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強根基 發展上引擎
上個月,第七屆「粵治—治理現代化」廣東探索經驗交流會舉行,江海區「黨建引領激發農村社區治理新動能」入選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優秀案例,全省僅11個。黨建引領下,高新區(江海區)農村社區治理工作呈現出「一村(社區)一品」的特色模式,為加強農村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提供「江海經驗」。
黨建是引領各項工作開展的「根」與「魂」。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落實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為高質量發展裝上「紅色引擎」。
黨建領航,高新區(江海區)連續5年爭先進位,各項經濟指標增速走在全市前列,江海版「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逐漸成形,城鄉融合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變化有目共睹,兒童公園、江海雲道、彩虹村等公共文化新地標俘獲市民芳心。
與此同時,高新區(江海區)貫徹落實《廣東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不斷提升黨的組織力,進一步加強黨的基本組織、基本制度、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和基本保障建設。強化理論武裝,強化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以堅如磐石的決心正風肅紀反腐,不斷鞏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成果。
12月23日《江門日報》A06版
抓好黨建主業「一線工作法」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超30億元、20億元項目爭相落地,下沙公園、都市農業生態公園等重點民生項目推進有力,這些都是「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狠抓黨建主業,把黨建工作從「務虛」向「務實」轉變的有力證明。在今年召開的全區雙重工作攻堅會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多次要求各部門把支部、辦公室建在項目一線,在一線鍛鍊、考核幹部,激勵黨員幹部擔當實幹勇作為,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始終以強烈的主業意識保持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各級黨委(黨組)書記切實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自覺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江海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抓好基層黨建,該區建立區領導直接聯繫村(社區)、「兩新」組織制度,每名區領導結對聯繫1—2個村(社區)和3—5個「兩新」組織,部分軟弱渙散村等難啃的「硬骨頭」則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主動承擔,村級換屆重難點村由區委書記點名相關區領導包村攻堅。
圍繞中心當先鋒,高新區(江海區)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全區重點工作落實。全區上下以釘釘子精神轉變作風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項目攻堅、招商引資、掃黑除惡、環境整治等各項中心工作。在疫情防控、下沙水上人家徵遷、兒童公園建設、「兩館一中心」等重大項目、急難險重任務中,高新區(江海區)組建臨時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高效推動區委「1+1+12」工作舉措落地落實,確保哪裡有重大任務,重大項目推進到哪裡,哪裡就有黨員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堅持規範化建設 為基層黨組織「強筋健骨」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打造全領域黨建規範化建設標準體系,出臺《黨組織建設標準體系》和「五大清單」,細化形成農村、社區、「兩新」組織、機關、企事業等5大領域黨建標準化工作體系和操作規範,實現各領域黨建工作人人有職責、工作有標準、辦事有程序、事後有評估的管理閉環。
通過建強隊伍,高新區(江海區)鍛造基層黨建骨幹力量。「十三五」以來,「頭雁」隊伍年輕化、專業化成為高新(江海)黨建特色,目前該區「頭雁」隊伍中退役軍人、致富能手佔比45%,平均年齡也下降至45歲。以外海街道為例,該街道今年調整年紀偏大、能力偏弱的村級黨組織書記,探索制定《外海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考核辦法》,(社區)「兩委」幹部隊伍整體層次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村級儲備幹部隊伍也在進一步壯大,按照不低於1:2的比例,江海區委組織部重點從工作積極的村(居)民小組長、村(居)民代表、農村致富帶頭人、回鄉大學生等群體中,多向選拔256名年輕骨幹建立村級儲備幹部人才庫。去年,該區還在市委組織部指導下,探索建立全領域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認定標準和問責制度,創造了「兩約談、兩抽查、四了解」工作法,相關工作經驗被各市(區)廣泛借鑑。
真正讓黨組織生活嚴起來、實起來,高新區(江海區)推進黨組織生活規範化常態化,並抓好學習形式創新,加強互動式研討,實行現場情景式教學,開設「青棗紅棗青春劇場」,組織黨員幹部到紅色革命基地重溫入黨誓詞、黨員過「政治生日」等政治儀式。高新區(江海區)還制定「兩新」組織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清單,通過一線調研、節慶活動、學習培訓等多種形式增強黨員榮譽感、歸屬感。以規範化黨組織生活為牽引,各領域各行業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的信念更堅定了,爭先創優的勁頭更強了。
落實基本保障方面,高新區(江海區)做好人員保障、經費保障,選拔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優秀黨員幹部從事機關黨建工作,並落實「億元保障計劃」, 保持全區基層黨建經費每年不低於30%的穩步增長速度。此外,該區高標準打造覆蓋200多家企業、近5萬人的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完成3個街道、62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三分之一的村(社區)建有黨建文化公園,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受到黨的薰陶。
樹品牌建機制 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江海經驗」
創新探索黨建引領下的「三社聯動」機制,治理經驗獲民政部肯定的同時,高新區(江海區)也探索出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黨建「江海經驗」。
「十三五」期間,該區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並落實村級黨組織書記小微權力正負面清單,明確93項權責21條底線,積極構建村級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體系,讓村級「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有效提升基層組織力和鄉村治理能力。
圍繞農村治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高新區(江海區)全面推廣實施黨員責任崗制度,出臺《江海區農村(社區)黨員責任崗創建工作方案》,通過「黨員自選、組織助選」,加以獎勵激勵,實現全區七成無職黨員主動亮身份籤訂《黨員責任崗承諾書》,無職黨員 「有位有責有為」。村民行為約束方面,除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該區還探索積分管理制度,以家庭或村小組為單位實施,引入第三方機構打分,通過獎懲制度激勵村民履行村規,嘗試與股份分紅掛鈎,有效激活群眾參與熱情。
