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決賽評委團】

2021-02-21 廣州唐音文化

斯坦尼斯拉夫·伊奧丹尼奇 STANISLAV IOUDENITCH

國際著名鋼琴大師,第十一屆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等國際知名比賽冠軍得主

獲獎項 Awards

範·克來本國際鋼琴比賽     冠軍

紐奧良國際鋼琴比賽       冠軍

卡佩爾國際鋼琴比賽         亞軍

瑪利亞.卡拉斯國際鋼琴比賽  亞軍

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         季軍

斯坦尼斯拉夫·伊奧丹尼奇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青年音樂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科莫湖國際鋼琴學院最年輕的頂級大師。他的演奏洋溢著貴族化的優雅和新鮮的想像力,具有極強的音樂個性和說服力。國際音樂評論界認為斯坦尼斯拉夫開啟了一個時代。現任教於是美國密蘇裡帕克大學,是該校最年輕的副教授和音樂藝術總監。 

他曾獲得眾多國際著名大賽的金獎和其他獎項,包括1991年第三屆布索尼國際鋼琴大賽;卡佩爾國際鋼琴大賽;瑪莉亞·卡拉斯國際鋼琴大賽;1998年希爾頓海德國際鋼琴大賽;2000 年紐奧良國際鋼琴比賽;2001年,他贏得了世界樂壇頂級鋼琴大賽——第十一屆範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的金獎,其國際聲譽也達到了一個高峰。


  Pang Cheung

   美國紐約大學鋼琴演奏哲學博士、茱麗亞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學士。曾擔任茱麗亞音樂學院Teaching Fellow及紐約大學兼任講師, 亦為美國Pi Kappa Lambda 榮譽音樂學會會員。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藝術系及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李廷強 Norman Lee

施坦威藝術家,畢業於美國Peabody音樂學院,獲鋼琴演奏音樂學士學位,後再遠赴英國倫敦,隨皇家音樂學院教授 Irina Zaritzkaya 學習。 同時他亦隨大師Anatoly Verdernikov 和 Tatiana Nikolaeva學習,獲奧地利薩爾斯堡及前蘇聯國家頒發證書。他移居加拿大後,師從 Ronald Turini 並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頒授音樂碩士學位。

旅居歐、美二十餘年,曾於美國、加拿大、英國和義大利巡迴演出,亦於美國、加拿大、義大利和香港的電臺與電視節目中演奏。現居於香港,經常在本港及中國各地,包括中央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和廣洲星海音樂學院主持大師班。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及香港伯樂音樂學院古典音樂演奏系。


內德·柯克 Ned Kirk 

國際著名鋼琴家、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美國明尼蘇達貝多芬藝術節藝術總監、明尼蘇達聖瑪麗大學音樂系鋼琴教授及系主任,GMT音樂等級考試委員會考務總監。曾就讀於皮博迪音樂學院、麻薩諸塞州阿母赫斯特大學和獲得博士學位的華盛頓大學。柯克教授作為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曾經在歐洲、亞洲以及美國舉行音樂會,他還在美國、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舉辦過音樂會和大師班。

   


蘇顯亮 Ernest So
    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活躍演出於世界各地包括歐洲、美洲及亞洲等地,西班牙巴塞隆納音樂節課程總監,亞洲日本鋼琴城首席顧問,中國廣西大學榮譽教授,曾執教於香港大學及英國京士墩大學。

   先後攻讀於紐約著名音樂學府曼哈頓音樂學校及茱利亞音樂學院。少年時期在新加坡得到「貝多芬杯」(Beethoven Trophy) 及「最佳演奏者」(Best Performer Award) 而備受肯定。於茱利亞音樂學院師從Jacob Lateiner (1928-2010)。除灌以對貝多芬的音樂修養外,Lateiner亦向他展露了很多被忽略的古典及浪漫時期的作曲家及音樂作品,此舉亦引發了蘇對於一些「邊緣」作品的熱愛及探求。蘇在其演奏會上除了彈奏為人熟悉的蕭邦及貝多芬的作品外,由作曲家Scriabin 及Medtner, Morton Feldman 及Philip Glass開始,他引入了世界各地由前蘇聯、西班牙、法國以至拉丁美洲作曲家較為冷門的浪漫派作品,帶領聽眾及學生們擴闊及豐富他們的音樂品味。

