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早,首府市民史記芳激動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我到新疆去》開播的消息,因為當晚首播中的第一集就有她和丈夫安鍾旭的故事,「當時,庫爾班江導演通過朋友聽說了我們的故事,就聯繫到了我,說想拍拍我們的故事,覺得是個好事,我就答應了。」史記芳說。
安鍾旭來自韓國,2004年,朋友在新疆開了一家韓國美髮店,請他到新疆幫忙。安鍾旭在新疆待了3個月後,慢慢喜歡上了美麗的新疆,並愛上了新疆姑娘史記芳,這一待就是十幾年……
2016年6月,紀錄片《我從新疆來》播出後,陸續榮獲多項優秀紀錄片獎項。第二季《我到新疆去》依然由80後庫爾班江·賽買提擔任總導演和總製片人,經過一年多採訪、拍攝,最終完成。
《我到新疆去》共8集,與此前的《我從新疆來》講述生活在內地的新疆人不同,該片講述了憧憬、熱愛新疆的人們在新疆奮鬥和生活的故事,除了作家王蒙外,還有姚明的恩師、前新疆男籃主教練李秋平,上海援疆醫生彭曉春等24位具有典型代表的人物。他們到新疆去有著各自不同的理由:事業、愛情、回家……卻共同見證了新疆的美麗與神奇、多元與包容。
《我到新疆去》延續了第一季的人文關懷視角和敘事風格,以主人公們真實的經歷和心境為內容,從靈感、拓荒、相逢、探索、挑戰、機遇、回家和跨越等多個主題展開,每個故事都是由「到新疆去」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稱講述。
比如:他來自北京,1963年底用了五天四夜到達烏魯木齊,1965年又去了伊犁。他說:「沒有在新疆的經歷,就沒有我——今天的作家王蒙。」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東到新疆53年了,他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喀什的老城改造上。「有些朋友選擇了更好的生活,但我心甘情願繼續我想做的事。」王小東說。
周麗娜1994年在瀋陽市五愛街批發市場做批發生意時,認識了來自新疆的乃蘇路拉。「他人品好,在做買賣這件事上,我就能看出來。」為了愛情、為了家庭,周麗娜到新疆,成了阿圖什一位女教師。
和安鍾旭一樣,這些普通人就是《我到新疆去》的主角,對他們來說,到新疆去是一種人生選擇。為什麼去?怎樣去?去了以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又是為什麼留了下來?把這些疑問解開後,是一個又一個極為普通的夢想和故事,足夠打動每一個人。
白巖松、陳建斌、崔永元、樂嘉、佟麗婭、陳魯豫等名人明星為《我到新疆去》點讚。「我希望它最大的效應,就是今後在我們自己家裡,這塊土地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都笑著說:我從新疆來,有越來越多的人都笑著說:我要到新疆去!」白巖松說。
「你很難想像,這麼一位小夥子,他身上哪來的這股幹勁兒!你一定相信不是利益,而是一種責任,是這個責任給他的動力。他希望新疆被人真真切切地了解和認識。從庫爾班江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電視人,一個紀錄片人,不懈的追求。」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說。
據導演庫爾班江介紹,今年6月他將啟動《至味新疆》圖書項目,並開始拍攝第三季系列紀錄片。
第一個送上祝福的是白巖松老師。在第一季《我從新疆來》獲得「年度掌聲」的那次活動中,白巖松老師對庫爾班江說:「第一部是《我從新疆來》,那第二部是不是應該叫《我到新疆去》?」他說他非常想看到那些到新疆的人是如何走過那條路的。正是這句話給了庫爾班江巨大的靈感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