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蜥炮、蛇炮、巨型臼炮,土耳其人卻靠工兵拿下了羅德島?

2020-12-23 七追風

蘇萊曼一世的怒吼:必須滅掉那幫海盜!

蘇萊曼一世

歷史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會對同一事物得出相反的結論。

醫院騎士團自從退守羅德島之後,就成了基督教插入伊斯蘭世界的一根釘子。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想繼續擴張,就必須先拔掉它。

對於26歲剛剛繼位的蘇萊曼一世來說,盤踞在羅德島的醫院騎士團就是一群強盜。雖然這幫子歐洲騎士人不算太多,但是組織嚴密、意志堅強,軍事素養很高。多年以來,這些人駕駛槳帆船貓在小海灣裡,一看到奧斯曼土耳其的商船和朝聖船,立馬衝過去「打砸搶」。

醫院騎士團的裝備

16世紀初的數年時間,地中海東部地區經常饑荒,全靠運糧船拯救平民的生命。結果醫院騎士團趁機打劫,1512年他們甚至一次就劫掠了18艘開往伊斯坦堡的運糧船,能不遭人恨?

不僅如此,這幫子所謂的歐洲「貴族」,還把劫掠來的穆斯林當成奴隸賣掉。穆斯林的史官表示:「先知的孩子中有多少被這些謊言的後嗣俘虜……他們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所以你看,在土耳其人的眼中,醫院騎士團這幫子人,就是如假包換、喪心病狂的海盜,必須除掉。

在基督教世界,駐紮在羅德島的騎士們,又變成了對抗異教徒的英雄。沒辦法,這就是不同立場看問題。

李爾·亞當: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李爾·亞當

菲利普·維裡耶·德·李爾·亞當,剛剛成為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1521年9月,他收到了一封來自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的信,立刻意識到大戰來臨。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當年十字軍把伊斯蘭世界攪得天翻地覆,各種嘚瑟。現在,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一腳踹開基督教世界的大門,來報仇了。

57歲的李爾·亞當從法國前往羅德島的路上,心情十分沉重。剛離開法國港口,艦隊中的一艘船就著火了。在馬爾他海峽,旗艦「聖瑪麗」號居然被閃電劈中,9人因此而死,李爾·亞當的佩劍也被毀了。在西西里島整修船隻的時候,土耳其人的戰船竟然悄悄跟了過來,李爾·亞當不得不偷偷摸摸地離開……

你看,一路的兇兆。

16世紀的羅德島

然而,李爾·亞當也無路可走啊,只能硬著頭皮上。當時,雖然教皇大聲疾呼,希望西歐的基督教國家再聯合起來,但沒人搭理他。大家都各忙各的事兒,各掙各的錢,嘴上說著一定盡力而為,實際上扭頭就忘。

這不就是妥妥的「天道輪迴」?當年十字軍一路拿下耶路撒冷的時候,伊斯蘭世界不也是窩裡鬥嘛。

李爾·亞當只能靠自己,幸好騎士團存了不少錢,趕緊從義大利、希臘和克裡特收購糧食,火藥作坊全力運作,所有人都忙活起來了。到1522年4月,騎士團把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小麥收割之後,躲進城裡準備拼死一戰了。

當然,李爾·亞當還是有一定把握的,畢竟羅德島的防禦系統幾經改造,已經屬於當時歐洲城防系統的最高水平。李爾·亞當還帶來了義大利最頂尖的軍事工程師加布裡埃利·塔蒂尼,後者一上岸就開始對防禦工程進行調整,測量距離和射界,完善羅德島的防禦。

羅德島防禦工事遺址

1480年,奧斯曼軍隊圍攻羅德島的時候,面對的還是典型的中世紀堡壘,主要是為了抵禦攻城雲梯和攻城器械,對持續的巨炮轟擊沒什麼抵抗力。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城牆高度降低但厚度大大增加,擁有射界開闊的帶拐角的稜堡,傾斜胸牆可以一定程度上讓炮彈偏轉降低損傷。

另外,城牆上有長射程火炮基座、喇叭口狀的射擊孔、帶有隱蔽炮臺的內層防禦圈,以及深深的雙道壕溝。敵人的士兵會暴露在交叉火力之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英國學者羅傑·克勞利在《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中統計,羅德島的守軍很可能只有500名騎士和1500名僱傭兵。就算再加上當地男性居民,總兵力也不會超過7000人。但是,奧斯曼帝國的兵力據稱達到了20萬。

這巨大的兵力差距啊!人數不夠技術來湊,騎士團只能依靠先進的城防系統了。說實話,歐洲國家要是一揮手也能召集數十萬兵力,完全碾壓對手,可能也沒啥心思研究改進防禦系統和武器裝備了——都是逼出來的。

蘇萊曼一世:工兵隨便死,羅德島必須滅!

