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緊抱美國的蔡英文為啥不嫌事大?

2021-02-24 海研智庫

 提示:點擊上方"海研智庫"↑免費訂閱本刊

       蔡英文連任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第一時間發文祝賀。其實,這次選舉,美國因素才是蔡英文贏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圍堵中國的態勢下,相對於「親美和中」的國民黨及韓國瑜,「投美抗中」的民進黨蔡英文才合美國心意。美國通過用「親臺法案」、高額對臺軍售、高規格過境、高層互訪、智庫放話等手段表達對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支持,一路護航蔡英文再次贏得選舉。

  只是,請問投入美國懷抱的民進黨蔡英文,臺灣經得起中美競爭的「印太」風暴嗎?

  美國圍堵中國是美國的霸權本質決定的。中美競爭不是意識形態之爭,更不是美國妄想改變中國而不得的失望之舉,無論中國怎麼改變,只要中國變強大了,美國就必然遏制中國。維護美國的霸權,才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根本原因。所以,美國遏制中國,是中國發展道路上一個繞不去的坎。

  而用「臺灣牌」遏制中國,這既是美國的傳統做法,又是由臺灣的特殊地緣決定的。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個棋子有足夠分量。臺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戰略節點,才能形成對中國的威懾。臺灣一直以來都被美國用有形或無形的手段控制著,用起來成本低。說到底,美國遏制中國,需要臺灣這個棋子,需要一個「投美抗中」的政黨及領導人來執政臺灣。今後一段時間內,小布希時代視民進黨陳水扁為「麻煩製造者」而管控臺灣的場景很難再現,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配合美國的戰略步驟挑釁大陸將是常態。

  長期以來,民進黨在美國大力經營,他們以「反中抗陸」的堅定性贏得了美國的信任。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更早地感知到中美關係即將到來的變化。他們堅定地認為,這是實現「臺獨」理想,在島內長期執政的「機遇期」。這幾年來,民進黨蔡英文自覺配合美國遏制大陸的每一個步驟,從打壓華為到購買美國農產品,種種媚態令人作嘔。為了表忠心,蔡英文還自譽礦井中測試瓦斯濃度的「金絲雀」,主動要求加入「印太戰略」站在對抗大陸的「最前沿」。美國的支持,是蔡英文在島內打壓異己消滅政敵的底氣,是蔡英文在兩岸放言「臺獨」對抗大陸的心理支撐。蔡英文賭的是中美必將陷入「冷戰」,美國必將贏得對抗,在中美競爭中漁利是民進黨蔡英文的普遍心態。

  中美是否會「冷戰」,這取決歷史發展大勢和中美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但是,中美競爭決不是「臺獨」的「機遇期」,這也是臺灣的地緣決定的。因為事關國家領土完整,大陸維護國家主權的意志更加堅定不移。因為戰略位置重要,大陸絕不能讓「臺獨」分裂勢力長期控制臺灣。美國越打「臺灣牌」,大陸對臺灣的反制力度就越大。不要指望中美「冷戰」,真發生的話,站在「最前沿」的臺灣就是最早被「冷戰」風暴掀翻的那一個。中美競爭,充其量是「臺獨」勢力的發展期,臺灣的這次選舉就是例證。但是,中美競爭不是「臺獨」的實現期,美國一再重申不把臺灣看作主權國家就是證明。這一點,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前天,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在華盛頓籤署,中美貿易戰劃出一個休止符。這個協議當然離解決中美關係中的重大核心問題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它告訴我們,中美雖然已經是一種「對手」型的競爭關係,然而在利益交替糾纏的現實世界裡,中美總會找到共同利益,找到共識,找到妥協。在互相鬥爭中,雙方都能更加清醒地認識對方理解對方。而臺灣在中美競爭的過程中,只能隨著波濤而起伏,當美國需要的時候挑釁一下大陸,而被大陸打擊時卻只能獨自在牆角舔傷口,「棋子」的命運總是如此。

  蔡英文在選後第二天接見「美國在臺協會(AlT)」臺北辦事處處長時說「臺美現在是全球戰略夥伴關係了」,這是表態要全身心投靠美國了。選後才幾天,蔡英文已經說了不少瘋話,連任讓蔡英文自我膨脹得找不著北了。

  寫這篇小文,希望蔡英文冷靜一下,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每次颱風過後島內總是滿目瘡痍,你還不嫌事大呀?(中國臺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