    蘇先生先後推出了三張鋼琴專輯,Latin American Piano Journey (拉丁美洲鋼琴音樂之旅)、La Musique Française(法國音樂專輯)及Far Side of the Road (被遺忘的偉大作品)。他們展現了蘇先生的獨特選曲風格,作品包括了由巴西及墨西哥的作曲家所寫的鋼琴曲目,以至世界首錄的Lucien Wurmser的作品,以及著名美借鋼琴家Koji Attwood 的鋼琴改編集。
蘇先生經常舉行大師班及講座,他亦發表了不少關於貝多芬的論文。除了鋼琴演奏外,蘇顯亮先生更專注研究維修鋼琴技術,收集並研究保養古董鋼琴,現於亞洲日本鋼琴城Asia Piano Japan 擔任鋼琴顧問,對選琴、維修以及保養提供專業意見。蘇先生更積極參予慈善活動,其所屬志願機構至今已於中國內地興建了三十三所學校,幫助數千名貧困兒童就學。

    蘇先生現為義大利著名頂級演奏用三角琴法吉理奧 (Fazioli) 的御用藝術家。


顏名秀 Ming-Hsiu YEN

知名作曲家及鋼琴家,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她首演了許多新音樂作品並經常在新音樂音樂節中演出,其中包括中西部作曲研討會、作曲家協會全國大會、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現代音樂節、ONCE.MORE.音樂節、布拉瓦德音樂節、新音樂討論等。她是2006年安娜堡音樂藝術協會青年音樂家比賽及2009年葛利格青年音樂家比賽的得主。在密西根大學就讀期間,也曾兩度贏得協奏曲比賽,並與學校樂團三度合作演出(2004年演出巴伯鋼琴協奏曲;2008年演出柯利裡亞諾鋼琴協奏曲;2005年首演自己創作之鋼琴協奏曲)。

身為一活躍的作曲家,她曾贏得的作曲獎項包括美國Heckscher作曲獎、美國作曲聯盟作曲獎、臺灣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國三川獎等等。作品曾由美國明尼蘇達管弦樂團、臺灣音契合唱管弦樂團、PRISM薩克斯風四重奏等團體演出,並經常於美國、臺灣、日本、法國、中國及香港各地發表。錄音曾由Innova及Blue Griffin唱片公司發行。前者同時收錄了著名中國作曲家陳怡及亦是普立茲獎得主作曲家周龍的作品。

顏名秀出生於臺灣,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取得作曲音樂藝術博士學位、作曲及鋼琴演奏雙碩士,並於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取得作曲、鋼琴演奏雙學士及鋼琴演奏家文憑的殊榮。鋼琴曾師事Logan Skelton與Nelita True教授。亦曾於香港科技大學擔任兼任副教授及於密西根大學教授音樂理論,並曾受邀擔任美國及香港的鋼琴比賽及作曲比賽評委。


杜寧武 Ning-Wu Du

著名鋼琴家兼作曲家,曾師從張孔凡、黃雅和李淇。13歲赴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肖酩教授,18歲獲著名的雪梨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受文化部嘉獎。評委之一美國權威評論家Schonberg 在「紐約時報」雜誌上寫道:「杜具有最傑出的自然天賦」。 後師從大師Sherman 和Yablonskaya畢業於茱莉亞學院。音樂會跨越歐、美、亞、澳幾大洲。與廈門愛樂樂團出版了杜鳴心鋼琴協奏曲《獻給鼓浪嶼》CD,並出版了在北京中山音樂廳及汕頭音樂會的DVD。 與夫人沈惠蓮贏得格裡格國際雙鋼琴及四手聯彈比賽兩項金獎。在室內樂方面是備受青睞的夥伴,曾與小提琴家林昭亮、錢舟、柴亮,大提琴家王健、倪海葉等演出或錄音。2008年在國家大劇院開幕季上與王健合作舉行音樂會。已創作數十首鋼琴及室內樂作品。現任教於星海音樂學院。


