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很少看刑偵懸疑劇,但對《三叉戟》卻很期待,還為它開通了會員,因為演員陣容太吸引我了,尤其是有陳建斌、董勇、郝平這三位實力派演員,我就知道這部劇穩了!
以往的刑偵劇都是以年輕演員為主,中年演員大多是作為配角出現,可這部劇不同,主角是幾位中年大叔,演員也都是實力派的「老炮兒」。
三位演員的年紀加起來將近150歲,但是他們絲毫不輸給那些流量小生,魅力和演技都在線,甚至更勝一籌。
這部劇是根據同名小說《三叉戟》改編的,小說獲得了金盾文學獎和燧石文學獎雙項獎。電視劇版本做了一些調整和改動,但故事依然講得妙趣橫生。在三位「老炮兒」的精彩演繹下,這部劇大放光彩,讓人追劇追到停不下來。
這部劇越往後看,我越覺得,它不僅僅是一部刑偵破案懸疑劇,更是聚焦人性、講述關於人性與使命的故事劇。下面我想談談我的觀劇感受。
三個曾經有過輝煌戰績、如今退居二線的老警察,號稱「三叉戟」。他們性格迥異,但卻並肩作戰二十年,共同破獲多起大案要案,多次立功受獎。
1.大背頭:沉穩理智、外冷內熱的智慧擔當
「三叉戟」成員之一——崔鐵軍,因為年輕時留著背頭的髮型而得名「大背頭」。
退居二線後,崔鐵軍去了後勤保障處,平時的工作主要就是維修,負責給局裡各部門修修車、修修暖氣和馬桶。
他是三個人中主意最多、也最沉穩理智的。
為了追查因公犧牲的戰友老夏的案子,他們三個人申請加入了專案組。
蹲守跟蹤了整整兩天,案子都毫無進展,可大背頭向郭局保證的三天期限就要到了。大背頭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冒充犯罪嫌疑人「耗子」的朋友,去「耗子」的情人霞姐的店裡,通過和霞姐對話時察言觀色和旁敲側擊,推斷她和「耗子」有聯繫。
大背頭的計策成功了,霞姐終於露出了馬腳,「三叉戟」一路跟蹤到「耗子」藏身的小區。三個人又臨時想出一個計策,天衣無縫配合演了一齣戲,最終順利收網。如果沒有大背頭的出謀劃策,恐怕三天之內很難抓到兇手。
大背頭的足智多謀在辦案中屢屢體現,而且也多次被證明,他的謹慎機智是辦案中不可或缺的。
在老夏的女兒靜怡所在公司推出D融寶項目後,他剛聽到靜怡對項目的簡單介紹就覺得這裡面可能有問題,所以多次提醒靜怡要去實地考察,不要被騙。這說明在他的意識和頭腦中,理智謹慎一直是存在的,刻在骨子裡的。
他提醒靜怡後,遭到了眾人尤其是兒子和妻子的質疑與嘲諷,說他是職業病在作怪。但最後事實再一次證明,大背頭的覺察是靈敏的,懷疑是正確的。
他對一切事物都有敏銳的洞察力,在追查「雪片」的案子中,大背頭察覺案子異常順利肯定有問題,甚至猜測有可能是對方的圈套和陷阱,但田隊執意不聽,而且還被其他隊員冷嘲熱諷。
結果,他們陷入罪犯的陷阱中,不但沒有抓到幕後操縱者,田隊還在追捕罪犯時摔成重傷,其他隊員也後悔不迭。
大背頭做事從來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標準,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案子還重要,他甚至有時為了破案可以「不擇手段」。也正因為如此,他和「三叉戟」的另一個成員「大棍子」之間有一個誤會存在了十多年,直到後來才慢慢解開。
在他心中,案子勝過一切,所有人和事都要給案子讓路,他甚至說過:「我眼裡只有案子。」他在辦案時表現出來的「一切以案子為主」的原則,有些不近人情。
相比感情用事,他更看重法律和原則,為了破案,為了公正,他可以忍受被好兄弟誤解。
年輕時,有一次辦案,他瞞著大棍子,勸說大棍子的線人幫忙,最後導致了線人的死亡。從那時起,大棍子就對大背頭為了破案而不擇手段的做法有了深深的怨恨。
誰知,在十幾年後他們重新辦案時,大背頭又一次瞞著大棍子,去找他的心上人花兒幫忙出面聯繫一個遊走在法律邊緣的遠房親戚。這再次激怒了大棍子,兩個人的關係再次面臨分崩離析,即將徹底瓦解。
