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米勒評委特刊 香港演藝學院駐院藝術家黃懿倫教授:別讓孩子成為會彈琴的「機器」

2021-02-13 博蘭斯勒鋼琴

所謂培養人才,教是方法,育才是目的。從彈琴到理解音樂再到學會做人,培養的不一定是個音樂家,但一定要讓他從音樂的世界裡體悟到做人的道理。

作為香港最著名的鋼琴教育家之一,黃懿倫早年在港隨周書紳教授及杜朗夫人習琴,其後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獎學金前往英國倫敦深造。於此期間,黃女士獲獎無數。她是同時考獲畢業文憑、演奏文憑、及學院鋼琴學生最高的榮譽 ─ 麥法倫金牌的少數學生之一。此外,她亦被選為倫敦四大音樂學院中最傑出的優異生,獲得偉烈特紀念獎,並在英國各地巡迴演出。黃女士曾在義大利維奧國際鋼琴大賽獲得銀牌獎,亦獲得著名的有斯獎學金及班捷文.達爾獎。其後,她前往巴黎隨柯爾託和拉威爾的學生貝利慕特進修,之後再進入紐約曼克頓音樂學院隨波蘭鋼琴家波森深造,並考獲研究文憑。黃女士經常到英美各地演出,亦常在香港舉行音樂會及與樂團合作。自1986年,黃懿倫與姐姐組成鋼琴二重奏,經常在香港、美國及國內演出。近年黃教授積極從事音樂教學工作,並栽培了不少國際比賽得獎者。她經常在各地講課;曾被邀請在中國、韓國、泰國、星加坡、臺灣、烏拉圭、南非、美國及波蘭簫邦國際音樂節舉行大師班。黃教授現為香港演藝學院任駐院藝術家及鍵盤系高級講師,並任深圳藝術學院客席教授、武漢音樂學院及天津音樂學院名譽教授。黃教授在1993年被頒發成為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院士,2000年被列入世界名人錄音樂家大全及世界名人錄傑出女性,更被列選為21世紀世界2000名傑出音樂家及音樂教育家之一。黃教授現為香港鋼琴教師協會主席。與此同時,她亦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顧問、聖三一音樂學院香港區鋼琴顧問,以及香港達克羅士協會的顧問。在2008年,黃教授更因其對香港音樂界的貢獻,被香港星島日報頒發為2007年傑出領袖。2013年黃教授獲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頒発首屆「香港六藝卓越女性」奬。2014年黃教授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表揚她在鋼琴教育及培育本地年輕鋼琴家方面的貢獻。

「我以前舉辦的大師班講座不少,但都是針對專業水平的,像這次這樣指導業餘鋼琴學習者還是第一次,兩者無法進行比較,但大連的孩子技法都不錯,反應力也很好。」談到參加大師班的這些孩子,黃懿倫親切地說。

在香港,大師班這種鋼琴教育模式比較普遍,因為地域優勢,往來於香港的國際級大師很多,也讓香港的鋼琴學習者得到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每個月都會有兩次以上的大師班講座。而內地一般只有在寒暑假開辦的音樂營裡才會舉辦大師班,一個學期也就一兩次機會。「當然,現在有願望來大陸的人越來越多,大陸的孩子們也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與那些大師面對面地交流鋼琴學習的體會。」

大師班提供了一個平臺,給了從事鋼琴教育的老師和學習的學生一個從不同角度看作品的機會,每個大師對同一作品的著重點不同,理解的角度也不同,多方聽取可以讓老師與學生學習到不同的方法。「但學生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選擇與取捨,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與理解角度。有的學生聽多了大師班的課就亂了,不知道自己要如何處理作品,這樣就適得其反了。」黃懿倫強調:「在我學琴的過程中,幾個老師都有他們不同的啟發和教育方法,讓我知道音樂原來有這麼多的表現方式與姿態,讓我聽到了很多種不同的聲音。所以,在鋼琴學習的每個不同階段,選擇適合的老師是至關重要的,老師不一定是最知名的,但一定要是最適合的。」

在整個大師班講座過程中,黃懿倫教授問的最多的問題是:「你知道自己彈的是什麼嗎?」而孩子們則因為害羞或其他原因大多含糊其辭。「多數的孩子並不明白自己在彈什麼,無法理解音樂的內涵。現在的學生們從一開始就學得太難了,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自然也就談不上對內容的理解。」