沈惠蓮 Helen Sim

美籍韓裔鋼琴家,沈惠蓮因她獨特的詩意與魅力而受到高度的敬重,曾引起世界各地聽眾的驚嘆。6歲學琴,10歲在卡內基獨奏廳演奏莫扎特的「加冕」協奏曲獲巨大成功。翌年作為史上最年輕音樂家,在紐約古典音樂電臺WQXR的著名系列節目中被賦予顯著地位。紐約時報寫道:「提及神童,真正令人驚愕的是沈海倫,她不得不將琴凳調到最高限度以便剛夠得著鍵盤。她以行家的自信開始彈奏貝多芬C大調鋼琴協奏曲,並給予第一樂章以一種遠遠超乎她年齡的成熟演繹。」後師從俄羅斯派大師Yablonskaya畢業於茱莉亞學院。在許多比賽中名列前茅,在爭奪激烈的義大利Senigallia國際鋼琴比賽中一舉奪冠。曾與許多交響樂團合作,包括與美國交響樂團在紐約林肯中心的演出和與世界級的瑞士蘇黎士Tonhalle交響樂團的演出。現任教於星海音樂學院。


裴玉樹 Yushu Pei

曾受聘於香港中文大學,現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 也是貴州大學藝術學院,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以及貴州師範學院藝術學院之客座教授。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 獲學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 獲得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大學音樂碩士(鋼琴演奏)學位, 之後轉入美國著名音樂學府北德克薩斯大學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師從世界著名鋼琴家約瑟夫 · 班諾維茨教授, 並榮獲音樂藝術(鋼琴演奏)博士學位。在美期間, 他獲得多項獎項, 包括內華達協奏曲比賽第一名, 全美音樂教師協會音樂比賽州內鋼琴決賽第一名及西南區七州鋼琴決賽第二名, 著名歌手Barry Manilow 獎學金, Martha Massena 獎學金等等。此外他還連續多年獲得全額 Teaching Assistantship 和Teaching Fellowship 於就讀學位期間和畢業後在美國多所大學教學鋼琴課程多年。


劉雲天 Liu Yuntian

著名旅美青年鋼琴家,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金鐘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金獎得主;獲得「霍洛維茲國際鋼琴大賽」最高榮譽的中國選手、第三位載入音樂界殿堂級鋼琴比賽——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國際鋼琴比賽史冊的中國鋼琴家、先後為朱鎔基、溫家寶兩位總理現場獨奏的音樂使者,受到了全國各大媒體爭相熱捧和專訪。

    劉雲天5歲開始學習鋼琴,1999年9月以專業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星海音樂學院附中,2003年起師從烏克蘭鋼琴教育家卡琳娜·波波娃教授。2004年,他以17歲的年齡,獲得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鋼琴比賽金獎,這也是此項賽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金獎選手。2005年7月,劉雲天以各科「全優」的成績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同年免試直升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鋼琴專業(獲四年全額獎學金)繼續師從波波娃教授。在校期間他曾多次參加國際大賽並得到世界知名鋼琴家、教育家李名強,陳宏寬,鄧泰山,William·Grand·Naboure,Malcom·Bilson,Tamas·Ungar教授的指導。2007年在烏克蘭舉行的世界頂級青年鋼琴家大賽「霍洛維茨國際青年鋼琴家大賽」中,劉雲天一舉奪得第二名(第一名空缺),這也是中國選手在此項比賽中的最好名次。

     2009年6月,劉雲天再次以專業成績第一名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同年被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德克薩斯州基督教大學和密蘇裡帕克(Park)大學同時錄取,最終選擇密蘇裡帕克(Park)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攻讀鋼琴演奏專業研究生。在赴美國留學深造的三年中,經我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周廣仁教授的鼎力推薦,劉雲天有幸成為了著名國際鋼琴大師、2001年「範·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得主伊奧丹尼奇教授首位中國留學生。在大師的指導下,演奏技藝與音樂素養得到飛躍性的提升。2013年5月,劉雲天獲得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國際鋼琴比賽決賽紀念獎,獲得在布魯塞爾Bozar大廳的演出機會,並受到比利時皇后的接見。2013年11月劉雲天從一千餘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義大利科莫湖鋼琴學院的全額獎學金,成為該校歷史上第4位被錄取的中國鋼琴家。做為一位活躍在國際音樂舞臺的鋼琴家,劉雲天先後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瑞典、義大利、芬蘭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音樂會,合作過的樂團包括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堪薩斯城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