好在二十多年的好兄弟,他們彼此熟悉和了解,經過眾人多次勸解,兩個人慢慢解開了心結,終於冰釋前嫌。和好後,「三叉戟」的另一個成員「大噴子」提議把老夏的案子接手過來。大棍子和大噴子兩個人討論得熱火朝天,只有大背頭在一旁不言語。大噴子埋怨大背頭太現實,大背頭卻說:「辦案子不是談戀愛,光靠感情是沒用的。」
雖然他嘴上勸著兩位現實點,但他卻獨自去找郭局申請加入專案組,參與老夏被害的案子。
這個外表看起來冷酷無情、辦案時異常理智清醒的人,其實內心也有一團火在燃燒,只是不善於表達,他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行動。
有一次出警辦案,他提醒大棍子吃降壓藥,還從衣兜裡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保溫杯準備遞給大棍子。不過,粗心的大棍子並沒有注意到大背頭的動作,直接硬生生把藥片幹吞了下去。大背頭也沒有說什麼,而是把剛拿出來的保溫杯又默默放回兜裡,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尷尬中帶有溫情,又夾雜幾分搞笑。
他的一拿一收兩個動作,雖然只有幾秒,但我卻看到了他對兄弟的感情和關心,他是在意大棍子的。只是,男人之間的愛和表達是克制和收斂的,即便是表達關心也要不露痕跡。
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想向大棍子解釋當年和後來的兩次誤會,也想道歉。後來大噴子讓他喝下裝有辣椒水、花椒水等好幾樣混合的水,以此向大棍子謝罪時,他照做了。在他心中,兄弟情義是他不能也不會放棄的。
在他得知大棍子受到誣陷而遭受委屈被停職後,二話不說就和大噴子一起演了一齣戲,不僅幫大棍子出了氣,還消除了大棍子和大噴子之間的誤會。有了問題和矛盾,就去主動解決,而不是頭腦一熱,感情用事,這就是大背頭的行事方式。
除了對兄弟們,他對家人也是很好的,無論是對靜怡,還是對兒子、對妻子。當知道靜怡工作時受了委屈,他一方面積極想辦法,一方面小心翼翼保護靜怡的內心少受傷害,還想出一個辦法幫助靜怡出了氣。當他對兒子的工作產生疑問時,沒有衝動地直接質問,而是多次親自去查看,還耐心、循循善誘地詢問。當妻子因D融寶事件被鄰居圍攻責難時,他衝上前保護妻子,還溫柔地安慰妻子。
當案子陷入僵持階段,崔鐵軍利用一切機會、動用智慧,理智破案;當兄弟遇到問題、受到委屈,他義不容辭、首當其衝出面解決;當家人身處困境,他以溫柔和智慧及時化解。
他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冷酷無情,但心裡卻始終有一團火在燃燒的大背頭。
2.大棍子:個性耿直、重情重義的善戰擔當
「三叉戟」的另外一個成員——「大棍子」,本名徐國柱,因為年輕時就英勇善戰,個性耿直,兄弟們便給他起了這個外號。
他曾經是刑警隊副隊長,叱吒風雲的響噹噹的人物,後來因為線人二冬子的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從那以後就一蹶不振,意志也開始消沉。如今他只是派出所的一名巡警,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出去處理數不清的瑣碎小事。
職位變了,但是嫉惡如仇的秉性沒有變,重情義講義氣的性格沒有變,暴脾氣也沒有變。他依然是那個常常魯莽行事又正直的「大棍子」。
他和大背頭去找董虎打聽嫌疑人「耗子」的情況,在董虎公司門前,大棍子說為了避免自己忍不住和董虎打起來,讓大背頭一個人進去。在大背頭勸說下,他無奈同意一起進去。
果不其然,問著問著,大棍子的脾氣上來,拽著董虎的衣領就要打。凡事都用武力解決,能動手就絕不吵吵,簡單幹脆又直接。這就是大棍子,隨時隨處揮舞著警棍,誰不服就打到服服帖帖為止。
魯莽中竟然還有點可愛。
