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我在朋友圈迎來了財神。
一大早,還未睜眼,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今天又是什麼日子呢,我翻身摸起手機準備查看一下朋友圈,隨便翻了幾下,原來是迎財神啊。咔噠鎖屏,再次睡去。
關於大年初五,大家都了解多少呢。說實話,除了破五要吃餃子,小時候做生意的店鋪都會特別隆重的放許多鞭炮和禮花以外,我記憶中的這一天就是滿地的紅色炮仗碎片和空氣裡瀰漫著的火藥味。中國民間傳說,這一天是財神爺的生日,人們在家中擺上各式「貢品」,橙子象徵大吉,蘋果寓意好運,發糕寓意「發的起」,各家人打開門窗,迎接財神爺的到來,祈求送走舊日貧苦的生活,新的一年求得財源廣進,大富大貴。
今日的我,還在思考,要不要也迎財神?畢竟現在的我不再是一個小孩,金錢於我而言,也開始越來越重要了。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我相信有神明存在,這句話聽起來是矛盾的,但萬物有靈,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有不止一兩件,那些未曾觸及到的,淺嘗輒止。但轉發財神圖到朋友圈真的可以讓財神光臨寒舍?我十分疑惑,但俗話說心誠則靈,不然每一年除夕吃餃子前就不會打開窗戶拜神了。
於是,財神來我家的故事就此上演。首先,財神長什麼樣子?每年過年家裡貼的財神圖大家又仔細看過嗎?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自愧對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幾乎是一無所知,但是對於西方的情人節、聖誕節倒是過的習以為常,好在現在的我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主動了解這些被歲月掩埋了金燦燦的文化瑰寶。
當然,我還是不知道財神爺是什麼樣子,在我的腦海裡首先浮現的是《西遊記》中孫悟空附身的夜遊神和玉皇大帝。或許財神也真的到過我家也說不定,附身於財神掛曆上,享用了供果滿心歡喜的離去,留給我這一年的金銀珠寶。
事實上,錢對於我而言,太難寫了。我不知道要怎麼說,可能是用來購買快樂的東西吧,我們把這種一般等價物看的十分重要,因為它是現代社會價值交換的尺度,也是可視的交換籌碼。我們總會說,要是我們變成了有錢人,就要做什麼事,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幻想,那多有錢才算有錢呢?
畢業後和朋友身處不同城市,我們曾相約一起去遊玩,可這個時候的我們不再是因為缺少生活費而停下腳步,我們用時間換取了金錢,金錢的滿足卻換來了工作的羈絆,生活和工作總是無法獲得兩全。
關於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這是一個現在的我難以言深的話題。用它交換快樂是我目前的唯一想法,它是無所不能的,但有時卻也是千金難買寸光陰。
新的一年,新的祈福。
長摁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