Maria Jee

   美國、香港和韓國都享譽盛名的鋼琴家,曾在舊金山音樂學院擔任室內樂藝術家和協奏鋼琴家。現為香港演藝學院鋼琴家。2007年移居香港後,現於香港演藝學院表演藝術專業任教。作為在美國、香港和家鄉韓國都享譽盛名的鋼琴家,Maria Jee 曾與眾多音樂家合作室內樂演出,包括舊金山交響樂團,奧斯陸歌劇院管弦樂團和首爾愛樂樂團等。受波蘭總領事的邀請,她在香港為2010年蕭邦200周年紀念音樂會進行演出。在韓國,Jee 擔任韓國交響樂團鋼琴家,並兩次在著名的韓國青年藝術家全國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黃穎瀛 Genevieve Wong

  著名鋼琴家,伯樂音樂學院(香港)古典音樂演奏系鋼琴導師。曾經以全額獎學金入讀世界著名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和茱莉亞音樂學院,並先後取得音樂學士與碩士學位。年輕聰敏的黃穎瀛深獲著名的鋼琴家薜曼讚賞,稱她「巧手、慧心、有想像力」。她的老師鍾榮達及桑德也說她「音樂天份不凡」、「天資穎悟」。鋼琴家陳淑貞把她形容為「非常傑出的明日之星」。

   黃氏四歲開始隨馬思芸學習鋼琴,就讀於拔萃女校期間,考進香港演藝學院少年組,隨音樂學院前院長鍾榮達學藝。自此她屢次在香港校際鋼琴音樂節贏得獎項,曾在香港大會堂和香港演藝學院表演。她的老師包括賴坦納、聶堅和施妲。她又曾在著名樂人如費爾斯曼、杜博、薜曼的大師班上演奏,更是蘇曼獎、荀豪茲伉儷獎學金、捷各斯紀念獎學金、高貝伉儷獎學金及舒惠登獎學金的得獎者。

   黃氏經常在美國的紐約和波士頓以及本港舉行獨奏會,並參加室樂演出。她在紐約的Five Towns Foundation的年青鋼琴家比賽中獲獎,並曾在林肯中心的艾麗斯杜利音樂廳獻藝。黃氏曾為香港電臺節目演出,以及擔任本地琴家比賽評判。


龍綺欣 Cecilia Long

   澳門室內樂協會理事、澳門樂團客席鋼琴家。香港中文大學音樂(哲學)碩士,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院士。現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國際音樂學校。 

出生於澳門的龍氏早年在不少本地及國際鋼琴比賽中屢獲佳績,包括榮獲第二十一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文化局大獎》及囊括該屆五項組別冠軍。其後龍氏於香港演藝學院攻讀音樂(榮譽)學士學位,在學期間獲得澳門文化局、澳門基金會、香港星島日報、通利音樂獎及柏斯音樂基金會頒發獎學金,師承該院鍵盤系主任郭嘉特教授,主修鋼琴演奏、副修古鋼琴、作曲及指揮。龍氏在學期間曾贏得院《鋼琴教職員獎》,亦曾在Jeremy Carter、Stephen Savage、Akira Imai、Howard Shelley等著名鋼琴大師班上演奏。除了獲頒香港中文大學音樂(哲學)碩士,龍氏亦為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院士。

龍氏曾獲邀為前澳門特別行政區首長何厚鏵獻藝,並多次以獨奏家身份與澳洲SBS青年樂團、澳門樂團、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及澳門青年管樂團於澳門、日本、臺灣及香港演出,當中包括「第十四屆亞太管樂節」。多年來龍氏也經常以年青鋼琴家身份與不少知名音樂家合作,當中包括著名指揮家餘峰、廖國敏、Reed Thomas、小提琴家Robert Davidovic、圓號演奏家Geoff Colinson、二胡獨奏家蕭白鏞、黃安源等。

