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19日,女明星英茵在上海國際飯店自殺,引起巨大轟動。有很多人猜測她是為愛殉情。
著名導演費穆表示異議:「用自己的手,殺害自己,也夠悲壯……她是孤苦伶仃的女子,奮鬥一生,得到了這樣的成就,我們何忍再說她為戀愛而死呢?」
英茵是《日出》陳白露和《風聲》中顧曉夢的原型。她原名英鳳珍,出生於1916年的北京。父親是北方滿族人,母親是廣東人。
英茵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不久,她就奔赴上海,先後在明月歌舞團、上海聯華影業公司歌舞訓練班學習並開始舞臺演出。
1936年,英茵進入明星影片公司,陸續出演影片《生死同心》、《清明時節》、《十字街頭》等,一時間,她憑藉才華和努力,讓所有人都知道了「英茵」這個名字。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英茵暫時中止了在上海銀幕前的工作。在全民抗戰的氛圍下,全國的影劇界人士自發動員起來,很快組成了十三個抗日演劇宣傳隊。
英茵也是一名愛國的熱血青年,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運動。收拾行裝,跟隨抗日宣傳隊一路歷經千山萬水奔到了重慶。
就是在那時候,她認識了一個叫做「平祖仁」的男人,這個改變了她命運的男人。
認識平祖仁以後,英茵同他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甚至以情侶的名義出現在公眾面前。後來英茵從重慶回到了上海,人們以為她是受不了重慶的苦。其實她是隨平祖仁一起回來的。所以有媒體只以「情奔」二字來評價她。而平祖仁其實是有家室的,他是一名有婦之夫。這一點,英茵當然是知道的。
但有一點,是大眾不知道的——平祖仁其實是一名抗日秘密特工。
平祖仁,湖南人,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國民黨特工人員。1937年抗戰爆發後,平祖仁潛伏上海,秘密從事抗日活動。
平祖仁當時是上海情報站的站長,專門負責收集日本情報。英茵那時已成了平祖仁的手下,輔助他進行工作。為了迷惑日本人,英茵又開始當上了明星。英茵一個又一個螢屏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而實際上此時的她早已經成為收集日本情報的工作者。
英茵常常喬裝成舞女或妓女,誘騙日偽人員到預定秘密地點由諜報人員予以處決。資料表明,有9名日寇及漢奸以上述方式被暗殺。英茵為抗戰工作也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940年,在平祖仁的家裡,他與老婆羅西紅、汽車司機等,一起被上海憲兵隊本部特高科逮捕,關押在日本憲兵隊本都。英茵心緒不寧,多方尋找關係,甚至找上了對自己圖謀不軌的間諜,只求將平祖仁一家救出來。可惜還是沒能成功。
1942年1月8日,平祖仁被殺害了。而平祖仁的老婆羅西紅以及司機,不久一起被釋放了。羅西紅在監獄期間還為平祖仁生下一個女孩,只是可惜小小年紀已經沒有了爸爸。
羅西紅也悲痛不已,一度想要殉情,被英茵勸阻了。英茵說:「你把孩子養大就是對平先生最大的紀念。其餘的事情,讓我來完成吧。」說罷,便拿了一筆錢給羅西紅,做她和孩子以後的生活費用。
隨後,英茵親自去領了平祖仁的遺體,安葬在萬國公墓,還特地讓化妝師將平祖仁額頭上的槍孔補好。
平祖仁在獄中待了很久,到底受了多少苦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出賣任何一名同志。不然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英茵。當然,平祖仁的身份暴露,從被捕的那一天起,英茵就已經被懷疑了。日偽常常帶她回去審問,只是沒有什麼證據,不好真的抓她。
但不久後,英茵便明白了一件事,如此長久下來,事情必然暴露。
一周之後,英茵邀請合眾電影公司演職員到家中相聚,席間她不經意冒出一句話來:「人死萬事清靜,不必再受精神之苦。」當時在場的人並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更不知道英茵已經下了怎樣的決心了。
圖 | 白楊(右),英茵(左)
二
1942年1月19日的下午,也就是平祖仁被殺害的十一天後,英茵獨自來到了上海國際飯店,用一個叫做「乾淨」的名字登記後,就進了10樓的708客房,將門反鎖起來,還對服務員說:「不要按鈴,不要打擾我!」