他年輕時辦案抓捕的一些人,在出獄後有不少都成了他的線人,幫了不少忙。那些人誤入歧途後,大棍子苦口婆心勸他們改邪歸正。他們出獄後,屢次被拒絕而找不到工作,他就親自幫忙,甚至替他們擔保。
因為出手相助,因為仗義、重情義,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黑社會大哥,無論是董虎、柳爺、萬哥,還是「賊王」三強子,最終都被他感化,收手後改邪歸正,而且都對他尊重有加,稱他為「棍哥」,還把大棍子當成了朋友和兄弟。
在他心中,沒有比「情」更重要的了。這情是兄弟情、朋友情,還有愛情。他看重「情」勝過一切。
所以,他會因十多年前的一個誤會而和大背頭心存芥蒂,不肯原諒,也不接受解釋和道歉。
因為重情,他不願意把心上人花兒牽扯到案子中,當他得知大背頭背著他偷偷找花兒幫忙聯繫董虎,他暴跳如雷,他們之間又多了一根無法拔除的刺,舊恨上再添新仇。
又因為重情,他和大背頭、大噴子發誓找出老夏被害案的幕後黑手,替老夏報仇,哪怕是承受脫掉警服和犧牲的危險也毫不畏懼。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大棍子在年輕時因為一個案子救了花兒,兩個人後來就在一起了,可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兩人一直沒有領證,這在大棍子心裡始終是個心結。在他心中,花兒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他曾對大噴子說,他可以忍受任何侵犯,但決不允許花兒受到一點傷害。這是一個用情極深的男人。
在最後的案子中,大棍子因公負傷,生死未卜,花兒去收拾大棍子的衣物,偶然發現了早已準備好的求婚戒指。雖然沒有甜言蜜語,但所有深情都在默默的行動裡。
雖然時常魯莽,頭腦似乎也有些簡單,說話直來直去,但卻因為重情重義而更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在他身上,因為獨特的魅力,那些小小的毛病和問題,甚至都變得可愛了起來。
3.大噴子:能言善辯、圓滑卻不失原則的口才擔當
他不光貧嘴、雞賊,還有一點市井。但他是有能力的。他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樣的人。潘江海情商高,他在兄弟間打太極、當受氣包,他泡病假、去外邊幹私活,其實心裡什麼都明白,他以為他可以掌控一切,最後發現他誰也掌控不了。
——郝平眼裡的潘江海
「三叉戟」的最後一個成員,是潘江海。
三個人中,只有他在退居二線後仍然在做預審工作。他的業務能力相當強,每次都能在最短時間找出審訊的突破點。因為能言善辯,所以外號「大噴子」。
在審訊中,他利用各種招數和方法審訊犯人,和罪犯鬥智鬥勇。每一次審訊,都是一次博弈,一來一往,都堪稱精彩大戲。每一次,他都是勝利者。
有一次,審問洗錢案中的嫌疑人吳偉時,為了問出他的上線,大背頭使盡了方法也沒有個結果。換大噴子去審問時,他先把大棍子的名字混雜到兩個嫌疑人中,讓嫌疑人不小心說出了認識另外兩人。後來又打感情牌,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一桶酸菜油渣餡的餃子順利讓他說出了上線。
無論是挖坑設套,旁敲側擊,還是打情感牌,聲東擊西,他都把握得十分到位。他就是預審終結者,沒有他審不出來的案子,沒有他撬不開的嘴。
在瞞著田隊提審邱遠強後,他怕得罪副隊長老齊,讓大背頭去審,但審訊效果不理想,在大背頭和大棍子嘲諷和施加壓力下,他用了十五分鐘就審訊出來了。
後來在飯堂偶遇齊隊問他是不是去補審了嫌疑人,他矢口否認,還義憤填膺地說一定是大背頭以他的名義瞞著提審的。他還向齊隊表明,在他心中名提只有齊隊一人。把齊隊好一通誇,最後還把小呂送他的麻辣口條轉送給齊隊。
由此可見,大噴子不僅業務能力強,這溜須拍馬的能力也不差。