在樂團演奏方面,龍氏曾被響譽盛名的亞洲青年交響樂團以全獎學金錄取,成為樂團的鋼琴師,其中不但與亞洲最頂尖的年輕樂手到日本、臺灣、深圳、蘇州、南京及香港巡迴交流演出,更被邀請與其中兩位來自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家Ronda Rider及張萬鈞合作,演出蕭斯達高維契的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作品67,於香港電臺第四臺舉行音樂會、錄音及廣播。龍氏現為澳門樂團及香港泛亞交響樂團特約客席鋼琴家。活躍於香港及澳門演出舞臺的龍氏同時積極參與獨奏及重奏演出,亦熱衷於創作及演奏本地作曲家作品,其中包括委約「亞洲五巨匠」之一著名作曲家林樂培創作鋼琴三重奏《東方之珠二》,獲得一致好評。

龍氏同時亦參與演奏電影音樂,當中包括為2012年贏得多項國際及香港本地電影獎項、由許鞍華導演執導的電影《桃姐》作鋼琴演奏,以及為另一部電影《浮城》之主題曲作音樂及幕前演出。

黃乃威 Huang Naiwei   

著名青年鋼琴家,香港演藝學院(鋼琴)碩士。   

黃乃威,5歲開始學習鋼琴,師從鋼琴家于洋先生;2009年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師從冼勁松教授;遂以獎學金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在鋼琴系主任郭嘉特教授班中修畢學士與碩士學位。 

在學期間,黃氏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項音樂活動,包括:來訪大師公開課,學院交響樂團合作,室內樂合作;曾與世界著名鋼琴家,教育家Dmitri Bashkirov、Arie Vardi教授學習琴藝並受好評。黃氏還與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前香港管弦樂團首席Igor Yuzefovich、現任大提琴首席Richard Bamping、著名男高音莫華倫等學習及合作排練。黃乃威曾到訪北京國際音樂節,奧地利薩爾茲堡國際音樂大師班學習進修;並在多處表演,包括奧地利莫扎特大學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香港禮賓府、廣州星海音樂廳、深圳大劇院、北京中國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汕頭大學等。

     此外,黃乃威還涉及於作曲、即興演奏、尤其在爵士、流行、電影音樂創作等方面,曾代表香港演藝學院與來訪大師交流及切磋學習,被稱為「香港演藝學院開校以來最出色的爵士鋼琴演奏者」2013年應學院弦樂系邀請,改編音樂大師久石讓名曲「龍貓」獻演於九把大提琴與鋼琴音樂會。同年,還參與香港樂壇歌星李克勤新專輯「復克」的錄音製作,又擔任柏斯琴行與環球唱片公司共同舉辦的「李克勤「復克」音樂比賽」評委。2016年年黃氏還為CASIO與C.Bechstein合作開發的「CELVIANO Grand Hybrid」鋼琴發布會擔任特邀嘉賓並現場鋼琴演奏。同年,還被邀請於「香港藝術,文化與音樂在機場」之藝術節中擔任鋼琴獨奏及重奏表演。


陳家尉 Kawai Chan

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講師。2012年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獲得音樂藝術(鋼琴)博士,並於2010獲得音樂理論教育碩士學位。2005年於皮博迪音樂學院獲得鋼琴演奏碩士學位。

     陳博士有豐富的教學經歷,曾經在美國及香港的多所大學從事音樂教學。屢獲鋼琴比賽獎項, 並多次在美國、義大利、奧地利及香港等地演奏。


徐惟恩 Xu Weien

2010年美國洛杉磯國際李斯特鋼琴大賽得主徐惟恩,近年來除鋼琴演奏之外,並以指揮家、作曲家、管風琴家、大鍵琴家、聲樂指導 ﹝英、德、法、義、拉丁、俄、中、臺、韓、挪﹞之身份活躍於亞美歐樂壇。由於對巴洛克音樂的喜愛,他對於古風音樂有其一套的詮釋及見解;同時也積極與當代作曲家合作,並尋求創新及多元的表演。

