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江門高新 江門高新
即刻出發!
12月19日上午
高新區(江海區)
首趟「E起打卡 幸福江海」號大巴
從江門演藝中心出發
車上載有
來自五邑地區的40餘名市民朋友
他們前往了
兒童公園
科技館
龍溪湖公園
龍溪湖閱讀中心
免費打卡!!!
今天一大早
朋友圈就被這些幸福臉孔佔領了!
讓我們來看看
都有誰上「頭條」了~
為江海打CALL
本次「小康之旅」市民體驗日活動由江海區委宣傳部、江門日報社聯合舉辦,活動於12月初在「江門高新」微信公眾號以市民投票的方式篩選出打卡點並規劃出旅遊線路,市民朋友在相關微信推文中留言點讚,在截止日期前留言點讚數量排名前15的網友即可攜帶兩名親朋好友免費參加該活動。活動旨在讓市民朋友們實地參觀體驗,親身感受高新區(江海區)在全面建設小康路上發生的喜人變化。
幸福之旅——盡享歡樂親子時光
上午9時,大巴抵達兒童公園,孩子們牽著大人的手蹦蹦跳跳下車。進入園區,藍黃相間的「空間站」迅速吸引住孩子們的眼球。
「看,是『飛碟』!」
「還有這麼高的滑梯!」
孩子們興高採烈,迫不及待地前往各式無動力遊樂設施上體驗。有人在「勇者之坡」上攀爬,有人在「漫步雲端」上跳蹦床,更有家長釋放童趣,從高高的「空間站」上坐滑梯溜下來。
一名穿著粉衣服的小女孩在「童趣臺」上敲擊著不同的金屬樂器,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小女孩名叫胡鈺彤,今早六點多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從臺山趕來參加此次活動,她告訴記者,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但是每逢周末、節假日一定會抽空帶自己出去玩,她說:「我很喜歡這裡的遊樂設施,還有爸爸媽媽都陪著我,我非常開心。」
在科技館,一對雙胞胎寶寶在「歡樂球球」池子裡玩得很興奮。據孩子奶奶容秀賢介紹,兩個寶寶今年三歲,平時兒子、兒媳婦上班忙,自己就幫忙一起照顧孩子,這次是兒媳婦要帶著自己和孩子出來玩。她說:「這次活動是免費的,玩的地方還這麼『高大上』,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非常幸福。」
文明之旅——積極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一路上,參與的市民朋友們都親身感受了高新區(江海區)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馬路上的灑水車過了一輛又一輛,每個紅綠燈路口都有「小紅帽」拿著文明交通指示牌在疏導交通,有的打卡點還有一批「黃馬甲」在做志願清潔活動。
在兒童公園,全體工作人員微笑、耐心地為孩子和家長們服務,志願者陳晉瑩奔忙在兒童公園,熱情地為大家講解各項遊樂設施的使用注意事項。她說「江海區發展的蒸蒸日上,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福利」
上午11點左右,大巴抵達龍溪湖閱讀中心,進入中心之前,不少家長反覆叮囑孩子們進入閱讀區要保持安靜。
午飯後,今年66歲的楊阿姨還不忘找餐廳服務員拿了打包盒把剩餘飯菜打包走,她說:「一湯一飯都來之不易,浪費可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你我做起。」
品質之旅——產城人融合發展獲點讚
近年以來,高新區(江海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建設中心城區融合示範區的工作部署,持續加大城市公共設施建設和民生投入,加快城市更新,努力打造「三區並進」協調發展新格局,促進產城人融合發展。
△不少參加此次活動的家庭都表示最期待的就是到科技館打卡。
此次市民體驗日活動的打卡點:兒童公園、科技館、龍溪湖閱讀中心,均是高新區(江海區)對照大灣區先進標準建設,大手筆、大規模、高水平,多項指標創全市之先,一經開放便吸引市民爭先恐後地前去體驗。
△市民朋友們在科技館玩得正嗨。
「多年前走出家門是冷冷清清,現在出門到處光鮮亮麗,人氣非常旺。」當天帶領一家五口(該家庭兩名成員參與集贊活動)參與活動的鄧海燕對(高新區)江海區近兩年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深有體會。據她介紹,自己家住中沙市場附近,自從城央綠廊及周邊公共文化設施建成開放之後,經常在晚上帶著孩子和老人出來散步,她說:「現在日子過得非常滿足!」
「兒童公園、江海雲道、龍溪湖閱讀中心、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現在,我的朋友圈頻頻被江海區各大網紅打卡點刷屏。」家住蓬江區的林嘉星點讚高新區(江海區)的飛速發展,他介紹,自從釜山人行天橋建成通行之後,自己經常帶著孩子過來玩,在城央綠廊散散步、在白水帶體育公園打打球、在江門演藝中心看看演出。
「兒童公園品質高、安全性強,科技館非常多元、科技性和教育性強,龍溪湖閱讀中心時尚大氣、有內涵……高新區(江海區)公共服務配套越來越完善!」林嘉星說。
活動結束後
市民朋友們
紛紛在朋友圈曬圖
分享了旅程中的喜悅
你羨慕嗎?
為回應廣大市民的熱烈期盼
「E起打卡 幸福江海」
市民體驗日活動第二期
正在籌備中
歡迎廣大讀者繼續關注
「江門高新」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推送
積極參與公眾號互動
原標題:《你又雙叒叕上頭條了!今天,高新區(江海區)這趟幸福之旅刷爆朋友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