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對荷西說:「婚後若不能我行我素,保持獨立人格和內心自由便不必結婚。」
荷西的回答,不得不承認,是男人高情商的典範。
他說:「就是要你我行我素,若失去你的個性和風格我何必娶?」
三毛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呢?
①:她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卻有飽讀詩書從容。
她自幼便逃學去墓地讀閒書,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最快樂與最痛苦都源於與此。
②:她生性浪漫且自由勇敢。
她與荷西去往撒哈拉只因為她無意間看到了一張撒哈拉的照片,引發了濃濃的鄉愁。
也正是因為這次荒謬的前世感應,她與荷西在撒哈拉開啟了活力四射的新婚生活,也經歷了安居樂業以外的生死離別。
在三毛心裡,撒哈拉是前世的夢中情人,是不能用言語解釋的故鄉。這裡的一石一沙她都喜愛至極,這裡的鬥轉星移她都難以忘記。
在我心裡,三毛是最勇敢、最浪漫、最灑脫、最自由的女人。
囚困於鋼筋水泥中的我們,會不會早已失去了奮不顧身的那份勇氣呢。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每一次寫及關於長大了的夢想的作文,都會堅定的寫下:「我長大了想當一名醫生」,後來,我最終沒有成為醫生,那個最初的夢想早已隨著時光變成塵埃。
我羨慕三毛,也渴望成為三毛。
生命只有一次,年輕才我們最大的底牌。想到了就一定要去做,因為不確定為什麼要去,正是出發的理由,大膽去探索屬於你的未知吧。
你可以狂野,也可以溫柔,但我希望你永遠都擁有重新來過的勇氣。
就像三毛說的「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其快樂的。」
讀三毛,是因為借著三毛完成我們不曾有過的流浪。
梁羽生說: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有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
我想,正是因此,她的一首《橄欖樹》才唱遍了大江南北吧。
不如讀讀《三毛傳》,你會看見紅塵阡陌,多少人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的來去匆匆;人生如夢,多少人又在這百年的轉息之間流連悵惘。
閒暇時刻,品一杯好茶,讀一讀才女之韻,生活仿佛也慢下了腳步,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模樣。
除此之外,這套書內還有兩本《張愛玲傳》和《林徽因傳》,每一本都是能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這一套三本書,一共只要79元,也就是兩頓飯錢。能在瑰麗的文字中,感受三毛、陸小曼、張愛玲、林徽因的繁華世界,何樂而不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