編輯:高飛

歡迎關注海研智庫

相關焦點

  • 太平洋很深臺灣卻很小,緊抱美國的蔡英文真以為高枕無憂了?
    蔡英文之所以能夠在本次選舉中大獲全勝,和美國逃不開聯繫。臺灣地區的兩大派系,一個國民黨一個民進黨,前者親近中國,而後者親近美國。很顯然,美國一定會更願意站在後者的身後,在選舉精心的階段,他們也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戰隊,比如高層之間相互拜訪,再比如高規模過境,用盡各種手段,向臺灣地區民眾證明自己對民進黨的支持。
  • 解讀: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難道蔡英文抱緊美國就敢亂來?
    選後才幾天,蔡英文已經說了不少瘋話,連任讓蔡英文自我膨脹得找不著北了。希望蔡英文冷靜一下,太平洋很深,臺灣很小,每次颱風過後島內總是滿目瘡痍,難道蔡英文抱緊美國就敢亂來嗎?美國圍堵中國是美國的霸權本質決定的。
  • 蔡英文跨過太平洋去拉票……美國人手裡啥時候有了臺灣選票?
    蔡英文「過境」美國 華人華僑夾道抗議新聞背景蔡英文12日從臺灣桃園機場啟程,展開為期9天的南美洲訪問。出發前,蔡英文表示,特別感謝美國這一次的過境安排,給臺灣相當方便及禮遇。此前,有猜測稱,在「臺灣旅行法」通過後的蔡英文首次過境美國,美方接待規格應會提高,地點不排除是華盛頓,至少也是紐約。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那麼尤其是面對後續的國際經貿局勢,「新南向政策」將持續是臺灣非常關鍵的戰略,來因應變局的挑戰。除了要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一黑走到底外,蔡英文還緊抱美國大腿,甚至妄圖依靠美國提升臺灣經濟。
  • 李登輝不敢做的蔡英文統統都做了 2020年臺灣將有大事發生
    蔡英文的擴權除了裂解國民黨以外,更重要的是她更看重2018、2020,2020是中國大陸要衝出第一島鏈,剛好那一年又是「大選」,真正兩岸關係會發生激烈的碰撞應該是2020以後。鳳凰衛視2017年5月13日《臺灣一周重點》,以下為文字實錄:彭詩婷:在韓國誓言要拼經糾正對外關係迎來新的氣象時,臺灣的蔡政府仍舊遠離大陸緊抱美國,臺灣持續內耗空轉,究竟蔡英文什麼時候有所覺悟作出改變呢?她把兩岸關係搞壞,所以她現在只能緊抱著美日,然後每天自我麻醉,這部分怎麼看?友驊哥。
  • 蔡英文有機會和美國「並肩作戰」,可這樣對臺灣好嗎?
    作者:年負12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國防授權法案。美國在法案中提出了所謂的「太平洋威懾倡議」,美國將撥款7400億美元,在印太地區投資發展更多的攻擊型核潛艇以「威懾」中國。而且此法案中,還兩次提到了臺灣地區,主要提出了關於「美臺關係」基石是「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意見。對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兩岸》節目主持人桑晨指出,一直在當「棋子」的蔡英文現在終於有機會和美國「並肩作戰」當「棋手」。但是,這樣對臺灣地區真的好嗎?
  • 美做危險舉動,蔡英文心心念念的事曝光,專家:臺灣會越來越危險
    疫情發生以來,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為撈取政治資本,無視臺灣民眾健康福祉,無條件配合美國政客打「臺灣牌」,甘當美國圍堵和遏制中國大陸的「馬前卒」,極力煽動兩岸對立。民進黨和美國的種種惡行,使如今的臺海局勢面臨嚴峻挑戰。日前,美國再度做出一個危險舉動,而蔡英文心心念念的事也隨之曝光。
  • 蔡英文緊抱美國大腿撈到啥?美國都是將臺灣當冤大頭,猛宰沒商量
    由於中國在近些年來發展極為迅速,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對中國作出壓制行為,開始從臺灣問題下手了。而大陸方面最在意的臺灣問題,在蔡英文上任後,就成了美國最有力的制約中國的一把手。美國方面瘋狂的利用臺灣來壓制中國,幹擾中國對臺灣的統一,煽動「臺獨」情緒,希望能夠通過臺灣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從而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而民進黨在執政方面也不能夠正確地認清形勢。自民進黨當局當政以來,臺灣就不斷地進行「臺獨」活動。並且自恃美國在背後撐腰,對大陸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瘋狂挑釁,但是臺灣方面又真正從美國得到了些什麼呢?
  • 力挺臺灣加入WHA?臺灣與「友邦國」不得不說二三事
    我們看到,民進黨當局為拓展其所謂「國際生存空間」,大搞「金錢外交」。常年利用「援外經費」 維繫「邦交國」友情,藉此在國際社會發聲。然而面對與「邦交國」彼此間脆弱的友情,連臺灣媒體都不得不評價說,研究一下臺灣當局與其為數不多的幾個「邦交國」的關係起伏史,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過程:友邦放話斷交——雙方緊急磋商後澄清——臺灣掏錢擺平風波。
  • 蔡英文用臺灣民眾的健康從美國手裡換回什麼?蔡辦竟然這樣回應……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1日回應稱,以美方宣布將由國務院次卿主持所謂「臺美經貿高階對話」來看,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可以強化所謂「臺美經貿連結」。臺北市長柯文哲強調,他並非為了反對而反對,但用放寬美豬美牛進口來換取所謂「臺灣的國際地位」,這個理由太過空泛。
