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微信朋友圈被上面的這張照片刷屏了,照片的主角又是消防員,他們剛剛參加完今天上午發生在杭州的一起因地鐵施工導致的天然氣洩漏事件。
他們是一群平均年齡20歲不到的小夥伴們,當同齡人都還處於「嚇死寶寶」的狀態時,他們必須接命義無反顧的上前線,救援是他們的工作,同時他們的生命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保護,去珍惜!
而本臺FM89杭州之聲記者——陳雷用鏡頭為我們定格了他們最美的瞬間。朋友圈瞬間也被這張照片刷屏。
記者陳雷,跑消防線4年,經歷過許多火焰現場,也和不少消防員成為了弟兄。對於這一拍,並非偶然。小編想,你們應該想知道照片後更多的故事……
從事發現場回來的路上,才發現手機裡面有很多的未接來電和尚未查看的微信。記憶最深的是有一個人說:陳雷,你火了。
原來這所謂的「火」,不是因為我在現場的直播報導,而是因為我拍的一張照片。
刷新朋友圈的時候,我真的發現這張照片被刷屏了....很多人問我,這張照片究竟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之下拍的?到底是不是擺拍?其實我想說,這張照片是怎麼拍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存在和本次突發事件背後的故事。
我是杭州之聲記者陳雷,一個杭城突發圈裡體重最重的胖子記者。今天早上10點20分,我接到爆料,飛雲江路錢江路口一個地鐵在建工地施工時,挖破了天然氣管道,想想前段時間的天津爆炸事故,不到二十分鐘我就趕到現場,當時現場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十幾米高的天然氣體噴薄而出,消防已經到位,正利用水槍對核心區域進行噴射,對天然氣進行中和稀釋,防止意外發生。當時,我距離現場中心有100米左右,即便經過水體稀釋,空氣中還是瀰漫著一種讓你聞著想吐的怪味,而消防弟兄們卻近在咫尺。
對於跑突發的廣播記者來說,到達現場後最直接的報導方式,就是尋求當事人參與電話連線,在所有職能部門中,消防弟兄可以說是最配合的,當時看到他們都忙著「打水槍」,就沒有打擾,我就去採訪中周邊群眾。中途過了半個小時,十幾米高的天然氣柱逐漸消弱,管道閥門被安全關閉。消防任務完成,燃氣集團入場。
11點多,我正在採訪一個住在鳳凰南苑的居民,側眼一看發現10多名消防兄弟手拿裝備一字排開,準備上車返回。那個畫面,突然在我腦海中變得很清晰,想起了天津爆炸事故中,網友製作的一副動漫圖片「最美的逆行」,於是就拍下了這張照片。
我很清楚地知道,大家為什麼會在朋友圈中轉發這張照片,是一種對於他們職業的尊重,也是對於他們在危難面前不懼生死的一種敬重。朋友圈中,我看到很多人在這張照片底下都會提到「消防隊員」這四個字,沒錯,這個照片中的每一位,都來自於杭州消防。但是我更想讓你們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
從左至右依次為:韓中平(95年出生,14年入伍,江蘇鎮江人)、薛浩(96年出生,14年入伍,江蘇揚中人)、顧夢(96年出生,14年入伍,浙江湖州人)、方建平(96年出生,14年入伍,浙江金華人)、蔣華彬(93年出生,14年入伍,浙江東陽人)、孟軍(87年出生,05年入伍,浙江諸暨人)、劉萬良(96年出生,14年入伍,山東海陽人)、胡坤(95年出生,14年入伍,浙江諸暨人)、張祖展(95年出生,14年入伍,浙江寧波人)、呂鵬(92年出生,10年入伍,浙江湖州人)。
這10個人都來自於杭州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專勤班的隊員,最小的19歲,最大的28歲。特勤大隊作為杭州消防重要的一隻隊伍,他們曾參與過汶川地震搶險、餘姚水災救援、2014年蕭山瓜瀝1.1大火、代表中國消防官兵參與上合組織聯合救援演練。
這個突發事件,對於他們的工作來說已經結束,在我們等待事故調查結果出來的時候,真的應該對於他們表達心中的感謝。我想說:「比起朋友圈中我所謂的「火」,更應該讓這些經常滅火的人「火」起來。」
半個月前,「勇敢逆行」圖火了,其實對於和他們親密接觸的人來說,想宣傳的不是那句口號,而是讓更多人記住那份無畏和決絕。
以下還是我們的同事,寫下的一段文字!
文/徐煊政
提到消防,總有人說「烈火雄心」「烈焰赤子」。我不說。
「烈」字其實不是什麼好字。特別是對這支我所熟悉的隊伍,對那些我熟悉的兄弟。
因為隱含犧牲。
陳雷拍出這張刷爆朋友圈的圖,掐指一算,並非偶然。
2013年元旦,蕭山友成機工大火,三個兄弟犧牲。遺體出來的時候,四肢都無法彎曲。現場連線的時候,說著說著,陳雷「啪」就哭出聲來。
真的是「啪」,感情噴濺的時候真的有聲音。
說往事,是因為覺得:有些細節,只有投入感情,才能夠捕捉。比如這張照片
若干年前,我跟陳雷一樣,是跑消防的記者。
私下,會去大關中隊打打籃球,去朝暉中隊蹭個食堂。
也偶爾扎堆灌冰鎮啤酒,擼串吃龍蝦。戰士,很多都還是「大孩子」。
只在這個時候,他們才屬於自己。悠悠地講起父母,怯怯地提及愛戀,稚嫩地撕逼未來。。。笑得亮亮的。
當戰鈴炸響,他們就不再有姓名,他們是執水為槍的戰鬥員、內攻手。命令大過性命。
幾次慘烈的犧牲,讓「勇敢逆行」圖火了。
可能是因為無畏、決絕、玩命、勇猛的氣場。
但相比較而言、毫無私心的說,還是喜歡陳雷拍的這張。
因為,我們至少要記住勇敢者的臉。對嗎?
五花八門的宣傳,媒體喜歡,公眾喜歡,搞形象建設的主官也喜歡。
但我,作為一個曾經的消防記者,一般般。
我更喜歡的是你們都回來。
酒已上膛,肉已焦香。千萬不要缺席,我的玩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