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明蘭卻未在兩人中做出選擇,反而是嫁給了當時聲名狼藉的顧二爺顧廷燁。
顧二爺是誰?寧遠侯府二公子,生母為鹽商之女,被繼母捧殺,在外聲名狼藉。前有與江湖戲子所生的一雙兒女,後有已故的亡妻,在當時的人眼中實在算不上良配。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來看,一定會覺得明蘭是瘋了嗎?
就算是不選對自己一往情深的小公爺,那溫文爾雅的賀弘文也比那個人人都罵的顧二爺好吧,怎麼到頭來,她選擇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顧二爺顧廷燁呢?
可你還別說,在《知否》後來的劇情中,選擇顧二爺反而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僅夫妻相得,顧二爺也在後面的日子裡封侯拜相,走上了人生巔峰。
那到底是什麼讓一段看似糟糕透頂的婚姻逆襲成了致美姻緣呢?好的婚姻,全因這兩點。
他懂她顧二爺懂明蘭,這是明蘭選擇顧二爺最重要的原因。
明蘭從小喪母,一直在祖母膝下長大。這麼多年,她在盛府,一直隱忍不發,有什麼事都習慣憋在心裡,誰都不說。
但就是這麼一個把什麼都憋在心裡的她,卻能被沒見幾面的顧廷燁看穿,懂她所想,明她所思。
「我在男人中算老幾,你在女人中就算老幾」。一句豪氣的話語,說進了明蘭的心裡,更戳中了明蘭的志向。
這樣的懂得,是在小公爺和賀弘文身上所沒有的。
婚姻中的能遇到一個懂自己的人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懂得,所以從來不會強求你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
因為懂得,所以所思所想都能夠和你恰到好處,因為懂得,所以即使話不多說,也依舊會有無言的默契。
不會生活中彼此的意見不同而雞飛狗跳,也不會因為對方某個小動作而疑念叢生。
曾經看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姑娘,父母在她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什麼恩怨曲直,原因不過是因為父親總愛把菸灰磕在母親最心愛的花盆中。
小時候她覺得這是母親的小題大做,所以一直對母親心懷怨懟。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戀情,與心愛之人兩心繾綣的時候,突然懂得了父母之間從來都不是菸灰磕在哪裡的問題,而是父親從來都不懂母親。
很多人都說,選擇結婚對象,一定要找談得來的。
何為談得來?就是我們思想在同一高度,你能理解我,我能理解你,我們可以在同一條跑道上奔跑,在同一條戰壕一起奮戰。
餘生很長,找一個懂自己的人一起生活,日子才算真的美滿。
一個「懂」字,讓兩顆心的距離越來越近,也讓此後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幸福裡。
有擔當顧廷燁相對於盛明蘭來說,始於感激,陷於實力,敬於人品。
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彼此一切都是源於顧二爺自己的努力。
和小公爺不同的是,顧廷燁從來都不是溫室裡長大的花朵,而是依靠自己傲雪凌霜的松柏。
雖然是顧家嫡子,卻在經歷了家道中落,靠自己的實力一點點爬了起來。
他的背後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一切只能靠自己獨自去扛,也正因為這一點,在面對事情的時候他往往比別人更有擔當。
這也就讓經歷過與小公爺的愛而不得後的明蘭對於顧二爺有了天然的好感。
我們小的時候都曾渴望過有一天自己的心上人能夠駕著五彩祥雲來接自己,這不僅是對於愛情的美好渴望,更是對於心上人勇於擔當的渴慕。
再加上他曾經多次救過明蘭,小時候是救母,後來是從流寇手中救了明蘭一命。每一次見面都讓明蘭更清楚地看清了顧廷燁的擔當。
沒有哪一份愛情是突如其來的,我愛你,你的身上就必要我所渴求的東西。
庶女出生謹小慎微的明蘭天然就會渴望那些勇於承擔的男子,誰又不想讓自己的背後有一個有力的臂膀作為支撐?
即使你已經足夠強大,還是會希望那個在婚姻的小船上與你同舟共濟的夥伴是一位勇於擔當的人。
好的婚姻不是彼此依附,而是同舟共濟,這個時候的另一方是否勇於擔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結尾
家室不錯,又有才有貌,有人品,還救過明蘭,最後還懂你所想所思,並且勇於擔當,這樣的人放在任何一個女孩面前,都令人難以拒絕吧。所以,明蘭會選擇顧廷燁真得一點都不奇怪。
從明蘭和顧二爺的愛情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好的婚姻並不是只要愛情就夠了的。
兩人在一起過日子如果彼此間誰也不懂誰,即使愛得死去活來也依舊難以維持,每天不是雞飛狗跳,就是為了件小事吵個不停。
兩個人在一起,情感是條件,懂得與擔當才是維持一段感情的關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再也不懂得身旁人了,你們已經沒有共同語言了,每天都在為一些小事吵個不停,甚至大打出手,那麼這時候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重新去讀懂對方,要麼選擇離開。
真正好的婚姻往往是這樣的:我懂你想要的是什麼,也願意為了你去努力,而我們彼此也將越來越好。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