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傲雪堅貞,竹子象徵君子的錚錚鐵骨
竹子,四季常青,修長挺拔,虛心有節,且富有彈性。在詩人筆下,它瀟灑脫俗,又生機勃勃,引人遐思,得人憐愛。
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衝霜冒雪,傲然挺立,任憑風雪欺壓,仍然不改青翠子葉的任性。清末戴亨有詩說「勁節排風能力持,後凋不獨稱松柏」,將竹與松柏並稱,可見其堅貞之性。這種堅韌也象徵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性格。
早在魏晉朝時期,竹子就引起文人的注意。書法大家王王徽之,性格高傲,放誕不羈,最喜竹子傲然不俗的品質。即便他在別人家暫住,他也要在房舍周圍種滿青竹,並且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可見竹子的瀟灑出塵,傲岸堅貞,正是王徽之品性的象徵。
南朝劉孝先也有詩讚竹子說「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也是欣賞竹子堅貞不移的性格。
關於竹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舜帝徵戰南方,久無音信,其妻子娥皇女英就外出找尋,歷經千難萬險,在湘水邊聽到舜帝去世的消息,不禁悲傷欲絕,其哭泣之淚灑落在竹子上,就變成了班班竹痕,這種竹子也就是有名的「湘妃竹」。
李白有詩說「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可見竹子也象徵愛情的堅貞。
02.中空虛心,象徵君子淡泊高雅的志趣
竹子雖然堅貞不移,但是竹子還有「中空」的特點,這在詩人筆下又有謙虛,淡泊的性格,它不與群芳爭豔,虛懷淡雅,更象徵君子虛懷若谷的品性。
南宋王炎看到竹子青翠可愛,蓬勃生長,不禁心有所悟,就寫詩說「他日雪霜顏色好,正緣外直內虛心」,正是由於竹子正直且虛心,故而能夠不懼風雪,傲然青翠,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虛心無欲,故而竹子總是孤高自持,志向遠大。南宋才女朱淑真,雖然詞作幽怨細膩,但是看到竹子也羨慕其高潔的情操。她在詩中寫道「燕雀謾教來唧噪,虛心終待鳳凰棲。」可見,竹子不屑與平凡草木同列,只願痴心等待鳳凰的到來。
據說莊子的朋友惠子在梁國做了宰相,他怕才學與名氣都遠高於他的莊子來跟他爭奪相位,就對莊子戒心很重。莊子聽到消息後,就對惠子說:「你知道有種鳥叫鳳凰麼,這種鳥發於南海,但是它志向遠大,要飛往北海。鳳凰只吃竹子的果實,只喝甘泉之水,哪裡會嫉妒只喜歡吃腐肉的田鼠呢?」
莊子以吃竹子果實的鳳凰自比,可見竹子志向高潔,內心恬淡無欲,只等待鳳凰的到來,而好不計較凡塵俗世的牽絆。
文人愛竹,既愛其青翠瀟灑,也愛其虛心有節,這也是竹子給人品格上的啟示。
03:挺拔有節,君子愛竹子獨守堅貞的操守
竹子被文人稱之為「節友」,面對喧囂繁蕪的人生「百花園」,唯有竹子孤高挺立,具有堅貞自持的高風亮節,故而古人贊它「綠竹可斧而不可折其節」。朱熹讚美竹子說「密竹不妨呈勁節」,就是表現竹子的個性剛毅,毫不妥協。
商朝末年,天下大亂。偏遠小國孤竹國的國君將王位傳給三子叔齊,但是叔齊不貪戀權位,要將王位送給哥哥伯夷。伯夷也堅決不要,最後兩兄弟一起隱居在首陽山,周武王滅掉商紂王時,他們兄弟二人義不食周,終於餓死在首陽山。
伯夷叔齊也因此被讚頌為「守節聖賢」,他們這種堅貞不屈的性格,與其父親孤竹君的教導有很大關係。國王被稱為「孤竹君」,而國名為「孤竹國」,或許這跟竹都有脫不開的關係吧。
南宋大哲學家張栻寫詩讚竹說「寒知松節勁,靜覺竹聲幽」,將松竹並寫,更看出竹傲寒凌霜的節操,並且竹聲清幽,在其中參悟內心,更多了幾分瀟灑與寧靜。歷代文人雅士看竹、聽竹、畫竹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
清朝鄭板橋有詩說「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他心中,蕭蕭竹聲就是百姓的呼聲,它牽動著詩人的仁慈之心。正是如此關心在意,所以鄭板橋才被後代稱之為傲岸不群的清官。而鄭板橋也以畫竹出名,或許這也寄託他傲岸守節的個性吧。
04.雅俗共賞,竹子具有浪漫傳說,多重性格
雖然竹子被詩人雅士所愛,但是竹子並不遠絕世俗,故作清高,反而臨階繞宅,到處叢生,也深得鄙俗市儈所鍾情。
唐朝詩人盧照鄰寫詩說「聊將儀鳳質,暫與俗人諧」,雖然高潔自許,也不遠離塵俗,與俗人也可以和諧共處,相安無事。
貪戀權位者,藉以期望「節節高升」;漂泊在外者,盼望它「日報平安」。竹子就這樣生長在世俗之間,但又超出塵俗,這種「和而不同」雅俗共賞的格調,更是代表了君子的氣度與胸懷。
正是竹如此叢生可愛,挑動文人情思,故而竹子也生出很多世俗的傳說。竹子可以招鳳,竹幹可以化龍,其中都表現竹子的浪漫傳說,也為竹增添許多神秘的色彩。明朝楊榮寫詩說「不知昨夜蛟龍起,化作瀟湘一片秋」,蛟龍從水中騰起,化成宅邊的青蔥翠竹,這是多麼浪漫的情思。
南唐中主李璟也有詩句說「棲鳳枝梢猶軟弱,化龍形狀已依稀」,可見竹子既能招鳳棲息,又具有化龍的資質,只是偏安小國,朝不保夕,故而他筆下的竹也展現出柔弱傷感的不確定性。化龍是竹子熱烈的盼望,招鳳棲息又是寂寞的期待,在「熱望」與「等待」中,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形象也愈加浪漫與神秘。
竹子,平淡無奇,到處可見,但是它傲雪凌霜,四季常青,有蓬勃的生命力;它又虛心有節,恬淡無欲,堅持內心的本真;雖然清高不俗,但是又能「和而不同」,與萬物共生共榮;這樣的竹子具有多重的性格,也具有實用價值。這不就是古君子內心的寫照麼?
諸位詩友,你記得哪些和竹子的有關的詩句和成語,一起來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