遊戲中的蜥炮

羅德島的防禦這麼強,蘇萊曼一世一清二楚。20萬大軍聽起來很唬人,但如果只能在城下被人屠戮,也玩不了多久的。

奧斯曼帝國的艦隊運來了五花八門的各式火炮,比如已經落後的射石炮、中世紀晚期的巔峰之作「蜥炮」、發射輕型炮彈的「蛇炮」,以及恐怖的臼炮。這些火炮在攻城戰中有各自的作用,但蘇萊曼一世並不指望靠它們轟開厚厚的城牆,他要用工兵。

據記載,奧斯曼軍隊的工兵有可能接近6萬人,規模十分龐大。登陸羅德島之後,它們首先被派到前線,挖掘出一道與城防線平行的壕溝,在前面豎起木柵欄,防止騎士團出城偷襲。

挖壕溝的奧斯曼工兵

之後,工兵開始挖掘一道道蜘蛛網一樣的坑道,全部向城牆方向延伸。這是一種中世紀就非常流行的攻城方式:從地下挖到城牆下面,放火焚燒或者安放炸藥,把城牆直接炸塌。

騎士團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一開始就對工兵全力攻擊,奧斯曼軍隊的坑道工兵死傷慘重。但是,蘇萊曼一世表示:工兵有的是,隨便死!

重炮攻擊城牆,工兵挖掘坑道,對羅德島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協助防守的塔蒂尼建造了監聽裝置,能夠判斷敵人坑道的位置,之後騎士團挖掘防禦性的地道,攔截殺死對方。就這麼,雙方你來我往,玩起了「坑道戰」。

到了9月4日,英國人防守的稜堡下方,一條沒有被發現的坑道,裝滿炸藥引爆了。巨大的爆炸震撼全城,炸出了一個30英尺的大洞。於是,奧斯曼的步兵蜂擁而入,與騎士團殺作一團。

發起衝鋒的奧斯曼軍隊

雖然騎士團扛住了一波波的進攻,不過一旦城牆出現漏洞,就意味著離失敗不遠了。到10月初,來自英國的騎士非死即傷,損失慘重。西班牙人防區的城牆也被突破,土耳其人在突破口站穩了腳跟……

沒有援兵,城內火藥消耗殆盡,士兵傷亡不斷,騎士團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能寄希望於雨季來臨,蘇萊曼一世主動撤退。結果,連綿的大雨沒有對蘇萊曼一世產生影響,他甚至專門修建了住所,要長期耗下去。

最後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因為戰事陷入僵局,雙方主動接觸,騎士團願意有條件的投降。12月20日,雙方終於達成協議,騎士團承認了失敗。之後,倖存的180名騎士們登上了船隻,離開了羅德島。