三個人中,他也是最接地氣,最有煙火氣的。在一次破獲三億的洗錢案時,需要聯繫銀行過去點驗鈔票,他趕忙讓妻子帶著銀行的人前去。這個細節很符合他的人設和性格特點,有那麼一點世俗,和一點點市井氣,但又是那麼接地氣。
和上級領導過招,在兩個兄弟間調解矛盾,工作上左右逢源。除了本職工作,他還早早為自己的前途做準備,經常以去醫院看病為由,跑去電視臺做節目賺外快,還一直籌劃著跳槽。
這樣一個看似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人,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應該都是完美的。可他也有自己的不得志,也有難言的苦。工作上,明明自己有能力,卻要在前輩的壓力下忍氣吞聲,隱藏實力;還要承受妻子每天催促換工作而施加的壓力;後來女兒患了腦瘤,二次手術不僅費用巨大,自己還因為接受審查不能陪同前往。
一個在生活中似乎處處得意的人,一個能說會道、把方的能說圓了的人,原本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可到頭來卻發現不但掌握不了命運,還被命運開了玩笑,自己活得像個笑話。
雖然有苦衷有心事,但當兩個兄弟諷刺他一心只想著自己時,他也沒有任何解釋;雖然有苦難言,心裡酸楚,但當大背頭勸說他一起繼續把老夏被害的案子徹查清楚,他還是默默承受了一切,裝作什麼事也沒有,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
雖然他的性格裡有世俗圓滑的一面,總想著賺外快,思量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但他不發不義之財,他的內心有良善,他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女兒婷婷患腦瘤需要手術,面對金錢和工作及優渥待遇的誘惑,他果斷拒絕了,而且還勸說師弟棄惡從善。
看多了劇中他的市井樣子,在那一刻,突然對他肅然起敬。
三個人中,他的鏡頭是最少的,但每次出場都把性格中的多樣和複雜性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次,都讓人對他有新的認識和了解。
有一次女兒婷婷問他為什麼當警察,他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從前。他還問妻子知道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何選擇警察這一職業,當妻子猜測他是因為警察威風或者其他世俗原因才當警察時,他略顯失望地回答說,因為,當警察是自己的理想。
當妻子說出,縱使一個人再有理想,這理想就像一棵樹,經不起歲月和時間的侵蝕。他卻說:「可我的樹根還在啊。」
在他的心中,理想從未破滅。雖然他曾有過迷茫和動搖,在妻子的勸說下也有換工作的打算和計劃,但初心還在。
他仍舊是一個懷揣理想,心有熱血沸騰的青年。他心中仍有正義和原則在,仍願意為了更多人的平安和幸福去努力和守護。
大背頭:他倆一個沒頭腦,一個不高興。
大棍子:他倆一個是孫子,一個更孫子。
大噴子:他倆一個主意大,一個脾氣暴。
劇中的這三個人,既是好戰友,也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可他們的關係卻並非一直完美無裂痕。三個人性格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但卻能一起並肩作戰二十多年。他們似乎總是在磕磕絆絆磕絆和相互較勁中,可他們的關係又是在這互相調侃和互損中日益穩固。
在老夏被害後,為了給老夏報仇,三個退居二線不同部門的老同志,都想探聽案件的情況,同一個目的,可三個人表現出來的卻是不同的做法。