曾參與加州聖塔芭芭拉Music Academy of the West音樂營(2004)、英國Britten-Pears Young Artists Programme(2006)、Aspen Opera Theatre Center(2008)、SongFest(2009),均有極高的評價。2005年暑假受聘為英國青年歌劇團聲樂指導,在美期間也多次擔任One World Symphony, Opera Company of Brooklyn, Amore Opera聲樂指導。

自2009年三月指揮辛辛那提音樂院之歌劇《納克索斯山上的阿莉阿德涅》之後,接續受邀於大紐約地區指揮《魔笛》《託斯卡》《糖果屋》《女人皆如此》《費加洛婚禮》等劇。2009下半年創紐約口袋歌劇團,自今已成功推出七部劇目,並獲得紐約大牌樂評家極力推崇於英國歌劇雜誌上大力宣傳,並擔任該劇團總監。日前成立卡內基海外音樂教育諮詢中心,為少數為亞洲華人量身訂做的專業顧問中心,並自2012年起於紐約策劃大都會國際音樂營。

徐惟恩先後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紐約茱莉亞學院研究所。並為茱莉亞學院唯一獲選,前往英國倫敦皇家音樂院為期一年交換學生,並於辛辛那提音樂院接受歌劇教練藝術家文憑之訓練。2012年九月起於亞洲盛名的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歌劇及聲樂系任教。

徐氏本季歌劇製作有臺灣創世歌劇團『女人皆如此』、馬來西亞大馬國際歌劇『茶花女』、深圳青年歌劇中心『原野』、及香港演藝學院『賽梅莉』。並擔任紐約大都會音樂比賽之評審,及林肯中心之音樂會演出。

亞洲音樂家協會中國大陸辦事處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836號東峻廣場4座1105

