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20:24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樓麗君
從2015年12月籤約落戶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短短5年時間裡,浙江美都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量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遞增,成為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的一匹「黑馬」。
「海都海創」目前擁有員工176名,主打產品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美都海創」何以風景這邊獨好?「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公司總經理吳海軍自豪地說,新能源行業進入快速擴張期,讓企業站上了風口,完成了從數碼類到新能源汽車,再到電動二輪車,最後到電動工具類新材料的「三級跳」。
從數碼類到新能源汽車
在杭州灣上虞經開區,一家名叫新時代集團浙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企業,因有著國企的背景,在當地有著不小的名氣。然而,「新時代」由於在產業鏈延伸中,人才、技術等短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招兵買馬。而此時,吳海軍在寧波市所在的公司身陷資金鍊困境,經營陷入「沼澤地」難以自拔。
2015年12月16日,吳海軍告別寧波的那家公司,帶著他的團隊正式加盟「新時代」,企業更名為浙江新時代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其中吳海軍持股40%,新時代浙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持股60%。「一方面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地理位置、投資環境日漸顯山露水;另一方面涉足新能源行業已有12年之久,有著深深的新能源情懷。」吳海軍回憶。
當年12月26日,企業的三元正極材料實現批量銷售。「當時,企業生產的拳頭產品,是數碼類正極材料。」吳海軍自豪地說,「華為」「三星」等全球著名的跨國公司都採購公司的新材料。2016年1月,企業年產2000噸三元前驅體生產線改造成功,並實現量產;次月,完成1200噸三元正極材料處理包裝工藝改造,解決了產品批次間品質波動大及金屬異物高的難題;同年3月,三元前驅體實現批量銷售,並實現盈利……
「2016年,公司實現銷售2.4億元。」吳海軍報出驕人的業績。就在數碼類正極材料做得風生水起時,他提出在鞏固現有成績的基礎上,加快上馬新能源汽車正極材料的構想。當時,有不少管理層人員對此並不理解。偵察兵出身的吳海軍,在業界嗅覺靈敏出了名。「數碼類正極材料已碰到了『天花板』,而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正極材料需求增長是萬億級的。」吳海軍說。
2017年初,企業採取了系列舉措:成功開發前驅體並實現量產;完成高鎳新產品實驗,驗證新工藝新設備的可行性;完成小顆粒前驅體樣品試製並通過認證;年產2000噸前驅體開始批量生產等等。這一年,企業實現銷售翻番,達4.7億元;引進投資商美都能源子公司浙江美都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對方投資2.4億元,企業更名為如今的浙江美都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也由原先的1000萬元增加到4000萬元。
從新能源汽車到電動二輪車
2018年3月24日,「美都海創」舉行年產5萬噸新能源鋰電池材料項目奠基儀式。該項目總投資達50億元,分為兩部分,其中鋰電池三元前驅體項目投資10億元,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達40億元。項目預計2021年建成,可實現三元前驅體年產能5.4萬噸,三元正極材料年產能5萬噸等。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擴大再生產,而是企業提前布局包括電動二輪車鋰電池材料等全產業鏈布局,為日後的搶佔行業制高點埋下伏筆。吳海軍和他的團隊分析,未來隨著三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的快速擴大,三元材料市場前景廣闊。「像國內電動二輪車新材料蛋糕十分誘人,而且正合『美都海創』的胃口。」吳海軍說。
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美都海創」還與中科院、哈工大、浙大、浙工大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藉助他們的科技研發力量,開發新產品。特別是與浙工大聯手建立聯合實驗室,承擔省級重點研發項目——高鎳正極材料製備新工藝的開發。
2018年,「美都海創」實現銷售8.1億元。同年,公司申報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榮獲2018年度中國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十大品牌、2018年中國好材料新能源最佳供應商之創新材料獎。吳海軍個人獲2018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人物獎。
如今,「美都海創」電動二輪車正極材料年產量達5000噸,年銷售突破5億元,坐上了國內電動二輪車正極材料「頭把椅」。
從電動二輪車到電動工具
儲備一代,研發一代,使用一代。「美都海創」引入流水線作業的方式進行產品研發工作,大大提升企業決策效率和反應速度。去年,「美都海創」又著手電動工具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實現從電動二輪車到電動工具的「驚人一躍」。公司在戰略採購上,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化;在柔性製造上,定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先進裝備,採用先進的工藝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化生產。
近期,「美都海創」又開始著手未來貯能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吳海軍說,雖然企業在5年內完成「三級跳」,但企業始終在鋰電池正極材料這一主業轉。通過「三級跳」,公司的塊頭越做越大,今年1至9月,企業創產值6.2億元,實現銷售5.9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躍成為行業「隱形冠軍」。
通過「三級跳」,「美都海創」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目前,企業擁有國家專利5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0多項。企業的產業鏈也日趨完善,初步建立起數碼類、新能源汽車、電動二輪車、電動工具等鋰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鏈,市場競爭力大增。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吳海軍信心滿滿地說,計劃在未來3年內,實施省「4+1」重大項目、「五個千億」投資項目等系列重量級大項目。
16043198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