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7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華僑城集團旗下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世博集團)榜上有名。
一家雲南的旅遊企業,緣何如此用心用情用力地做民族團結工作?
他們的答案是:雲南美,美在民族一家親;世博情,情牽民族大團結。
事實上,做這項工作的意義就是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
世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睿表示:「在雲南,不謀民族團結工作不足以謀全局。世博集團將把民族團結工作融入企業文化和日常管理中,拓展延伸工作覆蓋面,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讓民族團結之花為雲南添美。」
民族團結 匯成美景
「我能行嗎?」
「能行。」
王海福,是世博集團所屬西雙版納吉邁斯旅遊汽車有限公司的一名計程車司機。
這位彝族大叔在成為計程車司機前,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年收入不足3萬元。那時候,他對自己的未來信心不足,時常有疑問:「我能行嗎?」2018年,王海福加入西雙版納吉邁斯旅遊汽車有限公司。在公司的關愛和培養下,他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成為一名優秀的計程車司機,年收入逾8萬元。
每當載到外地遊客,王海福總是樂此不疲地向他們講述民族團結故事,讓遊客深切感受到西雙版納的美麗和諧。「我們公司的司機來自不同民族,大家親如兄弟,互相幫助。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就業平臺,讓我們『跑』出幸福生活。所以,我想讓更多人了解雲南各民族的新發展、新生活。」王海福自信十足地說。
世博集團旗下有旅遊車1000多輛、計程車1500多輛。2020年,世博集團所屬雲南世博計程車公司、西雙版納吉邁斯旅遊汽車有限公司先後組建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車隊。這兩支示範車隊都對車輛進行了外觀改造和內飾提升,張貼了繪有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圖案及「民族團結一家親」字樣的醒目標識。示範車隊的駕駛員來自漢、拉祜、阿昌、白、彝、回等民族,都經過篩選、考核、培訓後方能上崗。
今年12月,世博集團所屬雲南旅遊汽車有限公司和雲南世界恐龍谷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每位司機都是世博集團展示民族風貌、講好民族團結故事的宣傳員和形象代言人。世博計程車業務覆蓋之處,就是民族團結之花紮根綻放之處。」雲南旅遊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馬賢龍表示。「這是政府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作為企業,我們在發展的同時,更注重責任與擔當,我們也會力爭做得更好。」雲南世界恐龍谷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瞿昆說。
在世博集團7000餘名員工中,近兩成是少數民族員工,他們充分發揮了民族團結宣傳員的「窗口」作用。此外,近3年來,世博集團所屬8大景區共策劃舉辦主題文旅活動150多項,著墨於「民族節慶」「全域旅遊」「文旅融合」,為遊客繪就了以雲南特色、民族風格為基底的歡樂長卷。
在世博花園酒店,哈尼蘸水雞、梯田魚、涼拌樹花等哈尼族美食成為吸引遊客入住的新亮點。不少遊客在品嘗過後,不禁臨時起意想去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親身感受當地的少數民族風情。該酒店相關負責人吳薇表示:「酒店以美食為媒,搭建起遊客了解雲南各民族文化的橋梁,既提升酒店文化內涵,也為遊客帶來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把雲南建設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發展提出的「三個定位」之一。近年來,世博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工作從事關集團地位和形象、事關集團戰略落地、事關集團實現跨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高度來統籌規劃,重點實施了5項工程,形成全面推動、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即,開展系統創建工程,多維推動建強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陣地;開展文旅融合工程,促進民族地區、企業和諧發展雙獲益;開展社會責任工程,和衷共濟為雲南各民族人民美好生活助力賦能;開展窗口服務工程,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創造良好條件;開展共同思想基礎工程,齊心協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如今,通過集團上下共同努力,已成功走出了一條富有世博特色、富有雲南旅遊轉型升級新時代特徵的創建之路,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民族團結 產生信任
「世博能行嗎?」
「能行。」
杜芸,巍山華僑城世博南詔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作為一名巍山人,一開始她和很多本地人一樣,對進入巍山的世博集團,心裡打了一個問號:「世博能行嗎?」