最後說一句,奧斯曼軍隊的攻城水平,在當時絕對算是頂尖的了。最起碼,工兵隨便死……

相關焦點

  • 涉嫌刺探羅德島基地,希臘稱逮捕兩名土耳其間諜
    華輿訊 據歐聯網報導 報導,希臘當局日前以嫌疑為土耳其提供軍事情報的罪名拘捕在希臘渡輪上工作的1名廚師和1名在土耳其駐羅德島領事館工作的秘書。兩人均是希臘男性公民,他們被指對希臘海軍艦艇和希臘軍事基地等高度敏感的國家安全設施進行錄像和拍照。
  • 以北歐諸神來命名的卡爾臼炮,擁有口徑的同時,也不缺乏機動能力
    和臼炮擁有同樣裝填方式的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迫擊炮,從原理上來看,它倆其實還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臼炮也可以被稱為迫擊炮,但迫擊炮一般不會被稱為臼炮,首先口徑這一點就沒有達標,而且後期的臼炮已經有了後座裝置,迫擊炮則沒有。 卡爾臼炮的誕生 自從希特勒上臺之後,戰爭的陰雲就籠罩了整個歐洲大地。
  • 臼炮
    因其炮身短粗,外形類似中國的石臼,因此在漢語中被稱為「臼炮」。小口徑、方便攜帶的臼炮後來發展為迫擊炮。臼炮最初出現於13世紀,發射石彈。中國明清時的將軍炮有很多為臼炮,如:造於1377年的大口徑轟城炮[1]以及1690年所制的威遠將軍炮。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攻城戰、1489年蘇格蘭的Dumberton攻城戰等戰役中,攻城一方都使用了大口徑臼炮。
  • 戀上愛琴海——探尋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羅德島太陽神巨像遺址
    但羅德島似乎還沒有被很多人所熟知。殊不知,這可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太陽神巨像的遺址羅德島。先看一下島上的景象。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羅德島是愛琴海最東邊的小島,距離土耳其僅為18公裡。剛下飛機,先是一條希臘通信公司的簡訊,接著又收到土耳其通信公司的簡訊,告訴我歡迎來到土耳其以及通話收費標準。港口每天都有去土耳其的船隻,果然是隔海相望的鄰國。
  • 潮旅行丨希臘羅德島,繁華古城與騎士傳說
    現存的宮殿,是義大利人在20世紀初為墨所裡尼和維克多皇帝重建的。它最初的主人是十字軍聖約翰騎士團團長,他們保護前往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徵戰到了羅德島,在統治了200年後才撤離,隨後進入的土耳其人將此處變成了監獄。騎士宮是全石材建築,才得以完好保存。騎士宮建築群不同於城內其他的建築,彰顯的是氣勢而非情調,是當年主人在羅德島堅不可摧的統治地位。
  • 《戰爭與徵服》卡爾臼炮攻略 戰場優勢介紹
    導 讀 戰爭與徵服卡爾臼炮戰場優勢介紹,對於我們玩家在戰爭與徵服當中的卡爾臼炮在戰場上的又是又會有什麼樣的優勢的呢?那麼還在等什麼呢?
  • 二戰中德國製造的逆天武器;卡爾臼炮,弧線步槍
    一,卡爾臼炮。600毫米Karl「卡爾」重型臼炮,是戰爭歷史上所建造的最大口徑的重型臼炮。原為攻擊法國馬奇諾防線所用,但其創造的最輝煌的戰績是塞瓦斯託波爾攻堅戰。該戰役長達250天,當德軍對要塞久攻不下時,1942年3月,卡爾臼炮奉命支持塞城攻堅,一些構築極為堅固的蘇軍炮臺和地下彈藥庫被巨炮摧毀。
  • 二戰德國的卡爾臼炮,炮身重量124噸,需19人操作才可成功運轉
    戰場上,火炮是一種壓制性武器,可迅速起到牽引敵方火力的作用,其威力極大,二戰期間,火炮是主力武器之一,那時德國的軍工製造技術先進,對於火炮的生產尤為重視,為了突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於是,德國製造了一種火炮,名為「卡爾臼炮」。
  • 雷神之錘 卡爾臼炮
    小號手1/72 卡爾臼炮 套件 從布列斯特要塞到塞瓦斯託波爾,從列寧格勒到華沙起義,一直到最後柏林戰役,都有卡爾臼炮的身影,它見證了納粹德國的興衰榮辱,同時也是自行火炮的登峰之作。600毫米的巨大口徑和短身管豬鼻式炮管成為其典型特徵,完美詮釋了口徑即是真理。
  • 《戰爭與徵服》卡爾臼炮攻略 裝備搭配推薦
    導 讀 戰爭與徵服卡爾臼炮怎麼搭配好?對於我們在戰爭與徵服當中的卡爾臼炮的搭配是什麼樣的呢?而其中的搭配推薦又是什麼樣的呢?那麼還在等什麼呢?
