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下午,中央歌劇院在五層排練廳召開了2017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央歌劇院參演劇目新聞發布會。為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央歌劇院推出兩場精彩演出: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瑪納斯》及「永恆的貝多芬」交響音樂會;其中,《瑪納斯》將於9月30日、10月1日晚在北京天橋劇場演出;交響音樂會將於9月22日晚在國家大劇院演出。這兩場演出濃縮了歌劇院全年演出季中最精華的部分,代表了歌劇院作為國家藝術院團在歌劇領域的頂尖實力,創作和演繹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藝術精品。
30多家新聞媒體的40多名記者出席了新聞發布會。中央歌劇院黨委書記袁平主持了發布會,同時出席會議的還有歌劇院副院長劉雲志、鞠雄志、麼紅,歌劇《瑪納斯》的編劇王曉嶺、作曲許舒亞、導演王延松、舞美設計馬連慶、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等《瑪納斯》主創設計團隊及演員團隊的人員。
一、 打造民族歌劇的標杆
(一)、創作背景
1、時代背景
目前中國正處於一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文聯十大、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都極大地鼓舞了文藝工作者。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積極響應文化部促進中國民族歌劇發展的號召,中央歌劇院在黨委書記袁平的帶領下,在這樣的民族歌劇發展的大背景下,以創作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藝精品為己任,以歌劇這樣全面的、綜合的、最能表達民族的、時代的聲音的舞臺藝術形式,選擇了《瑪納斯》這一史詩題材,發出時代的最強音,弘揚民族文化自信。中央歌劇院的這一選擇得到了文化部的支持和幫助。從歌劇的創作規律來看,歌劇對於史詩題材的表達有著先天性的優勢,而中央歌劇院本身也具有豐富的史詩歌劇演繹的經驗,是這一題材當仁不讓的選擇。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更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中央歌劇院大型民族原創歌劇《瑪納斯》作為文化部2017年重點劇目,作為文化部民族歌劇扶持工程重點劇目,經過一年多的醞釀和打磨,將在19大召開前夕搬上舞臺,以打造民族歌劇精品和標杆的情懷獻禮19大的勝利召開。
2、史詩題材
《瑪納斯》的史詩傳唱千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他不僅僅是屬於柯爾克孜族,屬於中華民族,也是屬於世界的,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的中亞地區,《瑪納斯》更是長盛不衰,目前已有俄文、烏孜別克文、哈薩克文、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日文等多種譯文,是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凝聚著人類共有的精神追求,被世界人民廣泛喜愛和接納。
3、國家藝術院團的使命感
中央歌劇院作為國家藝術院團,肩負著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在唱響中國夢弘揚文化自信的今天,要讓世界認識中國,用世界能夠聽得懂的語言——歌劇,來講述中國的故事就顯得尤為重要。《瑪納斯》是屬於中國的英雄故事,這一故事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共鳴。以這樣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題材來弘揚我們的文化自信;以文化「潤物細無聲」的特點來打動世界觀眾,促進我們和其他各國人民的民心相通,促進不同國家、不同觀念、不同民族間的友誼,使之成為增信釋疑、凝心聚力的橋梁紐帶;這正是我們作為國家藝術院團的使命。
《瑪納斯》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人類共有的財富,以這樣一部歌劇來弘揚世界各個角落都認可的人類英雄的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聲音,是中國精神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中央歌劇院有幸也有能力創造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為人類的藝術寶庫做出貢獻。
(二)、實力團隊
中央歌劇院對《瑪納斯》高度重視,黨委書記袁平帶領著院領導班子,從一開始就確定了《瑪納斯》為全院全年重點項目,明確指示全院集中全力打造《瑪納斯》,一切人力物力都向《瑪納斯》傾斜。
