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上海,吃遍全國,辛苦一年的身體急需要美食能量彈補給!年末聚會扎堆,誰都不想錯過與朋友的相聚時刻,新餐廳、好氛圍再加上美味食物,就能營造出輕鬆一刻。不過要找到這些好餐廳,那可能要你花一些小心思了。
新天地裡的經典廣式風味
@陶陶居
還沒開店之前,陶陶居「要在上海開店了」這個消息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甚至在今年「新天地餐廳周」舉行期間,陶陶居的董事長尹江波就被許多人圍住,打聽餐廳的具體開業時間。
剛剛開業不久的陶陶居整體設計走的是嶺南風格,你可以從中窺見不少西關建築元素。嶺南滿洲窗、花街磚、騎樓、天窗等元素盡在餐廳裡一一展現,若是你定到了包間的位置,那周圍的設計更是恍惚間會讓人覺得自己走進了西關大宅。
為了讓食客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廣府味道,陶陶居直接從廣州調配了後廚團隊及服務團隊到上海,「我們不會為了迎合上海食客的口味而對產品進行調整,」尹江波在「新天地餐飲周」活動中接受採訪時說道,「但會保證所有的菜品都是全手工當店製作,不會有中央廚房配送。」
不可不試的陶陶居燒鵝
在陶陶居,一定要試燒鵝。7斤半重的清遠黑棕鵝肥瘦適中,每日新鮮烤制,皮酥肉嫩的同時還頗有汁水,即使冷了之後也依舊能保持口感,搭配的梅子醬酸甜可口,解膩的同時還會增加風味。
一隻好蝦餃,必須前頂狀如梳篦,後凸神似飽月,褶子達到13道以上。
蝦餃的水準相當高。3隻完整大蝦仁搭配筍丁,讓口感變得更加有層次而彈牙,蝦餃皮晶瑩剔透而充滿韌勁兒,有心的人可以數一數蝦餃的褶子,基本上都在13道褶以上,這也是對傳統手工的堅持。3隻蝦餃為一例,售價35元,並不算貴。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人氣太旺,陶陶居新天地店的等位時間相當之長,據說其位於上海新世界城的第二家店即將開業,或許會減輕等位的困擾。
鮮透鮮透的福建味道
@莆田
一聽「莆田」二字,很多人的腦海裡都會關聯性地帶出「閩南」、「福建」等關鍵詞,沒錯,莆田餐廳吃的就是福建菜。相比較川菜、東北菜而言,福建菜在整個餐飲體系上似乎都顯得很弱勢,你能想到與福建有關的菜品,除了佛跳牆,很可能就是「沙縣小吃」——可實際上,善於利用海鮮、山珍來烹調食物的福建菜,可是鮮美到家了。
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都是海蠣最肥美的時候。莆田餐廳的海蠣來自莆田江口鎮,水質無汙染,常年水溫在23-28℃、鹹度在15-18度之間,海蠣腥味更小,肉質也鮮甜,一道海蠣煎,將嫩滑海蠣配上雞蛋、頭水紫菜炸至香酥,一口下去,鮮嫩酥脆。 蝦苗拌頭水紫菜也是讓人鮮掉眉毛的一道菜。紫菜一年能採好幾次,但頭水紫菜一年只得一次,其色澤黑亮、極少泥沙,口感十分鮮嫩,但價格也要比其他紫菜貴上不少。莆田將頭水紫菜與蝦苗一起涼拌,吃的就是鮮嫩味道。
滷麵也是餐廳招牌之一。使用了大量海鮮調味的滷麵味道極其鮮美,是吃飽了之後還能塞下一碗的味道。
莆田做的多是福建閩南味道,一份扁肉叫人念念不忘。莆田的扁肉其實跟上海人說的「燕皮餛飩」一樣,都是「以肉包肉」的吃法。3斤豬肉用木槌捶打3小時製成一張薄如紙張的扁肉皮,工序精細、口感彈滑,是和傳統上海餛飩完全不一樣的口感,如果你還未曾試過,那可一定要去嘗嘗。
一解鄉愁的四川味道
@穆芙蓉
大刀五花肉、芙蓉雞豆花,少不了的串串,再加上一份香辣透亮的川北涼粉,開在浦東碧雲的穆芙蓉絕對算是這一地區的餐飲異類,為什麼?因為碧雲社區附近多以西餐為主,中餐尤其是川菜,那可是相當少。名字聽上去是個「軟妹子」,店內裝修風格亦是如此,就連餐具都是粉粉嫩嫩的設計,可要是你以為這裡的菜也是如此「不得勁兒」,那可就錯了。