  • 蔡英文別老是遙想著太平洋的那一邊!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美國國防部12月7日批准最新對臺軍售項目,價值2.8億美元的戰地訊息通訊系統。這是川普今年第6度,也是他上任以來第11次對臺軍售案,任內累計約183.353億美元(逾新臺幣5500億元),蔡英文慷全民之慨,幫即將卸任的川普趕業績。
  • 美國送給蔡英文的「登基」大禮,背後暗藏殺機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也不知道是誰招來的,對岸的蔡英文520第二任期之後的隔天,全臺灣就迎來致災難性豪雨。蔡娘娘的老家屏東,淹水最最嚴重。不過再大的雨,也澆不滅綠綠們的熱情。也是,娘娘再奪「大位」,那些狗腿鷹犬們,早早就佔好了位置。留任的留任,升官的升官,能再撈四年,好不快活。至於老百姓被水淹這種事情,拿韓國瑜出來背鍋就好了嘛。
  • FBI這時候到臺灣搞事情,蔡英文高調捧場,幾個意思?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蔡英文10日出席FBI校友營時再次打出「臺美關係牌」,稱長久以來雙方關係友好密切,過去數十年來,臺「調查局」與「警政署」均獲邀派人赴美國FBI國家學院受訓,與FBI關係緊密,「說明臺灣是國際執法社群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 蔡英文奉承日本參議員曾為臺灣「仗義執言」,然後求幫忙,想加入CPTPP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來源:臺媒)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26日)接見日本自民黨參議員瀧波宏文一行。蔡英文稱,希望訪賓們返日後「能夠給予臺灣更多支持」,協助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議》(CPTPP);更稱要儘快與臺灣展開「雙邊經貿協商」,讓「臺日合作關係」更加穩固。
  • 黎智英助手自曝身在臺灣,蔡英文還不抉擇?
    編輯:酒叟近期,有消息稱當時「港獨勢力」頭目黎智英的助手Mark Simon在一檔電臺節目中表示自己現在身在臺灣。在節目中他還表示自己在臺灣和美國都有業務,而每年只有5個月在香港。在2020年,香港反對派局勢從天上跌到了地下,再加上中央對「港獨」重拳出擊,「港獨」背後的幕後推手美國已經在疫情的折磨下疲於應付香港這邊的情況。蒼天有眼,美國這樣隨意插手其他國家事務,嚴重踐踏其他國家主權完整的行為遭到了報應。這種被美國議員稱為「美麗風景線」的縱火砸搶的行為在太平洋的對岸得到了完美的複製。由於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人死亡事件之後,在美國的西雅圖已經有人佔領了小區進行自治。
  • 蔡英文的文青式語言也騙不了臺灣網友了!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昨天接受電視專訪時發表一貫的文青式的講話,稱雖無法與會,但她不覺得需要有那種挫敗感,也不要有失敗主義,「我們要的就是持續不斷努力,雖然一時不能進去,但國際社會很多人是感激我們的,也知道我們的重要性,這就是臺灣存在的價值。」蔡英文此言一出即遭到臺灣網友痛批「自我安慰,阿Q想法,今年就是去不了,明年後年應該也去不了。」「文青讀稿機,再度發揮自慰精神。」
  • 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第一,傷害了臺灣經濟成長蔡英文「執政」本來拼經濟就不是強項,卻熱衷於拼政治,即使推行經濟政策也是以拼政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像是推動「前瞻計劃」,預算達88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偏重綠營執政縣市,落下個「綁選舉樁腳」的罵名,軌道建設被質疑為疊床架層的重複建設,投資收效不彰。
  • 波頓新書洩露川普棄臺灣 對蔡英文是警鐘
    稍早前,美國國會通過《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也通過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外媒分析,此舉將幫助臺灣縮減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不過,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出書爆料,臺灣可能列在遭川普背棄清單中名列前茅,似乎暗示臺灣不要相信川普。
  • 抱美國大腿管用?蔡英文得意太早,國防部厲聲警告,統一勢不可擋
    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相繼「訪臺」後,島內近期大肆炒作美國環境保護署長安德魯·惠勒也將來臺。臺當局就此得意洋洋地鼓吹,此舉「象徵臺美之間的友好關係」。然而,正當島內「翹首以盼」之際,美方卻以「包機費用過高,浪費公款」為由,宣布取消惠勒「訪臺」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