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後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通常要佔據父母數年時間。這是一項針對寒鴉(Corvus monedula)的新研究得出的結論。紅嘴山鴉遍及歐洲的城市和鄉村,一般而言,雌雄親鳥共同撫養雛鳥。
在8年中,研究人員控制了荷蘭地區186對紅嘴山鴉「父母」需要撫養的孩子的數量。科學家利用彩色腳環對這些鳥進行追蹤,以確保那些繁殖額外雛鳥的紅嘴山鴉,明年也同樣如此,而那些失去雛鳥的親鳥也總是撫養更小的後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撫養更多雛鳥(約6隻或7隻幼鳥,而非2~3隻)的紅嘴山鴉父母,平均剩餘壽命下降了34%~64%。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生態學通訊》上。例如,一隻親鳥的平均剩餘壽命從2.64年下降到1.73年。
研究人員預測,實際上,這些數字可能低估了繁育後代所要付出的總體壽命成本,因為實驗裝置並沒有考慮到生產和孵化鳥卵為親鳥帶來的影響。這些結論可能也適用於其他鳥類——寒鴉的教養行為在築巢鳥類中頗具代表性。但沒有消息表明該結論也適用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