聯繫人:曾老師 、柯老師

聯繫電話: +86-18818408319、13143880209、+852-65250209

微信號(WeChat):18818408319

郵箱(E-mail):gztywh@126.com

網站(Web):www.21tya.com  www.asiamusic.hk

   亞洲音樂家協會是註冊於香港的國際性非牟利專業音樂團體。成立此協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協助亞洲各地音樂家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促進本地區音樂事業的蓬勃發展。每年定期於香港,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臺灣等地舉辦各種演出、大師班、論壇、講座等活動,將國際音樂大師及最新的業內動態帶給會員。同時我們也積極致力於挖掘與培養亞洲各地傑出青少年音樂人才。通過比賽、演出等形式,協助他們的成長,為本地區的音樂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巴斯蒂安國際鋼琴大賽系列活動】公益講座——鋼琴教學分享會
    曾獲邀擔任:       2016年第五屆德國威斯巴登國際鋼琴廣州賽區選拔賽評委;       2016美國奧德西國際鋼琴比賽中國賽區廣州地區比賽評委;       2015年第七屆斯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廣州賽區評委;       2015年珠江凱撒堡鋼琴比賽佛山賽區評委;       2016年第三屆,2015年第二屆巴斯蒂安國際鋼琴比賽廣州賽區評委
  • 中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邀請賽決賽說明會
    第 1 屆蕭邦青年鋼琴大賽-二等獎(1992 年,莫斯科) 第 47 屆布索尼國際鋼琴大賽-第五名(1995 年,義大利) 第 17 屆埃皮納勒國際鋼琴大賽-二等獎(1999 年,法國) 維奧蒂國際鋼琴大賽-
  • 2019中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邀請賽
    由俄羅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中俄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邀請賽中國賽區組委會共同發起,旨在促進俄羅斯及亞洲地區鋼琴文化交流和水平提高。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則,秉承專業性和規範化的辦賽宗旨。
  • 2019BOYA鋼琴藝術節江蘇賽區鎮江市決賽評委陣容、參賽名單及賽場&時間公布!
    2019BOYA賽事過半,精彩紛呈,江蘇省鎮江市決賽也在有條不紊地籌備中。鎮江市決賽的評委陣容現已公布,豪華強大的評委團只為保證賽事的權威性、專業性、嚴謹性、公正性、公平性,希望給參賽琴童中肯的評審和點撥。
  • 【評委介紹—中國區決賽】第28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中國賽區比賽暨國際選拔賽
    中國音樂家協會天津鋼琴專業委員會理事。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俄羅斯國立格涅辛音樂學院鋼琴碩士博士。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訪問學者。作為第一位華人在莫斯科格林卡音樂廳成功舉辦獨奏音樂會。與烏克蘭哈爾科夫愛樂樂團、中國河北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拉威爾、蕭士塔高維奇鋼琴協奏曲。留學期間多次參加國際比賽,獎項涵蓋鋼琴獨奏、室內樂、藝術指導等。
  • 第五屆名廚盛宴暨第七屆國際中餐分子創意菜邀請賽圓滿成功
    第五屆國際先鋒美食青年名廚盛宴峰會,亞洲特色食材展覽,中國34+菜系明星廚師演示會,第五屆世界中餐先鋒菜創意菜邀請賽作品展,第七屆分子廚藝創意菜邀請賽作品展
  • 2021亞洲國際青少年鋼琴邀請賽 浙江賽區 活動章程
    經歷了一年的疫情苦旅,今天,亞洲國際青少年鋼琴鋼琴賽事終於在煙火氣中如約而至。從業這些年,我一直在為孩子們選擇鋼琴比賽這件事上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樣的鋼琴比賽才是適合他們的鋼琴比賽?我認為:參賽組別設置科學全面,收取參賽費用合理,比賽場地用琴專業,評委專業能力夠權威,比賽過程公正公開,比賽結果心服口服,比賽證書設計得體,參賽群體人數夠多,主辦單位用心經營。
  • 評委陣容 | 第五屆墨爾本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決賽評委大揭秘
    第5屆墨爾本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評委陣容大揭秘他曾擔任西班牙、義大利、德國、馬爾他、英國、奧地利、塞爾維亞、日本、新加坡和美國吉娜巴考爾、克利夫蘭等國際比賽,以及金鐘獎、文化部、教育部等眾多全國比賽的評委工作。同時還受邀在布拉格、坦格伍德、大阪等諸多國際音樂節以及伊斯曼、皮博迪、克利夫蘭、曼哈頓、西貝柳斯、英國皇家等國內外院校講學。
  • 2015成都光亞小提琴邀請賽
    1975年考入中國煤礦文工團,後擔任樂隊首席;80年代受聘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西方音樂,並擔任北京大學管弦樂團常任指揮。到美國後擔任奧斯汀交響樂團首席;1989年起擔任洛杉磯中國古典樂團首席指揮;2009年起擔任美國中醫藥師樂團藝術總監;2014年9月擔任第三屆中國光亞成都國際小提琴大賽評委,2015年2月擔任美國洛杉磯第一屆華樂國際大賽評委。
  • 中國區決賽成績發布/2020德國漢諾瓦吉澤金國際鋼琴精英邀請賽