《瑪納斯》從組建團隊開始,就秉持著沒有大師就沒有大作的思想,經過層層推薦篩選,最後確定著名詞作家、一級編劇王曉嶺擔任編劇;著名作曲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音樂與舞蹈學」學科評議組第一召集人、原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許舒亞擔任作曲;國家一級導演、在話劇界有「思想者」之稱的王延松擔任導演。三位大師並肩作戰,共同參與創作全過程,為了更好地了解柯爾克孜族的民風民俗,充分認知「瑪納斯」這一民族英雄,主創深入南疆採訪三次之多,劇本反覆修改打磨,九易其稿,僅劇本論證會就召開了兩次,一次是四月在新疆,針對劇本第四稿,邀請了大量的《瑪納斯》專家對劇本進行論證,董部也親自蒞臨指導。一次是八月,部裡組織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及《瑪納斯》研究專家對《瑪納斯》劇本第八稿進行了再次論證,確保歌劇《瑪納斯》在史、詩和戲三方面的合理性。針對《瑪納斯》的音樂,同樣是精益求精,反覆打磨。早在六月,《瑪納斯》就劇組攜帶著劇中的詠嘆調到當地演出,召開了兩次音樂專題論證會,廣泛聽取當地專家及觀眾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音樂創作。正是因為《瑪納斯》如此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在人民豐富的沃土上才結出了今天璀璨的藝術之果。
《瑪納斯》的舞美團隊同樣強大,在中央歌劇院的舞美設計製作中心的強大支撐下,由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馬連慶擔綱舞美總設計,同時特別邀請了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師周正平、國家一級舞臺美術服裝設計師趙豔、多媒體設計胡天驥加盟,聯合歌劇院一線舞臺美術設計師共同打造了雄偉大氣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
《瑪納斯》的演出團隊在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首席指揮楊洋的指揮下,特邀了歌劇界的著名歌唱家男中音袁晨野、男高音王傳越、女中音劉珊加盟,同時匯集了中央歌劇院的精英力量如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於敬人、男高音歌唱家李爽、副院長、女高音歌唱家麼紅、女高音歌唱家阮餘群、郭橙橙、秦侃如、女中音歌唱家牛莎莎、男高音歌唱家劉怡然、徐森、男中音歌唱家耿哲、陳淼、男高音歌唱家李想、杜文凱等及歌劇院實力強大的合唱團和交響樂團,還得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劇中為觀眾呈現了原汁原味的柯爾克孜族舞蹈。
二、讓經典綻放光芒
中央歌劇院主要由三大演出團體構成,歌劇團、合唱團和交響樂團。合唱團在歌劇舞臺上有著較好地表現,同時歌劇的發展也需要強有力的交響樂團的支撐,因此特意安排了貝多芬專場音樂會。貝多芬的交響樂是一個樂團的試金石,讓樂團挑戰經典,演繹貝多芬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能夠展示和提高歌劇院的整體實力。中央歌劇院副院長、小提琴演奏家劉雲志將在此次音樂會中擔任獨奏,演奏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號。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樂聖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作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自古一直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全曲歡快、明亮、積極,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它還擁有貝多芬所寫出的最著名的慢版樂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樂章,所以它的地位是九大交響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
在新聞發布會上,袁平書記、劉雲志副院長就演出季進行了介紹,《瑪納斯》編劇王曉嶺、作曲許舒亞、導演王延松、舞美設計馬連慶及演員代表袁晨野分別從各自領域進行了闡述。
袁平書記在總結時談到,這部戲有幾大看點,一是題材具有世界性,吉爾吉斯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已經和我們聯繫表示希望觀演我們的《瑪納斯》;二是主創團隊、演員團隊陣容十分強大,代表著國家級的最高水準;三是演出時機非常好,喜迎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四是展現了中央歌劇院作為國家藝術院團的擔當,首次將英雄史詩《瑪納斯》以歌劇的形式搬上中國的舞臺,以大無畏精神向歌劇的高峰發起挑戰。我們將不斷打磨,精益求精,力爭創作高峰作品,為中國留下一部民族歌劇的精品。
(文:劉靜 圖: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