大背頭以查看會議室的投影為由,大噴子以為了預審做準備為理由,而大棍子直接推門而入,沒有理由,進去後也是對著投影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咔咔」拍照。同一件事,不同做法,三個人的性格立馬彰顯出來。
大背頭雖然擅長推理,但辦案心切,甚至有時不擇手段;大棍子直率英勇,生活中卻有些不通人情;大噴子是審訊的一把好手,但有些雞賊,作風也有些散漫,總想著給自己多爭取點好處。
每個人都是業務高手,卻也都存在不少問題。按照郭局的經典總結就是,三個人合起來是「三叉戟」,能力不容小覷,而一旦分開,就啥也不是。
可是,即便身上存在的問題都不少,但這幾個平時保溫杯不離手的大叔們,可愛得讓人無法不喜歡。
面對高科技和罪犯的新型作案手段,他們要學習新技術,雖然學習時笨拙但也可愛。
有一次,還因不會用電腦查看監控致使徒弟小呂被困危險境地,幸虧他們的多年工作經驗和能力還能派上用場,才最終化險為夷。
他們就像上級給配的那輛金杯車,樣子看著老舊,發動機有時還不給力,說熄火就熄火,甚至還得推著前進,但重新打火後還是能抵達目的地。
這三個男人雖然平時經常互相調侃,但在破案時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破案男團」原地出道。他們既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也是配合默契的好同事。
他們是英雄,也是平民。英雄出自平民,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
英雄沒有太多傳奇,他們不是神話,更不是傳說,也非高不可攀,他們身上一樣有弱點有缺點,一樣要面對各種難關,也會面對人性的各種考驗。
三個人物各有特點,在三位戲骨的精彩演繹下,塑造得栩栩如生,飽滿立體。他們塑造的人物都立住了,即便是沒什麼動作,只是坐在那聊聊天、互相調侃,也是精彩的。
360百科: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
一部好的影視劇,除了人物塑造是關鍵,還要依靠劇情。
這部劇每一集的開始幾分鐘,都是對「三叉戟」年輕時辦案的回憶,既交待了部分劇情,又留有空白,簡潔明了不拖沓。仔細看,你會發現,每一段回憶片段都是和後面的劇情遙相呼應。
第一集的一開始,就講述了二冬子幫助提供線索但卻被誤殺,不但給後面大背頭和大棍子十多年的誤會作了鋪墊,說明了他們關係破裂的原因,還從側面說明大棍子和他的線人關係不錯,他對線人也是重情義的,同時線人對他都十分信任,願意幫他破案。
同時,大背頭和二冬子在與罪犯交鋒過程中,被罪犯抓住頭髮而未能逃脫,所以他從那以後就不再留背頭這個髮型了,這一點在後來「三叉戟」的一次澄清誤會時,大棍子也有交待。
這些情節看似沒什麼關聯,在劇中出現的時間段也不同,但卻彼此遙相呼應,構成了完整清晰的情節鏈。
二冬子被罪犯逼迫讓他親手打死大背頭,他舉起槍僵持了一陣,後來一聲槍響,就回到了二十年後。回憶的片段中沒有繼續交待後面的事情,而是留白讓觀眾去猜想和推斷。
前文沒交待,但在後面的劇情中,大背頭修電燈泡的鏡頭出現,前後情節聯繫起來,人們便知道死的人是二冬子,這也才有了後面的小青替父報仇。倒敘和後面的敘事前後銜接很完整,情節設計得不突兀,有理有據,合情合理。
每一集的倒敘,雖然只是幾分鐘的片段,但它不僅僅是回憶過往的輝煌戰績,更是一點一點把「三叉戟」各自的人物形象和特點勾勒出來,慢慢拼湊出完整的人物形象。
昔日的輝煌早已成為歷史,只有透過泛黃的照片細數他們的豐功偉績,如今他們都已接近退休年齡,從一線退居二線,似乎沒人會在意和記得他們曾經有過的輝煌。
但在這三人心中,熱血未涼,信念未改,他們還是曾經的少年,還可以再向前衝一衝,依然為了心中信念和肩上的使命與責任,隨時做好了向前奔跑的準備,隨時準備出發。