但是服務員本著服務的態度,找了她三次。在第三次敲門的時候,房間裡已經沒了動靜。服務員急急忙忙拿出鑰匙衝進去,發現英茵雙唇發紫,手指發黑,顯然是服毒自殺了。床頭上正放著生鴉片、烈酒和安眠藥這類物品。
因為各種事情耽誤,人們沒有及時將英茵送病房,最後也因為服毒時間太長不治身亡了。年僅25歲。
她在服毒之前,留有一封遺書給合眾電影公司的陸潔。
遺書寫得非常晦澀:「陸先生:我因為……不能不來個總休息,我存在您處的兩萬元,作為我的醫藥葬費,我想可能夠了。」
英茵死後,日偽報紙曾以「殉情」為題大肆宣傳,大眾也一致相信英茵的確是殉情。
殉情之說,其實不錯。只是她不是為愛殉情,而是為國殉情。她明白,日偽既然對自己已經產生了巨大懷疑,那麼自己的身份遲早會暴露,為了不連累他人,所以才決定自殺。這就是遺書中的「我因為……」所隱晦的部分,所以,當時陸潔看完遺書就燒掉了。
而這件事的真相,直到抗戰勝利後,才被大眾所知。
著名作家鄭振鐸作為此事見證人,寫了《記平祖仁與英茵》一文,鄭在文中說,「這是一出真實的悲劇,可以寫成偉大的戲曲和敘事。」
上海著名作家左泥就此事說道:「曾就教於文藝界一位與平祖仁同鄉的老同志,他證實平祖仁參加的雖系重慶方面的組織,但他是一心為抗日而犧牲的志士」。
英茵有個侄子,叫做英若誠。他寫了一本《水流雲在:英若誠自傳》。
英若誠在書裡記錄了自己的家史,也記錄了很多那個年代的其他歷史細節。寫到英茵的父親英斂之的時候,這樣說道:
「近來我們在找他的後代,直追查到上海早期一位漂亮、有名的女演員,據說是他的女兒。她保留了他的姓,姓英,名茵。她於1938年正當年時自殺,與阮玲玉相似。女性解放,在那個年代是剛開始的事。當時社會與公眾輿論的壓力很厲害。像阮玲玉、英茵這些年輕漂亮的女演員不幸與壞男人結婚,唯一的出路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英若誠的這段歷史回憶,就是對當年真相的誤解,仿佛英茵當年的自殺是結識了「壞男人」,而這個「壞男人」當然是指平祖仁。
圖 | 英茵劇照
自己的家人都完全不知,由此可見英茵的保密工作到底做的有多好,英茵當年為了民族大義到底放棄了多少東西。
英茵的精神,擔得起一句「捨生取義」的誇讚,擔得起一句「民族英雄」的稱呼。
從英茵身上,我們能看到的第一樣東西就是勇氣。當初平祖仁向她表明身份時,她不僅沒有後退,反而勇敢地站在了前線。她當然明白這件事情有多麼危險,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我們還能看到的第二樣東西,就是智慧。在被審問多次,依然能面色不改,沒有洩露一絲線索。在遺書中,為了不拖累他人,也沒有提及敵人的一絲罪行。
英茵曾跟友人顧也魯說過:「日寇的鐵蹄在中國踐踏的日子不長了,因為世界的正義力量必然會打敗它的。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
「沉重的鐘聲低吟哀嗚,帶來了你死的惡訊。你背負著人間的苦痛,投向那深沉的海底沉吟。海語終難解,激岸成悲聲……」
1月24日,是英茵大殮之日。無數影迷和業界名人前來悼念。眾人齊聲唱著這首輓歌《安息吧,英茵》。
後來,在間諜大片《風聲》中,著名的男演員英達參與了演出,並有不少的戲份,他就是英茵的親侄孫。英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出演《風聲》圓了他的一個夢。原來,英達小時候就在家中的舊相冊中看到有個風姿綽約的女人,便問父親是誰,父親沉默了許久,才告訴英達,你們的姑奶奶是我們家的英雄。
當然了,英茵不僅是英家的英雄,更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英茵並不是第一個自殺的女明星,在她之前還有一個叫做「阮玲玉」的悲情女人,同樣在25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引起了巨大轟動。而英茵自殺時引起的轟動卻一點也不比她小。
她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也給我們留下了無比珍貴的財富,她的精神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求。
生前,英茵在為平祖仁購置墓地時,已經在其墓穴旁邊也為自己購置了一地墓穴。她死後,人們將他們葬在了一起,也算是了卻了她的一樁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