2018年,巍山華僑城世博南詔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開始進行巍山古城項目建設。公司攜手巍山古城依託南詔文化、小吃文化、彝族文化,創新形成「1+N」投資模式,帶動巍山古城商業街店鋪、民宿的發展,在巍山文化旅遊等多方面升級打造,全力推進大理巍山的全域旅遊發展。
「巍山生活著20多個民族,一直以來,每個人都在為巍山的發展和過上幸福生活默默地努力。從2018年開始,華僑城成為巍山人民的『戰友』,和我們一起把引以為傲的巍山文化傳播出去,讓無數遊客走進巍山、愛上巍山,甚至留在巍山。」杜芸見證了世博集團為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真正讓杜芸從心裡對世博集團有「百分百信任」的,是世博集團攜手當地黨委、政府策劃舉辦了2019雲南巍山國際火把節。活動由華僑城集團、雲南省彝學學會主辦,世博集團、巍山縣彝學學會承辦,並得到巍山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
巍山百姓對火把節有著特殊的情感。在2019雲南巍山國際火把節上,「雲上巍山—多維舞臺秀」邀請了曾擔任G20峰會文藝晚會「最憶是杭州」的執行導演林樹森出任總導演,將先進科技手段與民族文化融合展現,推出「火熱巍山」「雲上巍山」「舌尖巍山」等8場精彩主題活動,其中,1100架無人機的空中燈光秀創下西南地區首次。這場有著濃濃「巍山味」「文化味」「民族味」「國際味」的節慶盛宴讓觀眾耳目一新,活動宣傳累計閱讀量超9564萬次,抖音話題播放量達9000餘萬次,榮膺新華網「2019文化(文創)貢獻品牌」,併入選了新華網「獻禮祖國」點讚名單及《文化自信深厚力量典範案例彙編》。
「世博真的行!」杜芸感慨不已,「這些年來,世博集團為巍山古城建設付出的點點滴滴都被本地人看在眼裡,他們由懷疑、觀望到讚許、參與。相信,世博集團能將巍山打造成為雲南旅遊裡一張閃亮的新名片。」
據悉,世博集團所屬8大旅遊景區有7個分布在民族聚居區、貧困山區。世博集團在發展中,始終立足於美麗雲南建設,積極探索旅遊和扶貧相結合的路子,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以高質量發展雲南特色旅遊業,助力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張睿談道,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各項工作中,他們將所屬80多個黨組織作為推進工作的堡壘陣地,不斷加強政治建設、有效提升組織力,帶頭踐行布局雲南全域旅遊戰略,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從而以高質量黨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民族團結政策高質量落地。
民族團結 帶來溫暖
「我們能行嗎?」
「能行。」
刀承蓮,世博集團定點幫扶梁河縣九保鄉九保村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這些年,我們生活有困難他們來幫,發展生產他們來教。除了家人以外,他們最了解我們家裡的情況,他們比親戚還親。」5年前,世博集團派隊員來到九保駐村的情景,刀承蓮至今歷歷在目。那時候,刀承蓮和鄉親們對自己能否脫貧心存疑慮:「我們能行嗎?」
在世博集團的幫助下,刀承蓮靠發展種植養殖脫了貧。「我家現在有一畝多的魚塘,平時客人可以來釣魚,加上我們自己網魚到市場去賣,每個月差不多能有2000元的收入。我還打算在魚塘周圍養雞養鴨,發展循環農業,還要跟別人去學習種烤菸,把產業越做越大。」刀承蓮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肯定答案:「我們能行。」
對於世博集團的幫助,刀承蓮和鄉親們心懷感激:「他們這麼盡心盡力幫我們,我們自己要積極發展生產、努力好好生活,我想這才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回報方式。」種水稻、種甘蔗、種百香果、栽烤菸、養牛、養鴨子、養豬……每到農忙時節,不是你幫我家就是我幫你家,白天幹活的辛苦在夜晚飯桌上歡樂的笑聲中逐漸消散。
在這個有著漢、阿昌、傣、德昂等民族的村落,村民們每家發展的產業都不太一樣,但是,在世博集團的支持下,他們互幫互助,對過上幸福生活的嚮往和信心是一樣的。
據統計,近3年,世博集團在轎子山、恐龍谷、巍山古城、元陽哈尼梯田等旅遊景區所在的民族貧困地區完成投資51.7億元,直接帶動7000多人就業,旅遊扶貧導入遊客量超1000萬人次,帶動周邊孵化出一大批農家樂、旅遊飯店、家庭旅館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攜手眾多貧困群眾吃上「旅遊飯」,推進了景區周邊民族地區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發展,貧困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脫貧成果得到鞏固。
「世博集團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企業與民族地區一起繁榮發展,攜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享共融的動人故事。」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陸永耀說,「世博集團繼續堅守國企的責任與擔當,通過企業發展帶動民族地區均衡發展。把創建工作重心下沉到景區、酒店、計程車等,進一步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做好雲南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展示雲南旅遊良好形象,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範創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