    2020德國漢諾瓦吉澤金國際鋼琴精英邀請賽中國區決賽完美結束,在中國區決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拿到了晉級德國總決賽的資格。
  • 音樂屆的奧運會——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它不僅記載著現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蕭邦鋼琴大賽獲獎者不僅職業名氣飆升,同時獎項豐富,獎金豐厚:一等獎3萬歐元,二等獎2.5萬歐元,三等獎2萬歐元,四等獎1.5萬歐元,五等獎1萬歐元,六等獎7千歐元,其餘進入決賽的選手每人4千歐元。
  • 【總決賽】2016第五屆澳門鋼琴邀請賽
    而鋼琴作為樂器之王,音域寬廣、氣勢磅礴、音色變化細膩、音樂表現力豐富,在其上誕生了浩如煙海的作品,可以演奏出千變萬化,令人驚嘆的音樂,這是一筆無價的、具有永恆魅力的精神財富。一年一度的澳門鋼琴邀請賽,通過全國各地的層層選拔,將優秀的鋼琴學子們一起匯聚在澳門這個歷史悠久而又國際化的城市,在專業的舞臺上展示琴藝,接受國際專家的點評指導,聆聽大師音樂會和講座, 共同感受鋼琴之美,音樂之美。
  • 評委簡介 | 2018易北河谷國際音樂節成都賽區邀請賽(完整版)
    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 主科教研室教師四川省鋼琴學會理事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歐國際音樂藝術交流專家組成員香港國際音樂家協會成員多次擔任國際國內鋼琴重要比賽評委多次獲得國際國內鋼琴比賽大獎優秀教師和國際導師獎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2005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擔任主科教學 學生每年在國際、 國內的鋼琴比賽中獲獎
  • 楚軒美音 喜報 2019第二屆深圳鋼琴教學展演邀請賽
    2019第二屆「深圳鋼琴教學邀請賽」是由深圳但昭義鋼琴藝術研究院主辦,但昭義藝術教育承辦,深圳藝術學校協辦,由深圳市鋼琴學會,百科講堂等單位支持的鋼琴賽事
  • 【活動預告】欣宇鋼琴2021新年音樂會選拔賽
    範音希  年齡:4歲半,琴齡 1年4個月4歲獲「致敬蕭邦•2020華沙國際青少年鋼琴賽」江蘇省幼兒組第一名;第三屆「音才獎」國際鋼琴賽幼兒組江蘇賽區金獎;第七屆國際青少年鋼琴家蘇州賽區幼兒組一等獎;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選拔賽上海賽區幼兒組一等獎;第十八屆星海杯江蘇省幼兒組二等獎。
  • 多鋼琴欣賞|《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曾獲得雙鋼琴、四手聯彈邀請賽優秀園丁獎,施坦威鋼琴比賽優秀園丁獎,香港國際鋼琴比賽優秀教師獎,雙鋼琴、四手聯彈比賽四手聯彈教師組三等獎。2016年起繼續跟隨毛婭老師學習鋼琴,並與張雲煦老師搭檔曾榮獲:第八屆深圳市鋼琴公開賽教師組第一名。第十三屆深圳雙鋼琴&四手聯彈邀請賽雙鋼琴教師組第一名。第一屆德國隆尼施國際鋼琴大賽雙鋼琴教師組第一名。教學上多次榮獲德國歐米勒國際鋼琴公開賽優秀指導教師,澳門鋼琴邀請賽優秀指導教師,珠江愷撒堡國際青少年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 喜報 | 我校鋼琴系高思琦同學榮獲第二屆「蕭邦-瓦維爾」 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專業青年組三等獎
    7月14日,第二屆「蕭邦-瓦維爾」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在波蘭克拉科夫市落下帷幕,本次比賽三輪獨奏曲目時長總計115-120分鐘,經過激烈角逐,我院鋼琴系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高思琦(指導教師:由熹教授)頂住重重壓力、發揮出色,以總分及單輪平均分均為第二名的成績,最終贏得專業青年組三等獎(二等獎空缺)。
  • 第六屆德國孟德爾頌國際鋼琴大賽亞太總決賽評委專家團介紹(簡介三)
    ➤1957年布拉格之春第三屆斯美塔那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三名。➤1958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第一屆喬治.埃納斯庫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一名。➤1960年波蘭華沙第六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獲第四名。➤他的演奏足跡遍及亞洲、日本、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並在許多主要國際鋼琴比賽擔任評委,其中包括中國的北京鋼琴比賽、波蘭華沙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美國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羅馬尼亞喬治.埃納斯庫國際鋼琴比賽、日本濱松市國際鋼琴比賽、香港國際鋼琴比賽、羅馬尼亞第努.列帕蒂國際鋼琴比賽、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音樂比賽、聖彼得堡普羅可菲也夫國際鋼琴比賽、以色列魯賓斯坦國際大師鋼琴比賽、西班牙桑坦德國際鋼琴比賽
  • 【天水賽區】第九屆香港國際鋼琴邀請賽 | 賽事章程
    其音樂作品曾獲得重要國際音樂比賽的傑出作品獎。  顏名秀(臺灣):知名作曲家與鋼琴家,於密西根大學獲得作曲博士及作曲與鋼琴演奏雙碩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曾獲入野義朗紀念獎與葛利格青年藝術家比賽等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