穆芙蓉的店堂設計相當秀美。
辣是穆芙蓉菜品的風味之一,但除此之外,你還能尋找到「麻」、「鮮」、「香」等風味,如果你對川菜了解更多一些,這裡還能讓你看到「香辣味」、「荔枝味」、「糊辣味」等多種細分,所謂「百菜百味,一菜一格」,便是如此。
一道雞豆花,吃的是雞蓉混合蛋清的細膩,嘗的是高湯的鮮醇。
李莊白肉是穆芙蓉的招牌菜之一,厲害的地方在於肉特別大片。廚師會在餐桌前當著你的面給你片白肉,之後到底怎麼順利地把白肉吃進去,就要看個人技巧了。通常情況下,食客都是拿著筷子夾起一部分白肉,之後甩動筷子將其捲成一卷後,再蘸料吃下,但要是卷不成功,那也沒關係,慢慢夾著蘸料吃也一樣。要提醒的是,白肉按片賣,建議根據人數來點會比較划算。
打響廣式甜品「狙擊戰」
@朱雀茶室
不管是廣州還是上海,以啫啫煲聞名的惠食佳總是賓客盈門——可實際上,吃過惠食佳的人都知道,除了啫啫煲,這裡的點心、炒菜也相當出色。而與惠食佳同出一源的朱雀茶室,更是從開業以來就廣受歡迎,不管你準備一起吃飯的是家裡長輩,還是同齡的朋友,這裡都是好選擇。
所謂「星期美點」,說的是朱雀茶室每隔三、四星期就會更換自己的菜單,同時用綠色標註剛剛更換上菜單的新品。這種做法傳統而費時,據說如今能夠嚴格執行的,除了朱雀茶室,便是在香港地區的陸羽茶室了。
開在南京路第一百貨的朱雀茶室交通極為方便,也因此成了許多人聚會的首選。復古成了這間茶室給人的第一印象。金紅相間的門頭相當喜慶,店內運用的設計元素也多是松鶴、牡丹、孔雀等,這種傳統的風格在如今的上海並不多見,所以頗為討喜。
朱雀茶室的乳鴿,是不可不試的經典之作。
說道廣式茶點,乳鴿不可不提。好的乳鴿皮脆肉嫩,一口下去還得汁水豐富,不少店家甚至還有專門的廚師負責調製「玻璃皮水」,並且嚴格保密配方,絕不外傳。惠食佳的乳鴿不僅做到了這一點,同時還有所創新,鹽焗乳鴿、麻辣乳鴿、芝士乳鴿都在菜單上有所陳列。要說的是,吃乳鴿一定要用手才爽快,肉汁橫流的場景很容易就會讓你打開味蕾。
鴨腳扎燒賣是店內經典,也是在其他地方都難得一見的老廣味道。滷好的鴨腳、豬肉用豆腐皮包好,之後上籠蒸製,三味相合又各有不同。鴨腳酥軟,入口一抿便骨肉分離,豬肉增香,豆腐皮順滑柔軟,是朱雀茶室的傳統風味代表之一。
朱雀茶室的甜品設計相當貼心,低價格小分量的創意讓不少「眼睛大、胃口小」的人能夠滿足自己的品嘗欲。兩三個人,叫上幾道點心,一份綠蔬,再點上幾款風味不一的點心,從鹹到甜吃了個遍,這才叫愜意。
蔬果聚會的素食大餐
@綠蔬蔬
吃素嗎?沒有肉的那種。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很多人退步三舍,但說真的,如果年底的聚會全都吃肉,那接下來你很可能會迎來一大波愧疚感,「瘦不下來怎麼辦?」偶爾吃點素,其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使用西洋梨為基礎,搭配堅果等食材,再佐以精緻醬汁,在綠蔬蔬看來,蔬果做成的食物其實也可以「登堂入室」,成為正宗的「宴席料理」。
光從名字上就直白地表示自己屬性的「綠蔬蔬」,其實有著相當之多的原料選擇,從你熟悉的蔬菜,到日常不會將其聯繫到烹飪的水果,都能入饌。店主Vivian對於食材有著嚴苛的要求,從一顆檸檬到一個胡蘿蔔,都想要最佳品質。
用胡蘿蔔、紫蘿蔔和芽苗菜混合中東小米製作而成的一道純素料理。
除了日常餐飲之外,綠蔬蔬也常常會跟米其林餐廳的廚師進行合作,通過他們的創意和技能來賦予蔬菜與水果更豐富的味道和可能性——不是你印象裡的擬肉素菜,而是單純的、能作為一道宴席料理進行呈現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