這種情況有老師的問題在裡面,但家長也有不小的責任。「咱們的家長們都太緊張了:上課的時候,我問孩子問題,孩子還沒回答,家長先搶著回答了;我講到哪個小節表達了什麼感情,哪個段落使用怎樣的節奏,是家長在做筆記,而孩子在那裡發呆。在國外哪裡有這樣的,孩子都是自己去學琴的,什麼都要自己記。」黃懿倫教授有些無奈地說:「家長為孩子做得太多了,讓孩子們沒有了自由的空間。而我們的孩子又太聽話了,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不問為什麼,就好像思考都是大人們的事兒,和他沒關係一樣,這種被動灌輸式的學習就失去了自主發展的可能性。」

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學琴就是學琴,和別的事沒關係,他孩子的手只要能在鋼琴的鍵盤上飛舞就好,別的都不用孩子去做。「沒有什麼事是孤立存在的,彈鋼琴的不去唱歌怎麼體會作品的歌唱性,彈琴的手指不去接觸日常生活怎麼能更好地鍛鍊手指的力量與靈活性,可是家長們卻把音樂在生活中的生命力給砍掉了。」

「過去鋼琴界更注重心境的抒發與表達,不太注重技法,而現在卻漸漸有走向另一個極端的趨勢。我在給很多國際級比賽作評委時發現,現在的技巧運用得越來越好,卻缺少那種具有靈性的演奏。」

「詮釋作品時達到技巧與表現力的平衡是很難的,但作為鋼琴教師不能只讓孩子學會按鍵盤,更應該引導他們去理解音樂符號背後的東西。音樂不只是彈琴,在節奏與旋律裡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承載了作者怎樣的嚮往,只有產生了共鳴,才能真正找到跨越時代的演奏者與創作者的契合。」黃懿倫嚴肅地說:「可惜的是現在的孩子們太幸福了,他們往往無法理解與體會作品中的那份悲涼與憂傷。」

由享譽全球的著名鋼琴家劉詩昆領銜的26位,來自國內外的權威鋼琴家評委會!想從他們的分享中,獲得學琴過程中寶貴的 經驗 提醒 嗎?

