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近日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引發島內社會強烈不滿。外界紛紛質疑,「到底小英用民眾的健康換了什麼回來?」對此,蔡英文辦公室1日回應稱,以美方宣布將由國務院次卿主持所謂「臺美經貿高階對話」來看,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可以強化所謂「臺美經貿連結」。
臺北市長柯文哲強調,他並非為了反對而反對,但用放寬美豬美牛進口來換取所謂「臺灣的國際地位」,這個理由太過空泛。
臺北市市長 柯文哲:沒有人會故意跟中央「政府」搗蛋+但是你不能一味叫人家配合。
新北市市長 侯友宜:不管未來如何 對孩子的健康的守護 絕對要確保萬無一失 一定是堅持用臺灣的豬肉 「零檢出」來看待
高雄市市長陳其邁:中小學的營養午餐 高雄市全面制限定使用國本地產豬
雲林縣縣長 張麗善:我們不能拿著貿易 這樣的一個「外交」來犧牲全民的健康。
面對外界反彈聲浪不斷,蔡辦發言人張惇涵1日出面回應稱,臺灣按照科學證據、國際標準開放美豬、美牛,是一個基於臺灣經濟利益、符合未來總體戰略目標的決定。以8月31日美方宣布將由國務院次卿主持所謂「臺美經貿高階對話」來看,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好的進展,不但可以強化所謂「臺美經貿連結」,也是可以讓臺灣進一步與世界各經濟體加速連結的契機。
為緊抱美國大腿,民進黨當局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連臺灣民眾的生命健康都不惜拿來當籌碼。不過,對於民進黨當局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是否有望促成所謂「臺美自由貿易協議」一事,臺灣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傑表示,機會渺茫,因為川普政府要求臺灣進口肉品,意在選戰考慮,與民進黨當局的思維不在同一頻率,所以當臺灣宣布開放之時,就已放棄談判籌碼,所謂「臺美自由貿易協議」也不再有協商的機會,除非臺灣能對美方再釋出大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