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曾經也是小鮮肉組合跳舞小分隊出來的蘇有朋竟然是一個痛恨跳舞的藝人,他曾經指著鏡頭對記者說,自己這輩子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跳舞,哪怕是在經紀公司和經紀人雙重逼迫下,蘇有朋在單飛以後堅持不做的一件事情,也是跳舞。
讓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之前蘇有朋和陳志朋在浙江衛視某檔節目上合作了一把,二人給大家合作表演了一個秀,還引發了一陣情懷殺。但是在內場表演中,有朋哥也被人詬病說"拿架子","演出划水",因為陳志朋在整個表演中又唱又跳又嗨,可是蘇有朋在整個表演中,除了有一些簡單的小動作,幾乎沒有任何跳舞的部分。
在觀眾看來,這樣的一場演出就是不和諧的,就是不那麼讓人滿意的。但是對於有朋哥本人來說,可能僅僅只是不喜歡跳舞而已,這是他的選擇。可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跳舞跳太多了,單飛後終於有了選擇權,直接"拒絕跳舞"
現如今,蘇有朋已經47歲了,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年齡都沒有什麼概念,舉個例子來說吧,蘇有朋以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一個笑話:我知道我年齡大,但是大到什麼程度呢?前幾天有人跟我說,王俊凱他爸以前是我的粉絲。
一句話就把一位"隔代偶像"的資歷給說了個淋漓盡致,確實,從15歲小虎隊出道開始,他就已經在整個東南亞範圍內圈粉了,當時別說是王俊凱他爸,就連現在當紅的很多明星都是曾經小虎隊的粉絲。
前段時間蘇有朋參加了一張浙江臺的綜藝節目《天賜的聲音》,在那個節目上的很多明星嘉賓都跟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是我小時候的偶像哎!張韶涵,陸嘉欣這些也已經30多歲的偶像,剛能上街打醬油的時候就已經在跟著電視上學唱《紅蘋果樂園》了。
可是出道太早,沒日沒夜的練習跳舞,為了配得上大家的喜歡,必須狠勁逼自己,這對於一個15歲的少年來說,確實是太沉重了一些,所以可能是小的時候跳舞壓力太大,以至於成年之後的蘇有朋一直都特別逃避跳舞這件事情。
從小他就是人人稱羨的"別人家的孩子
天資聰穎,沉迷學習不可自拔,喜歡上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奧數、英語、書法、彈琴等等,父母怕他太辛苦,想要強行削減他的特長班,他還用絕食來進行抗議。1988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臺灣排名第一的高中),作為小虎隊最小成員"乖乖虎"出道,並迅速走紅。
因為當時小虎隊的公司實在是太聰明,為了把這個團給打造起來,可以說是用盡了一切辦法,其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蘇有朋小時候是一個智商135的大學霸這件事。粉絲們都知道小虎隊裡有一個學習超級好,唱跳也好,長相又特別帥氣的"完美男神",偶像圈子裡能夠出現一位這樣超男神級別的人物,別說是那些少女,就連爸爸媽媽都很喜歡這樣的小朋友。
但是吧,學霸人設營造的太深入人心就很容易翻車,以至於哪怕是現在,蘇有朋回想起公司給自己營造學霸人設的那段時間,依然覺得非常恐怖。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能唱會跳,有學習好的完美男生,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135的智商也不過是一次測試的成績,他又不是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又不是擁有過目不忘的超能力,他只是比普通的小朋友聰明了一點點,如果不努力學習的話,也還是照樣會被人比下去。
身上承載著那麼多粉絲的期望,他沒有選擇,也沒有退路,必須要迎難而上,吳奇隆和陳志朋身上沒有"大學霸"這樣的標籤,所以大家自然也就不去關心他們的成績,只要唱好歌,跳好舞,以後在娛樂圈照樣能混口飯吃。
可是蘇有朋不一樣,18歲高考那年,他強烈跟公司要求,這一年你們不許再給我接任何工作!那一整年的時間,他不參加任何活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個時候每天有一個噩夢纏著自己,告訴自己必須成功,"如果我沒考好,路上帶著小孩的媽媽們一定會指著我跟他們的孩子說:你看,那就是只會玩不念書的乖乖虎。"
幸好,最後的結果卻讓很多人都倍感驚喜,他卻僅憑一年時間就考上了臺大機械系,以全臺灣理科第五的成績。
大學退學,父母離異,被公司放棄,他成了一個沒人要的小孩
小虎隊單飛後,蘇有朋和公司講的第一件事是不要再安排他跳舞了,他自覺自己的舞蹈拖了組合後腿。那些年參加舞蹈訓練,他總是盯著地板,極其沒有自信。
"那個就好像是一道魔障,像被處極刑一樣,特別痛苦。"