8月5日起,德國博蘭斯勒鋼琴基金會攜手總決賽組委會,為您獻上為期1個月的第四屆德國歐米勒(青島)國際鋼琴公開賽總決賽——#築夢者▪與夢同行#評委特刊連載

26位權威鋼琴家評委逐一亮相,和你談比賽談鋼琴


☟關注公眾號,關注評委特刊


相關焦點

  • 2020鋼琴比賽-施坦威藝術家鄭慧博士擔任「李斯特紀念獎」評委
    由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20鋼琴比賽-2020「李斯特紀念獎」國際鋼琴公開賽,特邀施坦威藝術家鄭慧博士擔任本次鋼琴比賽評委。鄭慧博士,香港著名鋼琴家,施坦威藝術家。被譽為「貝多芬第五代傳人」及「鋼琴女詩人」。於2009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範磊先生——海南「室內樂之夜」
    布菲籤約藝術家。1965年出生於青島。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蘇堅培、陶純孝教授。在校期間專業成績優異,多次代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作為獨奏演員為國內外領導(小澤徵爾、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演出。1985年曾獲中國全國選拔賽一等獎, 代表中國參加法國土倫國際單簧管大賽中獲榮譽獎(第一名獲得者 保羅梅耶),在國際單簧管協會舉辦的西雅圖青年單簧管比賽中獲得第四名。
  • 【藝術家的家】不忘初心 弦歌不輟——張黎紅教授中央音樂學院獨唱音樂會
    195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1953年至1959年1月公派赴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師從人民藝術家Е· Kaтульская葉·卡杜爾斯卡婭)),獲優等畢業證書及優秀演唱家稱號,她的名字被鐫刻在學院的大理石金榜上。
  • 安徽滁州歐米勒鋼琴A6_海知音琴行可以依靠的
    安徽滁州歐米勒鋼琴A6, 這60架經過精心打造的博蘭斯勒旗下品牌鋼琴經過精心擺放,呈現出數字「6」的形狀,與旁邊的道路搭配,從空中俯瞰,形成「60」字樣,渾然天成!著名鋼琴家李淇領銜、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汪琴教授等共60名師生在音樂會上聯袂奏響了著名校友冼星海的著作《黃河頌》!
  • 第七屆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決賽評委團】
    顏名秀出生於臺灣,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取得作曲音樂藝術博士學位、作曲及鋼琴演奏雙碩士,並於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取得作曲、鋼琴演奏雙學士及鋼琴演奏家文憑的殊榮。鋼琴曾師事Logan Skelton與Nelita True教授。亦曾於香港科技大學擔任兼任副教授及於密西根大學教授音樂理論,並曾受邀擔任美國及香港的鋼琴比賽及作曲比賽評委。
  • 第七屆德國孟德爾頌鋼琴大賽亞太總決賽評委--鋼琴演奏家齊歡
    德布特藝術家廈門愛樂、山東交響樂團客席演奏家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與表演系鋼琴教研室主任   碩士生導師上海音樂學院高原高峰「Leschetitzky 鋼琴團隊」柔性外聘專家上海音協鋼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幼年即在音樂聽覺方面顯露過人天賦,先後師從王秉臻、尹鷹、林爾耀三位教授,後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跟隨俄羅斯涅高茲學派在中國第一傳人
  • 重磅消息||蔡崇力教授鋼琴學術講座及大師班預告
    於美國匹茲堡、法國冬隆、瑞士巴赫、韓國漣川音樂節及多次在香港藝術節演出。蔡崇力曾被邀擔任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評委,法國巴黎、葡萄牙、韓國與全日本比賽評委。近幾年在羅馬、佛羅倫斯、維也納、舊金山、紐約、溫哥華及中國內地多個城市舉行個人獨奏會。
  • 引進首位駐院青年藝術家 閩南大戲院開業八周年謀新篇
    閩南大戲院八周年慶典暨城市開放日開幕演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廈門12月31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傅子韜)開業運營八周年之際,閩南大戲院日前高調引進首位「駐院青年藝術家」黃蒙拉,雙方將共同發起廈門首屆青年國際藝術周的多場演出及大師課系列藝術活動,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豐富市民藝術生活
  • 第六屆德國孟德爾頌國際鋼琴大賽亞太總決賽評委專家團介紹(簡介三)
    ➤1989年以來他曾去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各大學和音樂學院講學和開設大師班。他曾為中國唱片、羅馬尼亞的Electrecord和捷克的Supraphon 和Alpha Omega (香港)錄製唱片。
  • 駐校藝術家講座回顧 | 從古希臘到現代舞臺,看千變萬化的戲劇藝術
    第十二期駐校藝術家潘煒強導演一位戲劇追夢者潘煒強,1989年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首屆畢業生,後加入香港話劇團,成為全職舞臺演員,演出無數名劇包括《榆樹下的欲望》、《雄霸天下》、《七十二家房客》、《費加羅的婚禮》及莎劇《無事生非
  • 香港演藝學院:全球十大表演藝術院校之一
    香港演藝學院於1984年由香港政府成立,致力於演藝人才的培養,是中國香港唯一專門培養演藝人才的學院。學院教學大樓位於香港島灣仔,與灣仔藝術中心相鄰。位於薄扶林的伯大尼古蹟校園自2007年起啟用,用作電影電視學院學生培訓。為什麼選擇香港演藝學院?
  • 香港演藝學院2019屆舞蹈研究生畢業作品精選分享
    守則藝術中心舞蹈留學分享 香港演藝學院
  • 香港演藝學院介紹
    香港演藝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於1984
  • 布萊梅2015夏夜演藝會首場演出開始了!
    時間:7月10日晚7:00布萊梅教室地點:矩陣小區25號樓1單元201室(矩陣小區南門進,左拐即是)諮詢電話:80199700 或18611763222 豆媽 18611184488
  • 【預告】留烏著名鋼琴家龍穎教授獲獎學生鋼琴專場音樂會
    元門票兩張,名額有限,機會千載難逢,報名從速!第二屆山葉全國鋼琴比賽廣州賽區第二名第七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華南賽區總決賽專業組三等獎第十七屆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決賽自由選曲組第一名第二屆澳門亞洲鋼琴公開賽兒童C組一等獎 他黃峻泰2011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星海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