作為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江海區)創新開展機關黨建結對非公企業黨建暨推廣「種子工程」項目,34個區直機關黨組織、規上企業 「一對一」黨建結對。「兩新」黨建工作質量不斷提升,湧現出榮信、安諾特、禮樂腊味協會等市級「兩新」黨建示範點。鐵金剛、業偉成、多快好省等3家企業堅持黨建引領助推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獲國務院點讚。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高新區(江海區)還創新社區黨組織設置,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機制,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探索建立社區「大黨委」「黨建共同體」、行業黨建「群組」21個。
推動全覆蓋派駐村(社區)第一書記長效化。高新區(江海區)因村制宜派駐人選,按照「黨群部門聯弱村、政法部門聯亂村、經濟部門聯窮村、涉農部門聯專業村」的思路,從機關年輕幹部中精準向62個村(社區)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並指導推動第一書記在基層黨建、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疫情防控等領域發揮個人特長和部門資源優勢。期間,該區建立履職考評獎懲制度,把關心關愛第一書記成長落到實處,兩年來共有15名第一書記得到重用提拔。
正風肅紀反腐 構建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
今年以來,江海區接受省委第九巡視組巡視,在堅決提高政治站位、扛起職責,確保整改落地落實、見底見效的同時,探索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新模式,成立4個機動巡察組,進一步做深做實「政治體檢」。
對權力的監督,是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十三五」期間,從全面從嚴治黨、強化自我監督出發,高新區(江海區)一直在積極實踐。
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的實踐中,高新區(江海區)從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做起,身體力行,以上率下,發揮「關鍵少數」示範帶頭作用。緊盯關鍵領域和重要時間節點,專項監督、明察暗訪、通報曝光、追責問責多管齊下,該深挖細查頂風違紀、隱形變異問題,持續鞏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堅持問題導向,高新區(江海區)針對違規發放津貼補貼、違規收送紅包禮金、公款吃喝、公款旅遊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7起,處理27人,建立健全多部門定期監督檢查機制,及時排查和堵塞監管漏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為基層減負要求方面,該區重點關注文山會海、檢查考核過多過度留痕等現象,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納入區委巡察、監督檢查工作重點,重拳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為官不為」問題。
「十三五」期間,江海區堅定不移懲治群眾身邊腐敗,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從2018年起,該區開展基層正風反腐三年行動,聚焦扶貧領域、掃黑除惡、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尤其是在嚴懲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過程中,該區建立領導包案督辦制度,健全紀檢監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協同辦案機制,充分運用逐案過篩、順瓜摸藤等戰術,不斷深挖擴線,堅決查處一批在區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涉黑涉惡腐敗分子和「保護傘」,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8人,移送司法機關審查起訴6人。同時,高新區(江海區)積極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形成長效治理機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新區(江海區)將不懈努力,不斷奪取反腐敗鬥爭新的勝利,全力構建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
高舉旗幟 把牢理想信念「方向盤」
新時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徵程。
理論學習是通往真理最近的道路。「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穿工作全過程,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力推動新思想入腦入心。
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帶頭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撰寫文章、交流心得、上黨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成為黨員幹部案頭經典,打卡「學習強國」成為學習時尚,崇尚學習蔚然成風。
除認真抓好區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開展專題輔導、交流研討外,高新區(江海區)還創新學習形式,充分利用基層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載體,把課堂設在城市治理、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第一線,解決「學用脫節」問題,全年開展主題學習活動380多場次。「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為讓黨的理論宣傳敲開百姓思想之「門」,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高新區(江海區)建立理論宣講專家庫、百姓宣講員團隊,探索「菜單式」精準宣講,舉辦「領導幹部上講臺」「老鄉講小康」百姓故事等活動,個性化、分眾化、通俗化的理論宣講,既冒熱氣、又接地氣,讓基層「聽得懂、聽得進、記得牢、用得上」。
「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十三五」以來高新區(江海區)堅持把意識形態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緊密結合,將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巡察工作、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同時,該區充分發揮黨委牽頭抓總核心作用,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構築起意識形態安全的「防火牆」。
化「虛」為「實」,潤物無聲。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大項目動工(投產)、城鄉環境整治等主題,幾年裡該區完成全媒體專題策劃上百個,亮點工作頻頻登上中央、省、市媒體,今年國慶期間該區舉辦的「江門圩日」和龍獅文化節活動登上央視新聞。
此外,該區加強網評員隊伍建設,提高其輿論引導水平。同時,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活動,全面堵截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意識形態領域「風清氣朗」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乘帆遠航。
來源:江門日報 文/圖 李雨溪 陳曉君 賴庚谷 葉歡
關注 「看江海」抖音號
(建議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高新區(江海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