  • 火炮歷史上的絕唱,「拆樓神器」卡爾臼炮,一炮一樓
    卡爾臼炮是德國專門為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量身定製的「拆樓神器」,讓卡爾臼炮一展身手的好地方,6月27日,德軍用調來540毫米和600毫米口徑的卡爾臼炮分別把中1.7噸和2.5噸的巨大炮彈傾瀉在了布列斯特要塞的頭上,對蘇軍的防禦工事造成了及其嚴重的破壞,為德軍成功攻克該要塞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德國卡爾重型臼炮
    當然古斯塔夫巨炮,是指它的體積,要說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那就得說一說德國的另一門巨炮,卡爾臼炮。卡爾臼炮的口徑有多大呢?它有600mm,德國人在二戰製造出這樣的的巨炮是為了打破法國馬奇諾堅固防線對德軍的的圍困和束縛。它在1935年就開始研製,在預計的方案中,它的口徑設計為800mm並且發射的炮彈也重達4噸。
  • 《蒂德莉特的奇境冒險》:優秀的羅德島戰記粉絲作品
    前言《羅德島戰記》是著名奇幻作家水野良的作品,動畫最早在1990年放送,至今已經有30年的歷史。目前B站已購得《羅德島戰記》與《羅德島戰記》-英雄騎士傳-動畫版權,不過並沒有將所有小說內容都動畫化,故想要了解《羅德島戰記》全部內容可以選擇去補一遍小說。雖然動畫畫風較為古老,但無論是畫工精細度,還是配樂、劇情方面的質量毫不遜色於現在的大多數大同小異的架空題材作品。
  • 慘勝猶敗:敘利亞軍隊佔領馬雷特努曼 滿目瘡痍 遙望土耳其國旗
    遠處可以看到土耳其國旗,土耳其進入敘利亞領土之後,扶植親土武裝搶佔地盤,意圖佔領敘利亞部分國土作為「緩衝區」。馬雷特努曼經過戰火,城市內的所有建築物幾乎都被損壞。昔日繁榮的城市已經是人去樓空,死氣沉沉。
  • 冰原中的白兔子 永遠的羅德島幹員
    多少刀客塔在被窩裡苦溼了枕頭,特別身兼多職的刀客塔,在別的遊戲裡高高興興領了獎勵,給老婆買了新衣服,結果一回羅德島就是一個暴擊。作為整合運動幹部,她是少數能在正面戰場以壓倒性的法術進行攻擊的敵方目標,她領導著「雪怪小隊」也曾讓羅德島數次吃癟。
  •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工兵的主要任務就是排雷,並不直接參與前線的戰鬥,實際上還存在一種工兵,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了保障己方裝甲部隊的機動作戰,及時的排除前方的各種障礙,由於這些障礙大部分都處於對方 的火力掩護範圍之內,這就使得工兵也不得不參與到戰鬥中,成為具備突擊支援能力的戰鬥工兵。
  • 《金剛川》工兵連連長演員是誰 魏晨飾演的工兵連長原型是誰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中的主要英雄之一,魏晨飾演的工兵連連長閆瑞,其原型就是來自我市東海縣的張振智。張振智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東海縣駝峰鄉曹浦村人。1922年出生,1946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任志願軍工兵第l0團第3連連長。1953年,張振智接到緊急任務——用8天時間把金剛川上的主要渡口巖裡大橋架好。
  • 俄高官反擊埃爾多安:拿下伊斯坦堡!俄語將成土耳其第二語言
    俄羅斯總統的態度上國際上以強硬著稱,而在中東地區,同樣有一位手段強硬不遜於普京的存在,那就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土耳其最近幾年的行動透露出了埃爾多安的勃勃野心,先是在有國際火藥桶之稱中東地區摻和一腳,後來,土耳其又把手伸向了東歐,在埃爾多安的插手下,東歐地區的局勢也出現了動蕩。
  • 地中海宿敵再度劍拔弩張:希臘土耳其為油氣資源擦槍走火
    而希臘人認定的「軍事打擊」所指的,便是土耳其海軍與希臘海軍近日以來在東地中海上不斷升級的區域衝突。這一衝突的最高潮發生在8月14日。當日,土耳其勘探船「奧魯奇雷斯號」在5艘土耳其護衛艦的簇擁下,駛入希臘羅德島以南的爭議海域,以尋找位於東地中海黎凡特海盆之下可能蘊藏的天然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