼】《梁贊傳奇》--鶴山廣播電視臺繼《詠春在鶴山》後又一佳作面世!
    這是鶴山廣播電視臺繼大型功夫電視片《詠春在鶴山》後又一佳作,9月22日隆重首播,播講葉偉。記得關注FM1047,關注鶴山廣電為鶴山首屆詠春文化節送上的特別賀禮。(《詠春在鶴山》截圖)繼承父業後,精通醫術的梁贊並未繼續其父的絲綢生意,反而開設了「榮生堂」藥店,自己做坐堂醫生,因為醫術了得,在佛山得以揚名,人稱「佛山贊先生」。
  • 80、90後花都人的集體回憶!真慶幸我們的童年有這些
    每個廣州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記憶,說起小時候的回憶,就不得不提我們看過的卡通片了。
  • 刷一波陪伴708090後童年的動畫片,千萬不要淚流滿面
    試問70後80後90後的童年,一天中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當然是看動畫片啦。
  • 巴啦啦小魔仙扮演者孫僑潞去世,00後童年集體回憶
    2020年1月1日00後熟悉的經典兒童奇幻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女一號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突發心梗在浙江杭州不幸去世年僅25歲。孫僑潞是廣東深圳市人,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巴啦啦小魔仙》是00後童年的集體回憶,該劇在2008年4月12日在廣東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首播,此後在各大電視臺的兒童頻道都有播出。該劇後來被打造成「巴啦啦小魔仙」電影宇宙截至2019年有電視劇5部電影3部。雖然後來孫僑潞因為年齡關係沒有繼續參演巴啦啦相關影視劇,但是一般認為最經典的還是第一部《巴啦啦小魔仙》。該劇的突出特點是劇情、人物設定以及帶有濃重粵語口音的普通話。
  • 童年已孤帆遠影,回憶卻很美!
    時間總是會消淡回憶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段毫無爭議的童年,但也是時間,讓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充滿爭議,因為它撕碎了過去,我們只能撿回一些碎片而已。有人會因為回憶感動,有人會反思,有人會不屑,有人會茫然,有人會尊重…其實不管如何,終究會離開的,我們帶不走的是身外的一切,隨我而去的只會是回憶和閉眼前的那些事物。昨天已不是重要的,今天不是主要的,未來才是必要的。童年已孤帆遠影,回憶很累,卻很美!
  • 楊超越助陣《極限挑戰》男團出道,00後成為708090教練?
    不知道為什麼導演怎麼想的,好好的《極限挑戰》做成了一檔沒有圍繞主題的綜藝,讓我實在看不到這檔綜藝現在要表現是什麼?這期的特邀嘉賓一個《創造101》98年楊超越,一個risk男團00年周震南。兩個20歲出頭的小孩,成為了一群三四十歲男人的教練,這群男人想以男團身份出道。
  • 80、90後廣州人的集體回憶!真慶幸我們的童年有這些
    ,說起小時候的回憶,就不得不提我們看過的卡通片了。大概是每個80、90後的童年,喜歡背著一個龍珠圖案的書包悠悠地去上學。小編那時候還記得從七龍珠開始到龍珠Z再到龍珠GT,每個系列都追,還偷偷攢著零花錢去買龍珠的影碟,邀請小夥伴到家裡一起看。
  • 80後還記得你的童年麼?也許都在這6張照片裡,滿滿都是回憶
    80後還記得你的童年麼?也許都在這6張照片裡,滿滿都是回憶對於小編來說,自認為自己的童年是非常美好的。在這裡,為了迎合大家的心意,我也透露一下,本人正值而立之年,出生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為有一批即將老去的「年輕人」想在這裡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兒時的童年回憶。
  • 這8款鶴山人愛吃的消暑糖水,終於有人公布做法啦!
    說起糖水,咱們鶴山人一定不陌生。雙皮奶、西米露、綠豆沙……聽著名字就流口水了!做法:將牛奶倒入碗中包上保鮮膜,放進鍋中隔水蒸10分鐘;等候期間將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離,留下蛋清備用;牛奶出鍋後晾至微涼直到表面出現一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