每一段回憶都是後面故事情節的伏筆,也是他們繼續堅守和執著的延續。
二十年前,因為二冬子的死,大背頭和大棍子產生罅隙,二十年後,老夏為了讓二人和好組局,結果老夏因為被害,四個人的局只剩下了三個人,又因為一場群架,三個人好像回到了從前並肩作戰的歲月。
有一段倒敘是老夏給三個人帶夜宵,他記得大噴子胃不好不能吃涼的,大背頭愛吃麵條,大棍子吃不了辣的。
他在每次辦案時總是會為三個人準備好夜宵,熟知每個人的飲食偏好,可見彼此關係的親密。所以,老夏被害後,雖然退居二線多年,但三個人仍要參與這個案子,即便冒著脫掉警服的危險,也要為老夏報仇。這就是兄弟間的感情。
省局來人協助辦案,大棍子和其中一人找來的全警比武冠軍打拳擊擂臺賽,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體力不支。大背頭和大噴子想起當年一起案子用小鏡子晃罪犯眼睛,從而抓住罪犯。於是,他倆機智地重現經典,用手錶藉助太陽光晃對手的眼。最後,大棍子險勝。
當年,兄弟四人一起到汕州追捕犯人,如今「三叉戟」為了追捕罪犯湯阿祥和曾經的合作夥伴再度聚首。
飯桌上,他們回憶當年的時光,聊彼此的經歷,唱起了那首熱血沸騰的《 少年壯志不言愁 》。物是人非,廉頗老了,但他們心中還住著少年,心還是熱的,血管裡依然有艦隊出發。他們用行動和實力證明,廉頗老了,但仍不可小覷。
除了淚點,劇中的笑點也不少。
為了徹查老夏的案子,三個人在餐廳再次聚首。為了懷念老夏,大噴子提議敬酒給老夏,看著他向三個方位舉起酒杯,然後很有儀式感地把酒瀟灑地灑到地上,另外兩位鄙視又無奈地看著他,那畫面讓人忍俊不禁,本來是很悲情的事情,卻讓人哭笑不得。
跌宕起伏的劇情,幽默搞笑的臺詞,性格迥異的人物,緊密結合,使得全劇有笑點有淚點,既張弛有度,又充滿喜感,妙趣橫生。
如果你問我將要去哪裡,帶著什麼目的。穿過黑暗守一個黎明,總有人先離去,沒什麼值得可惜。無散不宴席,給善良一個結局,給自己一個使命。
——片中曲《使命》
這是一部講述關於幾個老男人的故事,也是關於人性的故事。故事裡,有兒女情長,有兄弟義氣,也有江湖道義,更有忠誠擔當。
小說《三叉戟》的作者呂錚是一名警察,他曾是公安部獵狐緝捕隊的隊員。在《三叉戟》中,他把自己從警的經歷、遇到的人和事娓娓道來,這其中既有他自己的影子,我們似乎也能發現自己。
這部刑偵破案劇沒有那麼嚴肅,更沒有說教,只有對人性、對使命和信念的娓娓道來。它只是在講一個故事,關於三個老男人的故事,關於人性和使命的故事。
在調查洗錢案時,大背頭因為跟蹤嫌疑人跟丟了,自己的手包也被偷了,被眾人嘲諷。他為了洗雪前恥,把面子掙回來,就用過去的舊辦法,手動丈量地圖,一家家地去跑銀行、留信息、找線索,雖然用的都是過去的經驗和辦法,但效果顯著。
「三叉戟」雖然玩不轉高科技,但他們依然能憑著豐富的辦案經驗把案子偵破。雖然曾經的身手敏捷已經變成如今的體力不支,雖然跑快了也喘,打架也累,但他們依然勇敢衝鋒向前,不輸年輕人。明知不可為而偏要為之,不屈服,不低頭。雖然他們身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和毛病,但卻瑕不掩瑜。中年大叔不油膩!
一邊辦案,一邊還要處理生活的亂麻,雖然遭遇中年危機和困境,但他們不服輸、敢打敢拼。
我們每個人都或早或晚要面對中年困境,當我們人到中年,面對生活中的一團團亂麻,我們能怎麼辦,我們要如何面對?也許會力不從心,也許會迷茫和困惑,但不能輕易投降和認輸。
當江湖道義和社會公義狹路相遇,當權力和不容挑戰的嚴明紀律互相碰撞,當「心有餘力卻不足」和老而彌辣對抗共存,在正義和罪惡交匯的地帶, 人性顯露無疑。
三位年過半百的老警察詮釋著什麼是忠誠和熱愛,告訴我們什麼是使命和責任。他們用赤膽忠心,用鐵血柔情,用一身正氣,守護著一方平安。
《三叉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