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呂江濤|北京報導
近期,電影行業好事不斷。最新消息是,8月17日,熱門電影《奪冠》的官方微博宣布,該電影定檔9月30日。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奪冠》是第二部殺入今年國慶檔的原春節檔電影。8月16日,另一部備受期待的原春節檔大片《姜子牙》的官方微博也宣布,該片定檔10月1日。而在此之前,復工後首部華語大片《八佰》已於8月14日開啟第一輪點映,大賣近1500萬元。
電影《奪冠》官方微博截圖
中國銀河證券在近期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指出,隨著影視行業復工有序推進和市場觀影熱度不斷恢復,下半年影視行業將逐漸復甦。預計2020年下半年電影票房約為162.43~216.57億元左右,全年票房約為184.83~238.97億元左右。
春節檔「轉戰」國慶檔
近日,隨著北京、成都、上海、廣州等多地的影院上座率限制由30%放寬至50%,電影市場回暖的新聞受到了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奪冠》《姜子牙》這兩部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電影終於定檔國慶檔,也讓電影背後上市公司的股價為之一振。
《奪冠》(陳可辛導演作品,原名《中國女排》)之所以廣受關注,除了因為有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大牌明星加盟外,還因為其出品方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歡喜傳媒(1003.HK)、阿里影業(1060.HK)、中國電影(600977.SH)、文投控股(600715.SH)。
截至8月17日收盤,中國電影和文投控股均收穫了4連陽,當日漲幅分別為0.87%和1.90%,與年初低點相比,累計漲幅均超過30%。
不過,因為出品方眾多,《奪冠》即使真能在國慶檔票房奪冠,對各家公司的業績提振作用也相對有限。
因此,比《奪冠》早一天官宣定檔國慶檔的《姜子牙》在資本市場上更受關注。
資料顯示,《姜子牙》的四家出品方分別是:北京光線影業、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北京中傳合道文化、北京可可豆影視,全部是上市公司光線傳媒(300251.SZ)的關聯公司。其中,光線影業全資控股彩條屋影業,彩條屋影業分別持有中傳合道和可可豆30%股份。
如果《姜子牙》票房大賣,光線傳媒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方。而《姜子牙》也確實有票房大賣的條件,因為這是「首部將姜子牙形象搬上大銀幕的史詩級動畫電影」,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尚未上映的《鳳凰》並稱為國產動畫「神話三部曲」。
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去年的爆款電影,打破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首日/單日票房最高記錄、中國市場最高觀影人次等多項票房紀錄,總票房達50.7億元。這部電影上映後,光線傳媒股價最高漲幅超過60%。
截至8月17日收盤,光線傳媒上漲2.21%,收於15.26元/股,比年初低點已經累計上漲了78.27%。
事實上,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春節檔可以稱為「史上最強」。除了已經宣布定檔國慶檔的《奪冠》、《姜子牙》和已經在線上免費播放的《囧媽》外,還有《熊出沒》、《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急先鋒》這四部有較強競爭力的影片最後也退出了春節檔。
而這四部電影背後,也同樣有包括中國電影、萬達電影(002739.SZ)、橫店影視(603103.SH)等多家影視上市公司的身影,而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多隻影視股近期的股價也都表現不俗。
電影市場回暖可期
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影視股走強,始於華誼兄弟(300027.SZ)耗巨資拍攝的《八佰》,定檔於8月21日。受此影響,8月3日華誼的股票直接一字漲停板,此後多日亦持續上漲。
華誼兄弟近期股價走勢圖
8月14日,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當天點映場累計綜合票房為1457.5萬元。
8月17日至20日的每晚19點30分至20點30分,《八佰》將進行第二輪提前點映。截至記者發稿,該片的綜合票房為2481萬元,首日拍片佔比高達95%。
有券商分析師預計,假設《八佰》總票房為14億元~22億元,製作方分成比例佔淨票房的36%,華誼兄弟出品佔比為45%-60%,預估《八佰》可為華誼兄弟帶來2.08億元~4.36億元的製片分帳收入;假設發行方分成比例佔淨票房的6%~8%,華誼兄弟發行佔比100%,其預估《八佰》可為華誼兄弟帶來0.84億元~1.76億元的發行分帳收入。總計《八佰》可為華誼兄弟帶來2.92億元~6.12億元的分帳收入。
近兩年來,華誼兄弟的業績非常不理想。2018年受影視行業政策影響,加之《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江湖兒女》等電影票房遠不及預期,華誼兄弟業績遭遇滑鐵盧,營收同比下滑1.4%,僅實現38.91億元,淨利潤更是驟降231.97%,為-10.93億元。2019年,華誼兄弟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營收再降43.81%至21.86億元,而淨利潤虧損額近40億元,同比驟減262.32%。
「僅兩年就巨虧50億元的華誼兄弟,急需一部爆款電影『回血』,而《八佰》可能能夠承擔起這樣的使命,所以這部電影定檔之後,華誼兄弟的股價持續上漲。」北京某大型上市券商的一位影視行業分析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事實上,不只是華誼兄弟,中國電影行業整體都需要「回血」,而近期的一系列利好也已經在票房上表現出了實實在在的回暖。
中國銀河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影院暫停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影視行業公司虧損較大。疫情期間,多數小型連鎖影院倒閉,行業加速出清,企業集中度的穩步提升將提高市場內現有公司的收益表現,且頭部公司將繼續發揮一定的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未來藉助營銷創新、技術創新、優質內容等增強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預計2020年下半年票房約為162.43~216.57億元左右,全年票房約為184.83~238.97億元左右。
華創證券也持類似的觀點,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影視行業復產復工工作有序推進,且相關部門已發布對電影行業的稅費支持政策,後續有望出臺落地更多支持政策,行業有望加速回暖,走出低谷。
編輯:楊百會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