但是在那以後,蘇有朋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對未來感覺非常迷茫的狀態裡,大學時期,工作很少,而蘇有朋讀的機械系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很雞肋的專業,因為畢業以後他肯定還是繼續留在娛樂圈裡,機械系和娛樂圈就是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物,所以他也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大三那年毅然退學。
這件事情成為了蘇有朋從藝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個開端,這件事情很快就被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他一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曾經的學霸,現在淪落到退學,人們覺得他的人設崩了,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辱罵他,可當時的他也不過才21歲而已,一個半大不小的成年人,面對這種狀況根本不知道如何應付,而那個時候公司也已經不管他了。
於是他買了一張機票飛去了英國。可是到了英國的日子照樣是難過的,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小虎隊賺的錢三人一分,其實很快就用完了,蘇家父母那段時間又在鬧離婚,能夠給他的經濟支持非常有限,所以在無人幫忙的情況下,蘇有朋的生活開始變得貧困。最困難的時候,他扁桃體炎發高燒,但是沒有錢買好藥,差一點就客死異鄉。
重新出發,回國開始接戲
但是那個時候的有朋相信這樣一句話,但凡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於是他決定要慢慢轉型,重新殺回演藝圈。
他開始嘗試接觸一些導演和製片人,利用以前在小虎隊裡的資源,想著給自己接一些戲,一開始其實他也有過"我是一線小鮮肉,不可以演配角"那種清高的想法,但是吃過足夠多的苦,在演戲方面又別有天賦,蘇有朋最終還是成為了被演藝圈眷顧的"實力派演員"。
1998年,他被瓊瑤阿姨選上,獲得了一次北上大陸拍戲的機會。這部電視劇剛開始立項的時候就很奇怪,沒有一個演員是大牌明星,但是誰也沒想到,這部劇最終卻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而它,正是爆紅了20多年的《還珠格格》。
總演一種類型的電視劇沒有意思,要做有挑戰的,就去當導演
但是他是一個對自己要求特別高的人,他不會允許自己永遠生活在舒適圈裡,在演了《情深深雨濛濛》《刁蠻公主》《倚天屠龍記》《楊門虎將》等等很火的電視劇之後,他覺得都是一個套路,沒有意思。
06年開始,蘇有朋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不再演電視劇了,他開始演話劇,磨練自己的演技。直到2008年,陳國富遞來《風聲》劇本,邀請他演名伶"白小年",雖然考慮了整整一周,但他最終接下了這個改變了他的戲路的角色,他證明了:他不再是奶油小生,也不再有偶像包袱。
一年後,這個梳著大背頭、翹著蘭花指、說話陰陽怪氣的白小年,將他推上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領獎臺。他哽咽著發言:"我想我之所以這麼激動,是因為一個從出道就被定義為偶像派的人,要走上這個臺是多麼的不容易。
單飛這麼多年來,他迫切地想要打破自己身上那種乖乖虎的定義,所以後來當有人問他要不要跨界當導演的時候,蘇有朋很乾脆就答應了,不想活在舒適圈裡,就必須要想辦法逼自己一把,接觸一個新的可能沒準就可以解鎖人生的全新目標。
於是,他拍了《左耳》,在前幾年跨界導演扎堆的情況下,蘇有朋成功成為了眾多翻車跨界導演裡,不讓人失望的那一個。但是,《左耳》只是一個開始,緊接著蘇有朋又開始籌劃更有力量的劇本,他接了《嫌疑人X的獻身》,儘管很多人都說電影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蘇有朋第二部作品比第一部好太多,進步之神速。
但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不會的,蘇有朋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一定會做到最好。前年9月,有網友在NYU看到了正在學習的蘇有朋,沒有炒作,沒有通告,沒有任何宣傳。蘇有朋就這樣"偷偷摸摸"來留學了,據悉,蘇有朋是來進修導演專業,做李安學弟的。
他不會一部接一部的拍爛片,對於一個真正為自己負責的人來說,一部比一部更優秀,才是真正的目標,甚至用一部接一部的大獎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才是這個"昔日小鮮肉"的野心。
不管是當偶像,當歌手,當學生,還是當演員,導演,蘇有朋似乎恰好都選擇了那條最難的路,當偶像要當紅遍東南亞的偶像,當學生要當考第一名,考最好學校的學霸,當演員要當出名堂拿大獎,當導演要潛心修煉,拍出一部比一部好的戲。
從歌手到演員到導演,一次次的轉型、更換賽道,不僅為了追上自己曾經的影子,也是為了超越"乖乖虎"的稱號。就像他所說:"大家問的永遠是我過去的成績,我就會覺得為什麼你們看不到我現在的努力。那些過去的帽子應該已經框不住我了,沒有人會再叫我'小乖'了,我過了那個被束縛的時候。"